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5438+2004年9月,蘋果發布iPad Air 2時,首次將eSIM卡(又稱“Apple SIM”)的概念帶到了實際產品中。
eSIM卡實際上將傳統的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中,而不是作為獨立的可拆卸組件添加到設備中。此外,與物理SIM卡相比,eSIM卡可以減少高達90%的空間,因為它在制造過程中已經嵌入到設備中,用戶可以遠程激活連接。這種做法將允許用戶更靈活地選擇運營商套餐,或者在不解鎖設備或購買新設備的情況下隨時更換運營商。
然而,eSIM卡也給運營商帶來了諸多挑戰:首先,SIM卡原有的采購體系和供應模式將發生變化。其次,SIM卡全號資源的管理也會有壹些相應的變化。第三,附加在SIM卡上的基本增值服務將會丟失。第四,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它可能會部署許多遠程配置管理系統,這將在壹定程度上增加其運維服務的成本。
很明顯,eSIM卡會給終端廠商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多的可能性,但會削弱運營商對用戶的控制力,所以eSIM壹直沒有普及。
三年過去了,蘋果的Apple SIM卡遭遇了很多挫折,只有少數運營商支持,絕大多數中國消費者都沒聽說過。中國用戶接觸最多的是類似魅族的SoftSIM服務,只能在海外買流量。
然而,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和可穿戴設備的普及,在智能手機終端遭遇挫折的eSIM卡正在迎來春天。
eSIM卡在車聯網中的應用
其實eSIM服務的提出和車聯網有關。G&D(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客戶解決方案銷售總監王英洲告訴(微信官方賬號:),eSIM業務最早是在車聯網領域開發並大規模商用的,其技術也在車聯網領域進行了測試,但為什麽是車聯網呢?
首先,車聯網的通信需求其實是安全需求,嵌入式的卡更安全。當汽車發生事故,車主無法操作時,汽車主要與後臺進行通信,所以eSIM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很明顯,傳統的插卡在發生碰撞後已經無法保證這項業務的正常使用,所以壹個嵌入式的卡(這種與車機集成在壹起的卡)就很重要了。
其次,車輛跨境進出口需要碼號管理的服務。從車廠的角度來說,壹輛車的成本很高,像補丁eSIM,它的成本是無關緊要的。但是汽車要出口到世界各地的時候,如果假設是死碼號的SIM卡,那麽他需要提前和各個國家的運營商談好,生產出壹個死碼號的卡,生產出來之後再運到生產基地出口到世界各地,所以這壹塊是非常復雜的,所以從車廠的角度來說,他有必要降低物料管理和工藝的復雜性。而且如果這個卡寫的是死號,那麽出口後壹定時間內賣不出去,另壹個市場就需要同樣的車型,就要把那些車打開,把裏面的卡卸下來,重新壓本地卡。整個過程的成本很高,可能要幾百歐元。
這些因素導致許多汽車經銷商首先使用eSIM的M2M服務,也就是說,他們使用貼片卡並進行碼號管理服務。
eSIM卡在可穿戴設備中的應用
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普及,通信和聯網也正在成為這些智能硬件的標準功能。顯然,相比汽車和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的內部空間要珍貴得多,尤其是在電池技術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前提下,所以eSIM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據了解,去年3月,GSMA公布了期待已久的嵌入式SIM卡遠程配置(eSIM)規範。這是壹個重要的裏程碑,因為它代表了可重編程eSIM標準的第壹個GSMA標準化版本,可用於消費電子設備,如智能手表、健身設備和平板電腦。
目前三星的Gear S2,S3,華為的HUAWEI Watch 2都有eSIM卡版本,但是目前國內運營商都不支持,這也是為什麽國內用戶壹直。
eSIM卡在物聯網領域的前景
雖然手機用戶希望體驗eSIM在可預見的未來,但國內運營商也在積極利用eSIM卡部署自己的物聯網平臺。因為對於運營商來說,物聯網對成本敏感,對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更高,傳統的SIM很難滿足物聯網設備的要求,而eSIM卡就方便多了。
在生產過程中,IOT設備中直接嵌入壹張白色卡片,上面包含不同操作人員的身份。通過單壹管理平臺,以安全的長距離空中傳輸(OTA)方式完成運營商的安全認證。用戶無需插SIM卡,直接選擇設備所在的運營商網絡,使用本地資費,降低國際漫遊費用。
中國移動相關人士表示,中國移動以6.5438+00億用戶為樣本,每個eSIM可以節省4元左右的成本,這無疑將加速物聯網的發展。
但對於eSIM物聯網來說,除了eSIM卡,SM平臺(訂閱管理器)才是運營的重點,成為管理eSIM和更換運營商的關鍵。據悉,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已完成物聯網eSIM卡平臺建設。
對於物聯網專網,由於eSIM卡可以遠程編程管理,運營商可以為自己的物聯網專網建立專網寫卡平臺,為物聯網中所有的eSIM卡空中寫卡,甚至跨運營商,提供面向企業的設備管理解決方案。
面向物聯網市場,eSIM卡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包括車聯網、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家居、遠程智能抄表、無線移動POS機、定位跟蹤等等。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有6543.8+0.25億個eSIM連接,總價值約為6543.8+0.74億美元。
目前國內外很多公司都布局了eSIM卡。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屆eSIM技術與創新峰會”上,我有幸采訪了國內的創業公司郭彤和國外的捷德。
據王英洲介紹,世界上第壹張SIM卡是G&D制造的,G&D也為eSIM提供了世界上第壹個商用平臺。未來會壹直看好eSIM卡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
當然,除了大公司,創業公司也進入了這個市場,位於上海的郭彤科技看到了eSIM卡未來的機會。在剛剛結束的MWC2017上,中國電信聯合郭彤、龍尚科技展出了壹款窄帶物聯網模塊,該模塊采用了郭彤科技的SIM2free技術。此外,郭彤宣布,它還與中國聯通和恩智浦合作,建立壹套eSIM解決方案。
目前,郭彤的主要產品包括ezM2M設備管理平臺、SIM2free虛擬SIM技術和ezUICC連接管理平臺,主要連接終端廠商和運營商,提供交鑰匙解決方案。
在科技CEO史看來,雖然目前eSIM卡的市場還不夠大,運營商對eSIM卡在手機中的應用還存在抵觸情緒,但他們正在等待機會。
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ARM以11.7萬收購物聯網安全公司Simulity Labs。Simulity Labs致力於SIM/eSIM技術領域的研究,提供相應的嵌入式系統和服務,使IOT設備能夠安全地接入網絡。
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在收購ARM後表示,20年後物聯網設備數量將超過1萬億臺。這些設備都需要通信互聯,目前基於運營商蜂窩網絡的物聯網連接只占5%到8%。
未來,各種優勢的eSIM卡顯然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