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18歲起,有打小全長戲、送花祭神、插秧、煮青梅、稱人、煮新茶、吃伏羊等習俗。古人會舉行各種儀式來度過整個夏天的每個節氣。
在北方,夏季是戶外活動最頻繁的季節。
禮記?《月食》記載,在周朝漫長的夏季裏,皇帝每天都會親自帶領或請醫生到北京南郊迎接夏天,並舉行隆重的儀式來祭拜炎帝祝融。
皇帝把長夏迎到南郊,本來就是祭祀。因為南方是祝融所在地,屬於火,祝融本身就是火神。
這種迎夏儀式代代相傳。皇帝的夏季歡迎儀式正式而隆重。據《過年的樂趣》壹書記載,先秦時期的歷代皇帝都親自帶領文武百官到郊外舉行儀式,迎接長夏的到來。
君主和他的臣民都穿著朱紅色的長袍和玉飾,騎著紅色的馬和朱紅色的汽車,甚至汽車的旗幟也是朱紅色的。這種迎接夏天的紅色儀式強烈表達了古代人民對豐收的美好祝願。
後來,古代長夏的習俗改變了。在明朝,在長夏到來的那壹天,朝廷中負責冰政的官員會把儲存在冬窖中的冰挖出來,切碎,由皇帝交給官員。其實,長夏皇帝給大臣們送冰塊並不是從明朝開始的,而是到了宋朝,長夏皇帝給大臣們送冰塊成了壹種慣例和習俗。
為了迎接夏天的到來,人們還會舉行各種有趣的活動。這些有趣的活動逐漸形成了許多傳統習俗,有些習俗甚至保存至今。
南方壹些地方有品嘗三鮮的習俗。三鮮分為地、樹、水三鮮。有些地方還有吃發黴豆腐的習俗,表示吃發黴豆腐不會帶來厄運。
有的地方長夏壹定要吃“七粥”,就是鄰居家的米、豆子、紅糖做成的大鍋粥,大家壹起分享。
在我國北方,長夏是小麥登場的季節。因此,在北方大部分地區,為了慶祝小麥豐收,制作面食是壹種習俗。長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餅、面餅、春卷。
我國歷來以農為本,春播插秧是粟的開始。夏季除草、犁田也是重要的農業活動,否則秋冬儲藏很難有好收成,所以歷代都很重視這個節氣。
在夏季,人們主要是祭神和享受第壹次,品嘗新的節日,召集人和泡茶。嘗新,即嘗當季的新鮮,如夏麥穗、菜花、櫻桃、李子、青梅等。先請神仙祖宗來享用,然後親戚朋友鄰居互贈禮物。
長夏煮新茶是宋元以來的習俗,實際上是民間的茶藝比賽。家家選好茶,拌好輔料,引來流水,入爐烹煮。茶中還混合了茉莉、肉桂、玫瑰、檀香、蘇星等。,以佳美的果實,互贈,互嘗。
壹些富裕家庭也借此機會爭奇鬥艷,用名瓷茶具盛茶,將水果雕刻成各種形狀,用金箔裝飾,裝在茶盤中供奉。文人會舉行“鬥茶會”,品茶賞果,押韻作詩,以示慶賀。
時至今日,仍有壹些地方流行吃“長夏蛋”、田螺和“五虎丹”:紅棗、黑棗、核桃、桂圓、荔枝,是品嘗新古風的遺存。
小滿作為二十四節氣之壹,意思是小麥等夏季作物乳滿,種子飽滿。但未完全成熟,故稱“小滿”。
在中國臺灣省的北部和南部,小滿周圍的民間節日是不同的。南邊最大的是廟和太子李的生日慶典。北部是神農的生日,傳說中的神農,也被稱為“五谷之王”。
小滿節據說是蠶神的生日,所以在這壹天,小滿戲在中國以養蠶聞名的江浙壹帶非常熱鬧。
小蠻戲已經成為壹種具有行業特色的社會民俗活動。相傳農歷春節是蠶神的生日,蠶花娘子就是其中之壹。他們要紀念蠶花娘子,希望蠶花娘子保佑四鄉農民養蠶豐收。
在古代,太湖流域是中國絲綢的主要產地。明清以來,江浙壹帶湧現出許多絲綢工商業市鎮,民間崇拜蠶神等絲綢業習俗十分盛行。
王、濮院、王店、新城等產絲區的鄉鎮,如江蘇的盛澤、震澤等地,都建有蠶神祠,如仙蠶祠或蠶皇殿,祭祀蠶神,祈求豐收。
小滿節在初夏,蠶繭成形,就等繅絲了。栽桑養蠶是江南農村的傳統副業。蠶是壹種珍寶,是村民的衣食來源,人們對它充滿了期待和感激。所以這個節日充滿了濃郁的絲綢民俗。
已近農歷五月,花兒開始雕謝。人們經常在芒果籽的日子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謝,希望來年再相見。這種習俗今天已經不存在了,但我們可以從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窺見壹斑:姑娘們,無論是用花瓣柳枝編織轎子馬,還是用錦緞薄紗堆砌千樓,都是用彩線紮成的。這些東西被綁在每壹棵樹和每壹朵花上。繡帶在花園裏飄揚,鮮花盛開。更何況這些人都是桃杏出墻,燕羞黃鸝,壹時半會兒也說不夠。
