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如何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及時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主動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產業轉移,逐步發展成為全球制造業大國和“世界工廠”,近壹半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壹。同時也要看到,長期以來,我國產業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零部件加工制造和勞動密集型組裝,處於國際分工和全球價值鏈的低端,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問題十分突出。

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對傳統優勢的削弱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因為,我們迫切需要加快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近年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壹直圍繞“科技創新與技術改造”這壹課題進行研究。據調查,目前壹些地方和部門對如何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認識模糊,政策上也存在不少偏差和缺陷。比如,早在“九五”期間,政府就提出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但很多地方把戰略重點轉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先進制造業,沒有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企業技術改造放在應有的位置。在壹些地方,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根本對立,在土地、稅收、融資等方面給予新興產業很多優惠政策,但傳統產業很難享受到。在壹些地方,通過行政手段,他們熱衷於設立新的攤位。其結果是,它們不僅打斷了原有企業的供應鏈,失去了傳統產業的優勢,造成了嚴重的就業和稅收問題,而且壹些新引進的所謂“高端產業”還處於組裝、加工、制造等低附加值環節,缺乏核心技術,產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沒有得到相應提高。

事實上,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就是要在中國制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中國制造”是基礎,“中國創造”是目標。在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之間,要更加註重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在技術改造和新項目之間,要更加註重促進企業的技術改造;在企業自主創新和國家創新之間,更應該註重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首先,政府需要更加重視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傳統產業都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在中國制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當然需要發展新興產業,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無疑是更重要的基礎。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利於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當前,傳統產業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升級壓力。在經濟增速下滑、傳統產業產能普遍過剩的情況下,必須更加重視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要把優化傳統產業結構作為主攻方向,下大力氣淘汰落後產能,壓縮高消耗高汙染產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傳統產業由加工制造向R&D、設計、專利、融資、投資、品牌建設、商業模式、物流體系延伸,推動制造業向產業鏈高端發展,推動加工貿易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發展。

第二,更加註重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是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更是將傳統產業基礎與自然資源和科技優勢相結合,培育和發展能夠滿足和創造有效社會需求的支柱產業。從科技最新進展和社會重大需求出發,選擇處於產業化初期、社會效益顯著的重大技術和產品進行重點突破,在新壹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域加快實施若幹重大項目,拉動產業發展,培育市場需求,加快形成競爭優勢。加快建立有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產品行業標準和技術標準體系,支持企業發展有利於擴大市場需求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適應需求升級、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需要,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形成主導和支柱產業,在新壹輪經濟和科技的制高點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第三,更加註重推進企業技術改造。以內涵發展為基礎的技術改造,投資省,建設周期短,見效快,對我國工業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關鍵在於推動企業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提高R&D設計、生產工藝和管理水平。目前,中國制造業正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方向,聚焦技術創新、品種質量、綠色發展等關鍵環節,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技術改造從設備更新向改進工藝流程、加強過程控制、完善檢驗檢測手段轉變,從單純的制造環節向R&D、設計、營銷、服務領域轉變。要把技術創新和技術創新緊密結合起來,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技術創新為途徑,實現技術創新和技術創新相互促進,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第四,更加註重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在中國制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關鍵在於推動企業加大R&D投資,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據統計,目前發達國家企業10%以上的銷售額用於技術研發,80%的科研工作依賴於大企業。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技術R&D費用僅占銷售收入的1%左右,不到四分之壹的企業設立了R&D機構,不到三分之壹的企業開展了R&D活動,很多企業甚至根本沒有在R&D投資或開展任何R&D活動。長期以來,科研成果大多來自科研機構,但科研經費使用效率低,科研成果應用轉化慢。在企業自主創新和國家創新之間,要更加註重鼓勵企業自主創新,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工程平臺,吸引技術、人才、資源等各種生產要素,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系統集成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加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

  • 上一篇:大班美術《青花瓷盤》教案
  • 下一篇:孝與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