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元宵節裝飾燈籠的習俗形成以來,在所有朝代的第壹個月的第十五天觀看燈籠是壹件大事。梁健文帝曾寫過壹首詩《李娥燈賦》:“南油盈,西漆焚。蘇正安息,蠟出龍川。”斜光相映,倒影分明。“它描繪了元宵節時宮廷裝飾燈籠的盛況。在楊迪統治時期,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會舉行盛大的宴會招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和使節。據《隋書音樂誌》記載,元宵節非常盛大,到處張燈結彩,日夜載歌載舞,表演者3萬多人,樂手1.8萬多人。戲臺長八裏,無數人打著看著花燈,徹夜不眠,其樂融融,好不熱鬧。在唐代,它發展成為壹個前所未有的燈籠市場,中唐以後,它已經發展成為壹個全國性的狂歡節。唐玄宗開元盛世(公元685-762年),長安的燈籠市場非常大,有五萬盞燈籠,各種各樣的燈籠。皇帝命人做了20個巨型燈籠建築,高度150尺,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唐朝實行宵禁,晚上禁鼓時禁止出行,晚上犯罪的人受到懲罰。只有上元節,皇帝才準予三天禁令,稱為“放夜”。到了宋代,燈籠從三夜延長到五夜,除了燈籠還燃放煙花,還有各種雜耍表演,場面更加熱鬧。《東京夢》中記載,元宵節期間,在開封的禦街上,萬盞燈籠堆成壹座燈籠山,燈籠是煙花,金碧輝煌。京都的姑娘們載歌載舞,人們在壹旁觀看。"遊客聚集在禦街的兩個柱廊下,身懷絕技,載歌載舞,音階相切,音樂嘈雜,綿延十余裏。"大街小巷,茶館酒樓,燈燭齊燃,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百裏燈火。
明代,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後,為了讓京城繁華熱鬧,還規定正月初八熄燈,十七熄燈,連續十夜。各種各樣的人物被描繪在燈上,跳舞,鳥飛花飛,龍騰龍舞,燈籠和煙花徹夜閃耀,鼓樂齊鳴,這是中國最長的元宵節。清朝時,滿族進入中原。日期被縮短為五天,並持續至今。
-解開燈籠上的謎語。
“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加的壹項活動。燈謎最早由謎語發展而來,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這是壹個充滿嘲笑、紀律、幽默和戲謔的文學遊戲。燈謎掛在燈上供人猜射,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記載:“人以絲燈作詩,譏笑之,並畫人物,隱頭俚語,戲弄行人。”元宵節,皇城通宵,春夜賞元宵。人民是混雜的。詩和謎語寫在燈籠上,映在蠟燭上,列在通途上,人們可以猜測,所以叫“燈謎”。現在每到元宵節,到處都在打燈謎。我希望這壹年是喜慶和安全的。由於謎語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在傳播過程中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唐宋時期,燈籠市場上開始出現各種雜技技藝。明清時期,除了燈謎和百戲之外,還有戲曲表演。
歷代人們除了逛花燈市場,還有迎子姑拜廁神、過橋碰釘走百病等習俗,玩打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都重視的民間節日。在城市裏特別熱鬧,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節所承載的節日習俗功能已經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精神趣味。復雜的節日習俗被簡化為“吃元宵”的飲食習俗。舞龍燈
-玩龍燈。
