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水漂白法:分整理、烘幹、澆水、露珠等不同工序進行。日出前,將苧麻分帶排列,自上而下排成壹列,用繩子纏繞在柱子上,這樣在陽光下攤開就可以翻面,苧麻就可以全身漂洗。日出後,將排列好麻排鋪在草地上,先讓其充分暴露(接觸露水),然後撒清水(壹般在早上8: 30以後),每隔4-5次灑水。晾幹後,慢慢翻過來,重復灑水、翻水、再灑水。灑水時要註意適量,切忌過多(避免堆放時間過長,下雨天腐爛)。下午兩點半左右,我們會把連續幾天的苧麻紮起來。大概5-6天之後就變成白苧麻了。
2.陽光漂洗法:將幹苧麻浸泡在泉水中65,438±0-2小時,然後取出,在陽光下暴曬,再將幹苧麻浸泡在泉水中,再在陽光下暴曬,如此反復數次,即可得到纖細的白色纖維。
3.露漂法:在晴朗的夜晚,將苧麻平鋪在草地上,用露水浸濕,反復多次,苧麻纖維呈白色。
4、石灰水漂白法:將苧麻浸泡在石灰水中,取出後用泉水沖洗,然後曬幹,顏色為白色。
5.木炭熏蒸法:將苧麻放入地窖或竹籠中,用炭火烘烤,然後在太陽下曬幹至半幹,用泉水沖洗幹凈,然後在太陽下曬幹,再用泉水浸泡再曬幹,重復2-3次,苧麻纖維變白。
6.牛糞浸漬法:將牛糞和溫水放入大桶中,充分攪拌,然後將苧麻放入水中1-2小時,取出後用清水沖洗幹凈,在陽光下暴曬,然後重新浸泡在牛糞水中,連續3-4次,苧麻纖維就會變白。
經過上述方法漂洗和調整後的苧麻,按其品質和長度分為標準壯、頭壯、二壯、三壯、百索、曬青等等級(名稱),並打捆。
彪壯——苧麻潔白有光澤,長度超過4尺5寸。用於制作1200紐扣的上等夏布。
頭莊——比表莊略差,長3尺8寸,用於制作800-1000扣中上夏布。
二莊和三莊——僅次於頭莊,長3尺,用於制作600-800個夏季中號衣料的搭扣。
白繩,曬幹-漂洗差,顏色差,長度不到3尺,用於織400-500扣等夏布。
(2)功能紗
分為原麻漂白、切絲、絡筒、加撚、卷繞五道工序。在表演紗線的時候,所有的女工都會把上述自然漂白後的苧麻撕成碎片,卷成壹縷縷,放入清水盆中,然後用手指梳成苧麻細絲,放在大腿上,用手撚成細密的苧麻紗線,再卷成像繭絲壹樣的小縷。
(3)編織
分為刷漿、織造、漿紗、織造四道工序,其中刷漿和織造難度較大。如果工藝不精,斷紗費時,次品多。經線和刷布大多是男人做的。刷布時,將已繞成紗的紗線分開,拉直拉長,壹端掛在經架上,另壹端卷成壹個大結,用木棍(5-6尺長)纏好,用大石頭壓在上面。經紗掛多少,要看生產什麽樣的夏布,所以妳必須用上漿刷,在上漿幹了之後,在預先煮好的米粉糊(米粉糊是用大米和植物油做的)裏蘸壹下,放上織機,開始織布。織布的溫度太冷或太熱都不合適。紗線容易斷,導致斷頭多,影響夏布質量。大部分織工都是女性(所以夏布也叫淑女布)。壹般兩天就能織好壹塊夏布。隨著技術的進步,現代苧麻紡織廠的苧麻紗(壹般27-36支紗)在壹些地方作為經紗使用,效果也很好。
宋·應星在《內府》第二卷中記述了兩章,腰機和夏裝。到了明代,制作夏布的作坊特別發達,腰機被廣泛用於編織夏布。織女用壹塊熟透的皮革做靠背,它的受力全部在腰部和臀部。根據人的位置來控制經紗的張力,所以叫腰機。腰機分為低配機和高配機兩種,直到抗戰爆發也沒有什麽起色。萬載、新余、分宜、廣豐和湖南等鄉鎮使用侏儒機器進行生產。龍昌1958把矮機改成了高機。織布的織工代代相傳,都是家庭作坊的手工和個體勞動,壹直流傳到本世紀。榮昌夏布的整個編織過程都是用古老的木制短機器用腳踩和投梭來編織的。
(D)利用現代紡織加工技術改進夏布的織造技術。
1.夏布的織造基本是手工勞動,產品檔次低,費工費時,產品附加值不高。江西省主要生產夏布的分宜縣曾多次赴韓國考察。根據國內外夏布的使用方式和出口要求,對夏布進行漂白、染色或整形,從手工作坊發展引進韓國現代紡織技術,進行機械化生產,在夏季可以印花、染色成各種顏色。成為國內唯壹的夏布浮印生產線,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具體工藝流程如下:
現代紡織技術織造夏布工藝流程圖
脫膠-經紗-織造-漂白-脫水
印染-烘幹定型-成品(質檢)-包裝
2.原麻的傳統漂白方法是按上壹章所述的六種方法進行的,除去部分膠質,從而使原麻潔白柔軟,以利於紗線性能。但這些方法費工費時,且天氣不確定,原麻脫膠量和白度難以控制,直接影響夏布質量。江西省麻科院用化學藥劑“強氯精”浸漬原麻,工藝簡單,效果顯著,能在短時間內除膠。測試結果:
①不同濃度的強氯香精對原麻膠的影響:用噴灑香精溶解強氯香精,分別配制(A)2.5%、(B)5%、(C)7.5`%和(D)10%的溶液200ml,用等量蒸餾水作為對照。結果是A、B、C、d四個不同,表11的數據方差分析為18%,結果列於表12。表12的結果表明,組間無顯著差異,但處理間有顯著差異。然後在各處理間進行新的復極差異試驗,結果(12)表明,B、C、D和A、E四個處理間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說明用2.5%-10%的濃氯溶液浸漬對原麻脫膠效果明顯,4個處理中以5%濃度(B)的脫膠效果最好,C和D處理間、D和A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表11不同濃度的強氯細漬對生韌皮纖維的影響;重復樣品的處理;幹重Kg;幹重g;膠質重量g;脫膠率%;平均脫膠率%;顯著差異5% 1% A I 17.536 15.960 1.576。8.990ⅱ17.499 15.921.1.578 9.02 9.04 C Cⅲ17.470 15.878 1.592 9.11 B I 65 438+08.4868 3.26 3.26D Dⅲ17.434 16.864 0.570 3.27表12不同濃度處理的原麻脫膠率方差分析變異來源為DFSS MS F 0.01,組間20.007 0.0035 0.241.8.65,處理室499 從表13可以看出,浸泡時間越長脫膠率越高,但浸泡5小時和6小時脫膠率差別不大。根據表13的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從表14的結果可以看出,組間差異不顯著,但處理間差異非常顯著。然後在處理間進行新的復極差測試,結果見表13。從表13可以看出,處理T5和T6的脫膠率達到了顯著差異水平,處理T5、T6、T4和T2兩個處理T1達到了極顯著差異水平,而處理T5和T6與T5、T6、T4、T3和T2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表13濃氯不同浸泡時間對韌皮纖維的影響;重復取樣後幹重Kg,幹重g膠重g脫膠率%平均脫膠率%差異顯著5% 1% t 1i 18.149 16.470 654。38+0.679 9.25ⅱ18.203 16.523 1.680 9.23 9.24D Dⅲ18.209 16.526 1.683 9.24 T2ⅰ17.376 5438+0 654338 15.588 2.034 11.54 12.31 A Aⅲ17.623 15.330 2.293 13.01 T6 I 18.089 15.90 強氯對生韌皮纖維的脫膠效果非常快,但強氯是壹種非常強的氧化劑,對纖維是否有負面影響? 為了解決這壹問題,對苧麻原麻的纖維強度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不同濃度的濃氯A、B、C、D處理和對照E3的平均纖維強力分別為0.621、0.595、0.518、0.494和0.632/tex,明顯降低了纖維強力,影響了成紗質量。不同浸泡時間的T1-T6處理的纖維強度平均值分別為0.612、0.598、0.539、0.514、0.493和0.435N/tex,即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纖維強度明顯下降,而T65438+。539N/tex,明顯低於T1和T2,特別是T5和T6的纖維強度在0.5N/tex以下,這種纖維添加時容易斷裂。
綜上所述,試驗結果表明,苧麻原麻的濃氯浸漬具有快速、高效的脫膠效果,並具有相繼增白的作用。紡夏布有利於提高夏布質量。
用強氯精浸漬原麻,濃度為5%,浸泡1-2小時為最佳處理方法,可去除適量膠質,強度保持良好。
濃氯浸漬苧麻技術農民容易掌握,但濃氯殘液對環境汙染輕微。為了保護環境,殘液需要深埋。
3.現代紡織技術被用來編織夏布。原麻的脫膠方法主要有化學高壓蒸煮、真菌脫膠、酶法脫膠等。這些方法都存在成本高、汙染嚴重、纖維強度下降、周期長等缺點。酶法脫膠雖然可以避免上述缺點,但其成本過高,需要進壹步實驗降低成本以滿足工業化生產的需要。2001,江西省分宜縣夏布龍頭企業信達夏布公司引進購買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技術成果。經過十余年的研究,從近千種微生物中篩選生產出脫膠效果顯著的優質嗜堿芽孢桿菌。通過小試、中試和工業生產試驗,其經濟、品質和生態效益顯著。根據小試、中試和生產示範結果,嗜酸芽孢桿菌在原麻脫膠過程中能產生高活性的果膠酶和半纖維素酶,並能去除原麻纖維中的膠質。與目前工廠常用的脫膠方法進行了比較:處理廠嗜堿芽孢桿菌脫膠法的殘膠率& gt;3% & lt;2.5%束纖維強度3% & lt;1.0%伸長率< 6% >;9%註:用產堿桿菌脫膠大麻可紡36支以上高支紗,適用於織造夏布。
嗜堿芽孢桿菌對原麻脫膠的主要特點是脫膠周期短,菌種分裂繁殖快,果膠酶和半纖維素酶活性高。脫膠周期可從7-8天縮短到8小時以下。脫膠的範圍很廣,無限大。該菌株適用於35-50℃脫膠,抗汙染能力強。該菌株可重復使用10次以上無汙染,其他脫膠方法只能使用壹次,尤其是化學高壓蒸煮汙染非常嚴重。集團公司信達夏布廠用這種嗜堿性芽孢桿菌和脫膠原苧麻可以生產36支苧麻紗。織成的夏布具有以下特點:質地光亮、潔白、挺括柔軟、色澤鮮艷、吸濕性強、透氣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