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鑼鼓聲下,表演者裝扮成獅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動作。中國民間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因此,每逢喜慶節日,如新張慶典和春節運動會,人們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興。舞獅也隨著華人移民海外而聞名於世,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頗為流行。生活在歐美的華僑也組建了許多舞獅俱樂部。每年春節或重大節日,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
相傳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也傳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壹起帶回來的貢品。但舞獅的技藝,卻是源於西涼的“假面戲”。有人認為舞獅起源於五世紀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兩種說法都有各自的依據,在今天很難判斷其對錯。然而,在唐代,舞獅已經成為宮廷、軍隊和民間的流行活動。唐端安節《樂府雜搜》曰:“戲中五獅,高十余尺,各著五色。每獅十二人,身披紅條,披衣畫衣,手持紅筆,稱之為獅郎,舞太平樂。”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西涼歌妓》壹詩中如此形象地描述:“西涼歌妓,西涼歌妓,蒙面胡人,假獅子。頭尾木雕,鍍金眼銀牙。汾潯毛衣有耳,如從流沙來萬裏。”這首詩描述了當時舞獅的情景。
舞獅歷史悠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早在1900年前,波斯就通過絲綢之路與中國進行了商業貿易,這也促進了兩國的文化交流。波斯使者也把獅子和其他動物運到中國。當時中國中原地區並不產獅子,但隨著古代中國與西亞、印度等國的友好交往,更多的獅子來到了中國。
獅子力量強大,被譽為百獸之王,但中國壹般不會受到獅子的傷害。因此,民間對獅子懷有友好的感情,並將其視為勇氣和好運的象征,希望利用獅子的強大形象來驅邪,產生了獅子造型來壓制或展示武功。
中國社會歷來以農業為主,隨著節氣和農業生活的變化,各種迎接神靈的節日或儀式應運而生。在這些節日裏,人們用神靈或祥瑞之獸來驅鬼娛神,這種形式逐漸具有了娛人的意義。隨著人們對獅子的喜愛,已經不滿足於門口、屋檐、石柵欄、印章、年畫上獅子這種靜態的藝術形象。他們想讓獅子活起來,所以創造了模仿獅子行為的舞蹈,然後加以改進,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
雖然民間舞獅歷史悠久,但對於這項藝術的起源眾說紛紜,專家們翻遍了壹批書籍,也只能從各種記載,包括各種傳說中得到壹些線索。其中包括:
漢代的起源理論;
相傳漢高祖張年間,西域越國向漢朝獻上壹只金獅,使臣揚言若有人能馴服獅子,就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斷交。月亮的使者離開後,張寒皇帝選擇了三個人來訓練獅子,但沒有壹個人成功。後來金獅猛烈攻擊,被宮人亂棍打死。宮人為了躲避張帝的懲罰,扯下獅子皮,宮人的兩個兄弟扮成金獅,壹人逗他引發壹場舞蹈。這不僅騙過了月氏大使,就連張帝也信了。這件事之後,傳到了漢宮,百姓認為舞獅是國家榮耀和吉祥的象征。於是他模仿獅子,表演了舞獅。從那以後,舞獅壹直很受歡迎。
北魏的起源理論:
舞獅作為壹種表演藝術,據信形成於1500年前的北魏,當時北方的匈奴入侵叛亂。他們專門刻了許多木石,用金絲麻縫成獅身,並派善舞者向魏進貢,意圖在舞獅時刺死魏帝。幸好忠臣識破,令其知難而退。後來因為魏帝愛舞獅,下令模仿,實用主義流傳到後世。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載,當時洛陽長丘寺佛像出行時,有“獅子當辟邪引路”之說。
唐代起源說;
