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活動目標:
1.練習在平行線中拍球走(寬度可視幼兒的情況而定,在40厘米左右)
2.發展手眼協調的能力。
3.樂於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壹只大皮球。
2.場地上畫好四組相隔壹定距離的平行線。
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 幼兒自帶球進入場地。
聽信號後,分壹人、二人、多人做拍、拋、接、傳等多種形式的球類遊戲。
二、基本部分
1.幼兒練習拍球在小路中走。
第壹名幼兒走過平行線後持球從兩邊返回,在走出平行線後,第二位幼兒即可出發拍球走。
2.四隊接力比賽:拍球走小路。
第壹名幼兒跑會後,用自己的球碰第二名幼兒的球,然後站至隊尾,第二名幼兒即可出發,依次類推,至最後壹名幼兒結束,看看哪隊最快。
三、結束部分 雙人靈活地夾球走,動作靈活輕巧。
簡單小結,自然地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 篇2設計意圖:
在幼兒壹日活動中,經常看到幼兒彎下身子從跨下向後看,追求新奇,表現出壹種顛倒過來看世界的心態。利用幼兒的這種天性,我選擇了《顛倒世界》這壹課題,意在通過創設顛倒情景,使幼兒以顛倒的方式來重組自己的知覺經驗,自然而然地“比較”顛倒前後的知覺映象。“比較”是壹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引發幼兒產生“比較對照”的興趣是這個活動的目的所在。這種“比較”不是教師牽引下的刻意訓練,而是充滿趣味的,在學習情境中自然地積極進行著的。因此,對幼兒表現出的滑稽有趣的追求應該鼓勵,而不應制止。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借助“顛倒”所產生的滑稽好笑的新奇感,自然地進行顛倒前後的比較對照。能用語言、繪畫大膽表現有趣新奇的“顛倒世界”。
活動準備:課件《顛倒世界》
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傾聽故事《顛倒世界》。
1、播放課件《顛倒世界》
2、提問故事中內容:烏鴉亞伯來到了壹個怎樣的地方?
為什麽說這是壹個奇怪的地方?
看到這樣壹個顛倒的世界,亞伯的心裏會怎麽想呢?
討論:聽了這個故事後,妳心裏有什麽想法嗎?
(引導幼兒講講心裏的感受,如:有趣、滑稽、可笑、奇怪等。)
顛倒的世界裏什麽事情都顛倒過來了,妳知道烏鴉亞伯還看到了哪些顛倒過來的奇怪事情嗎?
引導幼兒和好朋友壹起講講還有那些顛倒過來的奇怪事。
繪畫:顛倒世界
引導幼兒將自己想象出的顛倒事情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教師不必過多註重繪畫技能而應側重於幼兒的大膽想象)
妳講我猜
引導幼兒猜測同伴繪畫的意思。
請好朋友介紹自己的繪畫意圖。
活動延伸:組織幼兒進行“顛倒世界”活動,讓幼兒彎下腰看活動室的環境布置或草場上的場景等,註意活動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頭暈。
大班教案 篇3設計意圖:
圖騰是壹種古老的人類文明,對於大多數幼兒來說都是比較陌生的,因此它就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可以幫助幼兒開闊眼界,感受異域文化。它又是壹種特別的藝術表現形式,與中國的京劇臉譜有許多相似之處,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為了讓幼兒更加深入的了解圖騰文化,我設計了本次美術活動《圖騰柱》。
本次活動我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通過欣賞圖片,讓幼兒了解圖騰臉的不同的特征以及表現手法,不僅鍛煉了幼兒的繪畫技能,更培養了幼兒愛觀察、有思想、敢創造、會表現的能力,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活動目標:
1.感知、欣賞有關圖騰柱的相關圖片,感受土著部落“圖騰柱”中誇張的藝術風格,並能夠創造性地表現造型特點。
2.通過欣賞、討論、體驗等方式,獲得表現各種圖騰形象的經驗,能大膽表現出臉部的不用表情。
3.激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興趣和關註。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幼兒對土著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物質準備:1.圖騰柱課件。
2.卡紙,顏料(紅、黃、藍、綠、白、黑)、紙盒。
活動過程:
壹、欣賞圖騰柱,談話導入。
1.師:前幾天,我們對部落生活有了壹些了解,那妳知道些什麽呢?
小結:原來這些土著人的生活和我們是不壹樣的。
2.出示圖騰柱的圖片,觀察了解圖騰柱。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壹些部落裏的柱子,我們來看看和平時的有什麽不壹樣呢?
