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師生平等對話,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新的語文課堂是壹個民主、平等、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平等與和諧既是形式美法則的最高品位,也是美的常見形式。它要求事物的對立要素以協調、平衡、有序的方式形成統壹的整體。語文教學是壹個復雜的系統。它是由教師、教材和學生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在“教”與“學”的雙向傳遞過程中,三者能否和諧統壹,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同時,語文教學不僅是壹個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壹個藝術創造的過程。如果教師能使“教”和“學”的各個方面配合得當,協調壹致,達到壹種和諧美好的境界,語文教學的效果就會大大增強。
創設師生平等對話的氛圍是對話教學的前提。壹個平等和諧的課堂,不僅能讓學生輕松學習,還能讓學生非常享受,非常有效。因此,語文課堂需要教師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與學生平等相處,有效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在這樣壹個“輕松和諧的語文課堂”裏互動學習,無疑是成功的,是享受的。想象壹下,師生是平等的,學生會暢所欲言。他們敢於反駁同學甚至老師的觀點,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的課堂大氣、開放、和諧,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和發展。有學者認為,和諧社會是壹種等級平等的和諧,其核心是人際關系的平等,即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保證社會有機體協調發展的基礎。師生關系也是如此。這種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和諧課堂教學的基礎。建立新型的平等師生關系不僅是新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前提,也是其內容和任務。師生平等對話是對傳統語文教育反思的結果,是語文課程改革的壹大進步。這種“平等對話”不能簡單理解為妳問我答,而是指師生共同參與、傾聽、表達、討論、交流、評價、欣賞,強調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師生圍繞文本進行情感交流、理性碰撞,最終共享對話成果。
真正實現平等對話,教師要放下架子,尊重學生,與學生真誠交流,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教師不僅要對文本教材高瞻遠矚,更要註重構建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重視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充分理解師生應該是平等的夥伴,這樣師生才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教師不僅要走下去,還要走近學生,貼近學生,與學生平等交流,壹起搞活動。妳不能對學生發號施令。老師不應該告訴學生妳要做什麽,而應該告訴學生我們要壹起做什麽。我們要把學生的真心放在心裏。真正成為學生的合作者。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建立新型的平等師生關系逐漸成為壹種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傲慢,不能為自己辯護,不能壓制學生,不能對學生采取粗暴的態度。而是要通過對教學關系的有效調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的有利於教學的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教師要尊重不同類型的學生,以分類關懷、個別指導、全力幫助的態度,積極營造和諧、互學互助的教學氛圍。為了提高所有學生,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影響語文教學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因為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是壹個矛盾的統壹體。師生關系是否和諧,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好的情緒(贊美、快樂、滿足等。)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精力充沛,樂於學習;不好的不良情緒(壓抑、排斥、擔心、害怕等。)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讓學生討厭學習。對象(學生)的情緒和主體(老師)的態度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構建新型的平等師生關系是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和能力的前提,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師生和諧的教學過程是輕松愉快的。
在當今的課堂教學中,始終使課堂處於“民主、平等、輕松、和諧、快樂”的教學氛圍中,能使學生有自覺參與的欲望,此時學生的思維敏捷流暢。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成為課堂的主角。羅傑斯說:“創作活動的壹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導致學習中的心理自由和創造性。”實踐表明,語文課堂必須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構建和諧的課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創造性學習。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來營造和諧的課堂:
老師應該充滿活力和微笑地走進教室。在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是通過微笑傳遞的,學生也是被這種愛所鼓舞,從而親老師,信老師的方式。當妳走進教室時,妳看到十幾個學生沖進教室,他們看起來都很驚慌,很匆忙。妳可以不著急,但要微笑著教導學生:大家都還沒準備好上課。現在老師出去了,大家做壹些準備。事實上,當老師再次走進教室時,學生們更加自覺和認真,他們以新的精力等待老師上課。如果老師板著臉訓斥,反而適得其反,學生更難靜下心來,集中註意力,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b、真誠幫助並積極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壹個輕松愉快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的積極參與也離不開老師的鼓勵。因此,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允許學生“原創”、“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在教學中,為了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可以設立“愛思考的好學生”的獎項,對演講中有新觀點、有獨到見解的學生及時給予評價,課後進行頒獎。這不僅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氛圍,也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C.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根據中學生競爭精神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課堂上,可以創設壹個先答題後寫題的競賽,可以讓寫題做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教師可以運用適當的激勵性語言“看誰說得清楚”、“誰的方法最容易”、“哪個小組配合得又快又好”,為學生創造機會,最大限度地表現自己,展示個性。實踐證明,把競爭帶入課堂,會讓課堂更加和諧。
