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論傳統文化中的愛國主義

論傳統文化中的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教育既要從歷史財富中尋找源頭,又要體現鮮明的時代性,凸顯愛國主義的當代價值。愛國主義是壹個歷史範疇,既體現了民族傳統,又具有時代特征。高校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強化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文化是壹個國家、壹個民族不朽的靈魂和血脈的根基,也是中國多年來認同國家的重要標準。胡同誌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激發鬥誌。”中華民族是壹個偉大的民族,有著“愛國如愛家”、“愛國如饑似渴”的光榮傳統。愛國主義貫穿於我們偉大民族的歷史始終,始終是團結、動員、激勵全國人民共同奮鬥、共同前進的壹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進步的巨大力量,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鄧小平同誌指出:“我們必須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則,我們就不能建設社會主義。”他還諄諄告誡我們:“中國不自重,中國就不立,民族尊嚴就喪失,關系就太大了。中國任何壹個領導人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誤都會垮臺,中國人民不會原諒他!”開放環境和視角下的愛國主義和民族凝聚力是壹個國家和民族提升國際競爭力和真正走向繁榮的源泉,它始終建立在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自信和民族精神的獨立之上。只有保持民族的獨特性,才能在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保持獨立鮮明的自我,才能在現代化進程中找到各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支柱。因此,高校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充分重視引導師生深刻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繼承和弘揚團結、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進壹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歸屬感。列寧曾說:“愛國主義是壹個人對自己祖國的最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這種情懷,往往體現在全心全意為祖國和人民服務,赴湯蹈火,哪怕粉身碎骨的崇高氣節。同時,它還表現在人們對國家政治和歷史發展的關註,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憂慮態度和樸素感情。回顧我國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愛國主義的旗幟不僅喚起、聚集、引導了壹批又壹批前赴後繼的民族英雄,而且使壹代又壹代人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團結奮進、艱苦奮鬥,使我們這個壹直充滿憂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經戰亂而不氣餒,屢遭挫折,最終建立了今天這樣強大的新中國。“詩言誌,歌言誌,文載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培育、表達和包容歷代民族精英的愛國情懷和報國誌氣方面發揮了重要的載體和樞紐作用。那種貫穿長虹、壹脈相承的博大精深的學問,更是揮之不去,不勝枚舉:古有屈原“鳥飛反故鄉,狐死必先。”司馬遷的“常思國之急”。曹植的“舍身赴國難,見死突然如歸”。李白的“國恥未盡,何以成名?”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嶽飛的《妳不能為國做什麽?和“忠誠地為妳的國家服務”。文天祥的《從古至今誰的人生沒有死過?讓我們照顧好我們的歷史。”。顧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諺語都表現出對祖國未來和民族命運的神聖責任感。到了近代,反映愛國主義的詩歌變得更加鮮明而凝重:從林則徐的“為國而生,為國而死,何必因禍得福而避之”,到譚嗣同的“我自橫刀笑天,留兩昆侖山”;出自孫中山的《中國不革命》和《敢有帝制者,必遭天下攻!》,到李大釗的“鐵肩擔道義,妙手寫文章”和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五四時期“科學民主”的強音,到抗戰時期“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的新長城”。所有的思想都在激蕩和吞噬山河,都把“救國圖存”作為愛國主義的核心。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的核心,始終是中華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是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巨大力量。這種寄托著民族命運之心的精神,傾註了華夏大地的思想,凝聚了國家富強的希望。國家強大,人民幸福,這是愛國主義最樸素的價值取向,也是無數仁人誌士追求的目標。
  • 上一篇:中央民族藝術生錄取規則
  • 下一篇:關於唐朝服飾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