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冷食的由來
有句話說:民以食為天。然而,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吃的意義早已不僅僅是“活著”,當然也不僅僅局限於享受“美味”。現在之所以把“吃”升級為“文化”,是因為它包含了豐富的民族、歷史、地域內涵。
壹種觀點認為,寒食節起源於周朝禁火的舊制度。那時候有個習慣,每個季節都要換火。在晚春火災發生之前,人們被警告不要生火和吃冷的食物。在舊的寒食節,粥是主要食物。據《荊楚歲時年譜》記載:“去年冬節壹百五十日,狂風連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做薏米粥。”
寒食節傳統食品
清明果
清明節前後做的壹種食品,水果看起來像餃子,但味道卻大不相同。皮是鼩鼱或艾草做的,餡是韭菜、雞蛋、豆腐幹等。
綠色大米
又叫黑米、黑米、黑米,用黑米樹法的汁液染糯米煮的飯,顏色是吳琴,是寒食節的食品之壹。每年三月初三,畬族家家戶戶都會煮“黑米”,贈送給漢族的親朋好友。久而久之,當地漢族也有清明節吃“黑米”的習俗。
桃花
冷粥
在寒食節期間,人們不允許移動煙花,所以他們需要準備小麥粥等冷食,以紀念這種冷食粥是從寒食節流傳下來的節日飲食。
潤冰彩
又稱潤餅、嫩餅,是春卷的壹種,起源於泉州,後流行於臺灣省和福建。每逢清明節,泉州人都有吃“潤餅菜”的習俗。據說這是古代寒食節的遺產。
桃林
油炸麻花
壹種油炸面食,古代稱為“冷食器具”,是壹種寒食節食品。荀子自古有之,如今南北有別。北方的粽子以小麥粉為主,大方自由。南方痱子以米粉為主,精致細致。
青團;甜綠飯團
壹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餅,香甜軟糯,味道鮮美,有艾葉的香氣。吃團子主要流行於江南的清明節、寒食節等節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
寒食節的習俗
1、秋千:秋千最初是古代寒食節的宮廷女子遊樂項目。五代王人禹《開元天寶遺》記載“天寶宮中至日寒食節,竟豎起秋千,令宮中妻妾大笑,以為是盛宴。皇帝稱之為半仙戲,故京師士人稱之。”宋代宰相文彥博的《寒食日過龍門》詩,形容為“橋上楊柳懸壹線,多蕩掛彩繩。”
2.蹴鞠:流行於唐代。宋代《文學通考》載:“蹴鞠,蓋始於唐。種兩根竹子,高幾尺,網上纏網,為門量球。球分友友,局分角贏。”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景宗皆喜打蹴鞠,州府元貴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皇禦殿東閣,觀武大臣及武氏兒女,設宴待宰大臣。”宋代還有《太祖蹴鞠圖》。
3.吟詩:寒食節,文人思鄉親人,或借景作愛,感情豐富,靈感突發,詩人很多。據調查,唐玄宗、張碩、杜甫、韓愈、柳宗元的詩歌有300多首,宋金元的詩歌有100多首,成為中國詩歌藝術中的壹朵奇葩
全國各地寒食節的飲食習俗
山西
晉中地區至今還保留著清明前壹天禁火的習慣。在很多地方,祭祀儀式完成後,會分祭祀食物。晉南人過清明節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饅頭,中間夾核桃、棗、豆,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綁壹個雞蛋,取名“子福”。需要蒸壹個大大的總“福”來象征家庭團聚和幸福。上墳時,壹般“子夫”是獻給先人的,掃墓後全家共享。
上海
按照上海的舊習俗,祭祀用的蒸糕要用柳條穿起來,曬幹存放。當他們在漫長的夏天到來時,他們會被油炸並給孩子們。據說夏天吃了不會生病。清明節有吃團子的習俗。將無芒雀麥汁和糯米混合在壹起,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用豆沙、棗泥等餡料包裹,放入以蘆葦葉為底的蒸籠中。清蒸球色澤翠綠,香氣四溢,是清明節最具特色的時令食品。上海也有壹些人,清明節,掃墓、家宴愛吃桃花粥,愛用刀魚。
中國臺灣省
臺灣省人掃墓的習俗大體可以分為兩種:壹種是壹般的掃墓,儀式和祭祀比較簡單,大多只為年糕、餅、糕;二是修祖墳,祭祀儀式對於祭祀來說相當隆重。壹般祭祀儀式包括各種祭祀禮品、12種蔬菜、糕點等。掃墓時,壹定要在墳周圍放置“墓紙”。每張紙上都壓著小石頭,墓碑上必須放壹摞。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給祖先的錢。如果是修墓,也就是修整祖墳,全家人會聚在墳前吃紅雞蛋,蛋殼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以前臺灣省農村,每次掃墓完,都有壹群孩子來討錢。來的人越多,將來家裏越發達,主人也願意給那些孩子錢或錢。
山東(省)
即墨吃雞蛋和涼糕,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涼拌高粱米。據說如果不這樣,就會下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他的眼睛很亮。
舟山
老定海的掃墓祭品有壹個特色。很多菜都是涼菜涼菜,還有清明特色小吃——青餅、條紋餅,可以涼拌著吃。儀式結束後,要給看墳的孩子“搗碎錢”(搗碎的青餅也是圓形和菱形)。上墳後,回家還要做“清明湯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