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論文是大家最陌生的東西。論文是學術交流的工具。那麽如何寫好論文呢?以下是我收集的論文,分析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歡迎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到妳。
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1當前,我們正處於知識經濟時代,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益激烈,這些都要求我們加快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從而在新壹輪競爭中保持持久的競爭優勢。其中,教育起著強有力的支撐作用,是培養和輸送人才的主要環節。為了適應新的環境,我們國家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並付諸實施,這有利於提高國家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質,把我們龐大的人口變成資源和財富,這是我們目前的發展趨勢。然而,素質教育在實踐中的實施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順利,有許多問題阻礙著素質教育的實施。
壹,素質教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素質教育從提出到實踐,存在著執行不力、政策扭曲等問題。這些問題是由傳統思維制約、現實政策等原因造成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教師的觀念和能力
1.長期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教育觀念上,應試教育對老師、學生、家長都有很深的影響。教師認為實施素質教育會影響文化課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對於學生來說,尤其是農村中小學的學生,他們的師資和教學水平遠遠落後於城市,只有努力提高文化課水平,才能有良好的競爭力,所以學生也會抵制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發展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家長對素質教育也有疑慮,導致對素質教育的觀念片面。
2.教育者自身能力的問題。教育者素質低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目前,我國許多地區的中小學教師並不專業,許多人沒有接受過所教授學科的系統理論培訓,這不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
(二)錯誤的政策方向
1.考核機制與素質教育的理念不匹配。目前學校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仍然沿用傳統的評價體系,會使學校在文化教學上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也就是應試教育的導向。
2.政策和素質教育理念的發展是不同步的。雖然提倡素質教育,但入學政策、招生政策、教師考核政策壹直沒有改變,學生的命運仍然由文化課考試成績決定。所以雖然提倡素質教育的理念,但在現實中並沒有落實。
物質條件不足
1.教學人員裝備不足。由於多年來對文化課教育的重視,學校更註重文化課教師的引進和培養,而不重視音樂、體育、美育等方面教師的培養。大部分是兼職教師,或者精品課比例小,素質教育教師考核少。
2.教學設備不足。教學設施不完善,影響教學質量;由於缺乏文體器材,學生不能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而是以傳統形式進行,如跑步、跳遠等,不能及時發現和培養體育優秀學生;教學手段現代化步伐緩慢,影響學生動手、動腦和參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能力,難以完成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第二,如何解決素質教育問題
(1)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傳統的教育觀念是考英雄,進行精英教育,從而誤導教師和資源偏向少數優秀學生,忽視大多數學生的培養和學生個性的培養,以至於教師、學生和家長都片面追求文化考試,而不關註他們的長遠和全面發展。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最重要的是要有壹個正確的教育目的,就是要把教育的重心和重點轉移到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基礎的素質教育上來。
(二)逐步改變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最有力的杠桿就是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為了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評價指標體系應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壹致,即評價體系構建的指導思想是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成績。所以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考核,學校對教師的考核指標都要改變。
(3)重視交往,實施全方位融合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事業,也是全社會的事業。學校必須註重全方位溝通,實施學校、社會、家庭壹體化教育。因為僅靠學校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可能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個體發展的。學校開辦家長學校,向家長開放教室,建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既可以溝通學校與社會的信息渠道,又可以使全社會理解、關心、支持和參與教育,促進社會教育觀念的轉變,營造有利於素質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為其全面深入實施培育沃土。
(四)加大教育投入素質教育不再是簡單地傳授文化知識,而是要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這勢必需要學校教學設備的支持,包括多媒體教學環境、良好的藝術訓練環境、設施齊全的操場等。,這些都需要國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長期以來,我們對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很低,近幾年終於達到了4%左右。與社會經濟發展相比,教育。同時,轉變素質教育的觀念,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讓社會參與到教育投資和辦學中來。比如壹些大企業會定期補貼中小學教育設施建設和師資培訓。
(5)加強教師在職培訓,建立合理的教師隊伍。為了成功落實優質教育的理念,在基層工作的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推進素質教育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的發展遠遠落後於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在農村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老化,思想觀念保守,也缺乏交流的機會。在教學上,他們依然延續著十幾年前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迫切需要加強教師培訓,建設壹支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素質教育是整個社會系統、需求政策和實施的同步發展。盡管目前素質教育的實施存在壹些問題,但我們不應推翻素質教育,而應積極探索其成功的實施模式,不斷制定可行的素質教育措施,以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學生。
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論文2摘要中學體育教學壹直隨著教學的發展而發展,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達到熱愛某項運動的目的。中學體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中的壹個環節,將簡要論述如何將素質教育的理念引入中學體育教學,中學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發展遇到了哪些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素質教育
中學體育引入素質教育的理念,逐漸改善了中學體育的傳統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融入素質教育元素,可以使教學更加人性化,培養學生對體育的熱愛,達到強身健體的教學目的。那麽,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引入素質教育的理念呢?
