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加強頂層設計,形成以服務群眾為中心的體制機制。
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離不開制度創新,離不開把過去的成功經驗升華為制度成果,形成制度的剛性約束,也離不開建立健全穩定有序的工作機制,對服務質量和水平進行長期監督和評估。
(1)突出標準化,完善創新相關制度。第壹,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系群眾的制度。在職責要求、行為規範、申訴處理、監督檢查、後續落實等方面。,我們會從制度層面進行完善和細化。二是建立評價體系。堅持簡便、實用、實用的原則,分類制定服務型黨組織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按照基層自評、群眾評議、組織評議的步驟,加大群眾評議的比重,組織“兩代表壹委員”、服務對象、基層黨員和群眾代表參與評議。三是建立評估結果應用系統。將考核結果作為基層黨組織績效評價的重要內容,作為黨建負責人績效考核、評優評獎、晉升任用的重要依據。
(2)以常態化為重點,建立健全壹系列機制。壹是完善現有的有效服務機制。完善黨內鼓勵關懷幫扶、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助共建、黨建工作經費保障、定期聯席會議等機制,實現服務常態化。二是建立處理民眾訴求的機制。堅持民情日記、訪談、結對幫扶制度,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完善班子聯席會議、黨群聯席會議、民主談話等制度,準確分析判斷民情。充分發揮官方微信微博、各類民生欄目和民間理事機構的作用,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做好反饋和簡報,增強服務的有效性。三是建立服務品牌創建機制。挖掘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層黨組織服務品牌,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品牌價值導向和示範引領作用。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引導基層積極探索,及時總結經驗,加大推廣力度,以基層經驗推動基層工作。
(3)堅持長效,確保服務到位。首先是建立壹種機制,讓工作黨員在其生活的社區發揮作用。引導機關、群眾團體和“兩新”組織在黨員身份上積極突出,向所在社區申報。建立服務項目數據庫,黨員自主認領,建立積分手冊,量化賦分。社區黨組織定期向黨員所屬單位黨組織反饋服務情況,作為其“生活圈”檢查評估的重要依據,形成服務“雙崗”的工作機制。二是建立多元化服務資金投入機制。制定補充經費的細化標準,堅持權隨責走、費隨事走的原則,上級部門要給基層安排任務,嚴格按照標準提供相應的經費和人力物力支持。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和“兩新”組織長期幫扶,采取黨群聯席會議、黨建成果展覽等形式,爭取社會各界支持。三是落實相關激勵政策法規。完善村(組)幹部考核激勵機制、村(社區)幹部激勵保障機制和“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全面落實基層黨組織書記和專職黨務工作者薪酬待遇、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認真落實從基層培養選拔幹部的政策規定。
第二,豐富平臺載體,為基層提供貼身服務。
壹個全面、靈活、高效、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平臺載體是基層黨組織開展服務的硬件支撐。在註重打造多層次平臺載體的同時,還要註重集約利用,逐平臺拓展平臺,逐載體優化載體,實現服務效率最大化。
(壹)優化整合“網格化運行”聯系服務、關愛幫扶平臺。壹方面,逐步建立黨代表工作室(站),利用基層黨組織原有的地域布局,實現工作室(站)人員和硬件的節約高效。並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地方,通過建設部門、農村社區、工業園區等方式,建立區域性黨代表工作室。此外,各鄉鎮除了建立鎮級黨代表綜合工作室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區、組、中心村、較大村等工作站,將服務延伸到“神經末梢”,打通服務群眾“最後壹公裏”。另壹方面,利用各類黨代表工作室(站)延伸黨內關懷的“觸角”,推動黨內關懷的“元素”成為各類黨代表工作室(站)的功能拓展,及時掌握基層困難黨員群眾的實際需求,研究制定落實黨內關懷的相關措施,提高幫扶實效,形成服務對接、關愛幫扶的平臺。
(2)系統搭建黨群誌願服務平臺。壹是加強黨群誌願者隊伍建設。根據職業、地域、年齡結構等條件,靈活劃分組建文化、教育、體育衛生、涉農、跟團遊、老幹部、“兩新”等專業服務團隊,開展特色服務。邀請資深社會工作導師等專業人士對黨群誌願者骨幹進行培訓,增強組長的組織、領導、策劃、協調能力。二是創新服務載體渠道。根據社會需求,建立服務信息庫,開展菜單式誌願服務,開展工作黨員進社區、組織黨員先鋒崗“兩新”組織、大型為民服務日、扶貧濟困、義診送藥、惠農豐收熱線、宣講“中國夢”等專項活動,努力打造壹批正能量強、群眾認可的服務品牌。三是建立健全管理服務機制。實施項目管理,把黨群誌願服務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自選動作。建立公開承諾機制,采取公示欄公示、出具承諾書等形式,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定期就誌願服務做出公開承諾,接受群眾監督。此外,黨員誌願服務作為群眾評議和黨員黨性分析的重要內容,作為授予壹等獎的重要依據。通過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以身作則,促進服務升華。
