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哲學是壹門給人智慧的學科。哲學與中國現代化有什麽關系?請舉例回答?向上帝求助

哲學是壹門給人智慧的學科。哲學與中國現代化有什麽關系?請舉例回答?向上帝求助

文章摘要: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科學社會主義實踐是雙向互動的。在新世紀,尤其需要“返本開新”。“返本”主要是堅持和深化對馬克思創立的唯物史觀的研究,“創新”主要是服務於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壹主題。蘇聯模式的失敗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從兩個不同的方面說明了這個道理。我們要創造性地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深刻認識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必然性,全面正確地認識和實踐社會主義現代化,解決我國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問題。正文壹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中指出,資本主義的發展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建立提供了歷史條件,馬克思主要發現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壹種新的哲學,是“現代唯物主義”。與過去相比,它終結於科學社會主義。”(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73頁。因此,馬克思、恩格斯始終把這種哲學作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實踐的“頭腦”和“心臟”,十分註意如何使它成為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的自覺,使它滲透到現實的歷史運動中,不斷成為現實,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回顧馬克思主義哲學壹個半世紀的發展,不難發現其命運始終與社會主義實踐運動密切相關;社會主義實踐運動的成敗始終關系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健康運用和發展。它們之間存在著雙向互動、相輔相成的內在關系。新世紀如何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社會主義實踐的關系至關重要。我們認為,這種關系可以簡單概括為“返本開新”。“返璞歸真”的基本含義就是鄧小平同誌強調的“祖宗不能丟”(註:《鄧小平選集》第3卷第369頁。)。這壹點的意義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壹,從社會主義實踐來看,這項事業在20世紀前中期曾經輝煌過,但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目前在國際上處於低潮,而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穩定。正如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卡西迪所說,“在很多方面,馬克思的遺產已經被* * *主觀主義的失敗所掩蓋。”(註:引自俞可平:《全球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第1、27、30頁。這就需要“返璞歸真”,消除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悲觀誤解。對此,當代外國馬克思主義者切爾納認為:“與那些聲稱馬克思主義在當今時代已經逐漸過時的人相反,我認為馬克思主義仍然在為解釋資本主義社會的當代發展提供理論來源,它還包含著仍然可以幫助我們為當代資本主義的改造而努力的政治來源”(註:引自俞可平《全球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版,第655頁)。);德裏達甚至認為,我們“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產,就不會有未來。”(註:德裏達:馬克思的幽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第21頁。其次,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和運用來看,對唯物史觀的真正理解和把握也需要不斷地“返璞歸真”,即要重視對馬克思第壹手經典文本的學習。恩格斯稱馬克思為這壹理論的“第壹小提琴手”,不僅僅是謙虛。但是,長期以來,馬克思的聲音並沒有構成這壹理論中的最強音,唯物史觀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斯大林甚至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在社會領域的“普及”和“應用”。即使是列寧,當時馬克思的《德意誌意識形態》1844的《經濟哲學手稿》、1857-1858的《經濟學手稿》、《人類學筆記》等著作還沒有出版,他也不可能研究這些著作中豐富的唯物史觀。至於馬克思唯物史觀理論的壹些重要著作在中國的翻譯和出版,則相對落後。比如《資本論》第壹卷直到6月1936才翻譯出來,《哲學的貧困》和《神聖家族》解放後的翻譯出版就更多了。這些客觀歷史因素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人們對馬克思哲學的理解,凸顯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學習馬克思唯物史觀的重要性。但這種“返本”研究,絕對不是簡單的回歸馬克思原著,更不是鼓吹“本本主義”,仿佛當代人類和中國面臨的所有現實問題都能在馬克思的著作中找到。恩格斯說:“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為的指南。”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如果把這壹理論變成必須死記硬背、機械重復的教條,如果把它當作現成的公式,各種歷史事實都按照它來剪裁,那麽它就會變成自己的對立面。唯物史觀之所以是科學理論,是因為它要求並且能夠與時俱進,它的生命力在於發展和創新。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歷史新時期的開辟,是“返本開新”的成功體現。