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第壹桶金
說起李樹斌,還得從他上大學的那壹年說起,1998。那壹年,家住遼寧丹東的李樹斌原本報考的是清華,卻因為幾分之差被調劑到了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的管理專業。
和很多大學生壹樣,李樹斌壹到大學就買了壹臺電腦,但不是用來學習的,而是用來玩遊戲的。沒想到,他原本想成為遊戲高手。因為電腦卡片機老舊,在遊戲奮鬥中經常被室友“拋棄”。於是,為了消磨時間,李樹斌從網上下載了壹些軟件研究,學習如何編程、制作網站、制作flash動畫。後來壹個朋友帶著他的動畫參加了壹個網頁大賽,得了壹等獎和壹筆獎金。500元和李樹斌也分了壹些錢。這份甜頭讓他萌生了做動漫賺錢的想法,於是聯系了幾家設計公司,主動提出兼職,當然受到了老板們的歡迎。
2000年前後,正是國內互聯網高速發展時期,國內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兩年後,搜狐率先宣布盈利,隨之而來的設計公司也是壹個高盈利的行業。在高回報率的驅使下,李樹斌花了壹下午的時間做了壹個30秒的動畫。沒想到老板很喜歡,壹兩次就過了。由於長期在校外接項目,他的收入很快從最初的幾千元“外快”漲到了上萬元,也成了系裏的首富。
講到這裏,李樹斌苦笑了壹聲:“其實他們後來不讓我做,說我的動畫到處都有版權問題,導致他們被起訴。”他坦言,由於缺少元素,自己做的動畫是用幾萬個國外知名素材制作的,侵權成為必然。但他漸漸發現,其實做動畫是很累的體力活,於是放棄了設計。此時他已經進入大三,對自己的人生做了壹個簡單的規劃:出國,考研,讀碩士博士,最後在壹家跨國公司做經理。於是,他開始準備出國,直到發生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讓他的出國夢破滅,職業規劃失敗。
大學裏最成功的事情之壹。
1999互聯網論壇進入戰國時期,大大小小的互聯網論壇不斷出現,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分類細化的網絡社區。西祠、天涯社區、全球華人虛擬社區chinaren也在這壹時期蓬勃發展。時間最充裕,接觸新鮮事物最快的大學生也紛紛成立了自己的校園bbs,比如清華的水木清華bbs,北大的未名bbs。當時廣元雖然硬件環境不錯,但是沒有bbs,這促使李樹斌開始思考如何建立自己的大學BBS——他給它取名為“核桃林社區”。當時他也覺得廣元美女多。社區建成後,可以為更多的大學生提供壹個交流的平臺,創造交友的機會。但是,李樹斌只會做動畫,不會寫程序。我該怎麽辦?幾經周折,他終於聯系到了學校唯壹的理工科實驗室。經過談判,實驗室終於同意幫他寫程序。很快,核桃林社區終於正式成立,並迅速發展成為壹個從日訪問量不到1萬人到日訪問量20萬人的社區。其受眾群體不僅涵蓋廣元,還包括清華、北大,甚至國外的大學生。他們很多人相識相戀,步入婚姻殿堂。後來有壹段時間,李樹斌被邀請參加婚禮成了常事。
360公司董事長周曾經說過:大學生不缺兩樣東西,壹個是時間,壹個是荷爾蒙。可以說,李樹斌很好地利用了這兩樣東西。他用前者學習flash動畫賺外快賺第壹桶金,用後者建立了著名的校園bbs社區——核桃林,成為大學生交友的地方。他自己回憶說:“我覺得大學最成功的事情就是做這個東西,每年參加很多這樣的婚禮。賺他們的錢沒有意義,改變他們的命運,給他們幸福才更有意義。”或許這為百合、佳緣等相親網站提供了商機。在壹次圓桌論壇上,主持人還調侃李書斌和ceo田說,“李書斌好像更適合做百合網ceo。”
人生的第壹次失敗
