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測繪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現代測繪技術基礎的數字測繪技術也日新月異。目前,以現代測繪設備和計算機應用軟件為基礎的數字測圖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測繪生產,地形測圖已由傳統的白紙測圖向數字測圖轉變。
地形測量包括兩大內容:地物測量和地形測量。傳統的平板測圖和經緯儀(或測距經緯儀)測圖俗稱白紙測圖,主要采用解析法和極坐標法,其成果為模擬圖。但由於測繪周期長、精度低、勞動強度大等局限性,逐漸被淘汰。而數字地形測繪順應了現代測繪技術的新趨勢,采用了先進的測量儀器(如GPS接收機、電子全站儀等。)和自動成圖軟件,並采用各種靈活的定位方式,用數字信息表示地圖信息,其成果是基於模型的數字地圖。
目前,大比例尺野外數字測圖主要采用全站儀采集數據。整個工作分為兩個階段:數據采集(控制測量、地形特征點采集);辦公室繪圖處理(數據傳輸、繪圖和編輯)。
2.外業數據采集包括兩個階段,即圖根控制測量和地形特征點(斷點)采集。
1.根控制調查
圖根控制測量的目的是在高級地形控制測量的基礎上,加密壹些直接用於測繪的控制點,以滿足用於測繪地物、地貌的測量站的需要。
由於使用了全站儀,測站到特征點的距離即使在500米以內也能保證測量精度。壹般來說,基於破點在500米以內可以測量的原則,選擇能見度條件好的地方,地圖的根點可以稀疏;在要素密集且可見性困難的地方,地圖的根點可以更密集(相對於使用白紙制圖時的密度)。導線測量主要用於控制測量,觀測結果(方向值、垂直角、距離、儀器高度、目標高度、點數等。)自動或手動輸入電子手冊,利用平差軟件進行平差計算,其限差應在允許範圍內。如不符合要求,應進行補測或復試。
2.斷點集合
通過自動記錄功能,全站儀可以在野外快速采集數據。按照事先的分工,測量員各司其職。數字測圖要求測量所有斷點的坐標並記錄斷點的繪圖信息,並記錄在全站儀的內存中,然後傳輸到計算機,采用計算機輔助測圖。但是在野外數據采集中,如果所有的破斷點都用全站儀進行測量,不僅工作量大,而且無法直接根據實際地形進行測量。因此,需要靈活運用“測量與算法”相結合的方法來確定斷點的坐標。三、辦公室圖紙處理
數字測圖系統的擁有者主要是計算機屏幕操作,壹般采用人機交互式圖形編輯技術。我們主要使用南方測繪儀器公司的CASS數字測圖軟件。
1.數據傳輸和數據處理
(1)CASS數字測圖軟件草圖法數字測圖
野外采集的數據按照壹定的格式傳入計算機,將數據格式轉換成圖形編輯系統要求的格式(生成內碼),這樣就可以繪制出點號和點,然後根據測量草圖將野外數據分幅,繪制平面圖,再進行等高線處理,即自動建立數字地形模型(DTN),自動生成等高線。經過數據處理後,未加修飾的地形圖可以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
(2)通過2)CASS數字測圖軟件用電子平板法進行數字測圖。
電子平面數字測圖的工作流程:在通信電纜上安裝有CASS數字測圖軟件的筆記本電腦與安裝在測站上的全站儀連接,全站儀測得的斷點坐標自動傳輸到筆記本電腦上並顯示在繪圖區。
2.圖形繪制和編輯
為了完成圖形的繪制和編輯,我們主要處理相關的菜單、對話框和文件。繪圖員根據測量的點、測量的距離和繪制的草圖,編輯整理數據處理後生成的圖形數據文件。為了得到標準化的地形圖,需要對數據處理後生成的“原始”圖形進行修改和整理,添加漢字註記和高程註記,對圖幅和輪廓進行修飾,填寫各種地物符號等。最終編輯出來的結果就是我們需要的地形圖。
針對電子平板法數字測圖的繪制和編輯,將全站儀測得的斷點坐標自動傳輸到筆記本電腦上,並顯示在繪圖區。地面物體斷裂點測量完成後,采用與素描法相同的方法在現場實時繪制地面物體。是壹種野外實時聯系的測繪方法,特點是野外直觀性強,“實測數據即所得”;可以及時發現錯誤並立即糾正。
四。結束語
地形測量引入數字化技術後,實行壹體化作業,大大降低了外業作業強度,縮短了成圖周期。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不失觀測精度。與傳統的白紙測圖相比,全數字地形圖不僅是方法上的改進,更是技術本質上的飛躍。
參考資料:
【1】王洪章。工程測量。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許道。數字制圖技術。黃河水利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