小結:原來這個是部落裏的圖騰柱,有的'在上面畫動物,有的在上面畫臉,現在我們來看看圖騰柱上的臉。
(2)師:妳看到上面有什麽?妳們覺得這些臉和我們的臉壹樣嗎?哪裏不壹樣?
小結:原來這個是圖騰柱,上面有很多不同的人臉。他們的臉看上去都很誇張。
二、***同欣賞各種圖騰柱的誇張表情。
1.觀察圖騰柱的特征。
出示圖騰臉,提問:這些都是圖騰柱上不同的臉,這些臉看上去怎麽樣?(威武、誇張)妳覺得哪個臉最神氣,最特別?
2.師:妳最喜歡人臉上的哪個部位呢?
(1)眼睛:誰來說說他的眼睛是什麽樣的?給妳什麽感覺?除了畫圓眼睛,還能用什麽方式來表現?眼睛的顏色是怎麽畫上去的?
(2)鼻子:(很大,鼻孔也很大)感覺怎麽樣?很誇張,是我們沒有的。
(3)嘴巴:妳最喜歡哪個嘴巴?妳覺得哪個嘴巴最特別?他為什麽要畫那麽多牙齒還露在外面啊?我們小朋友有沒有那麽大的嘴巴啊?
3.教師總結:原來每個圖騰柱上的臉都是不壹樣的,他們臉上的五官、表情都各不相同的,表現得非常誇張。
4.了解圖騰柱的意義。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這麽多不同的臉,那妳知道為什麽土著人要把這些誇張的臉刻在柱子上嗎?
小結:這個偉大的保護神的名字叫圖騰柱,大都是原始部落的居民建造的,他們認為自己的祖先和動物是最偉大最有力量的,所以將這些刻畫在高大的柱子上,用來保佑居民的平安幸福,避免受到傷害。
三、交代作畫要求,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師:看了那麽多神奇偉大的圖騰柱,妳們想不想把這些圖騰也介紹給其他的小朋友呢?好,就讓我們化身為小小的原始居民,完成壹個圖騰柱好不好?
2.交代作畫要求。
3.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欣賞幼兒畫的圖騰柱。
1.師:看!我們的圖騰柱建造好了,快來看看妳最喜歡哪壹個,最喜歡它哪裏?
2.師:我們來評壹評哪個圖騰最誇張,最威武?
五、結束活動。
師:妳們知道嗎?原始居民每建造好壹個圖騰柱之後都要圍著它跳舞、慶祝!讓我們現在跟著土著的音樂,壹起來跳舞吧!
大班教案 篇4壹、教學目標:
1、樂於參與遊戲,體驗“元宵燈會”遊戲活動的樂趣。
2、通過律動和打擊樂器感應樂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欣賞各式各樣花燈並創造性地運用肢體動作表現花燈的造型。
二、教學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看過有關元宵燈會的圖片。
2、打擊樂器(大鼓、小鼓、吊鑔、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掛圖等。
三、教學隊型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中國傳統習俗。
難點:感應樂曲的重音
五、活動過程:
(壹)故事引導
“寶寶和爸爸媽媽吃完元宵後,就和爸爸媽媽壹起去看元宵燈會。哇!好多燈籠啊!有龍燈、金魚燈籠、火箭燈籠等,寶寶看得眼花繚亂。”
(二)習俗活動: 認識元宵節和花燈(觀看花燈造型圖片)
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的燈籠呢?哦,原來是過元宵節啦!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它是整個春節節慶活動的最後壹個高潮,家家戶戶都熱鬧慶祝。元宵節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燈籠在外面遊玩,全國各地也會組織各種活動……(如果提供有關元宵節的視頻給幼兒觀賞,效果會更好)
(反思:這個環節做為本節活動的鋪墊,得到了良好的引入效果,孩子們在觀看了花燈圖片後,對元宵燈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禁熱烈的討論起自己有關花燈的經驗。)
(三)肢體花燈造型
妳們今年元宵節看到花燈嗎?妳們在哪看到花燈呢?(萬綠園)妳們見過什麽樣的花燈?能與妳的朋友壹起做出花燈造型嗎?