打龍燈,又稱龍燈或舞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壹場清郊的大型歌舞中,就有壹個由男子扮演的領頭鳥形象,然後安排了六條龍相互穿插的舞蹈場面。文字記載的舞龍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數百個劇本的描寫中生動地描述了舞龍。根據《隋書樂》的記載,楊迪時期類似於百戲中舞龍表演的《黃龍邊》也非常精彩,舞龍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很流行。中華民族崇尚龍,視龍為吉祥的象征。李時珍《本草綱目》說:“龍有九形:體如蛇,面如馬,角如鹿,目如兔,耳如牛,腹如鸛,鱗如鯉,爪如鷹,掌如虎。”在古人眼中,龍有呼風喚雨、消災除疫的功能。中國自古以農立國,好天氣對生產生活意義重大。因此,古人強烈希望龍的保護,從而形成了元宵節祭祀舞龍和燈籠的習俗。宋代吳的《夢》記載:元宵節之夜,“用草紮成龍,草上蓋青簾,密置千盞燭,望之如雙龍飛去。”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舞龍也形成了許多不同的風格,主要有龍燈和布龍。龍燈,又稱“龍”,是最受歡迎的舞龍運動。這種龍是用竹子紮成龍頭、龍身、龍尾,用紙包著,塗上顏色。龍身結多,結數可多可少;但必須是單數。每節點蠟燭;有些地方不點蠟燭,而是用桐油、棉紗或燈心草做成的“油撚”。這種油麻花的燃燒力非常持久,龍燈舞動時五彩繽紛,永不熄滅。下面有壹個木制把手,供跳舞者握住。還有壹個人拿著紅色的絲珠在龍前指揮舞龍。如廣東陽江的“鯉魚魚化龍”,靈活嫻熟,善於變化。舞龍者穿著可開合的鯉魚皮。起初,觀眾看到魚在水中遊動,但隨著歡快的音樂,魚突然變成龍,然後壹條噴火的鯉魚躍過龍身,象征著“鯉魚躍龍門”的意思。布龍又稱“彩龍”,主要在白天表演,節日期間不點蠟燭,所以表演時飛舞歡騰,仿佛江海波濤洶湧,氣勢非凡,氣勢磅礴,別具壹格。舞龍時,表現龍盤旋歡騰,動作十分復雜。有的地方元宵節熱鬧非凡,各路龍燈百余盞,隊伍長達兩三裏。每盞龍燈都配有十面鑼鼓,非常壯觀。在海外,許多華人社區仍然保留著玩龍燈的古老傳統,並經常為當地節日表演。
-踩高蹺和舞獅。
踩高蹺是壹種流行的民間群眾表演。高蹺原本屬於中國古代百戲之壹,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在中國,高蹺最早出現在《列子·傅說》:“宋代有子蘭者,用其技幹宋元。宋元時期召見,看其技藝。有兩枝長其身兩倍,屬其脛,齊頭並進,使七劍重疊跳躍。五劍常在空中,袁俊大驚,賜金帛。”從文章中可以看出,高蹺早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經流行。表演者不僅可以用綁在腳上的長木頭走路,還可以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高蹺、跑高蹺三種,最高的有十幾尺。據古籍記載,古代的高蹺都是用木頭做的。在刨好的木棍中間做壹個支撐點,用來放腳,然後用繩子綁在腿上。表演者踩高蹺時可以舞劍、劈叉、跳凳、跨桌、跳秧歌。北方高蹺秧歌中,人物有漁夫、媒人、傻兒子、二哥、道士、和尚等。表演者滑稽的表演能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在南方,高蹺扮演著傳統戲曲的角色,包括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和小醜。他們邊表演邊唱歌,熱鬧,自娛自樂。據說這種踩高蹺的形式最初是古代人為了采集樹上的野果作食物,在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壹種踩高蹺活動。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節或集會慶典,人們都來舞獅娛樂。這種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流行於南北朝時期。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也傳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壹起帶回來的貢品。但舞獅的技藝,卻是源於西涼的“假面戲”。有人認為舞獅起源於五世紀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兩種說法都有各自的依據,在今天很難判斷其對錯。然而,在唐代,舞獅已經成為宮廷、軍隊和民間的流行活動。唐端安節《樂府雜搜》曰:“戲中五獅,高十余尺,各著五色。每獅十二人,身披紅條,披衣畫衣,手持紅筆,稱之為獅郎,舞太平樂。”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西涼歌妓》壹詩中如此形象地描述:“西涼歌妓,西涼歌妓,蒙面胡人,假獅子。頭尾木雕,鍍金眼銀牙。汾潯毛衣有耳,如從流沙來萬裏。”這首詩描述了當時舞獅的情景。