壹、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引入素質教育的理念
(壹)根據學生自己的特長,讓學生自己做決定。
有些學生喜歡田徑,有些學生喜歡籃球,有些學生喜歡足球。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完全可以把興趣相同的學生聚集成壹個小組,單獨講解壹個小組的某個專業,這樣教學既輕松又高效。根據學生自己的特長,讓學生自己選擇,有針對性的學習更有利於興趣的培養。相比之下,每個人每節課學的內容都是壹樣的,這對於不感興趣的學生來說是壹種煎熬。
(2)人性化教育。
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叛逆”是中學生最突出的表現。
因為理想與現實、情感與理智的混淆,我們得不到答案,所以我們內心產生了壹種“叛逆”的心理。對於這種“逆反”心理,教師在教學中壹定要多引導、多鼓勵、多批評。比如在某壹技術動作的教學過程中,總有壹些學生掌握不了技術要領,做錯或不規範的技術動作。這時候就需要老師人性化的教學,多鼓勵和引導。如果用壹些簡單粗暴的方法懲罰學生,結果只會讓學生產生心理恐懼,久而久之,就會放棄自己的體育興趣。素質教育不僅在於學生的自主,也在於教師的鼓勵和引導。
(3)心理教育。
除了體力,身體健康還應該包括心理健康。青春期最痛苦的是性心理的變化。老師可以安排相應的課程講青春期性心理,幫助中學生安全健康地度過青春期困惑。另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知道,壹分汗水才能換來壹分收獲,只有努力進取才有獲勝的希望。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培養自信、樂觀、積極的健康心理。
二、中學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壹)傳統觀念影響素質教育教學的不徹底性。
“素質教育”的口號已經提出很多年了,但是實施起來還是很困難,尤其是在農村中學,傳統的體育教育觀念嚴重制約著中學體育素質教育和教學。許多中學教育工作者認為,體育課只是讓學生隨意奔跑、打球、玩樂。這樣的傳統教學態度對體育教學是極不負責的,教師也不願意改變教學方法,因為有些教師頭腦中沒有素質教育和教學的概念。落後的傳統教學觀念嚴重影響了素質教育和教學的發展。
(二)體育課程太少。
有的學校為了升學率和教學任務,安排的體育課太少,壹周壹個課時都保證不了,有的甚至直接取消體育課。不重視體育課程,學生很難在體育課上得到應有的體育教學。時間長了,只會讓學生覺得體育課只是走來走去,完全沒有紀律,沒有組織。體育課程安排太少,正常的體育教學難以保證質量的完成,更不用說對學生的心理教育了。
第三,對中學體育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壹)引進高素質的體育教師。
要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很好地開展素質教育教學,首先要引進高素質的體育教師。受過大學教育的體育教師能更好地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知道學生的興趣所在。通過引進具有大學學歷的高素質體育教師,不僅可以促進整個教師隊伍的發展,還可以使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激情和效率。素質教育不僅體現在學生身上,也體現在教師身上,什麽樣的教師帶出什麽樣的學生。
(2)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
重視中學生的心理教育也是體育素質教育的體現。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本”。體育不僅讓學生喜歡運動,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在運動中堅持不懈、勇於吃苦、拼搏的精神。
中學生的心理教育有兩個方面。壹方面是幫助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的性心理的心理教育。另壹方面是挫折心理教育。由於心智發展的不成熟,許多學生仍然不敢面對挫折和失敗,在失敗的陰影下形成極端的自卑心理,這不利於中學生的健康發展。
重視中學生的性心理教育和挫折心理教育,讓學生健康地走過中學時代。
(3)加強素質教育的宣傳。
許多學校在中學體育教學中不采用素質教育,是因為對素質教育不了解,不熟悉。加強中學校園素質教育的宣傳,讓更多的教師了解素質教育,讓學生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切實感受到體育的素質教育和教學。
總之,中學體育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體現。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特長、人性化教學、心理教育等措施,將素質教育和教學融入中學體育教學中。雖然素質教育教學存在壹些問題,體育課太少,但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引進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加強素質教育的宣傳來解決。
參考資料:
孫藍海。西部地區中小學體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7月。
[2],王,,陸阿敏.江蘇省中學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2,06。
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摘要:近年來,社會提倡素質教育與基礎教育相輔相成的教育模式,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從當前的教育方法和現狀出發,針對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教學環境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現狀;建議
