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冰雪山水畫《春之旋律》登上《人民畫報》封底。同年作品《塞外之歌》獲文化部慶祝建國30周年美展三等獎,冰雪山水畫引起國內外藝術界關註。1980位於黑龍江北部邊疆的林口縣文化館美術組副組長魏和林口縣文化館創作者鄧靜茹專程到省城學習冰雪山水畫,回到當地壹邊上課講課,壹邊創作,傳授給當地更多的作者。後來林口縣電影院藝術家、縣文化館主任、縣文化局黨委書記周尊成專程趕到哈爾濱,在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系同時學習冰雪山水畫。畢業後回到林口縣多次舉辦冰雪山水畫班並傳播,對冰雪畫派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林口縣壹直是眾多冰雪畫派成員的重要基地。同年,吉林省膠縣文化館的楊樂中專程到哈爾濱學習冰雪山水畫。1982年,他回到家鄉組織成立了“鄉土畫社”,主要創作冰雪山水畫,在當時被稱為“冬畫”。在黑龍江最北部的城市北安,壹年有七個月雪花飛舞,被稱為“雪城”。冰雪山水畫壹出,立刻“觸動了藝術家們的心弦,感覺這是表達冰雪世界的壹次激動人心的突破,引發了北安廣大藝術家立足農村,反映北方家鄉風光的強烈創作欲望。“在市文化局的領導下,北安市美術館牽頭組織成立了北安市冰雪山水畫課題組,在抓骨幹的同時不斷發展作者隊伍。在林口、北安的帶動下,哈爾濱、七臺河市、雞西、牡丹江、肇東等地出現了冰雪山水畫創作群體。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們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由於各地學習冰雪山水畫的人越來越多,呼聲越來越高。1983,10 6月5日,肇東縣成立冰雪山水畫研究分會,會員73人。3月1984,1,林口縣成立冰雪山水畫研究分會,會員21人;1984 10北安市成立冰雪山水畫研究分會,成員9人;1986 1哈爾濱成立黑龍江省雪畫研究會,會員14人。屆時,會員總數已達117,理事15人。
冰雪山水畫研究會成立以來,先後舉辦了“林口縣首屆冰雪畫展”和“林口縣第二屆冰雪畫展”。林口縣的23位作者,在周尊成校長的帶領下,克服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幹擾,自籌資金,自願組織起來,利用假期深入山區、林區寫生,組織冰雪山水畫技法學習班,用集體智慧相互傳授、相互學習,形成了壹個充滿活力、團結壹致的群體。在林口縣的兩次冰雪展中,* * *展出了180幅冰雪山水畫,黑龍江日報、黑龍江畫報等進行了專題報道。冰雪畫研究會在總結了林口縣的經驗後,把第二個重點放在了北安。在北安市冰雪畫協會會長、副會長韓福田、吳的帶領下,經過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和努力,幾年間創作出320多幅冰雪山水畫,並於9月1985舉辦北安市首屆冰雪畫展。在縣文化館社長、副館長池春菊的帶領下,冰雪山水畫肇東分會“在冰雪山水畫技法的基礎上大膽探索,運用破色、撐水等手法,反映家鄉的壯美景象”。1985 10肇東縣舉辦首屆冰雪畫展,作品157件,黑龍江日報重點報道。哈爾濱冰雪山水畫的創作與推廣,由冰雪畫協會名譽會長、原省長、副省長親自掛帥,由會長、畫協副秘書長姜親自掛帥。1986 1冰雪畫研究會在哈爾濱成立,“黑龍江省冰雪畫展”在黑龍江省美術館舉辦。來自全省各地的優秀作品齊聚省會,百余件作品展示了北方獨特的冰雪世界。
1986年夏天,由黑龍江省林口縣、廣東省順德縣畫家作品組成的“塞北雪海、嶺南水城民俗展”在廣東畫院展出,次年冬天在黑龍江省美術館展出。由於作者都是生活在壹線的中青年畫家,他們的作品充滿了時代精神和濃郁的鄉土氣息,給人以獨特的審美啟迪。本次展覽是中國首次由世界各地業余藝術家聯合舉辦的具有藝術特色的南北合唱,不僅促進了南北藝術的交流和繁榮,也促進了北方文化對南方的滲透和影響。人民日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廣東僑報、廣東廣播新聞、佛山日報、黑龍江日報、哈爾濱日報、黑龍江工人日報、牡丹江日報對此進行了報道。這次展覽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短短幾年,北方冰雪畫派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000多幅作品參加國內外、省內外藝術展覽,400多幅冰雪畫在報刊上發表,部分作品獲得國內外藝術獎項。
20世紀90年代以來,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產物,全國各地群體的創作熱情逐漸降溫,部分創作群體已接近解體,但冰雪山水畫的創作熱情仍方興未艾。由於創作成員的流動,火種傳到了祖國的四面八方,畫派成員從黑龍江擴展到了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湖南、廣西、廣東、福建、新疆,個展也從國內擴展到了歐美、東南亞、日韓和港臺地區。
1996年,牡丹江市成立中國冰雪山水畫研究院,傅伯庚任院長;
2005年5月,吉林省通化市成立冰雪畫研究會,舉辦首屆通化冰雪畫展,王春新會長;
2005年7月18,牡丹江冰雪畫院成立,舉辦首屆冰雪畫展,校長高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