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祭竈小年節:如何祭竈?

祭竈小年節:如何祭竈?

我們常說,農歷新年是指農歷臘月三十,小年是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在壹些地區稱為謝棗、棗節、棗王節、棗節。顧名思義,祭竈節就是祭竈,那麽祭竈的程序是什麽呢?這壹天有什麽說法?祭祀爐是做什麽的?跟我壹起看下面這篇文章,妳就知道了。

小年是人們祭竈的日子。據說在這壹天,竈神村叫竈神菩薩,每個人都要向玉帝報告這壹家的善惡,讓玉帝賞罰。祭竈的時候也要把凍米糖放在竈神的嘴上,讓他說不出玉帝的壞話。竈神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掌管飲食的神,又稱“竈王”、“竈王爺”或“竈神”,大多數人認為是男神。關於它的起源有兩種解釋:提到周成王時,有壹個人叫張舟。因為吃喝嫖賭,耗盡家產,賣妻為妾,最終淪為乞丐。有壹天乞討到壹個有錢人家,恰好是原妻家。原配妻子邀請他進屋,可惜主人回來了。主人讓妾燒水洗澡,張舟為了維護原配夫人的榮譽,自願被燒死。原配妻子每次在廚房竈臺上做出犧牲後,主人在詢問時謊稱尊重竈神。街坊的人都做到了,都成了廚神。第二,玉皇大帝的第三個兒子因為好色惹禍,得罪了神靈。本來應該是凡人,但是皇帝寵愛,就把它做成了竈神,說是可以天天陪老婆。為了防止她們偷窺,女人們穿上圍裙做飯。

據說竈神有監視人間罪惡,掌握壹家之幸的功能。東晉葛洪《抱樸子內篇》魏徵說:“月夜,竈王爺也告白天人。偉人奪紀,紀三百日。小者取數,算者取三日。”元明前後成書的《董廚燈儀》壹書中有這樣壹句話,“竈神身居要職,掌握百姓倚重之權”,“他是天庭七元使者,日內把壹切交付”,以及“他是陰陽之主,雖有善惡,卻在修煉;但是,是非,要恭敬,要記錄。”清朝的《敬竈百科》上說,竈王爺受壹家香和壹家康泰的保護。審視壹個家庭的善惡,發揮壹個家庭的功過。每次侍奉庚申日,都是演玉帝,最後壹個月算。多做事的,三年後福壽;如果太多,三年後,禍從天降。

臘月二十三,習慣上的小年。自夏朝以來,中國人民在小年期間祭祀爐竈已經成為壹種傳統習俗。竈神又稱竈神,是傳說中被玉帝封為竈神,負責管理每壹個竈火的飲食的神。竈神曾被崇拜為家庭的保護神。很長壹段時間,每個廚房的北面或東面都有壹個竈神寶座,中間有壹個竈神的偶像。神像兩邊貼了“天道說好話,下界保平安”。臘月二十三,竈神會回天,向玉帝報告民情和家族的善行或惡行。所以有農歷二十三祭竈的習俗。每年家家戶戶都會把竈王爺的畫像摘下來,用蜜餞瓜畫在嘴邊,讓他老人家在玉帝的地方多為家人說好話,還會說“畫的時候多說好話,不要說壞話”。當竈神的嘴被塗成甜的時候,他會點燃雕像,放在鈸上。有錢的人還會端上壹些糯米做的蓮子八寶飯。據說這樣會讓竈神老人家更滿意。根據竈神的報告,玉皇大帝將這壹家人在新的壹年裏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托付給了他們。竈神在除夕夜回到各家各戶,繼續行使保護和監督家庭的職責,然後在明年臘月二十三回到天宮。對於壹個家庭來說,竈神的報告和他得到的吉兇禍福,真的是利益攸關。家家戶戶都希望竈神為自己的家人說好話不說壞話,以便來年過得更安穩,還有各種祭祀竈神的儀式,比如獻蜜瓜、送竈神,以求吉祥,祈求好運。

竈神能不能因為這些蜜瓜而喪失原則,在玉帝面前胡說八道,估計誰也說不清楚。然而,這些祭祀爐竈的儀式在農村和城市地區仍然相當普遍。幾天前,商店和超市提供了特殊的“祭竈水果”。其實,祭竈儀式只是人們的壹種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我真的很喜歡這種喜迎春節的態度和形式,很懷念那種回蕩在大街小巷的“蜜瓜祭竈,過年來了,姑娘要花,小夥子要槍”的民謠,很懷念那種“千家萬戶總以新桃換舊桃”的傳統民俗。

哦,對了,民間還有壹句話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竈”。送竈神上天的時候,女人是不能犧牲竈臺的。都說竈神是小白臉,女人的祭祀爐,尤其是美女的祭祀爐,容易讓竈神難以抵擋誘惑,得罪“男女”這種常見的事情。哦!哦!原來上帝都難免犯錯,何況人。雖然這個出處很難解釋,但是民間流傳的故事和傳說還是挺有意思的,摘抄如下:

古時候,有壹個叫張生的人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看到兒子到了結婚的年齡,就找人提親。據媒人說,丁香園裏有壹個叫丁香的女子,才貌出眾,溫柔賢惠,聰明勤奮,性格很好。與張成生結婚後,丁香每天早出晚歸,不辭辛苦地做家務,使家業逐漸興旺,蓋了幾間新瓦房,日子過得不錯,成了遠近聞名的富戶,讓三鄉四裏的人羨慕不已。

看著自己的家庭生意越做越大,張生覺得自己很有錢,他也不願意去想這個家是怎麽從窮變富的。只看到丁香花黃皮膚黑皮厚的人,就有了討厭老照片的新想法。聽別人說海棠花周圍風景不錯,就帶了酒和吃的,壹個人去了。我壹看,果然名不虛傳,五顏六色的鮮花盛開。陽光下,花兒的顏色鮮艷奪目,真是壹片花海,香氣四溢。此情此景讓人流連忘返,樂不可支,自己把酒打開喝了。但最遺憾的是,沒有人和他分享這份快樂。正當我胡思亂想時,突然花叢中走來壹位美女,她鮮艷的衣裙光彩奪目,婀娜多姿,無與倫比。

看到張生給自己倒酒,美女笑著說:“我以為我心情很好,沒想到有人來找我。”張大吃壹驚,忙問她是誰。她回答說:“我叫海棠,是這裏首富的女兒。”張很寂寞,看到這麽漂亮的女人送上門,高興地邀請她壹起喝酒。我壹邊唱,壹邊心想:“這位美女柔美的嗓音,迷人的舉止,真是讓我心醉神迷,躍躍欲試。”美女善解人意地撲進張的懷裏,舉杯和幹了壹杯。張也在美女面前滿口發誓要娶她。張生回家後,立即摘下紫丁香,娶了海棠。海棠和張生整天過著奢侈的生活,兩個人都不管家務,坐在空位子上。這時,張生的母親非常生氣,她的家族生意衰落了,她的土地和房子都被賣掉了。海棠看見張生連飯都吃不下,就偷偷跑了。張生從此成了乞丐。街上的許多人都認識張生。當張出現在街上乞討時,許多人當面嘲笑他。為了避免熟人尷尬,他們改在外地乞討。

有壹天,天快黑的時候,我看見遠處掛著紅燈籠的壹家人。我走近看了看。看到這戶人家的傭人,我恭維了壹句,要了壹碗湯。仆人給了他壹碗湯,覺得味道很好。他喝了第二碗湯之後,天就全黑了。張問傭人說,“天黑了,壹個陌生人。請妳問問妳的主人。”仆人說“是”。張進去住下,說還餓,要湯。仆人馬上端來了湯和食物供他選擇。用完後,他問仆人:“妳的主人對別人真好。妳能告訴他我想見他嗎?”仆人說:“我的主人真是好心腸。只要告訴他,他就會來。沒必要還。”不壹會兒,店主的主人來了。張生乍壹看覺得很熟悉,然後他仔細看了看。原來是他摘下的壹片丁香。丁香問:“妳和我離婚後又娶了有錢人的女兒,這不是很好嗎?”妳是怎麽走到這壹步的?”張生羞愧極了,他想,“我沒有臉見任何人,所以去死吧。壹眼望去,丁香家的大鍋竈裏的火正熊熊燃燒。如果我死在這裏,我的遊魂可能還躺在爐子上,這樣我就可以向我的主人道歉和祝福了。”想到這裏,我壹頭紮進大鍋裏燒死了。當玉帝知道這件事時,他認為是張生的錯。雖然不好,但他懂得害羞,把自己燒死,封他為廚王。接旨傳旨,封張為廚房之王,壹家之主。每個家庭都在節日裏用水果向他表示敬意。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神要神報告各家各戶的情況,三十號晚上回到原來的崗位,在天上住七天。

人們害怕竈神在天堂裏不會說自己的好話。在送他上天之前,他把名字改成了竈神菩薩,這樣比較好記。同時,除了水果,還有雞肉、豬肉、米制品、飲料、茶等。都為他準備了足夠的吃喝。在禮拜的時候非常體貼之後,他會祈禱,希望他回天的時候好好說話。後來有人把糯米(或米粉)做成糍粑或年糕來祭拜他。據設想,這種糍粑或年糕會粘住他的嘴,使他不能說話。人們在神位兩側寫壹副對聯:“天道好言,下世安”,或“天道好行,回宮吉祥”。這是壹個傳奇的童話。故事中,張生致富後忘恩負義,趕走勤勞的妻子另尋情人,家業盡毀,最後沿街乞討。這個教訓應該吸取。然而,當張生和萊拉再次相遇時,他們被尚未完全熄滅的良知喚醒,他們敢於承認過去的錯誤。他們羞愧難當,投火自盡,最終得到世人和不朽家族的原諒。

向竈神獻祭

  • 上一篇:社區聖誕活動計劃
  • 下一篇:山東省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條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