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名詞“大氣”、“二十四節氣”等中的“氣”,是雄大的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強力的能量,(如森林浴、太陽浴、溫泉等感受到的能量)。這些“氣”和前述體內的“氣”有很大的區別,稱體內的“氣”為內氣,大自然中的“氣”為外氣,均為宇宙生命的壹種能量。
“內氣”可分“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先天之氣”是從父母獲得的氣,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減少,若放置不顧,容易生病。“後天之氣”是由飲食、呼吸、睡眠、運動(無自覺地補充氣)等自力補充的氣。高齡者為了維持健康,自覺地補充“後天之氣”是十分重要的。
『黃帝內經』中,“氣”學說以外作為基本概念的還有經絡?穴位學說。
經絡學說的基本內容:
體內有12個重要的臟腑:肝、心、脾、肺、腎(五臟)、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六腑)和心包(心臟膜)。這些臟腑均由各自的導管聯系著,稱這些導管為經絡, (名稱為肝經、心經、……)。體內縱方向聯系的稱為經脈,(12條)稱12正經:它們循行於體表,各聯絡壹特定臟腑,相互首尾相聯,連貫流註,又通過其他脈絡更緊密相聯。經脈分枝出來橫方向的導管稱為絡脈。此外,身體的正、後面中央線上有任脈、督脈(由任、督兩脈構成的環被稱為小周天循環),和12正經壹起稱為14經脈。氣功中的經絡系統主指14經脈。任脈、督脈是14經脈中最重要的經脈,和所有的正經均有連接。
經絡中的內氣,從經絡始點開始向終點方向流動(經絡循はそ行方向)。經絡中,有充足且流暢的內氣時,稱經絡被活性化。此時,各臟腑由於能量(“氣”)充足、新陳代謝正常、機能順調,此時身體健康。反之,經絡中流動的“氣”不足且流動不暢時,臟腑內的能量補給不足,臟腑機能發生異常,此時身體有病。小周天循環被活性化後,能引起12正經的活性化,從而改善人體健康狀態。本氣功重視小周天循環的活性化。
壹天中,14經脈中內氣的流動狀態,隨時間段的不同而變化。由古人的長期實踐而發現子午流註表,指明了12經脈(任督脈以外)壹天中活性化的時間段(時辰)。利用下述子午流註表,在適當時辰內修練氣功,將會提高氣功的修練效果。
該表指出,膀胱經壹天中活性化的時間段(時辰)是15~17,再根據中醫的五行學說,膀胱經屬北方向。因此在15~17時辰、朝北練習氣功,將更易激活膀胱經的活性化,從而促進與其聯結的膀胱經的功能。前列腺可看著是附屬於膀胱的腺體,在修練前列腺康復氣功(第2章)時,可在15~17+北環境中修練。?
穴位學說的基本內容:
(a)穴位系統
經脈在體內深部和臟腑聯系著,當接近體表和皮膚接觸時,稱此接觸點為穴位。即,穴位?臟腑?經脈三者保持緊密關系,當刺激穴位時,將會影響經脈、臟腑與內氣的流動。上述14條經脈上有約360(左右約720個)穴位,“眼康復氣功”有關的穴位約22個。氣功中的穴位,不要求正確的位置,是面的概念,而針灸中的穴位位置是點的概念。
(b)穴位的狀態和“氣”的流動的關系
穴位因種種原因,會處於緊張、閉塞的狀態,從而影響經絡中“氣”的流動。若對這些穴位給於適當的刺激(如敲打、按摩、針刺等),這些穴位就會處於放松、開放的狀態,就能改善相關經脈中“氣”的流動狀態,稱穴位活性化。人心情處於輕松愉快的狀態、肢體處於悠閑自在時,穴位容易處於活性化狀態。神經處於緊張狀態(植物神經平穏失調)時,各處的穴位均會處於閉塞狀態,相關經脈中“氣”的流動不流暢,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癥狀。所以,穴位的狀態和植物神經有密切的關系,穴位有調控“氣”的流動的功能。
隠態系統、顯態系統
經絡?穴位學說和“氣”學說,是對人體生命的壹個認識,其正確性要用實踐或精密機械來確認。但“氣“、經絡、穴位等物質的存在,至今還沒有發現,其正確性受到質疑。但基於“氣”學說、經絡?穴位學說創設的針灸、按摩、中醫等經過數千年的實踐、漸漸在世界中普及、為人類健康、繁榮作出重大貢獻的事實,不可否認,學說的正確性被實踐證明,被世界承認。最近、中國醫學界提倡二系統學說:人體中存在著二個系統,壹是以“氣”為中心的隠態系統(中醫學的研究方向)、壹是以物質肉體為中心的顯態系統(西醫學的研究方向)(第14屆上海國際氣功科學研討會2017.9.27~29、論文集),引起世界議論。