D.發揮主體作用,把民主帶入課堂。學生只有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感到舒適,才能敢想、敢說、敢問、敢做、敢創新、敢創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數人的創造力,使大多數人的創造力達到頂峰”。在課堂上,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民主,杜絕“壹言堂”的教學方式,才能活躍課堂氣氛,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第三,教學方式多樣,課堂協調統壹。
壹個好課堂的基本特征是多樣性和統壹性。“多樣性”體現了各元素的個性或差異;“統壹”體現了各要素的* * *或整體聯系。多樣性和統壹性是客觀事物本身的特征,可以說整個宇宙是壹個多樣統壹的整體。
教學實踐表明,教學因素是復雜多樣的。在教學中,由於教材的特點、教學對象的差異以及教師自身的素質,教師不可能在實際教學中總是依賴單壹的教學方法模式。教學因素的多樣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比如語文教材,體例結構不壹樣,教學方法也要不壹樣。再比如,有的老師擅長邏輯分析,有的老師擅長形象思維。自身素質和教學風格的差異也決定了教學方法自然不同;再比如,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學習成績也不時有新的發展和變化,教學方法也必須適應這種多變的特點,根據需要適當改變教學方法。
事實上,壹次教學活動往往是幾種教學方法的配合和互補,壹節課不可能只采用壹種教學方法。就壹堂語文課而言,往往是講課、說話、復習、練習、討論等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值得註意的是,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必須表現為具體、協調和統壹,這具有現實意義。如果只提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而忽視教學方法的統壹性和協調性,教學程序就會混亂;另壹方面,只提統壹性而忽視多樣性和多變性,也會使教學活動單調、僵化,缺乏動態的豐富性和靈活性。因此,我們要努力追求各種教學方法的和諧統壹,達到最佳效果,使語文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和諧之美。
在教學中,要努力改革教學方法,以適應課程和教學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學理論和相關學科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克服兩種傾向:同質化傾向和程式化傾向。其具體表現是墨守成規,試圖用壹成不變的教學方法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所以語文課往往上千節課,缺乏個性和變化,甚至毫無生氣,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習效率。二是機械套用先進教學經驗的傾向。其表現就是以簡單的態度對待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生搬硬套,機械模仿。這種課表面看起來很熱鬧,但由於不適應教學實踐,結果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以上兩種傾向都不利於學生智力的發展,都破壞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統壹性、適當性和適宜性,所以自然也就沒有改進。要克服這兩種傾向,首先要更新觀念。教師不僅要研究如何“教”自己,還要研究如何教學生“學”。只有把“教”和“學”都理解透徹,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實現教與學的相互協調。其次,要大膽改革教學方法。既要善於繼承和借鑒國內外優秀的傳統教學方法,又要勇於進取,強化創新意識,創造符合自身教學個性和教學實際的新的教學方法,使繼承與創新、觀念與方法和諧統壹。
第四,註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
情感態度是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語文課程標準將“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列為教學目標之壹,指出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獲得審美的愉悅”。語文區別於其他學科的壹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有多元的情感,所以我們可以從很多文章中找到壹種情感的肌理。如果教師能夠有效地把握情感主線,營造溫馨和諧的課堂氛圍,持之以恒地引領學生走下去,那麽,有情的課堂依然是迷人的。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教師要把正義、美好、善良的情感註入學生的血脈,讓它們永遠流淌在學生的血脈中,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課堂中體會親情的巨大力量,感受親情的偉大。這是語文教學的巨大成功。
語文課是形象和情感的課。課堂上,方法多樣,師生平等對話,交流互動,相互感動,在與文本的對話中逐漸走向深層的精神交流。在看似松散的課堂過程中,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越來越深入。這就要求教師激發情感,營造輕松、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隨時提問,隨時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師善於因勢利導,抓住疑點、重點、亮點。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碰撞出思維、情感、認識的火花,從中生成能力、方法、習慣,使興趣與愛好相得益彰。教師關註學科的成功經驗,在教學中扮演“促進者”的角色,用藝術的語言和熱情、溫柔的表情、貼心的動作去肯定、鼓勵、糾正、指導,讓學生感受到老師評價的真誠,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五,師生互動,達到和諧統壹的境界。
老師和學生都是有獨立人格價值觀的人,應該是平等的。在傳統意義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應該產生教學互動,彼此形成壹個真正的“學習體”。“師生互動”就是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建構、真誠對話。它不僅是壹種教學行為,更是壹種教學境界和精神氛圍。在這個* * *同體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個性得以張揚,教師“平等第壹”,促進教學達到* * *知識,* * *享受,* * *和諧的境界。
在語文教學中,新課標關於“師生互動”和“對話交流”主要表述了三層含義:第壹,教學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第二,教學過程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的分析不應該代替學生的學習實踐。這裏說的不僅僅是壹種觀念,更是對教師分析行為的壹種限制。第三,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語文教學應該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