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澱區外地來京務工人員主要居住在海澱鄉六郎莊、四季青鄉北塢村、中塢村。由於四季青鄉拆遷進程快,很多農民工都搬走了,只有六郎莊的農民工最典型,最有代表性。
六郎莊現在分為44個社區,其中11社區全部被外地來的農民工占據。這些人來自全國各地,生活在壹個混雜的狀態。尤其是海逸公寓、海博公寓、雙城西公寓、雙城東公寓、明日之星公寓、全壹平公寓等大型居住場所更為明顯。
教育資本與就業
教育資本壹般指通過正規教育獲得的人力資本,是人力資本最基本的形式之壹。整體來看,北京市海澱區六郎莊的外地來京務工人員的受教育資本高於之前的調查。有壹個不正常的現象,就是受教育程度越低就業率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就業率越低,受教育程度與就業率成反比。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對月薪有顯著影響,但對解決勞動爭議和簽訂農民工勞動合同的改善不明顯。
被調查人群中,小學文化程度的5人全部就業,占100%;初中階段,失業2人,就業42人,失業率4.5%,就業率95.5%。高中或中專,失業5人,就業25人,失業率16.7%,就業率83.3%。大專以上4人失業,13人就業,失業率23.5%,就業率76.5%。另壹個有工作。
從案例來看,學歷相對較低的人往往就業預期相對較低,能找到工作後很快就走上工作崗位,不用想太多。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農民工,希望找到壹份更好的工作,尤其是與自己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工作。如果不滿意,他們寧願躺在宿舍裏被動等待,這就增加了他們在北京海澱區,尤其是中關村附近找工作的難度。海澱區中關村附近能留給農民工的工作選擇空間,只能是壹些臟、累、差、險、重的工作,造成了上述不正常現象。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普遍認為,當行為人的文化程度提高時,其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行為也會相應提高。調查顯示,受教育程度對解決勞動爭議沒有明顯作用。
高中或大專文化程度的有9人發生過勞動爭議,感到委屈卻又無能為力,占該文化程度者的30.0%。有3人自願解決了爭議,占10.0%,有1人通過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是全部48起勞動爭議中唯壹的壹起,僅占2.0%)。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工中,發生過勞動爭議的有5人,覺得委屈但沒有辦法的占29.4%,自願協商解決的只有1人,占5.8%。沒有壹個通過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的。
這壹點在案例研究中更加得到了證實。壹位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工的話很有代表性:“發生勞資糾紛時,我很想討回公道,也努力過,但沒用。我們無法抗拒老板,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他們很可能會解雇我。”壹位中專學歷的農民工帶著無奈的表情說:“我是中專學會計的,知道很多道理。現在老板經常拖欠我的工資,讓人很生氣。我幫不了,我老公也幫不了我……”可見,在勞動糾紛中,農民工具有強烈的潛在維權意識,他們缺乏的是將這種自我保護意識轉化為行動的勇氣、能力和方式。因此,文化程度的改變並不是提高農民工自我維權意識的有效途徑。目前農民工是弱勢群體,單純靠提高受教育程度來解決他們的勞動維權是不靠譜的。只有借助外力,才能加強對強勢群體的制約,彌補農民工弱勢的短板。
技術和知識資本對就業的影響
技術和知識資本是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指壹個人所擁有的、可以直接用於生產商品和服務的人力資本。技術和知識資本主要可以通過專業學習(大學教育)和在職培訓獲得。農民工的謀生技能就是這樣的人力資本,他們可以通過參加職業培訓獲得或提高人力資本存量。
總體來看,六郎莊農民工大多已經或正在學習壹門手藝謀生,45名農民工有壹門手藝或壹技之長謀生,占45.9%;23名農民工在讀,占23.5%;而其他29個沒有,占29.9%。在培訓方面,只有26.8%的農民工接受過正規的職業培訓並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而73.2%的農民工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職業培訓。案例研究表明,大多數沒有接受過正規職業培訓的農民工對參加職業培訓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很明顯,參加過合法正規職業培訓的人有謀生技能,而沒有參加過職業培訓也不想參加的農民工大多沒有謀生技能。案例研究的結果進壹步證實了這壹點。在調查中,“全”公寓管理員的經歷很有代表性。管理員在河北農村時積極學習,來北京後參加了物業管理、會計、針織等職業技能培訓。,並具有很強的就業能力。所以選擇工作的方向基本都是自己決定的,工作經驗豐富,薪資相對較高。
