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 《魅力紮染》
課程分析:
本課程為我區美術工作室嘗試開發的校本課程,在我區翰文學校育才分校初中階段嘗試實施,進行學習,並希望能通過本區工作室的影響力,最終來輻射我區部分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從而促進美術活動的開展,提高美術學科的影響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學科的興趣。課程內容以湘版教材七年級《第五課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為依據,來進行的壹個課程延伸性的探究。課程主要圍繞民間藝術紮染的制作方法來進行展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不同的紮法,簡單了解紮染藝術的歷史,了解紮染藝術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通過嘗試手工制作,感受紮染藝術的魅力,從而體會我們祖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感受我國博大精深的民間藝術魅力。
學生分析:
本課教學選擇七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演示,主要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能夠把紮染的壹些技法過程用手指靈活的制作出來,在思維上,他們剛進入初中,很多時候還保留著小學孩子思維的活躍性,不會受到太多的思維固式,這樣他們能更加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創新和想法。可以認識到中國民族傳統工藝美術紮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簡單了解紮染藝術,知道紮染的制作方法,嘗試完成壹件紮染作品。
2、過程與方法:可以嘗試合作來完成壹件作品,也可以通過創新嘗試壹些新的紮法,通過逐步了解紮和染過程中壹些細節的把握,從而能形成不壹樣漸變效果的作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和制作紮染的過程,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體會成功的自信心。同時,感受中國深厚的民間文化藝術,體會了藝術服務於生活的終身實用性。
教學重點:
能夠制作壹副紮染作品,了解紮染藝術。
教學難點:
嘗試壹些新的有創意的紮法,並完成效果好的作品。
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
教學準備:
1、紮染作品
2、紮染染料、冷染劑、木夾子、皮筋、線、針、壹次性手套、盆子、手帕、背包、圍巾、布料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壹、情境
導入
布置:壹副玻璃裝框的紮染布、壹個靠枕、
壹個背包、掛起的紮好的包、紮染的手帕、
1、播放音樂,同學們進入教室,請同學們看壹看、摸壹摸。
2、上課
打開小禮物
在妳打開的時候,妳要關註2個小小的問題:、
妳是怎麽樣把他打開的?打開後有什麽感受呢?
像這樣把織物部分結紮起來進行染制,使之不能著色的壹種染色方法,我們叫做紮染。
今天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們來到我們的紮染工作室和我們壹起走進民間美術——魅力紮染
音樂+紮染作品背景
二、初步感受紮染
1、壹起欣賞生活中的紮染
圖片和實物
2、紮染的美在哪裏?
師:紮染的美正如剛才同學們的打開過程壹樣,每壹次打開都有不壹樣的驚喜,她體現壹種獨特的變化美和痕跡美,同學們想知道這麽美的藝術品是如何制作的麽,請看
三、學習紮染的制作方法
1、師播放視頻
2、紮染的工具
3、紮染的步驟是怎麽樣的呢?
師總結:紮染步驟:折、紮、染、展示
微課
四、折法體現變化美
1、討論折紮的方法。
同學展示
師總結:橫條紋的紮法
圓形放射紋的紮法
2、我們來欣賞壹下不同的紮法不同的作品。
圖片展示紮法和染的規律
五、自主學習
1、完成學習任務單
討論學習
總結學習任務單
六、紮染的不同方法
師:除了我們常見的捆紮法還有夾染法和縫制法。
圖片
七、復習美術色彩知識
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
我們壹起來復習壹下同類色、近似色、互補色
八、實踐制作
請同學們嘗試紮染壹塊手帕。
我這裏有壹個背包和二條圍巾,有沒有同學想挑戰壹下實物的?
九、了解紮染的歷史文化
1、紮染已經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我國最有代表性的是白族的民族紮染,古老紮染的染制方法要經過印花、紮花、染色、晾曬的過程。紮花是需要用針帶筆進行縫制,染色有冷染和熱然,每染制壹次需要拿出晾曬,然後再染。壹件作品大約需要染制十來次。
現今,這種古法染制的師傅越來越少了。需要把這種文化傳承下去。
圖
十、作業展示與點評
1、把作品用圖釘按到我們的前面KT板上
2、請妳來說說:妳對自己的作品滿不滿意,有什麽更好的設想?
