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壹種方式。我們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初壹時,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朋友們也互致新年快樂,以吉祥之語互賀祝新春。卑幼者並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熱情款待。其實,春節拜年學問很多,春節文化元素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
初壹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嶽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壹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到了清朝年間,拜年禮儀有了升華。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壹般說來,平輩間拜年則拱手致語就行了。
首先拜家裏長輩。初壹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後,壹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壹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其次是走親戚拜年。初壹或初二必須到嶽父、母家,並須帶賀禮。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接著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如給朋友拜年,壹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壹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壹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也應擇日回拜。
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發短信、寄賀卡、禮儀電話和電報,都是壹種新的拜年形式。寄賀卡時,也會同時寄上自己的名片。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仆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壹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壹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壹曰富有余老爺,住元寶街;壹曰貴無極某人,住大學士牌樓;壹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古代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鉆。拜年鉆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為“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
拜年註意事項:
要註意衣著整潔。適當穿上壹些好衣服,給人壹種節日的美感。要講究稱呼的規範化。拜年的時間選擇要妥當。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報信,避免空跑壹次,如不準備吃飯,最佳時間是上午九時至十壹時之間。
1、最好穿新衣,以暖色為主,紅色更佳,不僅渲染喜慶,還帶著傳統意義上的趨吉避邪的意思。忌諱穿壹身黑或壹身白。
2、著新裝的同時,別忘了理發,俗語說“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拜年時,必須將頭發收拾幹凈整潔。
3、登門拜年時間別太早,禮尚往來已經不是越早越好,保證別人的休息,找好適當拜訪時間非常重要。
4、家裏拜年時,忌說不吉利的話,像什麽死啊、病啊的,不要過分渲染不好的事情,什麽離婚啊、誰誰有病了等等。
要事先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的稱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使人感到不夠禮貌。吉利話要說得適宜。對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要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信口開河,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松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舉止、姿態要文明。
2.關於古代文化常識
3、謙辭和敬辭 竊: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請:請允許我、請讓我。 枉駕:有勞大駕。
惠賜:指對方給以了好處。 科舉職官 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壹名稱為“解元”) 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壹名稱為“會元”) 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壹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拜:授給官職。 除:免去舊職任新職。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職。
遷:調動官職升官。 革:革除官職。
罷:罷免、停職。 免:免除官職。
黜:廢黜、貶退。 謫:降職遠調。
削:革職罷官。 廢:罷免或廢黜。
退:⑴撤銷或降低官職;⑵自己辭職。 斥:屏棄不用。
去:去職,被調離。 左遷:降低官職調動。
擢:提拔、選拔。 授:封給官職。
何謂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職名稱。據歷史記載,西周時期周王朝及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級。
戰國時期,不少國家沿用。上卿是當時最高的官職。
九卿之說始於秦漢,指的是太常、光祿勛、衛尉、廷尉、太仆、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官職。 具體壹點來說,太常掌管宗廟祭祀與禮儀;光祿勛掌管宮廷的守衛和護從;衛尉負責宮門警衛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獄、案件的審理等;大鴻臚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負責外交及民族事務;宗正負責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務;大司農又名治粟內史或大農令,掌管谷貨、租稅、賦役、財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供養皇帝。
到北魏時期,在正卿之下還設少卿,歷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廢止。 三公之說也起始很早,周時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西漢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禦使大夫(大司空)為三公。
到東漢時,名稱有所改變,指太尉、司徒、司馬。三公又叫“三司”,***同負責軍政事務。
3.~文化常識~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
東嶽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陜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衡陽市南嶽區。
北嶽恒山(2016.1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歷代曾有72個皇帝到泰山封禪。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恒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人們常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九州,不同時代有不同州名版本,壹般為《禹貢》中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後來又有十二州說,即從冀州分出並州,從青州分出營州,從雍州分出梁州。壹般地說,“九州”泛指中國。例如: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悲。(《己亥雜詩》)