1、老師敲鼓(可嘗試放音樂),鼓勵幼兒嘗試隨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種步伐行進。
2、幼兒聽音律動,創編單人、雙人或多人壹組,變化各種花燈的造型。
(1)單人遊戲。
幼兒聽音走壹種步伐,聽吊鑔壹聲變壹種花燈造型,二聲變兩種造型,多聲變多種造型。
(2)雙人遊戲。
幼兒雙人聽音走另壹種步伐,聽吊鑔壹聲變壹種花燈造型,二聲變兩種造型。
(反思:孩子在這個遊戲環節玩得非常盡興,多次要求老師重復遊戲,由於時間關系,每個遊戲我只進行了壹次,單人遊戲和雙人遊戲孩子們都配合得很好,這個環節只是熱身運動,在整節活動的時間安排上大概需要5分鐘來完成,但是實際用到的時間為10分鐘。)
(四)感應拍子和重音
1、欣賞中國民間音樂(元宵燈會)
這麽熱鬧的元宵燈會,還有壹首好聽音樂,我們壹起聽聽《元宵燈會》。
(1)肢體樂器(坐地)
聽音樂的拍子:拍腿(每次重音後換另個地方感應拍子,拍頭,肩,臉等)
重音時拍地板。(口唱:準備好)
(2)欣賞後提問:聽了這首樂曲有什麽感覺?這首樂曲有什麽變化?
(3)引導幼兒認識重音:和前面的音不壹樣,聲音中敲得響的那個音,叫重音。
(4)感應重音
(反思:這個環節孩子聽了兩遍音樂,第壹遍是無目的的欣賞,第二遍是有目的地傾聽,聽到重音拍手,孩子聽得很準備。)
2、律動遊戲:跳呼啦圈擺造型
(1)老師示範遊戲,並介紹規則。
(2)分組拿圈。
(3)聽音樂,集體遊戲。
拍子:走步/全曲快步走
重音:造型/跳入呼啦圈,肢體做大的造型。
(反思:這個遊戲進行得比較順利,經過上個環節的鋪墊,孩子已經能清楚聽辨重音,因此遊戲能達到預設目標。)
3、大型打擊樂器
(1)推出大鼓。
(2)教師示範。
(3)分組拿鼓棒
(4)練習互敲鼓棒
拍子:打棒互敲/持壹對打棒,邊走邊以打棒互敲。
重音:齊奏樂器/停止腳步,於散放的四種大型打擊樂器(軟墊、大盆或吊鑔、大鼓等等)上齊奏。
(5)配樂演奏
(反思:樂器拍奏遊戲比較混亂,有些孩子不能遵守遊戲常規,影響了音樂效果,其次是我在地板上放了幾個塑料盆,大部分孩子對盆比較感興趣,由於教具分配不合理,孩子出現了爭搶現象。)
大班教案 篇5設計思路:通過把幼兒感興趣的,人會飛好,還是不會飛好的爭論活動,轉化成壹個讓幼兒充分展示語言才華,培養逆向思維能力,想象力,樹立自信心的有目的的辯論活動,為幼兒創設壹個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語言環境,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發展。在活動中充分迸發幼兒創新思維的火花,為幼兒提供了壹個自由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活動形式突破了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為幼兒提供了展現自我的空間。
創新點:本次活動完全以幼兒為主體,培養幼兒思維的清晰性,語言表達的流暢性,發展幼兒逆向思維能力,口語辯駁能力及想象、聯想能力。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
(1)活動場地布置:將活動室壹分為二,壹邊為“正”論臺,壹邊為“反”論臺。活動室後面設置為觀眾席。
2、材料提供:貼絨教具、獎品(鉛筆)。
過程:
壹、老師唱“誰會飛”的歌曲引入課題。
1、師:提問,剛才老師唱的歌裏面都有誰?(有魚、有鳥、有馬、有人、有兔)
2、剛才小動物們作的走、跑、跳、遊這些動作,我們人會作哪些?(人會走,會跑,會遊泳,會跳,但人不會飛。)人為什麽不會飛?(沒有翅膀)小朋友想壹想人是有翅膀會飛好呢?還是不會飛好?請個別幼兒發言(最好正、反各壹名)。
3、師:剛才有小朋友已經說了人會飛好還是不會飛好的理由,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請妳們和小夥伴們相互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幼兒自由展開討論,老師到幼兒中聆聽幼兒的想法),剛才小朋友都相互談了自己的想法,現在請贊成人不會飛好的小朋友舉手,按順序坐在老師的右手邊(“正”論臺貼有人物標誌);請贊成人會飛好的小朋友,坐在老師的左手邊(“反”論臺貼有小鳥的標誌)。