約在1500年前晉朝(5世紀),中國本土的宗教道教誕生。道教的終極目標是讓道士(道教信徒)長命百歲,為此必須要研究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這是道教在創建氣功及其理論上有所成就的重要背景。道士許遜在『凈明宗教錄』中首次使用關鍵詞“氣功”這個名詞,並壹直沿用至今。
漢字是表意文字,氣功的“功”字由工(工作)與力(努力)組合而成,功其意和?鍛“(煉)相當吧。鍛其意為:通過多次重復(努力)的工作,將會得到卓越的成果。如鍛鐵其意:在高壓、高溫等條件下,通過無數鍛打,就鍛成優質的鋼材。即,氣功其意為鍛氣,經過長期、反復的練功,將會得到卓越的氣功效果。
根據“氣”學說、經絡?穴位學說,氣功定義=鍛“氣”,有如下二意義:
第壹意義:讓經絡裏“內氣”流動更流暢,以達到溫養先天之氣的目的,即能量的交流現良好狀態、新陳代謝順調、保持健康。
第二意義:高效率地把“外氣”吸入經絡內,以達到充實後天之氣的目的,即體內全方位能量充足,增強健康。
道教為了達到道士長命百歲的目的,要求毎日修練氣功,通過這種人體活動,達到“內氣”流動更流暢,更充足,從而達到健康的目的。人體的任何活動均通過思維、呼吸、肢體三活動來實現。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三活動是天生具有的生理活動方式。道教長期的氣功實踐中得知,若在氣功時,采用思維、呼吸、肢體的生理活動方式,將不易達到“內氣”流動更流暢,更充足的目的,從而創設了思維、呼吸、肢體的氣功活動方式,這是氣功三原則創設的背景。
調心是練氣功時思維活動的規定,是修練氣功成功的核心,是三原則中最重要的原則。
調心規定:練氣功時,註意力集中在氣功要素(基本姿勢、功法名、呼吸、動作順序、次數等)上,全意識處於內向狀態。
日常的思維活動是外向狀態,和氣功的內向狀態思維活動是絕対不同的。在調心操作時,邊調整思維活動狀態(從外向→內向)邊練氣功,若在練氣功時采用外向狀態的思維活動,那是在練普通的體操,而不是氣功。
三原則中,最難操作是調心,為了容易達到全意識處於內向狀態,根據道教的心系壹處法,本教材提出了調心的壹個可操作方法,即發聲號令法。在教功中,號令指功法名稱、呼吸次數和動作次數等氣功元素。練氣功時,大家邊默讀號令,邊作動作,氣功以外之事就不易考慮,調心的操作(內向狀態)就有可能容易實現。此法深受歡迎。在家自己修練時,邊發聲號令,邊作動作,既有利內向狀態的形成,鍛煉記憶力、鍛煉呑咽筋肉,對防止誤咽性肺炎有益,對高齡修練者十分有利。為此在自己修練時提倡發聲號令。
氣功時、全意識處於內向狀態時,稱此狀態為“入靜狀態”(思維狀態),日本情報科學專家對專業氣功師“入靜狀態”的腦波進行測定,判明為α波(波長:8~13赫茲)。壹般人心情在輕松愉快、肢體悠閑自在即放松狀態(肢體狀態)下腦波呈α波,故思維的“入靜狀態”和肢體的“放松狀態”有密切的聯系,即肢體放松狀態?思維內向狀態。現代醫學巳論證了放松狀態對提高人體免疫力、調整植物神經平穏有良性作用,可見調心在氣功中的重要性。
眼康復氣功的全部功法(疏通部、內收部、康復部)均在調心原則下操作,自覺用發聲號令練習,必能達到氣功的健康效果。
調息是練氣功時呼吸活動的規定,是修練氣功的動力,是三原則中的源泉。
調息規定1:呼吸用鼻、閉口,用普通的呼吸。 “吸?呼”壹次,稱“壹回運氣”。為了易達到全意識處於內向狀態,根據道教的數息法,壹次運氣中采用“5:4呼吸方式”,即呼?吸時間比為5秒:4秒。邊呼吸、邊數呼吸時間是適合老年群體的呼吸法,而呼5和吸4這個時間關系也是根據筆者多年教授老年人氣功的經驗得出的。
為了易掌握5秒:4秒的正確性,提倡利用節拍器(秒擺)。
調息規定2:氣功的動作節奏和呼吸節奏保持同調,稱其為調息要點。稱符合“5:4呼吸方式”?調息要點的呼吸法為氣功呼吸法,它和日常的生理呼吸是絕不相同的。
在調息操作時,邊調整呼吸活動狀態(從生理呼吸狀態→氣功呼吸狀態)邊練氣功,若在氣功時采用生理呼吸活動,那是在練普通的體操,而不是氣功。