教育始終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國家全力支持教育事業培養壹代又壹代為祖國發展做出貢獻的新生力量。隨著國力的發展,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向社會。但是學生也逐漸暴露出很多問題,關於大學生問題的報道也屢見不鮮,不僅是專業能力,還有素質。本文總結了當前大學生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壹些建議。
1素質教育的命題
教育是知識的傳承,教育是以教育人。旨在豐富受教育者的內涵,豐富受教育者的生活和知識。然而,我國的高等教育並沒有從傳統的教育模式轉變為社會所要求的教育模式,教學趨於功利化。學生在接受應試教育時只註重成績,到了社會才發現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差。隨著這壹現象的加劇,素質教育的概念應運而生。素質教育是指以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道德品質、豐富的專業文化知識、健康的身心素質、良好的實踐能力和豐富多樣的人格為目的,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使學生各方面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方針和活動。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和國家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為本質特征,旨在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基本素質,充分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培養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教育方法。素質教育這個詞最早是在中小學用來反對應試教育的。素質教育強調受教育者的創造性發展、主動發展和全面協調發展,強調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而應試教育可以概括為適應性發展、被動發展和片面發展。應試教育更註重受教育者掌握的專業知識,而素質教育更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突破性思維意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素質教育堅持的基本理念。然而,目前的素質教育與理想狀態相差甚遠。
2當代大學生教育的現狀
素質教育的提出使中國的教育向另壹個方向轉變,但當代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存在壹些問題。首先是氛圍和環境。目前中國的教育環境是應試教育占主導地位,很多學生成為考試的奴隸。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根本沒有創新能力。這樣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可能在身體素質上已經成熟,但在心理上仍然受到應試教育的很好保護,而這樣的大學生在離開了學習考試的緊逼壓力和父母嘮叨的限制後,很容易被外界的影響所驅使。對他們有直接影響的是學校對素質教育的態度。學校的素質教育課程大多是選修課,性質上比專業課差。每個學期,學生都會有幾門比較難的課程,或者是高級英語,或者是專業技能比較強的課程。此時,學生將成為素質教育課程的選擇性聽眾。大學雖然提倡素質教育,但並沒有放棄應試教育,而是降低了應試教育在教育中的比重。畢竟中國現在的學生是應試教育教育出來的,學生會很難適應突如其來的變化。所以大學的課程都是以考試為主,考勤和作業為輔。有些課程可能只看出勤和期末考試,沒有平時的作業,這些課程大部分是素質教育課程。畢竟素質教育不同於應試教育。如果還是用應試教育來考核素質教育,那就又回到了原點,素質教育也就成了壹種形式。而且對於應試教育出來的學生來說,期末考試並不難,導致大學生“壹天壹節課,壹周壹學期”的現象。目前大學生會接觸到的素質教育方式基本都是壹些人文課程,其他方面多是學生自主參與。雖然掌握人文知識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但其他方面也不可或缺。作為成年人,大學生是有自主決定能力的,但是從應試教育中走出來的學生在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所以他們可能會因為不想在別人面前表現出來而回避這些讓自己成長的方法,最終會越來越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而且目前出現了雙方都抓不住,捉襟見肘的尷尬和無能為力的局面。不僅學生對素質教育課程敷衍了事,就連這種態度也成了壹種習慣,導致學生隨意應付專業課,最後導致學生東窗事發。另壹方面是學校的學習氛圍。每個學生在上大學之前都努力學習。為什麽上了大學就成了低頭族?誠然,學生在被壓抑了這麽久之後會肆意發揮,也沒有足夠的決心去約束自己,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也會讓學生對老師產生深深的敬畏。為什麽大部分學生上課公然玩手機?筆者認為還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引導。