3、師和同學壹起說說自己喜歡的效果。
十壹、總結
1、師:今天我們制作了壹副紮染作品,感受了紮染藝術的魅力,我們學習了這壹課,希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入到我們社團中來,更好的傳承民間紮染藝術。
2、下課
篇二《唐代墓室壁畫》
壹、設計思路
為了更好的上好本課,我對本課的教材和學生的學情進行了深入分析。
1、教材分析
《唐代墓室壁畫》屬墓室壁畫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唐代墓室壁畫進入中學美術課堂對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對唐代豐富多彩的壁畫藝術表現形式的理解,以及對個人品味和審美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在本節課前已經學習過了《敦煌莫高窟》,學生已經對壁畫藝術有了較為系統的了解,並掌握了壁畫的制作方法,這些都為學生學習唐代墓室壁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為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過墓室壁畫,所以我在課件中展示了多幅作品讓學生欣賞,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唐代墓室壁畫,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其探索墓室壁畫的興趣。本課我采用對比分析法和小組合作探究法,通過比較分析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使學生對唐代壁畫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
3、教學目標
作品結合教學內容,從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途徑、情感與評價、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等4個方面提出明確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唐代墓室壁畫的有關基礎理論知識和藝術特征;學會用對比分析法分析比較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
方法與途徑:欣賞唐代墓室壁畫,了解唐代墓室壁畫的歷史和意義;在討論與交流過程中,了解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不同藝術特征,能用線描的形式臨摹壁畫作品的局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與評價:感悟唐代墓室壁畫的藝術美,分析壁畫的不同表現形式,提升欣賞水平,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運用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評價用語,多激勵,多引導。
4、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唐代墓室壁畫,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分析評價唐代墓室壁畫的美。
教學難點:運用比較分析法探究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
二、教學準備
參觀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的唐代壁畫珍品館,撰寫觀後感。查閱唐墓室壁畫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總結唐代墓室壁畫中的題材、構圖、人物造型、色彩特點藝術特色。分析比較唐代墓室壁畫與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並結合壁畫圖片詳細列舉,將所需要的圖片配上簡要的文字資料制作成幻燈片在開課前循環播放。制作多媒體課件供詳細講解需要。
教學方法:欣賞法、對比分析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課時數:1課時
三、教學過程
導入用已學知識,引出課題(2-3分鐘)
1、課前循環播放敦煌莫高窟壁畫和唐代墓室壁畫經典代表作品。
2、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裏的壁畫?
3、回顧敦煌莫高窟壁畫,引導學生說壹說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唐代壁畫除了莫高窟壁畫以外,妳還知道哪些優秀的作品?引出唐代墓室壁畫。
講授欣賞感知,合作探究(8-10分鐘)
1、什麽是墓室壁畫?(課件展示)
墓室壁畫作為中國傳統壁畫的重要壹翼,它壹般繪於墓室的四壁、頂部以及甬道兩側。墓室壁畫的內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動情況,也有神靈百物、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日月星辰以及圖案裝飾,目的主要是說教和對亡者的紀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間能過上好日子。
2、唐代墓室壁畫
(1)、唐墓壁畫簡介
唐墓壁畫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獨具特色的珍貴藏品,***有20多座唐墓的壁畫精品近600幅,達1000多平方米。其中5件(組)18幅被國家定為國寶級,69件(組)82幅被定為壹級品。唐墓壁畫以風格獨特的建築、簡約傳神的人物、特色鮮明的器物、簡潔明快的山水與栩栩如生的動植物,描繪了當時的儀禮規範、生活習俗、服飾特色、娛樂方式與建築風格,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尤其是貴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資料。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墓壁畫包括章懷太子墓客使圖、馬球圖、狩獵出行圖,懿德太子墓闕樓圖、儀仗圖,永泰公主墓宮女圖在內的壁畫珍品97幅;以及輔助文物18件組,其中有些是上展壁畫墓出土,有些則與畫面內容有關。為了便於觀眾比較唐墓壁畫和唐代傳世繪畫,還專門選出唐代前後的傳世名畫復制品作為輔助展品。
(2)、欣賞永泰公主墓壁畫
永泰公主墓,李仙蕙(684-701年)中宗李顯的第七女,謚永泰公主。其墓為高宗乾陵陪葬墓,長87.5米,由墓道、過洞、天井、前後甬道、前後墓室組成。出土隨葬品1300遇見。壁畫題材有青龍、白虎、建築、儀仗、列戟、宮女等。