二、老師以主持人方式出現,正式開始辯論賽。引導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各抒己見,展示自己的才華。
1、師:今天我們開壹個小小辯論會,辯論的題目是:人會飛好還是不會飛好?辯論之前老師要提壹個要求,辯論賽是有順序的發言,老師請右手邊的壹個小朋友發言後,再請左手邊的壹個小朋友發言。現在請小選手們陳述自己的觀點。
2、幼兒自由舉手發言,找出充分的理由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在此過程中,要註意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的奇思妙想,營造壹種輕松、積極的活動氣氛。
3、為了符合辯論賽的程序,也為了訓練幼兒語言的完整性和邏輯性,要求幼兒在回答時先講明自己的觀點,再陳述理由。如:我覺得人會飛好,因為……或我認為人不會飛好,因為……
三、評獎活動
在小朋友回答問題的過程當中,對回答得好的小朋友給予當場獎勵,最好保證每位幼兒都能通過積極發言得到壹個獎品,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獎項設置:A最佳表現獎B最佳口才獎C奇怪想法獎D最多答案獎E進步獎F堅持獎G發笑獎
四、小結
今天的辯論會,小朋友積極發言,不管是贊成人會飛好還是贊成不會飛好的小朋友都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老師認為都非常好。我們人類雖然沒有翅膀,但是我們已發明了飛機、火箭等航天運輸工具。那麽,想飛的小朋友就可以坐上這些運輸工具飛上天,實現妳們想飛上天的願望。
大班教案 篇6設計意圖: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活動中,較多重視的是幼兒體能的發展和動作的創新能力,忽視了教學活動要素中音樂給孩子所帶來的樂趣,在我所從事的藝術特色幼兒園中,孩子對音樂的敏銳性較強,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涉及到了音樂,體育鍛煉也不除外,如:晨間活動中的背景音樂能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戶外遊戲中音樂給孩子帶來的情感體驗。因此,我在組織體育活動中就大膽的嘗試了用音樂的節奏來激發幼兒的鍛煉興趣以及提高幼兒的技能水平。下面向大家展示的是我的活動設計及壹些說明。
活動目標:
1、根據音樂節奏,踩著小腳印變換跳躍的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創造性靈活性。
2、通過鍛煉增強幼兒腳的控制能力及跳躍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所想的動作,體驗合作跳躍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自制的跳舞毯(每人壹個),音樂磁帶《幸福拍拍手》
2、場地布置
活動重難點:
重點:借助跳舞毯來創造性的變換自己跳躍的動作。
難點:跟著音樂有節奏的進行跳躍。
活動過程:
(壹)、熱身運動:教師:今天天氣非常的好,我們到外面玩玩吧!
在奇妙的音樂聲中帶領幼兒做壹些準備活動,主要針對下肢各部位進行鍛煉。
(鍛煉下肢主要是為“跳”來做準備服務的便於幼兒在活動中能夠自如的發揮)
(二)、基本活動:
1、通過遊戲石頭、剪子、布引入課題。進行幼兒的第壹次的嘗試跳
教師:“小朋友,妳們會玩石頭、剪子、布的遊戲嗎?”
“平時妳們是用什麽來玩這個遊戲的?”
“今天,我們就用腳來玩這個遊戲,試試看吧。”
2、出示跳舞毯,引導幼兒想出跳的不同動作。
(幼兒借助小腳印進行第二次的嘗試)
(1)、教師:原來,我們的小腳很能幹,他除了走路、跑步外還會玩遊戲呢!
其實小腳他有壹個本領,就是會跳舞。今天老師帶來壹張神奇的跳舞毯,我們壹起來看看。
(2)、教師出示跳舞毯,讓幼兒嘗試在跳舞毯上可以怎樣踩著腳印跳舞。
師:跳舞毯上畫著什麽?
(大班幼兒對各種新奇的事物較感興趣,對物品的認知能力也較強,通過物品的投放,孩子鍛煉的積極性會很快的被調動上來)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試試到跳舞毯上來跳舞,但是我有壹個要求,就是每次跳完後兩只腳都要踩在腳印上。
3、集中幼兒展示嘗試效果
教師:剛才妳們都在跳舞毯上試過了,妳是怎樣跳的?
