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土木工程是指房屋、公路、鐵路、橋梁、水工、港工、地下等工程的總稱。
土木工程對國家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影響非常明顯和重要。
土木工程密切關系到人類賴以生存和繁衍的四大基本要素:衣、食、住、行,為人類提供住宅、賓館、公寓、衣料生產貯藏基地、食品冷庫、公路、機場、鐵路、港口、碼頭、廠房、實驗室等現代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必要場所空間。
1 土木工程的歷史
1.1中國土木工程的歷史
遠在上古時期,中國古人類就在野處穴居,為了避免野獸侵襲,有巢氏(中國的傳說中的巢居的發明者),才教古人離開天然巖洞、構木為巢,居於樹上。
我國古代土木工程多采用土、石、木等材料建造,建造技術和藝術造型達到當時極高的成就。
像長城、趙州橋、都江堰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古代土木工程的傑作。
1.2 世界土木工程發展歷史
在歐洲,大約8000年前已開始采用曬幹的磚;鑿琢自然石的采用,大約在5000~6000年前;至於在建築中采用燒制的磚,亦有3000年的歷史。
世界古代的偉大建築,以公認的七大奇跡最為引人註目,它們都建於公元前600年~公元前200年,且均為石材建造,大都用於宗教、軍事和航海。
且都是建於當時經濟和科技非常發達的地區,說明土木工程的發展與經濟繁榮和科技進步是密不可分的。
2土木工程的現狀
2.1世界現狀
隨著19世紀中葉鋼材及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開始使用,以及20世紀20年代後期預應力混凝土的制造成功,建造摩天大樓、大跨度建築和跨海峽1000m以上的大橋成為可能。
目前,世界上最高建築是中國臺北的101大廈,總高度為508m,。
近代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也使得大跨度房屋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2.2 中國現狀
回顧20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後在我國大陸建造了許多高層建築,目前我國最高的建築是世界排名第4的上海金茂大廈。
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高層建築還有深圳的地王大廈。
在特種結構方面,我國有4所電視塔排在世界前十位,其中1995年建成的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以468m的高度排在世界第三位。
為迎接2008年的奧運會,北京將建設壹大批大跨超長建築,像國家體育場“鳥巢”結構、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國家大劇院等。
無論在工程結構的改革、建築功能使用、新技術和新材料的采用上及合理組織施工方面,還是在抗震分析和計算機程序應用上及有關抗震控制試驗研究上,我國均達國際先進水平。
3未來土木工程的發展
3.1指導理論的繼續發展。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土木工程工程技術理論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學,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數值處理方法將是土木工程中力學的突破方向。
在對復雜結構、流體介質等情況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現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更加專門化的數學在將來也應該有很大的發展,用以處理土木工程技術中復雜的數值問題。
更先進的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得對復雜的情況的模擬更有把握,更接近於現實。
力學也會突破宏觀框架,向微觀發展,控制論,虛擬現實等技術也在力學中加深影響。
另壹方面,土木工程學科將向周圍繼續發散,與材料,環境,化學,電子信息,機械。
城市規劃,建築等相關學科進壹步的交叉,融合,互相支持,互相服務。
土木工程內部的次級學科也同時會在現實需要的推動下產生出新的學科。
3.2工程實現的變化。
土木建築的最終目的是建設出合乎設計要求的工程構造物,從設計到成果中間需要壹個很長的工程實現的過程。
這也是土木工程壹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甚至可以說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有了好的理論和設計,沒有好的工程實踐,壹樣不會產生壹個優秀的作品。
信息時代正在迎面走來,其他學科和其他方面的新觀點新技術,必然的也會影響到土木工程。
並且為這壹傳統學科註入新的活力。
包括控制理論,施工技術,新材料,環境工程,經濟理論等等。
全過程信息化。
信息化的特點將更深的滲透到未來的土木工程中,重點不僅僅限於CAD方面,也包含對工程進度的管理、運行中數據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對建築物結構,強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應對策的決策等。
這些也是主動控制和智能化實現的基礎。
可持續發展和人性化。
這兩個要求是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的,社會的發展要求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資源,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對土木建築設施人性化的要求。
整個土木工程過程是建立在對資源和能源的不斷消耗上的,在可持續發展成為整個社會的主題的時候,土木工程也必然的要面對這個問題。
對資源和能源的節約,包括在建設中的和使用過程中的,成為土木工程以後的壹個方向追答
,這要求有良好的設計和有效的運作管理機制,土木工程構築物在它的整個壽命周期,從規劃,設計,建造到建成後的使用,維護,拆除都要盡量的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同時盡可能大發揮它的社會經濟效應。
這對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3.3主動控制技術。
迄今,絕大部分的土木工程建築都是被當作壹個靜態的,被動的物體。
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如風動,溫度變化,突發事件等只能依靠自身的結構進行被動的抵禦。
顯得缺少靈活性和應變能力。
今後土木建築設施的壹個發展方向之壹就是主動控制技術在建築構造物中的應用。
運用計算機技術和模糊控制技術,以及壹些預設的控制結構。
使得建築物能夠對各種環境因素做出適當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