《永泰公主墓宮女圖》是陜西省乾縣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前室東壁南側出土的畫,現藏陜西歷史博物館。高176厘米,寬196.5厘米。李仙蕙是唐中宗第七女,初封永泰郡主,後贈永泰公主。此圖場面宏大,保存較好,畫中人物為九位風姿綽約的宮女,頭梳高髻,肩披紗巾,長裙曳地,個個體態豐盈,婀娜多姿。她們手捧方盒、酒杯、拂塵、如意、團扇、蠟燭等,在為首女官的引領下款款徐行,或低語、或回顧、或凝神,神態被描繪得細致入微,生動傳神。體現了大唐喜好秀麗豐滿、華貴艷媚的女子的風尚,真實的展示出唐代皇室貴族奢靡生活的壹瞬間。整體構圖既註意到各顯人物特點,又顧及到畫面和諧統壹,色彩豐富,線條流暢,人物的裝束、服飾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精美的畫面又有極高的藝術性。畫師著重通過人物的正、側、背、轉各種微妙的變化,使單調排列的宮女神情相應,構成壹個完美的整體,是唐墓壁畫中的精品,達到了藝術效果與歷史價值的高度統壹。
(3)、總結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的人物造型與色彩特點
充滿氣勢的構圖、樸拙生動的造型、流動飛揚的線條、豐富熱烈的色彩
3、自學探究章懷太子墓壁畫、懿德太子墓壁畫
(1)、小組合作思考、討論章懷太子墓壁畫中人物的造型與色彩特點。
(2)、小組合作思考、討論章懷太子墓壁畫中人物的造型與色彩特點。
(3)、小組派代表總結發言
練習小組合作探究(15-18分鐘)
小組合作運用對比分析法分析比較唐墓室壁畫與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將討論結果寫到黑板上。(8-10分鐘)
老師總結(4分鐘)
相同點:
1、社會背景相同。盡顯唐朝的繁榮文化、當時所盛行的厚葬文化和墻繪畫風氣的流行。
2、相同的材料與繪畫思維方式。運用毛筆蘸墨在墻上勾勒出人物,山水、花鳥的形體,然後賦予應有的理想色彩,其用色方法、繪畫技巧、構圖方法和文化習慣,都透漏出中國人的審美和人生哲學,與西方美學相異。
3、都是心靈的寄托。論兩者的產生原因,都是源於心靈的寄托。唐莫屬壁畫所服務的是皇親國戚、貴族後裔,表達他們希望自己在死後或轉世人能享受榮華富貴、權利、地位等。莫高窟壁畫則是貧苦老百姓、商戶、官員的心理願望,祝福祖先在另外壹個極樂世界幸福,寄托自己在外經商平安,脫離塵世的痛苦,來生可以投胎到富貴權勢人家,過得比今生更好。
不同點:
1、題材的選定各有不同。唐墓室壁畫是貴族皇室流行厚葬所產生的繪畫作品,大體表現自己奢華的生活和歷史事件。主要有儀仗出行、外交、狩獵、宮女、樂舞等,希望死後仍能享受今世的快樂。取材關註自己的生活,作品富有生活化、真實化的特點。敦煌莫高窟壁畫則是寄托百姓所想,題材大都選自佛經故事、佛教教義、佛教歷史畫、西方凈土等,經變畫是這時期的重點內容,供養人也漸漸進入了畫面,繪畫題材與百姓的生活逐漸融合起來。
2、構圖處理手法相異。兩者***有長方形構圖和長卷式構圖,三聯式構圖和立體藻井構圖是盛唐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獨特的。
3、藝術語言各有追求。唐墓室壁畫,構圖簡約,形象生動,故事情節簡練,追求自然生動、生活氣息濃郁的真實感受;用筆用色虛實相生,具有中國畫的寫意屬性;設色為工筆淡彩但又不失該有的厚重感。莫高窟壁畫中,故事內容豐富,構圖飽滿,氣氛活躍,人物造型比較豐滿,顯示佛家的大度與佛法的廣大,具有普度眾生之意;場面宏大,畫面復雜,裝飾性比較強烈,顏色豐富多彩,表述了佛國的壹派盛世之象。其用筆設色屬於傳統的工筆重彩畫。
展示與評價(3-5分鐘)
1.組代表發言,自評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分享心得。
2.激勵學生學會有針對性、抓重點進行高效討論。
3.小組互評討論結果,說說自己在今後的課堂討論中該如何改進。
總結(2-4分鐘)
鼓勵學生談壹談本節課學到了什麽,教師補充總結本課學到的知識點,同時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
課後作業
1.周末去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唐代壁畫珍品館參觀。
2.撰寫200字左右的觀後感,在課余時間和同學交流感受。
3.嘗試用線描形式劃壹劃壁畫中的人物。
以上內容3選2
篇三《墻壁小裝飾》
壹、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了解墻壁小裝飾的多種表現形式,學會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壁飾的設計與制作。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直觀感知與實際操作,學會墻壁小裝飾的制作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生在生活中能夠註意提升環境的藝術品質,豐富室內空間。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初步掌握墻壁小裝飾的制作方法;
難點
結合學過的景物、風景畫設計有創意、符合室內環境的墻壁小裝飾。
三、教學方法
示範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和實踐指導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皮革紙、麻線、彩紙、瓦楞紙、海面紙、谷物、稭稈、紐扣等。
五、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兩張圖片,壹張是只有家具和生活用品的室內空間圖,另壹張是經過裝飾的室內空間圖,並提出問題:
同學們,這兩幅圖片的室內空間有何異同?妳能從中得出什麽結論?
學生進行直觀比較並回答,教師小結:裝飾對居室環境的重要作用,而墻壁小裝飾則在家居裝飾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教師自然地引出課題——《墻壁小裝飾》。
(二)直觀感知
教師分發多幅不同表現形式的墻壁小裝飾作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觸摸。
師:這些墻壁小裝飾都有什麽材料構成?
師生***同總結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彩紙、瓦楞紙、海面紙、谷物、稭稈、毛線、紐扣等。
教師展示由生活中常見的靜物、風景、動物等圖案進行變形、誇張,而組成的墻壁小裝飾,提出問題:
從這幾幅裝飾中,妳能看出這是生活中的哪種事物?是如何進行描繪的?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小結:靈活運用生活中的景物,拓展想象力,適當誇張造型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