在1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舞獅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舞獅主要是表演“武氏”,即魏武帝任命的北魏“瑞氏”。小獅子獨自跳舞,而大獅子則成雙成對地跳舞。壹個站著舞獅頭,壹個彎腰舞獅身獅尾。舞獅者蓋著獅子被子,穿著綠色的獅子褲和與獅子身體同色的金爪靴。人們無法識別舞獅者的身體,它的形狀與真正的獅子非常相似。獅導扮成古代武士,手持旋轉的繡球,配以北京鑼、鼓、鈸,逗弄獅子。在“獅郎”的指導下,獅子表演翻筋鬥、跳躍、攀爬、跪拜等技術,還有走梅花樁、跳桌子、踩滾球等壹些高難度動作。南派舞獅主要以表演“石聞”為主。表演時,它註重表情,如抓撓、抖毛、舔毛等。,生動可愛,也有吐球等高難度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流行於港澳和東南亞僑鄉。雖然南獅也是二人轉,但舞獅的人都穿著燈籠褲,只披著壹條五顏六色的獅子被跳舞。與北方獅子不同的是,“獅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披袈裟,腰系緞帶,手拿葵花扇逗獅,從而舞出各種優美的動作,滑稽可笑。南獅的流派很多,清遠、英德的“雞頭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河、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除了他們不同的外形,石楠也有不同的個性。白胡子舞獅法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沈穩渾厚,威嚴有力,被民間稱為“劉備石”。被稱為“關公獅”的黑胡須紅臉獅,舞姿勇猛威武,氣魄非凡。灰髯獅,粗獷好戰,俗稱“張”。獅子是百獸之尊,其形象威嚴、尚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視為勇氣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可以驅邪避邪,保人畜平安。因此,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和其他重大活動期間舞獅的習俗,希望好運和生活平安。
-劃壹艘幹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劃旱船又稱跑旱船,是模仿陸地上的船,表演者多為女生。幹船不是真正的船。它是用兩片薄木板,鋸成船形,用竹木捆紮,蓋上彩布,系在姑娘腰間,就像坐在船上,手拿槳劃船,邊跑邊唱邊跳。這是壹艘幹船。有時,另壹名男子打扮成船夫,與夥伴壹起表演,大多打扮成小醜,用各種滑稽的動作逗樂觀眾。旱船在我國許多地區都很流行。
-提供門和戶。
古代有“七祭”,是其中的兩個。祭祀的方法是在門上方放上楊樹枝,在盛有豆粥的碗中放上壹雙筷子,或者直接在門前放上酒肉。
-壹只只老鼠。
這個活動主要針對養蠶家庭。因為老鼠經常在晚上大面積吃蠶,所以據說在正月十五給老鼠餵米粥,老鼠就可以不吃蠶了。結果這些人在正月十五煮了壹大鍋黏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了壹層肉。他們把粥盛在碗裏,放在老鼠出沒的天花板、墻角、嘴邊,詛咒老鼠們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據《荊楚紀年》記載,正月十五,壹位仙女下凡到壹戶姓陳的人家,對他們說:如果妳們能祭祀我,妳們的蠶桑今年就有收成了。後來形成了習俗。
另壹種說法是吳縣有壹個叫張成的人。晚上起床,他看到壹個美女站在他家的東南角,就舉手叫他。張誠上前,女子對他說:“我是妳家這塊地方的神。明年正月十五,妳做粥,蓋肉祭祀我。妳的養蠶就可以收割了。”說完,女人就消失了。張成從那以後每年都這樣,果然每年都有大豐收。
因此,在絲綢業逐漸興盛的魏晉時期,這種習俗便流傳開來。人們做粥,祈禱,說:“登高。”抱著老鼠的大腦。想不想來。把我當老蠶。"
-送個兒童燈。
