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劉鴻運的研究成果

劉鴻運的研究成果

發表的論文

雷,李,張,張,陳,梁,張,張。舒,H. (2011)。3-8歲兒童閱讀發展和障礙的發展軌跡。兒童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雜誌,52(2),212-220。

李,洪,舒,洪,張,劉,洪。彭,H. (2011)。中國兒童的漢字識別:唯碩正字法、語音加工和形態學技能。閱讀研究雜誌。

劉,H. & amp常,L(2010)。多元縱向數據分析,國際教育百科全書,第3版,巴裏·麥克高,佩內洛普·彼得森和伊娃·貝克編輯,愛思唯爾。

張立倫、劉、洪、王、馮桂英、文、鐘、李、洪、& amp教師偏好在學生社會行為和同伴接納之間的中介和調節作用。梅裏爾-帕爾默季刊,2007年,第53卷第4期:第603-630頁。

舒,張,吳,蘇,劉。漢語發展性閱讀障礙的理解:以形態意識為核心的認知結構。教育心理學雜誌,2006.98: 122-133。

常,李,劉,h,文,z .評論:縱向數據分析:如何提取發展變化,國際行為發展研究學會,2005,29:14-16 .

跨文化的變化模式:北京、香港、韓國和美國的語音和形態意識與閱讀的關系。實驗兒童心理學雜誌,2005,92,140-160。

陳,陳,常,林,何,劉,h。同輩群體在母親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適應和學校適應關系中的調節作用。兒童發展,2005.76,417-434。

常,李,雷,郭。言語和行為攻擊與社交退縮的同伴接納和自我知覺。國際行為發展研究學會,2005,29,48-57。

張立倫、劉、洪、文、鐘、馮桂英、王、楊。徐,Y..中介教師喜歡和調節權威教學對中國學生的反社會和親社會行為的看法。教育心理學雜誌,2004,96,369-380。

劉源,羅芳,劉紅雲。多階段混合增長模型的影響因素:距離和形式。心理學雜誌. 2014 (9)。

王梓霏,羅芳,劉紅雲。強迫人格測驗的傳統評分模型和IRT評分模型。心理科學進展。20048+04 (3).

劉玥,劉紅雲。不同鉚接試驗設計下多維IRT等效方法的比較心理學雜誌. 2013 (4)。

張迅,李淩燕,劉紅雲,孫艷。IRTδB法和改進LR法對矩陣抽樣DIF檢驗的有效性。心理學雜誌. 2013 (8)。

劉紅雲,羅芳,張宇,張丹慧。因變量作為秩變量的中介效應分析。心理學雜誌. 2013 (12)。

羅芳,劉紅雲,東丈,王梓霏。神經質人格強迫量表的編制及其反欺詐效應研究。心理學探索. 20638+03 (5)。

劉源,趙倩,劉紅雲。多階段增長模型方法的比較。心理探索。2013(5).

劉紅雲,羅芳,布萊爾,張宇。多維檢驗的參數估計:基於SEM和MIRT方法的比較。心理學雜誌. 2012 (1)。

王佳琪,劉紅雲。融合模型在小學數學認知診斷與評價中的應用。心理探索. 2012,32 (5)

劉紅雲,李沖,張平平,羅芳。分類數據測量的等價性檢驗方法及其比較:項目閾值(難度)參數組間差異檢驗。心理學雜誌. 2012.44 (8)。

劉玥,劉紅雲。貝葉斯隨機效應模型的必要性及其影響因素。心理學雜誌. 2012.44 (2)。

劉源,劉紅雲。音樂能力測驗:結構擴展與分析方法的轉變。心理科學進展. 2012,20 (8)。

李沖,劉紅雲。品位數據的測量不變性檢驗及影響因素的模擬研究。心理科學. 2012,6。

劉紅雲,張越,羅芳,李梅娟,李小山。多水平隨機中介效應的估計與比較。心理學雜誌. 2011,43 (6)。

羅芳,劉紅雲,張越。求職情境中欺詐識別量表的編制。心理學雜誌. 2010,42 (7)。

遊曉峰,丁,劉紅雲。計算機自適應測驗中初始項目參數的估計。心理學雜誌. 2010,42 (7)。

劉紅雲,陳悅,羅芳。學業水平考試作文評分誤差的多面Rasch分析。心理科學. 2010.33 (4)。

劉悅,羅芳,劉紅雲。真實分數等值與觀察分數等值的比較研究。心理科學. 2010,33 (3)。

劉源,,楊,劉紅雲。英語閱讀材料的顏色對閱讀成績的影響。探索心理學,2010,30 (2): 48-54。

劉鴻運。測驗的可靠性和同質性。心理科學。2008,(1).