回顧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風風雨雨,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嚴重挫折,其原因既與長期教條化的馬克思主義有關,也與在壹些重大哲學理論上偏離馬克思主義哲學有關。因此,粉碎“四人幫”後,面對歷史的沈淪和百廢待興的困境,鄧小平在理論上特別強調“撥亂反正”。他大力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的討論,打破了“兩個凡是”的迷信,在全黨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他力圖恢復生產力理論在唯物史觀中的基礎地位,指出馬克思主義最重視發展生產力,從而實現了黨的任務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轉移。鄧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註:《鄧小平選集》第2卷,第279、162、163頁。這是“返本開新”的基本要求。“返璞歸真”的目的是“創造新事物”。因此,鄧小平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時,壹貫反對抽象地談問題,搞空洞的爭論;我們不贊成純粹的邏輯演繹,或者從壹般的定義和固定的公式中尋求現成的問題答案。他主張認識的具體性,馬克思主義必須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第二,唯物史觀指導社會主義實踐,體現在它如何服務於各個時期社會主義現實運動所面臨的主題。主題解決得好,社會主義事業就發展;主題解決不好,社會主義事業就會遭受挫折和曲折。應該說,列寧和毛澤東都創造性地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了俄國和中國的革命,使社會主義從科學理論變成了現實的社會制度。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在壹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鄧小平同誌對探索和解決這個問題的道路的總的評價是:“社會主義究竟是什麽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沒安全搞出來。也許列寧有更好的想法,制定了新的經濟政策,但後來蘇聯模式變得僵化了。”(註:《鄧小平選集》第3卷,第139頁。這種模式雖然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但實際上即使在蘇聯也是不成功的。其根本問題是不適應落後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鄧小平通過對歷史經驗和教訓的理性總結,創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這壹理論的核心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世界歷史環境背景下揭示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客觀歷史邏輯。馬克思的社會形態及其演進理論認為:就社會技術形態而言,社會進步是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全自動化社會,以工人和生產工具的組合類型為尺度;就社會交換形式而言,人類社會的進步是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到社會化的商品經濟,然後才有可能達到社會化的產品經濟。就社會主體的形式而言,以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為尺度,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表現為從人對人的依賴到人對物的依賴,最終實現自由人的社會(即人的全面發展)。這三個社會劃分標準的統壹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進程,也揭示了以現代化為主題的社會轉型是任何民族都無法逾越的歷史階段,體現了人類社會進步的總趨勢。為此,馬克思說:“工業較發達的國家向工業較不發達的國家所展示的,只是後者的未來。”(註: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I],第8頁。)正因為如此,鴉片戰爭以來的整個中國近代史,就是壹代又壹代仁人誌士以憂患意識為精神動力,奮力尋求現代化道路的坎坷歷史。從“三民主義”到“新民主主義”,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涵蓋了中國社會面臨的所有問題,代表了中國人民在現代化的漫長征途中的發展歷程。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始時多次指出:“我們當前和今後壹個長時期的主要任務是什麽?壹句話,就是現代化。能否實現四個現代化,決定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們目前最大的政治,因為它代表了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最基本的利益。”(註:《鄧小平選集》第2卷,第279、162、163頁。歷史上貧窮落後的中國,只有義無反顧地實現現代化,才能發展、振興、繁榮,回歸世界歷史主流。“社會主義現代化”包括“社會主義”和“現代化”兩個不同的方面。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歷史辯證法。壹方面肯定現代化的目標選擇,另壹方面又摒棄資本主義道路,堅持通過社會主義道路實現現代化。這兩個矛盾的方面結合起來,實質上就是開辟壹條非資本主義的現代化道路。這就要求運用唯物史觀深化“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論基礎,堅定人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信心和決心。首先,我們不能放棄現代化的目標。不能因為批判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弊端和中國實現現代化的特殊困難而動搖對現代化的追求,不能把現代的東西當作資本主義的東西來排斥。其次,我們不能放棄社會主義。不能因為西方國家通過資本主義道路實現了現代化,就動搖我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堅持。中國不可能走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這是歷史決定的。