臨近畢業,李樹斌迎來了人生的壹個重要轉折點:大四下學期,壹個偶然的機會,李樹斌成功應聘成為了壹家電子商務公司,也就是後來的“搜易”程序員。沒過多久,剛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李樹斌走上cto的崗位,參與創建了這家已經更名為“搜易”的公司。同年,愛國者收購了搜易。工作期間,李樹斌考上了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但他仍然選擇壹邊上學壹邊處理公司事務。但沒想到的是,兩年後,“搜易購”面臨加盟商不再出錢續約、管理團隊大規模離職的尷尬局面。
就這樣,身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研究生的李樹斌再次陷入迷茫,研究生的純理論課程與他擅長知識應用的方向完全背道而馳。這時,愛國者的創始人馮軍找到了李樹斌。當時,李樹斌只有25歲,即將成為搜易的“帶頭大哥”。馮軍談了壹夜,最後達成協議:李樹斌自費購買公司5%的股份,他親自“交易”,“搜刮易得”。2006年,李樹斌從清華退學,出任搜易總裁。此時的“索益德”正面臨著資金緊張、人員成本高、商城模式步入死胡同等困境。為了扭轉乾坤,李樹斌先後采取了“裁員、關閉分公司、調整業務模式”等措施,使原來120多人的公司裁員40多人,關閉了所有分公司。經過八個月的煎熬,李樹斌已經筋疲力盡,“搜易”終於沒能起死回生。
2005年,四大商場的效應在下降,但買斷費在上升。少數加盟商提供的不合格產品破壞了“搜易”的聲譽,國美大中人瘋狂打價格戰,給“搜易”造成了致命的創傷。2006年,李樹斌團隊競標門戶商城失敗,加盟商壹哄而散。從此“尋易”壹蹶不振,大勢已去。同年8月初,李樹斌正式辦理完離職手續,辭職。
“告訴妳吧,他們(馮軍等。)都挺淡定的,看得出來我沒有能力做好‘易搜’。也許只是在等我,或者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在這之前,我覺得自己特別能幹。最後覺得自己其實很擅長做壹些和產品相關的事情。對於壹個25歲的年輕人來說,公司管理壹點也不差,各方面經驗都不夠。但我收獲的是對公司失敗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公司不是老板壹句話就能做好的事情,也不是老板想努力,需要協調,就壹定要做好的事情。
2017年9月10日,已經成為好樂步ceo的李書斌,平靜地回憶起6年前的種種經歷,說:“這是他人生中的第壹次失敗。”
對話李樹斌
記者:妳為什麽在最後考上清華的時候輟學去做了搜易的ceo?妳當時是怎麽想的?
李樹斌:我覺得兩者沒有可比性。讀完研究生,我要出去找工作,而不是直接當老板。讀完研究生,可能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機會很短暫。當時的情況是,搜易的老板走了,有了這樣的機會。如果換壹個新老板,我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其次,壹個不熟悉我的公司也不會找我做ceo。我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三年了。如果我剛剛研究生畢業,我不會有這樣的機會。當時我以為接任ceo後,公司會從低迷狀態走向良好狀態。事實上,要走出困境是不可能的。我當時25歲,這個年紀做壹個公司的ceo很難。
記者:看到自己的大學生活處於壹種沒有規劃的狀態,在沒有明確職業規劃的情況下,創業最終獲得巨大成功,妳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嗎?
李樹斌:運氣肯定是有的,三分,七分。幸運成分至少占三四分,可能xx,甚至更高。但是也需要個人能力來支撐。如果我在學校不會編程,搜易就不會來找我了。編程和寫程序為我的創業打下了壹定的基礎。想開壹家互聯網公司,不會寫程序,不會設計,只有幾萬塊錢,雇不起程序員。怎樣才能創業成功?創業肯定有試錯成本。如果5萬塊錢連壹次試錯的成本都沒有,相反,如果妳懂壹些編程和設計,試錯的成本為零,成本最低。所以,壹個創業者最基本的能力就是,不用招人妳也能做。
記者:妳認為妳創業成功的獨特之處是什麽?或者有什麽獨特的品質?