劉紅雲,羅芳。多層次項目反應模型在測試開發中的應用。心理學雜誌。2008,40(1):92-100.

劉鴻運。如何描述個體發展趨勢的差異:潛變量混合模型?心理科學進展。2007,13(3): 539-544.

羅芳,劉紅雲。不同形式計算機化考試的比較。中國測試。2007.2: 24-28.

張厚粲,劉紅雲。提高科學性,完善考試功能。中國考試。2007.56438+0: 9-11.

劉紅雲,張磊,孟慶茂。小學教師的集體效能及其對自我效能的調節作用。心理學雜誌。2005,37 (1): 79-86。

劉紅雲,孟慶茂,張磊。班主任班級管理效能感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及其與學業效能感的關系。心理發展與教育。2005,2:62-68.

王艷,張磊,劉紅雲。同伴關系在兒童社會自我概念形成中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學. 2005.28(5):1152-1155。

文,侯傑泰,,劉紅雲。中介效應測試程序及其應用。心理學雜誌。2004,36 (5): 614-620。

劉紅雲,孟慶茂,張磊。教師集體效能和自我效能對工作壓力的調節:多層次分析。心理科學,2004,27 (5): 1073-1076。

劉紅雲,張磊,孟慶茂。教師集體效能感量表的修訂。應用心理學。2004,10(1):28-32.

王爭艷,李磊,劉紅雲。家庭-親子溝通對青少年社會適應的影響-工讀學校的比較。心理科學。2004,27 (5): 1056-1059.

會議論文

劉紅雲,跟蹤研究中非隨機缺失數據的處理:基於模型的方法及其應用,第十屆海峽兩岸計量統計研討會,2012.9,江西。

劉鴻運。項目因子分析:IRT和CCFA,2007年心理學年會,2007+438+0,凱豐。

劉鴻運。分類數據的因子分析,第七屆海峽兩岸計量統計研討會,2006+0438+0,臺灣省。

劉鴻運。多水平項目反應理論在測驗編制中的應用,第九屆教育統計與測量年會,南京,2006年5月。

劉鴻運。多層次項目反應理論模型的應用,心理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上海。

劉鴻運。分類數據的因子分析MIMIC模型與IRT模型的聯合應用,第八屆海峽兩岸測量學術研討會,Xi,2004。

中國學生學業成就的大規模評估:改進學生學習和表現的創新測驗的效度問題,在ACER/NCME年會上發表的論文。2008,3.紐約(美國城市)

中國學生學業成就的大規模評估:提高學生學習和成績的創新測試,中國教育研究中心學術年會論文。2008,3.紐約(美國城市)

教師工作態度在師生自我效能感關系中的中介作用。在2004年ISSBD兩年期會議上提交的論文。比利時根特

劉。班主任班級管理自我效能感對學生學業效能感和學習態度關系的影響。第三屆跨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臺灣

出書

文,劉紅雲,侯傑泰。監管效應和中介效應分析。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1。

羅芳,劉紅雲,黃坤,等。SPSS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六月。

孟慶茂,劉紅雲,趙增梅。心理學與教育的研究方法、設計與統計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5438+2月。

劉紅雲,章雷。跟蹤數據分析方法及其應用。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5月。

弗雷德裏克·格雷維特(Frederick J. Gravett),作者拉裏·b·瓦諾德(Larry B. Varnod),劉紅雲、羅芳譯。行為科學統計概要(第5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 上一篇:養豬業商業計劃書
  • 下一篇:北京四中簡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