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軸
整個園林在平面規劃上有明顯的中軸線,壹般呈對稱或準對稱布置,園林的分割多成幾何形狀。
2.地帶
在開闊平坦的區域,由高低不同的水平面和平緩傾斜的平面組成;在山區和丘陵地帶,它由大小不壹的階梯狀水平平臺斜面和石階組成,其斷面均由直線組成。
3.水體
其輪廓為幾何形,主要為圓形和長方形,水體護岸多為塑立形,有時為雕塑形;水景的類型有塑料水池、塑料瀑布、噴泉、壁泉、運河等。古代神話雕塑和噴泉構成了水景的主要內容。
4.廣場和街道
正方形多為規則對稱的幾何形狀,主軸和副軸上的正方形形成壹個體系,有明確的優先順序。街道都是直的、折疊的或幾何彎曲的。廣場和街道形成網格狀、環狀放射狀、對稱或不對稱的幾何布局。
5.體系結構
主建築和單體建築多采用對稱平衡軸線設計,主建築和次建築形成廣場和街道相結合的主軸和次軸系統,形成控制整個公園的整體格局。
6.種植設計
符合中軸線對稱的壹般格局,所有的樹木都是等距離行列式對稱排列,樹木的修剪塑造多是模擬建築造型和動物造型。樹籬、綠墻和綠柱是常規花園的顯著特征。公園中經常使用大量的樹籬、綠墻和叢林來劃分和組織空間。花卉布置往往是以圖案為主要內容的花壇、花帶,有時也布置成大規模的花壇群。
7.園林素描
花園雕塑、花瓶、燈籠和欄桿裝飾和點綴著風景。西方園林中的雕塑主要以人物布置在室外,雕像多布置在軸線的起點、焦點或終點。雕塑常用於噴泉和水池,構成水體的主要風景。
從另壹個角度看,正規園林的設計手法是,園林軸線多被視為主體建築室內中軸線向室外的延伸。壹般來說,主建築的主軸線與室外軸線是壹致的。自然園林又叫風景園林、不規則園林、景觀園林。中國園林始於周朝,經歷了幾代的發展。無論是皇家宮廷園林,還是私家宅園,都是以自然景觀園林為主。皇家園林發展於清代,保存至今,如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私家園林,如蘇州的拙政園、網獅園等,都是自然景觀園林的代表作品。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後傳入英國。自然園林主要是模仿和再現自然,而不是追求對稱的平面布局。立體造型與園林元素布局更加自然自由,二者關系更加微妙含蓄。這種形式更適合有山、有水、地勢起伏的環境,以含蓄、典雅、意境深遠著稱。
1.地形
自然園林的營造講究“選址恰當,造園得當”處理地形的主要方式是“高邊欲作亭臺,低窪可開塘沼”。自然園林最重要的地形特征是“自成自然趣”。因此,在園林中,要求再現峰、丘、崖、丘、脊、峽、岬、谷、碼頭、高原、洞、穴等自然景觀。在平原地區,需要自然的起伏和平緩的微地形。地形的輪廓是壹條自然曲線。
2.水體
這類園林的水體講究“疏源,察水之源”。園林水景的主要類型有湖、池、塘、沼、亭、溪、洲、諸、港、灣、瀑、落水等。總之,水體要再現自然水景。水體輪廓自然曲折,水岸為自然曲線的斜坡,護岸以天然巖石護岸和石質巖石護岸為主。在建築物附近或根據景觀美化的需要,用壹些石頭建造直線或折線護岸。
3.廣場和街道
除了樓前廣場是規則的,園內空地和廣場的輪廓是自然的。街道的走向和布局大多依賴於地形,街道的平面和剖面大多由自然起伏的平面線條和豎曲線組成。
4.體系結構
單體建築多為對稱或不對稱的平衡布局;建築或大型建築群往往采用非對稱均衡布局。整個園區沒有被軸控制,但是有些部分還是有軸處理的。我國自然園林的建築類型有亭、廊、閣、坊、樓、閣、亭、閣、亭、臺、塔、堂、廳、橋。
5.種植設計
自然園林種植要求體現自然植物群落之美,不成行成列種植。樹木不修剪,種植形式主要有孤植、叢植、群植和密林。花卉的布置主要以花和花的形式為主。院子裏還有花架。
6.園林素描
假山、石制品、盆景、石雕、磚雕、石雕、木雕等。其中雕像的基座多為自然,素描的位置多安排在透視線的焦點處。西方流傳著許多希臘神話,這些神話神化了人,描述了實際上是人的神。結合西方雕塑藝術,在園林空間中規劃了許多雕像,大多放置在軸線上或軸線的相交中心。但在中國傳統道教中,傳說中所描述的神仙往往居住在名山大川之中,園林中的壹切造像壹般都供奉在寺廟中,而不在園林空間中展示,幾乎沒有裸體造像。以上事實表明了不同意識形態對園林形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