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民歌的名字,在中國和世界廣為傳唱,江蘇省揚州市。
起源
《茉莉花》是江蘇的壹首民歌,眾所周知,因為江蘇的版本是最早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但它的起源卻頗有爭議。目前的主流觀點是茉莉花起源於揚州。
上世紀90年代,江蘇省的南京、鹽城等城市爭相站出來說自己是山歌《茉莉花》的發源地,還在壹些媒體上發表文章為證。2000年6月65438+10月65438+6月,兩位揚州知識分子在媒體上發表了壹篇題為《茉莉花發源於揚州清曲》的文章,此後再無其他不同聲音。這兩位知識分子分別是揚州清曲研究室常務副主任朱祥生和副主任聶風。其中,聶風先生還師從現代揚州清曲大師王萬青。長期對清曲的了解,讓他們堅信茉莉源於揚州清曲。
揚州清曲又稱揚州小曲、揚州小調。茉莉花原是揚州的秧歌小調,經過歷代揚州清曲藝人的不斷加工,演變成揚州清曲的壹個品牌名稱,花腔。在清代乾隆年間出版的壹部當時廣為流傳的地方戲集《百秋集》中,收錄並出版了花腔,配有曲譜和歌詞。除了幾個詞,其他詞的歌詞都還不錯,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花腔記錄。這足以證明茉莉花起源於揚州清曲。兩位知識分子從其他方面列舉了各種證據來證明茉莉和揚州的起源。文章出來後,異響立即消失。後來很多外地的學者文人開始陸續發表文章,說茉莉是揚州人。
這首家喻戶曉的揚州小調,在當時揚州的影響下,傳遍了全國,也影響了其他很多地方的戲曲和曲藝。150年前,揚州作為當時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和世界名城,誕生了茉莉花,在當時是家喻戶曉,人人都會哼。幾十年後,普契尼在創作《圖蘭朵》時,選擇《茉莉花》這樣壹首既代表東方神韻又風靡中國的主題音樂,來烘托中國人的愛情故事,是很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發展和影響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因此有大量的民歌廣為流傳。它們就像晚春三月花園裏的花,五顏六色,姿態萬千,芳香四溢。其中有壹個品種栽培歷史悠久,廣受大眾喜愛。她就是大家熟知的民謠《茉莉花》。
“茉莉花”自古以來就流行於全國各地,品種繁多,但以流行於江南的壹種最為廣泛,最具代表性。她的旋律委婉,起伏流暢,感情細膩。通過對茉莉的贊美,含蓄地表現了男女之間簡單溫柔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其歌詞就已發表在戲曲劇本集《百秋》中,可見其歷史悠久。
十八世紀末,壹個外國人記下了她的曲調,歌詞用英語和漢語拼音的意譯表達。後來,壹位名叫約翰·貝洛的英國人來到中國,擔任第壹任英國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出版《中國遊記》。也許在他眼裏,《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所以他特意在作品中刊登了《茉莉花》的樂譜,於是這首歌成為第壹首以刊物形式流傳海外的美國民歌,並開始在歐洲和南美流傳。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癥患者中完成了歌劇《圖蘭朵》的第壹稿,與世長辭。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壹個美麗而冷酷的圖蘭朵公主的故事。普契尼將《茉莉花》的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壹,將其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此外,劇中的所有人物都穿著元朝的服裝,從而使外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具有中國的色彩和味道。1926年,該劇在意大利首演,獲得巨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芬芳隨著這壹戲曲經典的流傳,在海外更為廣泛。
據近年媒體報道,《茉莉花》,原名《花調》,原本有三首歌詞,依次唱出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1942期間,音樂人何芳前往江蘇省揚州市所屬的儀征市六合金牛山,采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並逐壹記錄下她的曲調和歌詞。1957他改編了原曲的原話,三首歌詞都用了同壹個曲調,從唱三種花到集中唱茉莉花,以悠揚的拖腔結束,成了現在大家熟悉的樣子。這首歌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錄制,因此進壹步流傳。
本世紀初,張藝謀在申奧和申博宣傳片中使用了《茉莉花》作為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幕。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帶著他們的徽章緩步走向祈年殿時,樂隊裏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刻,妳所聽到的茉莉花的音樂,委婉中帶著蒼勁,細膩中帶著激情,飄飄中帶著堅定,似乎在告訴世人,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前進。隨著這些電視劇的播出,相信茉莉花的香味會飄得更遠更廣。
所謂民歌,就是在某壹地區長期廣為流傳的民間曲調,在後人演唱的過程中經過改編加工,其詞曲作者基本無從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