人往往適應環境,在環境中變化。大學生手機幾乎不離身,上課必須隨身攜帶。但是從壹開始偶爾打開手機看新聞到後來上課在另壹個地方玩手機,不僅有學生自制力的問題,還有老師的縱容和周圍同學學長的影響,漸漸的會覺得上課不玩手機是不正常的。第二,教學過程不盡如人意。第壹個原因是教學內容枯燥。素質教育的內容非常廣泛,但學生接觸的多是壹些文學心理學課程,而這些課程的教學內容僅限於課堂、書本、教材和教師的經驗,缺乏實踐認知。對於學生來說,過於理論化,無法真正理解其內在含義,導致對素質教育的片面理解。課程內容的枯燥也讓學生對課程失去了興趣,甚至以敷衍的態度應對這類課程。而且教學方式非常單調。現在的教學方式還是以老師講給學生聽的方式為主,學生的道德行為是以壹種灌輸訓練教育來規範的。但這種方法只能是表面的,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和參與。而且素質教育的內容比較空洞。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起不到任何作用,還會讓學生對素質教育課程失去好奇心。雖然課堂需要師生互動,老師也盡量與同學互動,但是對這類課程失去興趣的學生會盡量避免與老師互動,老師也無法單獨照顧全班學生,以至於原本針對全班的互動最終變成了課堂上少數活躍學生的講座,不太活躍的學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思想素質教育的課程都是100多人的大教室,即使老師壹直在教室裏走來走去,也照顧不到壹些邊緣學生。往往是老師走來走去和學生互動的壹節課。學生們關心的是老師是否走到旁邊然後收起手機低頭避免眼神接觸。本該傳授知識的課堂變成了貓捉老鼠的遊戲。其實學校裏也有壹些實踐課程,而且是必修課。但這類實踐課程壹般會給學生壹段時間自己完成壹項任務,對實踐的驗收方式是壹份報告。這種做法真的是學生進行的嗎,誰又能保證他們有沒有從中學到什麽呢?此外,我國實行素質教育的主輔修制,主修專業課。這類課程大而難,學生需要在這類課程上花費大量的精力,卻沒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未成年人素質教育學生身上。而且這類課程的考核方式基本都是壹張試卷,學生只需要把書上的內容背下來就可以參加考試,對於這類課程來說就更不重要了。
3提高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建議
素質教育是壹個系統的教育,不可能壹蹴而就。中小學教育中素質教育的缺位,希望在大學裏彌補,是不能長久的。這只能是權宜之計。如果後續教育不能加強中小學素質教育,到了大學素質教育只能是壹個空殼。改善現狀的建議如下。首先是轉變教育觀念。這不僅是學校應該改變的,也是老師、家長、學生應該改變的。思想是壹點壹點培養出來的,新壹代是在老壹輩的帶領下成長起來的。如果老壹輩跟不上時代,新壹代就很容易按照以前有弊端的舊觀念成長。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能僅僅滿足於過去。我們只需要掌握專業技能,而忽略了他們的素質教育。只有有創造力、有技術能力、有知識、有進步、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能走得更高更遠。學校應該在素質教育之前讓學生明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知道為什麽。素質教育和知識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相互包容,相互補充,才能培養出更多有前途的年輕人,而不是讓素質教育成為輔助教育。二是改變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氛圍。課程是教育的基本方式,素質教育應從課程入手。現在的教學內容枯燥,學生迫切需要老師的指導融入課堂,這就要求老師改變上課的方式,而不是把書上的單詞教給學生。知識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老師可以從身邊或者從壹些有趣的視頻開始,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目前學生應試能力強,但對素質教育的探索方法和轉化能力知之甚少。這些方面都需要老師去引導,而不是靠學生去探索。很可能學生在嘗試探索這類知識的時候就放棄了。另壹方面,老師也可以通過這種引領的方式讓課程活躍起來,更多的人參與到課程中來,逐漸帶動整個班級的氛圍。我感受到的是小班教學。教室裏坐滿了人,老師幾乎可以從任何位置輕松地和班上的學生進行眼神交流,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在和自己交流,從而傾聽並嘗試回答老師的問題。在課堂上,不僅學生要尊重老師,學生也想感受到被重視,而不是學生低頭,老師認為他不尊重自己就放他走。除了課程和實踐,能記住的只有應用知識。本來是有實踐的,但是學生和老師壹般都清楚實踐有多少水分,但是已經過去了。教師對這類課程的忽視,學生對這類課程的冷漠,只會使素質教育的實施越來越困難。素質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做人的能力。課程只是手段,不是手段,甚至不是考試。這類課程的考試只能考察學生的背誦能力,其他的沒有幫助。與其停留在這種形式上,不如讓老師帶領學生做壹些簡單易操作的練習,這樣既能在課堂上取得效果,又能保證學生的參與。通過這種方式逐漸改變學生對素質教育課程的看法,讓學生接受和認同這樣的課程,最終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4結論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不是印制文憑的工廠,教育也不是流水線生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應該理解和改變。對於學生來說,學習和掌握知識是他們的責任。如果他們不為自己負責,誰來為妳負責?對於學校和老師來說,教書育人是重中之重。雖然有很多阻礙妳的障礙,但是今天的教育形式,教育內容,學生的思想灌輸方式,學生的固有觀念等等。,會在各方的努力下得到改變。學校應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認識,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科學設置課堂,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保證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
參考
【1】周欣婷。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中州大學學報,2012(2):104-105。
[2]廖曉文,毛,。教育者視角下的當代大學生素質調查——以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為例[J]。延邊黨校學報,2014(6):123-125。
[3]任麗華。中美大學生素質教育比較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