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數學教學中如何確立“核心問題”

數學教學中如何確立“核心問題”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體現數學的核心品質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強調學科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價值,忽視學生個體生命發展價值的弊端,與新壹輪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新制定的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充分借鑒了國內外的成功經驗,明確教育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為學科教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成為學生未來學習的重要方式。”項目實施方案壹、項目名稱小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研究二。項目的提出(壹)項目的提出背景“數學素養”壹詞最早出現在國家教委制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教學大綱(試行)》中,壹度成為我國數學教師的熱門話題之壹。壹般認為,數學素養是指人們通過數學教育以及自身的實踐和認知活動而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力、觀念和品質。它的形成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是壹個長期的、反復的、漸進的自我生成過程,也是壹個不斷反思和反證的自我體驗過程。壹旦形成,壹定會超越數學的知識,發揮長期的、實用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就是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參與生產和深造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這不僅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並最終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因此,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課堂,才能承載新課程的期待,也才能真正把新課程體現在學校生活中,落實到教育教學中。但由於陳舊的教學觀念和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仍以課本為主,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脫節,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嚴重脫節。課堂教學方法的單壹,學生的被動學習和死記硬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潛力難以發揮,課堂教學失去了活力;教師過於註重學生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基本態度和能力的培養;學生只註重書本知識的獲取,而相對忽視數學知識的應用,以至於只會計算不會使用。讓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成為壹句空話。因此,我們必須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使課堂教學成為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溫床。因此,我區根據當前教育形勢和當地實際,提出了“培養小學生基本數學素養的研究”課題。(二)研究的目的和價值《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每個人都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每個人都能得到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然而,我們身邊的老師註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註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忽視了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培養。數學素養是指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壹定的心理發展內容和水平,並相對穩定的心理素養,包括知識、能力、技能、觀念、態度、行為習慣、價值觀等。因此,我們課題組成員研究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以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展。它的主要目標如下:1。改善教師的教學理念,註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註重學生解題能力的目標進壹步升華為培養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因此,教師意識到培養數學素養比培養成績更重要,自然會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的數學能力有壹個跨越式的提高。通過本研究,教師可以了解和認識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探索和形成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策略。2.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過於註重知識傳授的傾向,使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能夠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數學過程是壹個體驗和領悟的過程,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分析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變化規律,充分展示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形成開放、自主的數學教學方法。通過研究,激發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深刻性和創造性。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是壹項系統的工作,必然有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關註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獨立思考、認真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這項研究,學生可以進壹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4.完善數學教育評價體系,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傳統的數學教學評價觀是“以教師評價為中心,以結果評價為中心”這種評價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制約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指出評價的功能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教師對教學實踐的改進和提高。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數學評價體系,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是壹項具有挑戰性的綜合性工作。通過本研究,進壹步完善學生數學素養的評價方法,形成科學合理的小學數學學習評價體系。本研究將以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為基礎,針對我區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教育環境,以新課程理論為指導,組織全體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探索和補充實踐研究,總結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基本方法和原則。希望本研究能進壹步提高我區小學數學教師的整體科研水平,提高學校數學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三)完成研究的條件(包括研究能力、圖書資料、實驗設備、領導態度、經費保障等。)參與本次研究的成員有9人,其中項目負責人帥瓊是全國優秀教研人員和全國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先進工作者,省市學科帶頭人,江西省小學數學中心組成員,具有中級職稱。在壹線教學工作15年多,擔任學校教務處主任,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組織科研項目的能力。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專業刊物上發表多篇教學科研論文。她從事數學教育工作以來,已有30多篇論文分別獲得國家、省、市級獎。本人從2004年開始從事數學教研員工作,從事教學、科研工作8年多,有壹定精力參與研究工作。承擔此項研究的其他8位教師均為新區數學中心組成員,各校數學教研室負責人。他們年輕好學,教學科研基礎紮實,是我區數學教學壹線的拔尖力量,為本研究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區R&D中心將對現有的圖書、資料等資源進行梳理,統壹調配,妥善安排實驗學校,充分發揮基層教學試驗田的作用。項目負責人和研究人員積極參加多渠道、多形式的教研培訓,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專業理論水平。如參加省市業務部門組織的學科知識培訓,閱讀專業理論書籍,網上學習等。考慮到新區教育的長遠發展,教體部制定了項目研究帶動全區教育發展,從制度上保證項目研究的資金支持。區管委會和財政部門將大力支持項目研究經費。三。指導思想本課題的研究將嚴格執行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密切關註國內外教育科研動態,加強專著和核心期刊的研究,加緊現代教育理念向具體教學行為的轉化。關註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過程,為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創造最佳環境。4.項目的總體目標是使學生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壹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和數學活動經驗)、基本數學思維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學會運用數學的意識,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本課題的研究以新課標的四個維度(知識與技能、數學思維、問題解決、情感與態度)為總體目標,以學段為具體目標,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產生數學意識、產生數學情感。
  • 上一篇:如何當好壹名班主任
  • 下一篇:嬌嬌與趙本山的恩怨:她從被提拔到消失經歷了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