其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根本特征是排他性:少數西方列強的資本主義現代化是建立在侵略和掠奪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剝奪其現代化可能性的歷史前提之上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包含的另壹個歷史辯證法,就是肯定中國的根本社會制度是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實事求是地確認這個社會主義因為沒有實現現代化而“不合格”。這兩方面的對立統壹揭示了中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的現實矛盾。解決這壹矛盾的過程,也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有兩個方面的思想困惑需要澄清:壹是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中國搞社會主義正確嗎?隨著蘇聯解體,壹些人以“經濟分析”為由,認為現實社會主義國家都是生產力落後的國家,從壹開始就犯了“原罪”,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堂吉訶德式行為”,認為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誤解”。我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率先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帝國主義時代的歷史辯證法造成的。思考這類問題不能脫離具體的世界歷史環境,不能局限於歐洲中心主義。列寧晚年批評考茨基等人在這個問題上的迂腐,指出“馬克思主義中的決定性的東西,即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辯證法,他們根本不懂”;“他們根本不相信任何壹種觀點,認為世界歷史發展的壹般規律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不僅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的特殊性,而且是以此為基礎的。”(註:《列寧選集》第4卷,第777頁。這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古代日耳曼人征服羅馬後,進入封建社會,沒有完整的奴隸社會;美國沒有經過典型的封建社會就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所以,俄羅斯和中國都沒有越過資本主義充分發展的“卡夫丁峽谷”,走上社會主義。這不僅不違背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也充分說明了普遍規律不會是“純粹的壹般”,而總是與某種特殊性相聯系的。其次,如何現實地認識中國當前的社會主義?中國按照“歷史啟蒙”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但也繼承了舊社會留下的落後生產力。按照馬克思的說法,這是人不能“自由選擇”;而且,很多曾經有利於革命的因素(比如交通擁堵,商品流通不足等。)反過來成為施工的不利因素。這種社會主義是“不合格”的,因為沒有實現現代化。列寧晚年曾肯定俄國社會主義是“不完全的社會主義”。他提出了壹個著名的公式:“願意吸收外國的好東西:蘇維埃政權+普魯士鐵路秩序+美國技術與信任組織+美國國民教育++等於總和=社會主義。”(註:《列寧全集》,第34卷,第520頁。列寧還提醒人們,俄國這樣的國家會遇到的困難是:革命容易,建設難;開始容易,繼續難;生產資料公有化容易,生產力社會化難。中國比俄羅斯更落後,這就提出了壹個重要的問題,如何使中國的現實社會主義從“不合格”走向“合格”。這成為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出發點和歸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主題服務是中國唯物史觀的根本宗旨。因此,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全面正確地認識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馬克思認為,現代化“永遠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義上理解。”(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112頁。應視為現代人類社會以生產力發展為基礎的全面發展過程,泛指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發展,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深刻轉型。它不是壹維的,而是涉及生產方式與上層建築、經濟與政治、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的全方位變革。因此,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否則就有失去物質基礎的危險。但這絕不意味著把簡單等同於經濟增長。西方學者對這種傳統認識提出了批評。胡塞爾認為,由於癡迷於現代化的經濟效應,他“隨便抹去了那些對現實的人至關重要的問題”,即現代人的價值和生存意義。"結果,人們成了物欲的犧牲品,在虛幻的繁榮和苦澀的失望中掙紮."(註:胡塞爾:《歐洲科學危機與先驗現象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第5頁。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劉易斯也認為,“經濟增長的好處不是財富增加了幸福感,而是財富增加了人類的選擇範圍。”(註:引自托達羅:《經濟發展與第三世界》,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第83頁。所以,經濟規模雖然重要,但絕不是衡量現代化的唯壹標準。這提醒人們,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納入價值判斷,重視經濟增長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結合,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發展。這種精神正是馬克思所強調的: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應該是“通過人並為了人而對人性的真正占有”(註: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人民出版社,1985,第77頁。