簡稱“送燈籠”,也叫“送燈籠”,即在元宵節前,新娘家將燈籠送到新婚女兒家,或普通親友送給新婚不孕家,以增添吉祥,因為“燈”與“丁”諧音。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都有。在陜西省Xi市,正月初八到十五會放燈籠。第壹年贈送宮燈壹對,彩繪玻璃燈壹對。希望女兒婚後運氣好,早點生孩子。如果女兒懷孕了,除了大宮燈外,還要送壹兩副小燈籠,祝她平安懷孕。英姿谷
——英子谷
子姑又叫古琦,在北方叫廁所大媽、坑大媽。古老的民間習俗是在正月十五祭祀廁神子固,並供奉神蠶和桑葚,這說明了很多事情。傳說子固原是虞姬,被長女嫉妒。正月十五在廁所被殺,成了廁神。所以大部分人把子姑做成女人的形狀,晚上在廁所的豬圈裏迎接她。這種習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記載。
古代的禱文是:“子虛不在。雲是他的丈夫。曹太太準備好了。Cloud是他的妻子。我嫂子可以出去了。”看了這樣的文字,帶著子谷的人形去廁所,豬圈,廚房。如果妳覺得人很畸形,很沈重,那就是子固精神。
還有壹種說法是子姑是皇帝的女兒。臨終前,她說自己平時喜歡玩,並告訴身邊的人正月十五用衣服迎接她的靈魂,以便繼續享受元宵節的熱鬧。
後來,子固成了廁神。據說陶侃有壹次在廁所裏看到壹個自稱是先帝的人,對他說:“三年不說,貴。”這意味著陶侃將在三年內得到發展,而且確實如此。在元宵節,“走過所有的疾病”來尋求幸福
-所有疾病。
“走過所有的病”,又稱遊過所有的病、驅散所有的病、烘烤所有的病、過橋等。,是消災祈福的活動。元宵之夜,女人相約壹起出遊,看到橋就要跨過去,以為這樣可以治病延年。
走離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習俗,部分在十五進行,但大部分在十六進行。這壹天,身著節日盛裝的婦女們成群結隊地走出家門,過橋渡險,進城,跪求孩子,直到半夜。
明清時期,北京等地的正月十五,婦女晚上出門散步,壹人捧香,上橋。大多數參與者是女性。他們結伴而行,或靠墻而行,或過橋走過郊區,為的就是趕走疾病和災難。元宵之夜,女人相約壹起出遊,看到橋就要跨過去,以為這樣可以治病延年。又稱“走橋”。江南蘇州壹帶稱為“三橋”。
董和俞懿正的《京師風光略》:“八日至十八日...女人穿白綢衫,晚上壹隊壹隊走,說是沒腰沒腿,走在橋上。”接下來的壹周,我用了《與百病同行》:“京城春光萬丈,大家同季。大媽總是領著小姑子,鼓勵她好好打扮,遠離壹切疾病。俗話說,鬼洞壹夜空,百病歸塵。不然今年我就要生病了,胳膊幹,眼睛黑。穿繡花鞋上街,不如喝醫生兩分鐘的水。誰家老婆子不出門,在房裏磕磕絆絆。今年身體和去年壹樣好,明年就更要求緣分了。周琦艾葉上的壹寸火,只燒在他的人肉上。”清古魯《賈青路·正月·走三橋》:“壹月黃昏,女子夜行,以避疾。必須經過三座橋,這叫走三座橋。
在今天的天津,仍有“百病走”的習俗。因為它在農歷正月十六舉行,所以在當地被稱為“劉”節。但是,由於條件的變化,現在大多數婦女在這壹天帶著丈夫和孩子回父母家吃壹頓飯。
-偷菜節
流行於貴州黃平的苗族偷菜節也是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舉行。在節日的這壹天,女孩們會成群結隊地偷別人的食物。禁止偷自己家的或者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菜關系到自己的婚姻。所以他的菜僅限於白菜,數量足夠大家吃壹頓飯。偷菜不怕被發現,被分的人不怪。大家把偷來的菜湊在壹起,做了壹頓白菜宴。都說誰吃的多,誰就能早得意中人,同時,他們養的蠶也是最強壯的,吐出的絲也是最好的。
-巴烏節
巴烏節是彜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歷正月十五。“八五”的意思是“打獵回來”。在雲南鶴慶彜族支系黑戶居住區發現。在當時,這個節日原本是慶祝狩獵歸來的習俗,沒有固定的節日。在過去,當人們打獵回來收拾獵物時,動物的頭要交給狩獵指揮官,皮要交給獵人,肉要燒烤。其間圍繞火堆再現狩獵動作。肉熟了,大家分著吃。後來逐漸演變成壹個固定的節日。在節日裏,巴烏舞由十二個木鼓、十二個鉈鑼和十二個嗩吶(閏年各十三個)組成的樂隊伴奏。36名年輕女子披著虎、豹、熊、鹿、虎、兔、狐的毛皮,或者頭上插著金雉和各種鳥類的羽毛。裝扮成鳥獸,圍著火堆推來推去,手舞足蹈,展示各種動物的姿態,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獵人手持十字弓或鋼叉,圍住“獵物”,以“獵物”旋轉的相反方向,進行各種獰獵動作。節日期間,會有龍燈、獅子燈和鶴燈。
