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聽了風聲,壹輩子都想不完”——為什麽金庸小說被反復翻拍成電影電視劇?

“聽了風聲,壹輩子都想不完”——為什麽金庸小說被反復翻拍成電影電視劇?

“壹山不容兩相思隔,壹地不容斷。聽風吟,我會想妳壹輩子。”

《神雕俠侶》裏,楊過和小龍女纏綿悱惻的愛情感動了多少“金童玉女”啊~ ~ ~

目前所有武俠小說家中,金庸小說的翻拍影視化程度最高!很多人想不通,為什麽金庸、梁羽生、古龍的作品都是武俠小說,後兩者從武俠小說的角度看也很精彩,但為什麽只有金庸的小說翻拍度最高?

有各種說法。有人認為金庸有靠山,有背景——這個真的很無語!我不知道金庸先生在泉下是否有學問,但他不會笑著罵:“我說我是世界上消極的人,世界曾經善待過我。”(笑傲江湖)

其實很多人困惑的主要原因是金庸小說主要定位於武俠小說和通俗小說——所謂“看山就是山”。所以把金庸的小說和其他武俠小說家相提並論。事實上,金庸小說已經遠遠超越了普通的武俠小說。可以說,他通過武俠小說的外殼,構建了壹個精彩而豐富的精神王國。把他的小說稱為武俠小說中的“紅樓夢”壹點也不為過!

作為壹個金庸小說迷,我想就“桃花影飛脫神劍,碧海流玉笛”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拙見:

壹、“欲練此技,必先入宮”——人物塑造的成功

說到“欲練此功,必先入宮”,妳首先想到的是誰——壹定是東方不敗!這樣的壹句話,給這個人物打上了深刻的、不可替代的印記,這是金庸小說人物塑造的成功之處。

記得金庸先生寫完《鹿山公爵》後,談到他寫完十四封信的原因:不重復,永遠寫不出壹個字!

在小說的人物塑造上,他不想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路。

這是什麽意思?也就是說,在他的每壹部小說中,塑造的每壹個人物都不是重復的。這非常抱歉!這也是壹種優秀的追求!

古往今來,所有偉大小說中的人物在讀者心目中都是獨壹無二的、不可替代的——比如文學史上只有壹個連(紅與黑)、只有壹個林黛玉(紅樓夢)、只有壹個林沖(水滸傳),金庸筆下的人物都有鮮明的、不可替代的性格特征,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哪怕是壹個小角色,他都給了鮮明的標記,比如《龍族》裏的包不同——“既不是也不是”~ ~ ~

讀金庸小說就像走進了人物大觀園,就像《紅樓夢》裏人物各異的世界,《三國演義》裏名人的並列,《水滸傳》裏五光十色的英雄。

而且每次看金庸小說,或者每次看金庸電影,這些讀者喜歡的角色都在我心裏復活,就像老朋友壹樣,天天不見三秋;像壹本好書,“舊書百讀不厭。”

二、“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故事豐富精彩

其實金庸小說的故事已經不能簡單用“豐富精彩”四個字來概括了。金庸小說是武俠小說,想象力非凡,文史知識豐富,文筆成熟,見識高超,已經超越了壹般的意義。他小說裏構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不是梁羽生和古龍能比的。《紅樓夢》講的是壹個家族的興衰,看似瑣碎,但為什麽對讀者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這就是故事中包含的人生哲學。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或者說人類有聽故事的心理,是因為“故事是人生的隱喻”。(羅伯特?麥基的故事)

金庸小說中想象的武俠世界,卻包裹著現實世界的人情世故,忠誠、愛情、迫害、欺騙、背叛,這些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的,在金庸小說中得到了精辟的詮釋。真的叫做“天地四方是江湖,人間聰明糊塗。”名利場風雨飄搖,但最後贏的就是輸的。”(俠客)

三、“大俠為國為民”——小說思想與藝術的完美統壹。

“美人老了,青春的瞬間,而不是世界末日,我戀戀不舍,被人遺忘在江湖。”(龍且八枝)。“江湖中相忘”出自莊子)。

“愛情不長,堅強是屈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書劍》)。“溫如玉”出自《國風琴》中的“言君子,溫如玉”壹句,“謙君子”出自《易經》第十五卦中的“謙君子”。

只舉最後兩個案例,涉及到國學三大經典——《易經》、《詩經》、《莊子》~ ~其他來自傳統文化和國學經典的句子,在金庸小說中隨處可見。

這既說明了金庸的博學多才,又說明了金庸在小說中處處註入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思想——

金庸小說中的正面人物,如喬峰、張無忌等,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仁、義、禮、智。所謂“俠士,為國為民”,反映了中國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和完美品質。所以,金庸小說裏湧動的,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思想血脈!正是基於此,金庸小說引起讀者強烈的精神* * * ~。

另壹方面,在藝術上,金庸小說突破了傳統武俠小說的寫作套路,脫離了傳統武俠小說單壹的套路和零散的視角,借鑒了西方的小說手法,構建了自己獨特的敘事方式,使其小說結構呼應、張弛有度,令讀者看後大呼過癮!所以馮其庸先生說:“金庸小說的情節結構很有創意。”

魯迅先生在評論《紅樓夢》時曾說:“士見易經,道見淫行,才子見纏綿,革命家見排人,長舌婦見宮中秘事……”如果把這句話套用在金庸小說上,那就是:

金庸小說中,有人喜歡故事的精彩,有人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有人感嘆命運的無常,有人理解“江湖”的復雜。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精神需求的讀者,都能在金庸小說中找到自己的欣賞位置和精神需求。

“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但我為之瘋狂;憎恨我所不知道的,微笑著死去”(《笑傲江湖》)。正是因為以上原因,金庸小說即使被多次翻拍成影視,仍然吸引著壹代又壹代的讀者和觀眾,願意再次走進他精彩的“武俠世界”,在刀光劍影、愛恨交織中享受精彩的故事,體味人生。不僅讓讀者和觀眾在故事中看到自己,更讓自己走進故事,去欣賞和體驗精彩的“武俠人生”!

  • 上一篇:如何發揮新媒體在企業文化中的作用
  • 下一篇:如果只能帶20公斤貨物穿越唐朝,會帶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