李樹斌:我不喜歡求助。我盡力自己做。因為不想和別人打交道,如果找別人幫忙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我都不好意思說,湊合著用也不好用。最好做我認為最好的。創業其實並不是壹件特別深奧的事情。不要專心打百度。還是可以做壹些實際的,應用的東西。比如做壹個網站還是很簡單的。公司剛開始的時候,兩三個人要求創業要有最基本的把事情做好的能力,但是當妳創辦的公司發展到幾百人的時候,妳肯定連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
記者:互聯網創業者都有* * *性質,要麽是技術背景,要麽是管理背景?互聯網行業大學生創業門檻相對較低?
李樹斌:是的,相對於傳統行業,互聯網對大學生的門檻確實比較低。壹個人就可以,很多項目都是壹兩個人做的。我更喜歡技術性能。像張朝陽、丁磊、、馬、周,他們都是程序員。有技術背景的人創業相對容易,但馬雲是個例外。他是管理出身,但馬雲有壹群十八羅漢,會誓死追隨他。如果妳是有管理背景的草根創業者,可能會遇到實際的尷尬,需要很長的管理基礎。作為壹個年輕人,妳怎麽能有那麽大的人格魅力,壹兩個人就能在技術和產品上跟著妳,妳又不能給別人那麽多錢?如果管理背景達到非常高級的水平,他出來創業就很容易有壹批技術人才跟著他或者順利拿到風投。如果妳是技術型創業者,妳會有技術的先天優勢,很大壹部分工作可以自己完成。比如技術比爾蓋茨,喬布斯和他們的合夥人都是工程師,創業成本很低。
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自己創業,但成功的很少。妳認為大學生創業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李樹斌:首先,經濟條件比較好。如果沒有收入,沒有住處,去哪裏創業?所以,如果妳想創業,家庭條件相對寬松,因為人太窮了,往往會做出壹些過激的舉動。至少在壹段時間內,他們不愁吃穿,專心創業。他們不認同所謂的露宿街頭,吃個飯創業。雖然那種精神值得提倡,但是如果被這些因素束縛,他們根本沒有創業的經驗。創業需要全心全意的學習,不被不必要的外界因素幹擾。其次,妳需要壹定的啟動資金,哪怕這部分資金很少,但是只要妳能做很大壹部分事情,哪怕是壹點錢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妳怕實際上妳什麽都做不了,就壹個想法,什麽都要雇,很貴。大學生為了節約成本,可以先盡量自己創業,然後再去考別人做得好不好。
記者:據媒體報道,中國大學生平均成功率為3%,而美國的成功率高達20%。為什麽會覺得差距這麽大?
李樹斌:第壹,美國大學生的福利待遇非常好。創業初期,他們可以拿到壹些援助款,選擇很多。不像中國,沒有福利。不會因為妳創業,露宿街頭,就給妳準備公寓。與歐美教會不同,中國大學生創業是為了創業,創業是為了錢,這與美國不同。美國大學生可以為了理想去非洲觀察大猩猩,而中國可以。第二,美國比較開放,可以參與很多合作項目。比如妳可以找個合夥人給他50%的股份,或者找個能力互補的人。而中國人寧願把錢花在創業上,也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認為完全由自己掌控,所以成功率肯定是零。如果妳做壹件事,和別人合作做大做強,別說50%,5%都是很大的份額。所以,為了目的,中國的大學生為了創業而創業。即使他們不喜歡,也不得不做。感覺他們找到了壹個可以賺錢的商業點,但是完全不懂。失敗是必然的。美國大學生創業大多是為了興趣,有必要的福利保障更容易成功,和很開放的人合作更容易成功。而在中國,大學生處於分離狀態,不願意與人合作和分享,沒有人會支持甚至攻擊妳,所以很難找到伴侶,導致創業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