同學,給妳網址,寫的很清楚滴~
/view/3668
/view/3774#2
4.古文化常識有哪些
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識 文章來源:網友提供 點擊數:441 更新時間:2008-7-6 16:14:29 壹、科舉制度 鄉試-----------會試---------------殿試 舉人-----------貢士---------------進士 解元-----------會元---------------狀元(榜眼、探花) 二、地理 1、中國:九州、華夏、四海、神州 2、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恒山、南嶽衡山 3、陰陽:古時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4、南京:建康、金陵 5、揚州:廣陵 6、蘇州:姑蘇 7、成都:錦官城 三、官職任免 拜:授給官職;除:免除舊職任新職;授:授給官職;擢:提撥;遷:調職,壹般指升官;左遷:降職調動;罷:免職停職;免:免除官職;黜:廢黜,貶退;謫:降職並調動 四、時間 旦:早晨(夙) 中午:(日中、亭午、晌午) 傍晚:暝 朔:農歷初壹 望:農歷十五 既望:農歷十六 晦:農歷每月最後壹天 五、並稱 1、王孟: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 2、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3、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轍、蘇軾、王安石、曾鞏、歐陽修 4、韓柳:韓愈、柳宗元 5、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林、駱賓王 6、蘇辛:蘇軾、辛棄疾 7、孔孟:孔子、孟子 8、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莫泊桑、契訶夫、歐.亨利 9、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哥白尼、但丁、莎士比亞 10、三曹 :曹操、曹植、曹丕 11、三蘇:蘇軾、蘇轍、蘇洵 12、蘇黃:蘇軾、黃庭堅 13、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 14、四大文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 15、四書:《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16、歲寒三友:松竹梅 17、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8、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9、 *** :《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 20、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木蘭詩》 21、三吏三別: 六、代稱 1、學生:桃李 2、婦女:巾幗 3、弟兄:手足 4、詩人:騷人 5、菊花:黃花 6、杜鵑:子規 7、家鄉:桑梓 8、國家:社稷 9、史冊:汗青 10、平民:布衣 11、戰爭:烽煙 12、音樂:絲竹 13、文學才華: *** 14、自己的作品:拙作 七、人物別稱 李白:詩仙 青蓮居士 白居易:香山居士 蘇軾:東坡居士 蒲松林:柳泉居士 世稱聊齋先生 杜甫:詩聖 詩史 陶淵明:靖節先生 歐陽修:醉翁 六壹居士 李清照:易安居士 陸遊:放翁 辛棄疾:稼軒 孟子:亞聖 名、字、號 古人幼年時取名,成年時取字。
名字均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
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長輩稱字表禮貌和尊敬。
號,又叫別號、表號,由自己取號,顯示某種誌趣或抒發某種情感。 八、年齡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成年加冠 九、計時 年號記年 天幹地支紀年 十、集本命名方式 籍貫:《柳河東集》 書室:《聊齋誌異》 表字:《李太白全集》 別號:《稼軒長短句》 謚號:《歐陽文忠公文集》 官職:《杜工部集》 年號:《白氏長慶集》 十壹、名著人物與事件 盤古開天辟地、女媧煉石補天、精衛銜石填海、伏羲發明八卦、誇父追日 十二、專著 《詩經》:第壹部詩歌總集 《水經》:第壹部記述河道水系的專書 《史記》:第壹部紀傳體通史 《論語》 《孟子》 《左傳》:第壹部編年體史書 《水滸》:第壹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 《紅樓夢》: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儒林外史》:第壹部長篇諷刺小說 《三國演義》:我國文學史上第壹部章回體小說。
5.~文化常識~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東嶽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陜西華陰市。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衡陽市南嶽區。
北嶽恒山(2016.1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歷代曾有72個皇帝到泰山封禪。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恒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人們常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九州,不同時代有不同州名版本,壹般為《禹貢》中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後來又有十二州說,即從冀州分出並州,從青州分出營州,從雍州分出梁州。
壹般地說,“九州”泛指中國。例如: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悲。
(《己亥雜詩》)同學,給妳網址,寫的很清楚滴~/view/3668/view/3774#2。
6.古代文化常識的禮俗
三從四德,三綱五常
封建社會強迫婦女遵守的道德標準為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即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三綱五常是我國封建時代所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範。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封典、封禪
封典,封建時代帝王以爵位名號賜予臣下及其家屬的榮典。封禪是古代祭天地的典禮。壹般由帝王親自到泰山上舉行,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子之功,稱封;在泰山腳下的梁父山辟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避諱
指凡遇到君王、尊長的名字相同的字面,為避免直接說出,則改用同音字或缺筆的辦法來回避。帝王、孔子之名,眾人***諱,稱作公諱。避家人父祖稱家諱。
北面、南面、東向
古代朝堂,君主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拜,故君王稱南面,臣子稱北面。如“室坐則東向為尊,南向次之,北向為卑,西向最下”。
坐、跪、跽、箕
兩膝著地,臀部貼在腳跟上為坐;直身為跪,是有急事或表示謝罪、表示尊敬;跪起,準備起身,但雙膝尚未離地,是為跽,又叫長跪,是受驚而聳身欲起的樣子;臀部著地,兩腿伸直,形似畚箕,叫箕踞,表示傲慢的態度。
婚禮
女子出嫁叫“歸”,回家省親叫歸寧,而被夫家拋棄回歸母親家叫遣歸。古代婚姻要經過六道手續叫“六禮”。舉行婚禮時,夫婦在青布帳篷裏交拜,這帳篷叫青廬。
喪葬、祭禮
天子死叫“崩”,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祿”,庶人死叫“死”。古人喪葬有棺有槨(外面的套棺)。裝屍之棺叫“柩”,死人入棺待葬叫“殮”,停棺叫“殯”,埋棺如穴叫"葬".在喪禮中,根據親疏關系穿壹定規制的喪服,有“斬衰”“齊哀”等五服之說 ,喪服又統稱“缞绖”。古代天子供奉七代祖先,祭品用三個太牢;諸侯五廟,用壹個太牢;大夫三廟,用少牢。為人餞行要祭路神,叫“祖”;要灑酒於地,稱“酹”。
拜
古人把拜分為九種。最重要的是“稽首”:跪於地,頭扣地多時,是臣事君之禮。頓首,以頭叩地,同時要面色失常、言語失聲,只在有急事求人時才用。“肅拜”最輕,拱手而已,類似現在的作揖。“再拜”是拜兩次,表示禮節隆重,有時用作敬辭。
歃血、釁鐘
古人定盟,雙方口含牲血或以血塗口旁,表示信誓,叫歃血。重要的器物如鐘、鼓制成,殺牲或殺人以祭,將其血塗在器物上表示誠敬,稱為“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