農民工的流動資本
遷移資本實際上是壹種資源配置資本,它可以通過人力資本所有者地位(地理位置和職業位置)的變化帶來收入的變化。與其他形式的人力資本不同,遷移資本存在於人體之外,它只是改變了人的空間或社會地位。此外,壹旦遷移過程結束,它就失去了獨立的形式。
大多數外地民工來自中國北方。超過68.0%的六郎莊農民工對工作經驗持消極態度,這會影響他們經驗資本的積累,反映他們工作不穩定。
在遷移和流動資本方面,來自河南的農民工有22人,占比22.4%,其次是河北省,為21,占比21.4%;再次是安徽省,有10人,占比10.2%;其次是山東8人、湖北8人,各占8.2%;四川省7人,占7.1%;遼寧省6人,占6.1%;陜西省5人,占5.1%;其他如江西、黑龍江、內蒙古、山西、重慶等地不足5人。
河南省和河北省農村外出務工人員41人,占43.8%;分地區看,來自四川、重慶、江西、安徽等南方地區的農民工21人,占比21.4%;78.6%來自北方。因此,大多數外地農民工來自中國北方,尤其是北京附近的河南、河北兩省的廣大農村。
在來自六郎莊的農民工中,有23人(23.5%)是第壹次外出打工。有過壹次工作經歷的有16人,占16.3%;17人兩次,占17.3%;3次最多,22人,占22.4%;10人,占比10.2%;5次3人,6次3人,10次3人,10次及以上的人很少。工作過的有75人,占76.5%。
通過對性別與就業率、年齡與就業率的調查發現,女性更容易對目前的工作感到滿意,而男性更容易對目前的工作感到不滿意。六郎莊的男性外地農民工失業率高於女性農民工。相反,女性農民工的就業率比男性農民工高8個百分點。此外,女性農民工在解決勞動爭議、建立勞動合同、每月工資、拖欠工資等方面處於弱勢地位。總的來說,北京海澱區六郎莊的外來務工人員以年輕人為主。失業主要體現在年輕人身上,中老年人就業率相對較高。
參加教育培訓,調整擇業心理
從調查結果和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海澱區六郎莊的外來務工人員就業存在諸多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多管齊下。
應該鼓勵大多數在北京就業的農民工提升他們的人力資本。農民工人力資本的提升固然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但同時也需要農民工自身發展。鼓勵他們堅持“邊做邊學”,成為工作中的專家。此外,還要積極參加職業培訓,培養多種就業技能,增強就業能力。
對於來北京的農民工來說,很難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他們可以通過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來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最實際的辦法就是適應六郎莊的外地農民工的培訓要求,鼓勵那些正規合法的職業培訓機構(可以是政府辦的,也可以是社會辦的,也是壹個很大的市場,六郎莊還沒有人開發),直接進入農民工居住的地區。開展農民工免費或低收費培訓,為外地來京農民工提供直接便捷的培訓機會,使他們盡快成為掌握壹門或多門技能的勞動者生力軍。
對於還在農村,即將來北京的新生代農民工,最好強調壹點,來北京之前壹定要做好文化準備,至少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如果停止學習,就要盡可能地學習某壹門手藝,積累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為就業、生存和適應變化的社會打下基礎。
註重職業經驗的積累是提高人力資本的有效途徑。了解自己的專業能力。找工作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技術能力去應聘,註意揚長避短。妳要盡量避開那些不適合妳或者求職者多的職業。六郎莊的農民工,尤其是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民工,改變“等、靠、要”的心理,適當降低就業預期,主動聯系工作崗位,樹立北京市海澱區“先幹後說”的心理,是明智之舉。
女性農民工除了積極參加職業培訓,努力提高就業能力外,還需要掌握各種法律知識,了解各勞動監察部門的服務範圍,運用這些外在的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