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沿海地區包括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有12個沿海省、市、自治區(不包括臺灣省)。面積占全國13.6%,人口占全國42%。中國主要的工業基地——遼寧中南部、京津唐、滬寧杭都集中在這裏,重要的農業基地——黃淮海平原、長三角、珠三角也大多分布在這裏。從全國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高,工業、農業、交通和通訊設施基礎好,商品經濟比較發達,與海外國家有著傳統的經濟聯系,信息靈通,對外交通便利。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五大對外開放經濟特區,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沿海港口城市14個,長三角、珠三角、閩桂沿海、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等經濟開放區都在這裏。
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點是加強傳統產業和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大力開拓新興產業,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和高端消費品產業,使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加快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開放區的建設,充分發揮對外引進、對內聯系、對外對內輻射的作用,使這壹地區逐步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海洋開發、向全國培養和輸送先進技術和管理人才、向全國傳遞新技術、提供咨詢和信息的基地。
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能源和交通短缺、原材料短缺、北方省市淡水資源短缺、部分人口密集區和城區環境容量和環境汙染問題、大江大河下遊汛期防洪問題。這就需要調整產業結構,完善交通網絡,加強與中西部地區的橫向聯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集約商品及創匯農業生產,整合長三角和環渤海。
中部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9個省份,占全國總面積的29%,人口的35.6%。這個地區在能源和各種礦產資源方面有明顯的優勢。東北有全國最大的天然林面積,內蒙古有廣闊的天然牧場。大部分省份農業相對發達,是我國重要的糧油棉糖產區。今後,中部地區應加快能源和原材料加工,主要是電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磷礦和建材的開發建設。同時,大力發展農業,促進糧食和其他經濟作物的穩定增長,逐步把中部地區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產基地、若幹重要機電產品生產基地和能夠提供大量商品糧和其他農副產品的生產基地。
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鐵路運輸能力不能滿足山西能源基地煤炭運輸的需要,黃土高原大量水土流失,東北地區過度砍伐森林,黃河下遊河床持續淤積帶來的隱性洪水危機,長江中遊洪水,長城沿線沙塵暴。因此,在加快能源和原材料工業建設,充分發揮農業生產潛力的同時,要加強西氣東輸通道建設,大力造林綠化,保持水土,防止土地沙化和河流泛濫,大力發展與東部沿海和西部地區的橫向聯系,使之成為我國經濟布局逐步由東向西轉移的重要環節,擔負起連接東西的作用。同時,我們將生產更多面向全國和出口的產品,並在新技術和新產品方面取得突破。
西部地區包括西北的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南的四川、貴州、雲南、西藏9個省區。面積占全國的57.4%,人口占全國的22.4%。據初步調查,各種資源豐富,特別是能源和各種礦產資源前景可觀。但目前探索還不夠,開發利用更少。除四川盆地、陜西關中、甘肅蘭州等少數地區外,這壹地區工農業基礎薄弱,交通不便,人口和城市較少,科技文化教育不發達。今後要大力發展農林牧業和運輸業,有步驟地開發能源和礦產資源,因地制宜地發展加工業。由於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北地區氣候幹旱,在不宜開墾和耕種的地區過度開墾和放牧,造成土地沙化和生態環境惡化。西南地區地形崎嶇,交通困難。目前,該地區經濟建設的主要任務是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選擇水資源較好的地點,發展綠洲農業,逐年減少糧食調入量;加強草原牧區建設,植樹種草,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畜牧業;充分發揮三線建設的基礎和能力,加快軍工技術向民用產業的轉化和擴散;加快既有鐵路幹線電氣化改造,建設連接中東部沿海地區的鐵路幹線,努力搞好公路建設,發展人口稀少地區的地方民航;在黃河上中遊、長江上遊、新疆塔裏木盆地、陜西、甘肅、寧夏建設能源礦產開發區;建設川滇黔邊區,使之逐步成為主要能源和原材料的生產基地;建設新疆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地區,使其逐步成為新疆重要的工業樞紐;進壹步開放西部邊境部分城鎮,發展邊境貿易。從長遠來看,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工農業發展空間廣闊,是國家的戰略儲備地區。
全國根據東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地區的自然和經濟特點、各自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安排發展重點,規劃生產力的合理布局,采取東西結合的發展戰略,沿海和內陸相互支持、相互促進,使各地區各有優勢發展。為了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率,必須加強區域經濟的合理分工。在加工工業集中的地區,特別是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要積極發展技術水平較高、資源消耗較少的工業和出口產品。在資源豐富的地區,要加快資源開發,適當發展加工業。同時,加快東西交通幹線的建設,擴大沿海與內陸的交流,縮小沿海與內陸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促進全國各地區、各民族的繁榮,有計劃、有步驟地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