碑中有唐·遊月亮寺的故事,舞獅使他醒悟,有了舞獅。這個故事說的是唐遊覽月亮寺的時候,臺階前出現了壹只彩色的獨角獸,嘴巴很寬,鼻子很大,對唐無害,在臺階前滾著球,姿態威武。唐明帝壹覺醒來,想再看看這種現象。他想讓大臣們模仿他夢中的祥瑞獸,同時讓樂部配以華麗的鑼鼓招待客人。從此,舞獅流入民間。唐代《禮部記》中的太平樂也叫五方舞獅。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有詩說:“蒙面胡人是假獅,木雕是始,木雕是終。鎏金眼銀膏牙,毛衣滿耳”(《西涼藝妓》)。可見,舞獅在唐代就已存在。
國際通行的佛山起源說:在古代,廣東南海縣佛山鎮鐘毅鄉出現了壹種奇怪的野獸。它有八英尺長,頭很大,身體很小,眼睛像銅鈴,綠色的臉和尖牙,還有它的第壹只角。這種奇怪的野獸在除夕夜出現,來去如風,破壞了包括水稻、蔬菜等在內的民間農作物。鄉親們和村民們都很惱火,因為他每年過年都會出現,所以人們都叫他“年獸”。村民們討論如何消滅“年獸”,壹些智者獻計獻策,用竹簽和紙把它紮成壹種奇怪的野獸的形狀,並給它上色。用正方形、三角形等各種形狀的布編織動物屍體,然後集合十幾個武士,手持鍋等響器,壹人持雙菜刀,站在圓形鐵砧旁準備毆打。它們埋伏在壹座橋下,這是幼小動物必經之地。當年的猛獸壹出現,所有的武士都沖了出來,敲擊樂器發出“鏗鏘”“咚咚”的聲音,如雷。年獸見之,驚駭而逃。他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過。為了慶祝趕走奇怪動物的成功,紀念用紙紮動物頭的貢獻,村民們方便在春節時拿出來跳舞。甚至有人建議將其命名為舞獅:因為獅子是百獸之王,是勇敢的代表,是好運的象征。有些也被稱為舞頭。除了在新年期間舞獅,村民們還會在神的生日或慶典上表演,以增加熱鬧的氣氛。舞獅時,樂器改為鑼鼓,通常用於各地參加迎神遊戲,有壹定節奏,寓意能使宅興旺,鬼神超群,環境太平,豐收。
今天的舞獅主要分為南獅和北獅。起初,北獅流行於長江以北。南獅在華南、東南亞和海外都很受歡迎。近年來也有將兩者結合的舞蹈,主要采用南獅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北市
北獅看起來像真的獅子,頭很簡單,全身都是金色的毛。舞獅者(通常是兩個人同時跳舞)會在褲子和鞋子上塗上毛皮,他們在跳舞前會看起來像肖偉苗偉獅子。頭上有紅結的獅子是公的,綠結的是母的。北獅表現出靈活的動作,與南獅不同。舞蹈以跳、落、轉、滾、跳、撓為主。
北方的獅子通常是成對出現的;由壹個扮成武士的主人帶領。有時候壹對北獅會配壹對小北獅。小獅子逗弄大獅子,大獅子取笑,顯示他的家庭。北獅的表演更接近雜耍。音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石楠
南獅又稱醒獅,造型更為雄渾,跳舞時講究“馬步”。南獅主要是通過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壹種雄渾的獅子風格,壹般只在壹端兩個人跳舞。獅頭取材於中國傳統戲曲的面譜,色彩斑斕,制作精美;眼睛和嘴巴可以動。嚴格來說,石楠的獅頭不像獅子的頭,甚至有人認為石楠更接近“年”獸。石楠的獅頭也有壹只角,據傳過去是用鐵做的,以應付舞獅時經常發生的打鬥。傳統上,南獅的獅頭分為劉備、關羽和張飛。三種獅頭不僅顏色和裝飾不同,而且根據三位古人的性格,舞法也不同。
石楠的舞蹈風格有很多種,包括:上升、正常、上升、質疑、抓撓、歡迎、敬禮、跳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爬山、上樓等等;舞者通過不同的馬步和獅頭動作,抽象地表現出各種形態。所以南獅講神似。南獅有出洞、上山、巡山迎獅、采青、入洞等表演。其中“采青”相傳最為常見,“采青”原意為“反清復明”,現在壹般取其意,是“蓬勃”和生意興隆的象征。“綠色”用的是生菜。掛生菜和菜場(紅包),獅子在“綠”面前跳了幾下,以示猶豫,然後跳起來,“吃”了菜,然後“嚼碎了生菜”,和大家打招呼。為了增加娛樂性,采青有時會使用身懷絕技,比如肩背(獅頭舞者站在獅尾舞者的肩膀上)、疊羅漢、爬桿(爬竹竿)、或者過梅花樹樁(過不同高度的長樹樁)等等。
舞南獅時,會有鑼、鼓、鈸。舞獅要配合音樂的節奏。跳南獅時,有時會有壹個人扮成“大頭佛”,由壹把葵花扇牽著。
舞獅之前通常會有壹個“收尾”儀式。儀式由主禮嘉賓主持,在獅子的眼睛上塗上朱砂象征生命。
舞獅:白居易《西涼傳奇》:蒙面胡人與假獅,雕木為頭尾。鍍金眼鏡鑲銀牙,分勛毛衣帶耳朵。如果妳從流沙來到萬裏,妳會看到紫胡子深邃的眼睛。舞梁去演講,應該是喜歡涼州不困孫。當安西度進來的時候。舞獅起源於南北朝,也就是佛教興起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