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南音歌曲的歷史背景

南音歌曲的歷史背景

南音本說“河南話”有千年的韻味。

宋朝南遷時,趙匡胤的直系皇族在全州居住了147年,人口增長到3000多人。

中原移民不僅帶來了中原音樂,還把家鄉方言“河洛話”帶到了泉州,反客成為泉州的主流語言和音樂,壹直保留至今。

“南音”原名“泉州南音”、“泉州仙官”,是保存在福建東南沿海的壹種古樂,所以有時也叫“福建南音”。

但南音發源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用泉州方言演唱,所以國內外的弦友習慣稱之為“泉州南音”。

這類古樂所用的“上下四管”傳統樂器古樸,看似不起眼,但演奏時旋律古雅,歌者韻“據古聲”,怨念、泣訴等,無不扣人心弦。

南音原名不是“南”

其實南音並非“生於南方”,可以追溯到中原早已消失的古樂和“河洛語”。

1983期間,時任中央音樂學院名譽院長的趙薇在泉州調研後,確定泉州南音是“中國音樂史的活化石”,並提議在泉州成立中國南音學會,動員國內外音樂史家開展南音研究。

時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的黃翔鵬也認同趙薇的觀點,認為全州南音“與歷史音樂有著種種聯系,也是當代音樂。”

根據音樂史的記載,中國音樂的發展在盛唐達到頂峰後,幾經戰亂便煙消雲散了。到了宋代,唐朝的音樂已經找不到了。

後來,人們只能從古墓、敦煌莫高窟、佛寺和民間收藏中找到壹些有價值的音樂史料。

秦漢時期,琵琶橫握,尺八豎奏;晉唐,拍板;敦煌壁畫中,來自天竺的“嘉陵平甲樂舞”;以及西域的各種絲竹樂器和表演。

但這壹切都只是歷史遺跡,它的形狀是看不見的。

因此,有音樂史家感嘆中國的音樂史是壹部“啞巴音樂史”。

幸運的是,“禮失所求之田”,失樂也存在於田裏。

音樂史家發現了既古老又生動的泉州南音。

它傳承了晉唐音樂的歷史信息,積澱了歷代音樂文化特色,在海內外閩南語地區得以生存,成為壹部活的中國音樂史。

新中國成立前,南音壹直被稱為弦樂器。

據史料記載,絲弦管的名稱始於漢初,流行於魏晉。《金樂誌》記載“這些歌唱的時候都是絲弦管”。

唐杜牧《仙雙調》中的"弦關"和"雙調"兩個古樂術語,都保存在泉州出版的《明劇弦關選編》中。

晚唐時也有“絲竹敲打,縈繞花柳”的描寫

在五代蜀國的《花集》中,有許多“絲竹”來形容絲竹之聲。

但“仙官”這個名字早已不存在了,只有“泉州南音”被繼承和保留下來。

南音的主要唱法有:右邊有琵琶和三弦;左邊有豎笛手(古代稱尺八)和二弦手(宋代以前稱西秦),中間是歌者用拍板唱。

這種唱法是漢代“和音歌——更和諧的絲竹之歌和送節者之歌”的遺產

而它的主要樂器,都是漢唐時期傳承下來的,可以和中國音樂遺產叢書中出版的古代樂器相互印證。

南音用五個漢字:易、公、劉、司、易。

這五個譜詞與《樂記》(650-683)中的六個譜詞“四、壹、六、犯、公、六”非常相似。

在南音的五個音節的右邊,加上琵琶指法和拍子符號,稱為“鑼鼓譜”或琵琶方陣譜。

敦煌古譜的醒目符號及其近似。

《敦煌古經》只有25部,可惜被搶到法國去了,不多見。

而南音的器樂曲譜有15套,帶譜帶詞的“指套”有50套,散曲有2000多首。

聲調分為4個“關門”,7個“諸頭”,65,438+008個“滾門”,節奏有序,自成體系,還保留了唐的“雙調”、“越調”、“背雙調”和唐的“和聲舞”、“杜薇娘”、“玉樹*”等調名。

人口遷移形成“南音”

作為歷史上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地區發生過多次戰爭,迫使那裏的皇室、士紳甚至老百姓逃往南方。

泉州素有“溫嶺”之稱,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良好。

金代的“壹關杜南”和唐宋時期的多次遷徙所形成的移民,以及先後進入福建的大批官兵,大多留在了泉州。

宋朝南遷時,由南外完顏政司管理的趙匡胤皇室在全州居住了147年,人口發展到3000多人。

中原移民不僅帶來了中原音樂,還把家鄉方言“河洛話”帶到了泉州,反客成為泉州的主流語言和音樂,壹直保留至今。

南音還孕育了泉州南戲,先後誕生了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大成戲、木偶戲。

這些戲曲都以南音為基本聲腔,南音從戲曲中汲取優美的唱腔作為其散曲和套曲。

戲曲與戲劇相互依存、相互滋養,形成了繁榮的戲劇家族,成為漫長農耕時代閩南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生活。

之後,南音逐漸向周邊地區傳播,並被帶到海外東南亞各地,形成了約有5000萬人講閩南語的南音文化圈。

在這個南音文化圈,三十年來,* *舉辦了15南音大會唱響。

泉州南音10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並沒有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是能夠幸運地存活下來。

原因之壹是它深入人心。

人們有意識地珍惜它,它代代相傳。

文革時,有人把“樣板戲”掛在墻上,但唱的是南音。有的弦友用層層油紙包裹歌本,掘地三尺,埋在床前;有些藏在古墓裏。

第二個原因是,國內外有很多熱心人士致力於救援和保護。

四百年前出版的《曼田春》、《顏瑜李進》、《百花金賽》三部木刻書,共出版了272首交響歌詞和18首與交響樂器有關的歌劇,在中國已經消失,不為人知。

後來,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彼得·龍(Peter Long)在英國和德國圖書館發現了它們,經過二三十年的調查研究,寫了壹篇很長的論文。

另壹本印制於100多年前的《桓溫唐智譜》,在閩南尋找多年,卻出現在臺南的玉器市場。幸運的是,它被臺灣成功大學的教授胡紅波買走了。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會分別與兩位教授合作,經過精心修改和翻譯,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明代戲曲弦管選編》和《清代文筆記》兩部書,為追溯南音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史料,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關註。

並對大量的民間手稿進行了整理和修訂,大部分已編輯出版。

2009年,南音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將進壹步推動這壹珍貴文化遺產的保護。

  • 上一篇:包豪斯學校建築介紹
  • 下一篇:古老的墓碑上刻著壹封信意味著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