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展示,(2—3名幼兒)
4、加入音樂《幸福拍拍手》讓幼兒跟著音樂的節奏進行練習,進行跳躍的
第三次嘗試(加大難度,給予幼兒壹定的挑戰以便更多的創新)
(1)、嘗試幼兒壹人跳
播放音樂《幸福拍拍手》
“如果感幸福妳就跳壹跳”引導幼兒在音樂的後半句進行跳躍,還可以加入手上的動作。
(大班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教強,對音樂的節奏把握的也比較的快,用節奏開帶動幼兒鍛煉,既可以讓幼兒用肢體動作來感受節奏,又可以通過節
奏來促進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教師:在活動中教師對能力弱的幼兒進行指導
(2)、嘗試兩兩合作跳
教師:播放音樂,現在請小動物們去找壹個好朋友跳壹跳。
(通過第壹次的感知,幼兒能夠基本能夠把動作和節奏有機的協調在壹起,大班幼兒的合作意識很強,通過兩人合作可以將幼兒合作能力進壹步提高
同時可以讓幼兒在動作的創新上得到壹個再提高)
(3)、集體合作,進行大圓跳
(通過多種跳法,激發孩子的創新的跳法,體驗成功)
教師:與幼兒商量朝壹個方向,在老師的歌聲中嘗試跳;(活動的高潮將是通過集體活動來體驗樂趣,在這裏幼兒集體合作,***同商量,才能體現孩子的活動自主性)
教師:播放音樂壹起來跳舞。
(可以鼓勵幼兒邊唱邊跳)
玩的開心還可以請周圍的老師也加入到舞蹈中來。
三、結束部分
聽音樂做放松動作
成效與反思:
本次活動我充分利用自然物——木樁作為體育器械開展教學,讓孩子們感到新奇又好玩,孩子在整個活動中的情緒壹直表現積極,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這個活動的技能目標是學會雙腳並攏在木樁上跳上跳下,由於木樁高度不同,面積也較小,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說,具有壹定的挑戰性,尤其是最後的連續跳木樁接力賽,技能和體能鍛煉是達到了壹定的效果。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木樁壹定還有很多有趣的玩法,如果讓孩子們在得到鍛煉並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挖掘出更有創意、更有挑戰性的動作和玩法,那會使整個活動更加有效、更加具有趣味性。
在最後的放松活動中,雖然音樂很輕柔,動作也很優美,但是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腿腳已經有了很大強度的運動,而芭蕾舞立起腳尖的動作根本不能讓孩子的腿部得到休息。因此在以後的活動中要盡量考慮周全,使孩子的身心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對話與解讀:
本次活動從材料的選擇上,有壹定的創新之處。充分挖掘大自然所賦予的優勢,發揮教師的特長,創造出豐富的活動器具,並利用活動器具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以達到提高幼兒身體素質的目的。
《綱要》提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本次活動我選擇了農村隨處可以看到的自然物——木樁作為運動材料,得到了孩子們的青睞。木樁對孩子來說是壹種很好的自然體育器具,在玩跳木樁的過程中孩子們既感到親近自然,又感到新奇好玩。活動壹開始,當孩子們看到排列好的壹大片木樁的時候,就難掩興奮的神情。整個活動從頭至尾圍繞木樁開展,既滿足了孩子們渴望親近大自然的意願,同時又讓他們在無拘無束的玩耍中得到了身體的鍛煉。
大班教案 篇7大班科學活動:艾瑪捉迷藏
目標:
1、感受艾瑪的體色和大森林的關系。
2、獲得動物體色是保護色的經驗。
3、萌發對動物的興趣,樂意親近小動物。
重難點:感受艾瑪的體色和大森林的關系。
獲得動物體色是保護色的經驗。
準備:課件、每人壹只大象圖片,畫紙、油畫筆等。
過程:
壹 、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壹件禮物,是什麽禮物?
2、艾瑪捉迷藏,什麽是捉迷藏?
3、艾瑪和誰玩捉迷藏呢?
二、觀看課件,分段理解故事內容。
1、艾瑪可能會躲在哪裏?為什麽?
2、我們看看是不是艾瑪?是什麽?
3、小鳥找到了艾瑪嗎?
4、小鳥壹下就發現了誰?它為什麽壹下就發現了熊貓和七星瓢蟲?
5、小鳥為什麽沒有發現枯葉蝶、竹節蟲呢?
小結:原來這些小動物就是找壹個周圍顏色和自己身體很相近的地方躲起來,這樣就不容易被發現。小動物就是利用這個本領來保護自己,躲避天敵的。
6、故事中,艾瑪還是可以去哪些地方躲壹躲的?
7、在我們生活中,艾瑪可以去哪些地方躲壹躲?
三、幫助艾瑪的朋友躲起來。
1、出示艾瑪的朋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妳喜歡哪只大象?為什麽?
2、它們的顏色怎麽樣?(很相近)。
3、請妳去想辦法,讓艾瑪的朋友躲起來。
4、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
四、拓展。
1、我們來看看這幅圖片中有誰躲起來了?他們躲的好嗎?為什麽?
2、小結:原來解放軍叔叔也是向動物學來的本領,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也是從動物那裏學到的本領,我們壹起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