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壹上大學,自然就進入了戀愛階段。壹方面,大學生在高中學習、高考沖刺後,想放松壹下。此時,他們的身體發育已經到了後期,被壓抑和隱藏了很久的對異性的愛戀欲望自然而然地湧現出來。另壹方面,大學生活相對自由,可以擺脫父母和老師的雙重束縛,為談戀愛創造條件。壹個大學生說,壹個人離開家鄉上大學,遠離家人,留下我們這些留學生,沒有朋友怎麽活?
幾年前,北京的大學裏流傳著壹首校園歌曲《今天是周日》,裏面唱道:“今天是周日周日,校園冷清。北京學生回家團聚,留下外地學生壹個人。沒有約會,沒有戀愛可談,晚飯做泡面。書記和主席來視察,教育我們樹立無產階級人生觀……”,唱出了大學生孤獨無聊的感覺。
客觀來說,大學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各種社團的活動也很多,方便各系同學擴大人脈,加深了解。現在是廣泛選擇未來伴侶的最佳時機。而且出了校門,生活圈子都集中在單位壹個地方,認識的人有限,選擇余地小。以前校園裏有句順口溜說女大學生“壹年級很迷人,二年級很挑剔,三年級很焦慮,四年級沒人要”。可能有些誇張,但確實反映了壹些關於校園戀愛的事實,因為男大學生固執地認為,畢業後沒有男朋友的女生都是別人留下的。有鑒於此,某大學哲學系壹位副院長說,我們不禁止大學生談戀愛,怕他們畢業後找不到對象。
進行了生物學分析。男女交往壹般有四個時期,即異性排斥期、異性愛老人期、友誼交流期、熱戀期。青年時期的大學生充滿了熾熱的熱情和青春的活力。他們從全國各地聚集在壹起。在經歷了對不同長輩的排斥期和可能的戀愛期後,來到大學必然會和不同的人交往。所以,出於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他們必然會產生對愛情的渴望。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阻止大學生談戀愛是不現實的。然後,桑老師又提起了下壹個話題:愛情在校園裏。2001年5月28日,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全國超長人才專業委員會主任、江蘇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大學生心理委員會主任桑教授就大學生戀愛心理進行了精彩的講座。
改革開放以來,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催化了高等院校。隨著觀念的更新和時代的變遷,大學校園不可能與外界超脫。80年代初,人們壹談“大學生戀愛”,就有喊打聲。偶爾有“打天下”的同學在戀愛時躲起來,內心害怕恐慌,表達猶豫,結果往往很慘。然而,歷屆大學生的不斷沖擊和抗爭,終於將“不愛”的冷面變成了今天“不提倡不禁止”的政策。
但是,高校不是中學,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寬松的環境和獨立的空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大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休養生息”。他們可以在圖書館苦讀,可以去舞廳瘋狂壹夜,也可以去電影院溫柔壹夜。歌德不是說過:哪個男青年不擅長愛情,哪個女青年不擅長愛情嗎?白天唱歌,青春相伴,他們的生理欲望刺激他們過早地墜入愛河。有人公然宣稱“戀愛和學習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事業和愛情,本質上是人生的主旋律和第二旋律旋律。只有協調得當,才能產生良好的興趣。所以羅素說,“為了愛情犧牲事業是愚蠢的,但是為了事業完全犧牲愛情也是同樣愚蠢的。”所以有同學認為“如果是為了愛情,兩者皆可拋”的偉大精神是不可模仿的。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大學生,他們有責任創造出符合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 * *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新的戀愛方式和行為,既能體現愛情的純潔和高尚,又不僵化不莽撞,既要熾熱、活潑、豐富、理性、深刻,又能使戀愛雙方獲得壹種積極、健康、向上的力量和享受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