(3)積極創新各種服務載體。壹方面,要加快基層黨建信息化建設,把握服務熱點,助推服務創新,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大力加強以政府網站為重點的* * *享受載體建設,實現活動、信息、智慧的* * *享受。積極拓寬以遠程教育網絡為重點的教育載體覆蓋面,從農村黨組織逐步覆蓋各類黨組織。註重利用QQ群、短信、微信微博等媒體搭建黨群即時互動的載體,增強宣傳引導、凝聚輿論、服務群眾的能力。結合社會管理創新需要,依托政府網上服務大廳和村級公共服務站,建設黨群事務網上代理服務載體,為黨員群眾提供黨務辦公、黨員組織關系轉移、群眾事務辦理等“壹站式”服務。另壹方面,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區分各類基層黨組織的特點,分類構建具有可操作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活動載體。比如,農村黨組織可以圍繞“三農”,開展“農業合作組織帶頭”、“市場銷售帶頭”等活動。社區黨組織可以圍繞建設團結互助的文明社區,開展構建和諧的黨群關系、創建便民利民的“生活圈”等活動。機關、事業單位、窗口部門黨組織可以圍繞四風轉變為接地氣,開展創建“服務型黨組織”、“我是窗口標兵”等活動。“兩新”黨組織圍繞黨建與企業發展、相互促進,開展黨員帶頭技術攻關、黨員生產“示範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活動。
第三,加強隊伍素質,提高群眾滿意度。
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服務成效的標準,把加強基層黨員幹部隊伍建設作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關鍵,努力建設壹支高素質的基層黨員服務型幹部隊伍。
(壹)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壹是抓好黨員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督促他們積極融入基層,自覺放下架子、彎下腰,熱情服務黨員基層群眾,傾聽意見、建議和呼聲,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基層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贏得廣大黨員群眾的信任和尊重。二是探索從機關單位選拔優秀黨員幹部到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和貧困村擔任書記或第壹書記,直接聯系和服務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此外,要通過普及教育和實踐鍛煉,切實增強基層黨員幹部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意識和能力。
(二)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壹是提拔有能力的人當村官,重點尋找能力強的“雙強”人才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充實包括大學生村官在內的農村後備幹部,通過掛職試用、壓力培訓、遠程教育、專題培訓等方式,提高其綜合素質和競爭力,增強基層群眾的意識和認同感。積極探索發展農村黨員的工作機制,嚴把入口關,提高發展黨員的質量。二是註重工業行業、群眾組織等“兩新”屬性強的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拓寬選拔渠道,采取公開競爭、“兩提壹選”等形式,積極從高校畢業生、成功人士、農民工、退伍軍人中選拔黨性強、能力強、改革意識強、服務意識強的優秀黨員充實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
(三)做好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壹是重視黨性,抓聯系,促服務。把黨性教育放在教育培訓的首位,強化基層黨員幹部的宗旨觀念,註重把教育培訓與聽民情、解民難、解民憂結合起來,以約談、定期約談、掛鉤幫扶等形式,把教育培訓融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之中。二是強調學風,抓作風,促政風。發揮培養單位、參訓單位、學生班委等管理主體作用,確保學風優良、紀律嚴明。充分挖掘和利用當地紅色資源建立教育培訓基地,開展專題教育,增強黨員幹部的政治組織觀念,加大政策法規教育培訓力度。抓好建章立制和流程再造,堅持GAI適用法、化繁為簡的原則,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三是註重探索,抓創新,促實效。積極探索創新教育培訓的載體、路徑和形式,如結合社會管理創新選擇培訓課題,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通過“請進來”對黨員領導幹部進行系統培訓;根據培訓對象類型,培訓內容有針對性地增加經驗交流、無領導小組討論、實踐體驗等環節;在突出黨校作為教育培訓主陣地的同時,進壹步拓寬思路,組織異地培訓,吸收和借鑒先進地區的經驗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