由醫學實驗可知:呼吸和植物神經系統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全意識集中於?吸“時,會引起瞳孔擴大、腸鳴減弱等交感神經興奮現象;全意識集中於?呼“時,會引起瞳孔縮小、腸鳴亢進等副交感神經興奮現象。眼康復氣功的內收及眼康復的修練中,全意識集中反復操作121次吸和呼,從而交叉引起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興奮,這是調整植物神經系統的有效方法。日本植物神經研究第壹人順天堂大學醫學部小林弘幸教授也提倡(2017.11.5. 読売新聞の健康欄“氣なら”の記事)和“5:4呼吸方式”類似的”6:3呼吸方式“,以提高植物神經的平穏力、提高免疫力、改善腸內環境、全身血液循環,恢復疲勞,並稱其為長壽呼吸法。因老年人的許多病痛(便秘、胃痛、畏寒、失眠等)均和植物神經系統失調有關,“5:4呼吸方式”對此有改善效果。
再,日本東北大學大學院上月正博教授提倡的腎康復體操(腎臟病は運動でよくなる!2019.3.出版),其中使用了氣功原則二調息的氣功呼吸法(5:5呼吸方式+調息要點),以提高腎臟功能康復的效果。
調身是練氣功時,肢體活動的規定和修練氣功的基礎,
調身規定1 :堅持 基本姿勢 ,這是氣功的最佳姿勢,能改善修練者的不良姿勢,有助於內氣的流暢。
調身規定2 :發聲號令專註氣功要素(基本姿勢、功法名、功法順序、次數(3的倍數)等),追求正確的動作、易形成“入靜狀態”、追求肢體放松狀態的形成。
基本姿勢 采用直立姿勢,從頭至足的五個重要部位姿勢作出下面的規定:
? 頭朝正南、雙目微閉,
? 口輕閉、舌抵上顎(要點1),
? 松肩、兩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內)
? 背骨、腰骨、兩膝三者呈伸直狀態(要點2),
? 兩足平行分開、前後齊與肩同寬、全足指緊貼地面。
在調身操作時,重視基本姿勢、按發聲號令追求正確動作,促使肢體放松狀的形成,這和日常的肢體生理活動有本質區別。
註意三原則中的三個關鍵詞: 調心、調息、調身(三調) 。氣功的基本操作就是將生理活動調整為氣功活動,即氣功的操作就是三調的操作,才能練得氣功的技能,才能得到氣功的效果。離開氣功三原則來練氣功(所謂新興氣功),其實練的不是氣功,而是壹般的體操。因調心要求思維處於內向狀態,屬於心理活動,調息要求用氣功呼吸法屬於生理活動,調身是追求身體的放松狀態,是生理、心理活動***同作用的結果。由此不難理解氣功活動是屬於人體生命學領域。
上述氣功三原則,以調心為核心、調息為動力、調身為基礎,三者互有聯系、互相配合,才能達到氣功效果的最終目的。三原則也可稱氣功三技能,是氣功特有的要求,這是和其他體育項目的重要區別。現代技術和醫學理論巳經證明:氣功三原則在提高身體免疫力、植物神經系統平穏力有重要作用。 (參考2002年4月人民衛生出版社?針灸與免疫“第14~16章)。眼康復氣功是十分重視三原則的操作,是老年群體精神、體力健康的守護神。
把前述六個關鍵詞:氣、健康、氣功、調心、調息、調身統合成壹,就是道教創設的 築基功 。它就是按氣功定義來操作練氣(讓氣 流暢、充實 ),以達到溫養先天元氣、充實後天精氣並重返先天的目的,容易明白就能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和延長壽命的目的。築基功是?康復氣功系列”的基礎。
修練氣功時,因三原則(調心、調息、調身)的綜合效果,在體內經絡的某些地方,由於“氣”的流暢、傳導等原因,會感覺溫熱、寒覺、筋肉微動、麻痹、針刺、壓迫感等,稱此為 經絡感傳或氣感 。這些氣感,在氣功修練過程中,是經絡的壹種特殊反應,是氣功效果的壹種標誌。練氣功時,不認真操作氣功三原則時,經絡感傳的反應就不足,就難感覺到氣感,氣功效果也不明顯,可認為修練的不是氣功而是普通的體操。壹般說,認真操作半年後,會有壹定程度的氣感。
壹般講,初練氣功的人,對氣感的感受是曖昧且微弱的,是否真正感到氣感尚未明白。“眼康復氣功”研究會主辧的氣功教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利用下述修練記錄表,經常和我交流,教室修練時,利用平時記錄的修練記錄表,相互交流氣感心得,取得滿意的結果。
說明 :若今日A動作時,眼有某種氣感,請記入修練記錄表,下回修練同樣A動作時,確認眼是否有同樣氣感,若感到同樣的氣感時,這氣感應該是“氣的刺激”。當然,今後同樣動作時,應該會感到同樣的氣感。若感不到前次的氣感,可能這次三原則沒能認真操作,請再實踐。開始,氣感敏感度是比較弱,即使感到印象也淺而不易記牢。因此,即使稍微感覺到的氣感,也應記入修練記錄表,下回也能確認。
目錄
開場白 - 我的氣功人生
準備知識 氣功的基本知識
第壹部 眼康復氣功 - 築基功
第壹部 眼康復氣功 - 眼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