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故故事讀後感大全
不知道妳們看過那些古代的典故故事呢?那麽看過之後妳們懂得了什麽樣的道理呢?接下來我給妳們帶來幾篇古代典故故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妳們有幫助。
古代典故故事讀後感 《女紡織家黃道婆》讀後感
《中國歷史故事》是我的啟蒙書,是我?不說話的老師?,是它幫助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是它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悠久歷史。
這本書的內容很吸引人,裏面有許多歷史故事,比如說:晏子相齊、風流才子司馬相如、周武王伐紂等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謀,有的表現了友誼的珍貴,還有的是講壹些爾虞我詐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女紡織家黃道婆》這個故事了。
黃道婆善良、好學、誠實的品格,讓我欽佩。她家境貧窮,父母養不活她,就把她賣給別人當童養媳。黃道婆整天都要幹活,還要被公婆打罵,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因為她的勇敢,她終於逃出了公婆家,到處去流浪。有壹天,黃道婆偷偷地上了壹條船,跟著船壹起來到了海口市。她和當地居民壹起學紡織。但她時刻不忘自己的家鄉,過了三十多年,黃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烏泥涇鎮。她把自己學到的紡織技術傳給了鎮上的婦女,從而生產出了大批的?烏泥涇被?。當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
這個故事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從書中,我知道了黃道婆,了解了黃道婆為了家鄉的發展,她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她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孔融讓梨》讀後感《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讓我們懂得了謙讓。我的感想是:現在,我們的生活比過去富裕了很多,但又有多少小朋友想到謙讓和關心別人呢?我們的父母給我們買了壹些好吃的零食,那我們有想到和爸爸媽媽壹起分享嗎?我們要想孔融學習,懂得謙讓。
對待父母,師長,同學要謙讓,謙讓是壹種寬容,謙虛,容納和尊敬。擁有了壹顆這樣的`謙讓之心,我們的關系會更和諧,成長會更快樂。
《程門立雪》讀後感《程門立雪》講的是楊時和學友遊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壹個正確答案,他倆壹起去老師家請教。到老師家門口時又因老師在睡覺,他倆不敢打擾老師而站立在老師家門前,頂著大雪,等著老師醒來。
讀完《程門立雪》的故事後,讓我深深地感觸到楊時尊敬老師,誠懇求學的精神。爸爸媽媽雖然生養了我們,但是,如果沒有老師的辛勤教誨,我們就不懂得道理和文化,就學不到科學知識。我們再學校如果遇見了老師,要恭敬地和老師打招呼,請教完老師要說謝謝,如果老師跟我們說話,要誠實、禮貌的回答。
《程門立雪》讓我知道了老師是我們學習文化的領路人,更是我們學習成長的爸爸媽媽。我們壹定要尊敬老師,好好學習,用我們的成績和進步報答老師的教育之恩。
《感動後母》讀後感讀了《感動後母》,被閔子騫的言行舉止深深的感動。當後母虐待閔子騫的時候,閔子騫並沒有因為被後母虐待而感到憤怒向父親告狀,反而當父親發現閔子騫受虐的時候,替後母向父親求情。閔子騫有著壹顆包容的心,當自己受委屈的時候,心裏還想著兄弟,想著後母對兩兄弟的好,心胸是如此的寬闊。同時也為後母對待閔子騫的行為而感到慚愧!相比之下,後母那樣的心胸是如此狹隘!閔子騫心中有著壹份尊老愛幼的赤子之心,值得我們小朋友向他學習!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助於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壹起攜手傳承下去的優良美德!
《鑿壁取光》讀後感今天,我讀了壹則小故事,名為《鑿壁取光》,它講述的是西漢的匡衡因為家裏祖祖輩輩都是務農,生活十分貧困,為了幫助家裏,他白天要外出幹活,只能靠夜晚時間讀書。可是家裏窮得連晚上點燈用的油都買不起。他非常苦惱,他又非常喜歡讀書。壹次,他發現與鄰居家合用的壹堵墻的壁縫裏透過絲絲光線來,他高興極了,找到了借光的好辦法。他把原有的縫隙鑿得大點,這樣,就有更多地光線透過來了,他就依靠著這些光線,緊挨著墻壁,夜夜苦讀到天明,直到鄰居就寢為止。
讀了這則故事後,我聯想到自己現在的生活。我們學習的環境非常好,爸爸媽媽不用我們為家庭的生計考慮,也不用我出去打工掙錢,只要認真學習就行,還有很多優秀的老師教授我們知識和技能,晚上也沒有不能學習的擔憂,可我們卻沒有百分之百把精力花在學習上,沒有感受到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期望。通過這則小故事,我感到很慚愧,也懂得了壹個道理:那就是要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壹切,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可不想到老了之後,壹事無成,後悔莫及。所以,我決定,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努力,天天向上,將來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
匡衡,妳是好樣的,我要向妳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