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在現實生活中體現為興趣;人奮鬥的壹切都和利益相關。然而,人的需求是壹個復雜的動態發展系統。馬克思將其分為三個連續的層次:生存、享受和發展。根據這壹觀點,恩格斯把廣義的生活資料分為生活資料、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他們都指出,人的需求是發展的,當低層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滿足,就不再成為主要的追求;人的需求是全面的,不僅包括物質需求,還包括社會政治、人際交往和倫理追求。因此,我們必須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有更深刻的認識。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要不斷研究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即發展變化;要充分滿足人民的“物質和文化需求”,不能只關註“物質需求”,而忘記“文化需求”;我們要深刻認識到,上述需求與“落後社會生產的矛盾”是三維的,應該包括落後的物質生產、落後的精神生產、落後的人口自身生產和落後的社會關系生產。只有基於這樣的認識,才能全面正確地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好,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實現我國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即如何發揮後發優勢。從歷史上看,這種跨越是可能的,也有過成功的先例:美國獨立後趕超英國,日本戰後趕超美國,亞洲“四小龍”在20世紀60年代趕超西歐。關鍵是抓住機遇,發展自己。德國歷史學家賓格勒通過研究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得出結論:“時機可以決定整個民族的未來。如果把握得當,其民族可以主宰其他民族的命運。如果把握不當,自己的命運就會成為其他民族的目標。”(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5頁。)關於如何善於認識、珍惜、把握和利用機遇,也需要回到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進行創新。這主要是指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根據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解釋,知識經濟是“知識型經濟”,即以創新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形態,是知識密集型、智能化、信息化的經濟。它不同於人類歷史上先後出現的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主要是驅動力不同。占主導地位的資源和生產要素既不是土地,也不是自然資源,也不是資本和壹般勞動,而是知識成為財富的源泉。在知識經濟時代,產業的內容將主要是提供知識和信息服務。突出的是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知識經濟的出現表明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標誌著從開發有限的自然資源轉向開發人類無盡的、潛在的、不受約束的知識創造力。同時也標誌著人類個性在社會中進壹步解放的結果。繼續完成工業化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壹項艱巨的歷史任務。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把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作為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為了做到這壹點,提高認識尤為必要。只有理解馬克思所說的“生產力也包括科學”(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1頁。),到鄧小平強調“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註:《鄧小平選集》第3卷,第274頁。這壹理論發展的內在邏輯可以確立“科教興國”的基本國策,以積極的姿態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突飛猛進。如果我們失去這個歷史機遇,就會擴大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中國現代化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另壹個機遇是經濟全球化。理解它也需要科學的歷史觀作為指導。雖然“全球化”壹詞是在20世紀80年代才出現的,但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類社會運動時,就已經指出這是壹個從“地區”和“民族”歷史到“世界歷史”的過程。他們指出:“在這壹過程中相互交往的活動範圍越是擴大,各民族原有的封閉狀態就越是由於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不同民族之間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分工而被徹底消除,歷史就越會成為世界歷史。”(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87-88頁。馬克思晚年提出東方落後國家有可能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天才設想時,壹個重要前提就是把它們與世界市場聯系起來,以便“吸收資本主義制度所取得的壹切積極成果”。(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5頁。)這就需要全方位的對外開放。中國只有順應這壹歷史潮流,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才能在廣泛的國際合作與競爭中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
  • 上一篇:聽說諸葛亮畫畫畫得很好 有了解的嗎 誰最快誰有分
  • 下一篇:四川有哪些民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