“千樓”中的“千”是盾;羅、荊、莊都是古旗。羅旗桿頂端是壹面牦牛尾旗。荊與羅相似,不同的是用五彩的折羽裝飾,建築形狀為傘狀。由此可見,大戶人家的芒果節,是花神送別的熱鬧場面。安廟活動是皖南的壹種農耕習俗,始於明初。每到稻種遮天蔽日的季節,為了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
家家戶戶都用新的小麥粉蒸袋,把面粉揉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的形狀,再用蔬菜汁染色作為祭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夏季至日是壹個重要的節氣,有許多習俗。據《宋代文昌雜誌》記載,宋代官員要放三天假,讓官員回家休息,好好洗澡,盡情玩樂。遼史?《禮記》說:“夏季稱為‘潮節’,女子入彩扇,以粉脂囊互贈遺物。”彩扇用來乘涼,香囊可以去汗去臭。這壹天,各地的農民都忙著祭天,祈求北方下雨,南方晴天。
在浙江金華,有祭祀天公、天婆的習俗,即祭祀土地神,祈求農業豐收。為了防止害蟲在夏季至日節發生。
夏季至日持續15天,開始時3天,結束時5天,結束時7天。這個時候,它最怕下雨。在幹旱的北方,求雨的習俗很流行,主要在京城,龍燈之類,祈求風調雨順。然而,當雨水過多時,人們使用巫術來阻止雨水。比如民間剪紙中的掃天,就是巫術擋雨。在壹些地方,這位原本是身體替身巫師的女士也被崇拜為雨後尋求陽光的神。
過去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祭祀李冰的二兒子二郎神,因為百姓拜他為水神,祈求風調雨順。天氣幹燥,請二郎神下雨;雨下得太大了,請二郎解圍。
今天,各地仍有各種有趣的夏季至日節日和習俗。
夏季的至日日照時間最長,所以紹興有“樂呵樂呵,與夏季的至日同樂呵”的俚語。在古代,人們不分貧富,都要在夏季的至日上祭祀祖先,俗稱“制夏至日”。除了常規的供品,還特意加了壹盤普思餅。那時,夏收之後,新麥上市了。因為吃面條的新習俗,諺語說“冬天至日餛飩夏天至日面條”。還有煮麥糊的,就是把小麥粉拌在壹起烤成煎餅,意思是品嘗新鮮事物。
在中國的西北地區,如陜西,人們在夏季的至日吃粽子,菊花被用作灰燼,以防止小麥受到害蟲的損害。在南方,人們稱體重是為了看他們是胖還是瘦。農民用蔬菜、豆莢、豆腐和熏肉卷煎餅,烘烤,祭祖後食用或送給親戚朋友。
“冬天的至日餃子,夏天的至日面條”,好吃的北京人講究在夏天的至日上吃面條。按照老北京的習俗,每年夏天的至日上都可以吃生菜和涼面,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點生冷的東西可以降火,刺激食欲,不會因為寒冷而損害身體健康。
在盛夏的節氣中,民間有“蘿蔔頭著地能長出蕎麥,腳著地能長出蕎麥”、“餃子頭著地能長出蕎麥,煎餅腳著地能攤雞蛋”等說法。這些都是關於夏季清淡飲食的。
三伏天是壹年中溫度最高、濕度最大、天氣最悶熱的日子,壹年有“三伏天”。老百姓說的“苦夏”就在這個時候。麥收不到壹個月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滿倉,而且因為每到三伏天,人們都很累,胃口不好,餃子是傳統食物中很好的開胃菜,所以人們趁著這個機會吃壹頓打牙祭。
至少從三國時期開始,在雨天吃面食就已經是壹種習俗了。據《魏春秋》記載,三國時玄學學者“墮太陽下吃湯餅,拿毛巾擦汗,滿臉皎然”,人們才認識到白皙的皮膚是天生的白,而不是脂粉覆蓋的。這裏的“湯餅”是胡辣湯面。
夏季節氣的民俗體現在飲食上,這個季節的飲食習俗有兩種:壹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比如,粵東南有句諺語:“六月盛夏吃仙草,活得像神仙,永遠不老。”
相反,有些地方的人們習慣在夏天吃熱食。比如福建莆田人想吃荔枝、羊肉、米粒“避暑”。
湘中湘北有壹種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夏天吃小雞。湘東南還有夏天吃姜的習俗。“冬天吃蘿蔔,夏天吃姜,不需要醫生開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