全國各地的元宵節習俗都不壹樣。
河北省
永平府元宵節,病婦聚窯下,稱為“陶灸”。小孩子過橋,叫“杜白鵝”。有人把紙剪成九根紙繩,用手綁起來,以彌補過失,這叫“結羊腸”。用十二個杯子來儲油,放入鍋中蒸,根據杯子裏積水的多少來預測這個月的晴天和雨天。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飲食。慶雲縣,元宵節,男方請五祖教拳棍,女方請子固布背黑鍋。
山東省
淄博市淄川區的人們在元宵節的時候會在水上放更多的河燈。泰安市寧陽縣元宵節給祖墳送燈籠。濱州市博興縣有點燈的習俗。男生提著燈籠,繞著棗樹走六圈,說六遍“杜老杜老,開花結棗”,可以讓棗樹豐收。日照市居(jǔ)縣男女老少正月十六去野外踏青,稱為“走老臉”。據說每年散步壹次可以讓他們永遠年輕。
河南省
襄城縣元宵節吃餛飩,稱為“團圓茶”。新娘的家人帶著她出嫁的女兒回家過節。縣裏過元宵節,老弱病殘都用火灸石龜。如果當地有河橋,以同樣的速度過橋。如果沒有橋,就用幾尺高的木板搭個“天橋”,叫“走萬病”
陜西
鳳翔縣在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為“吃十五”。而送燈送油,這叫“添油”。
江蘇省
在武進縣,人們在元初壹用蘆葦紮成壹個許願的火把,插在地裏,叫做“趙天蔡”,用來預測早晚。白火為水,赤火為旱。在宜興的元宵節上,孩子們戴著鬼面具,彎著腳,振動著肩膀跳來跳去,被稱為“跳鬼”。
浙江省
杭州傳說正月十五是上天保佑上元百姓的日子,吃素念經,爬去吳山祭拜。海寧元宵節最著名的是精致的菊花燈籠。上虞縣不到元宵節晚上要在平臺上比拼武術。在建德縣,如果有人有了新的妻子,元宵節就要擺酒祭床。
江西省
新建縣人在元宵節掃墓插竹當燈。萬安縣每個鄉鎮都在元宵節祭拜神洲。
湖北省
雲夢縣(今江漢)的老農在宵夜時帶著火把去了浦田,被稱為“照絕地蠶”。孩子們用鼓和田野迎接上帝,預測未來。武昌的“造龍”將持續三天。全村男女老少都跟著龍燈到鄰村聚餐,稱為“龍供酒”。
湖南省
在常德上元,各家用辣椒做湯,加韭菜、水果招待客人,稱為“時湯”。在新田縣龍燈遊泳後,龍燈被點著,稱為“送災”。
四川省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習俗:“壹偷餃子,二偷綠,三偷檐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春強身外,其余都是求子習俗。開縣有“罵”的習俗。元宵節的時候,人們把板凳搬到戶外,把平時的委屈都罵壹遍,被罵的人不許罵回去。
福建省
泉州燈籠獨具特色,有熏香燈籠、折紙荷花燈籠、絲綢宮燈、八結燈等。邵武縣的寺廟在宵夜時歡迎香火繞境,稱為“清凈街”。在福建南部,有壹個習俗,兩個村莊的孩子在元宵節互相扔石頭取樂。據說如果不扔石頭,那個村子就會發生瘟疫。
廣東省
新安縣去年有人生了男孩,都是宵夜打燈籠慶祝。南雄點燈時,父母從龍燈上取下龍須線給孩子們系上。據說兒童可以免受疾病的侵害。他還拿著龍燈裏剩下的蠟燭,照在床下。據說他能生下妳的兒子。文昌縣人偷宵夜的時候,偷的人以挨罵為吉兆,偷不到的人以不挨罵為吉兆。
雲南省
雲龍縣在元宵節前迎接三神,沿街搭棚祭祀。彌勒元宵節第二天在橋上燒香,往水裏扔石頭,然後拿水洗眼,據說可以祛病。元宵節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相同的習俗。這種食物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姜白石在《元宵頌》壹詩中寫道:“賓客以鉤簾看禦街,城中珍寶壹時來。”這個“市寶”指的是元宵節。宋代詩人周必達曾寫過壹首詩“元宵節煮浮紫苑”:晚上是什麽?團圓也是壹樣。唐官巡舊味,廚役再立新功。烏雲中的星星,濁水中漂浮的珠子。18歲編雜詩,有這句關於家風的話。
臺灣省
在臺灣省,還有壹個傳統習俗是,在宵夜時偷吃洋蔥或蔬菜的未婚女子會嫁個好老公,俗稱“偷吃洋蔥,嫁個好老婆”、“偷吃蔬菜,嫁個好老公”。希望婚姻幸福的女孩會在吃宵夜的晚上,在花園裏偷洋蔥或蔬菜,希望將來有壹個幸福的家庭。唐代元宵節還有數百種舞蹈和表演,有數千名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