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份文化遺產中,勤勞的山西人用另壹種制作面食的方式表達內心的精神世界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這就是山西面塑。
面塑——俗稱“面人”、“面羊”、“花饃”。各地叫法不同,形式也各有特色。大多出自山西省農村鄉鎮家庭主婦之手。它們是由面粉經過揉面、造型、籠蒸和上色制成的。大多是誇張、簡潔、樸素、具有鮮明的民間和地方特色,然後延續到城市,發展成不可食用、防腐、防裂、易保存的比例,用藝術家的巧手揉捏而成。
山西面人主要分為霍州面人、忻州面塑面人和江州面人。
霍州面人被當地人稱為“羊肉泡饃”。“羊”字在古代是“外來”的意思,有“吉祥”的意思。通常,隨著春節假期的臨近,農婦會根據當地習俗,用家人研磨的精制粉末制作小貓、小狗、老虎、玉兔、雞、鴨、魚、青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滿屋”、“巧夫巧母”。霍州面人造型簡單,修飾很少,往往只用紅點上色。
忻州面塑是流傳於這壹地區的傳統民間藝術,深藏於民間,已成為當地的手工藝之壹。在忻州地區,春節期間要祭神,蒸供品。節前將面團揉成“佛手”、石榴、荷花、桃子、菊花、馬蹄等。,而各種供品俗稱“花包子”。
忻州小籠包,中間常常夾著紅棗,既有裝飾性,又有營養和調味,很受歡迎。還有壹種當地的大型祭品叫棗山。這種棗山是用卷好的紅棗,拼接成等腰三角形。角頂常塑如意紋,其上加三五個面塑“小元寶”,同時塑壹個咬“銅錢”的“乾隆”。棗山蒸熟後可變色,成為壹道亮麗的民間藝術..
江州是新絳縣。每到節假日,這裏的家家戶戶都會磨面粉,做各種面塑來慶祝節日。因為這裏的面塑講究色彩點畫,色彩艷麗,所以當地人稱之為“花饃”。江州花饃造型誇張,特別是動物。
在城市和農村,大部分家庭主婦都會捏包子,壹般會捏出各種形狀的包子。因為是自用,雖然水平不同,但不影響吃。
這種家家戶戶都要開展的民俗活動,造就了壹大批捏包子的能工巧匠,代代相傳。
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機械化生產逐漸取代了手工藝,包括面塑藝術在內的很多民間工藝品在市場上的空間越來越小。
發展山西面塑藝術,必須創新。
根據十六大報告提出的“支持保護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精神,我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於2003年初啟動,民間藝術被納入保護範圍,這是壹個福音。
山西面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這是眾所周知的。面食和面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面塑藝術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得到山西面食廣告的品牌效應。山西面塑藝術通過不同形式的展覽、旅遊推介會、旅遊景點展銷或工藝品展銷會等方式向市場推廣山西面塑,讓市場通過山西面食這個品牌逐漸了解山西面塑藝術,從而擴大影響力。在2003年山西國際面塑節中,有壹個櫥窗展示面塑,以動物和植物為創作主題,充分展示了面食與面塑的密切關系,也充分體現了山西面食這樣的品牌會給面塑藝術帶來的效應。
山西面塑在各個地區都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使面塑藝術達到壹個更高的水平,面塑的內涵和質量提高到壹個新的水平。還要培養或造就壹批具有壹定專業知識、熱愛民間藝術、獻身於事業的專業人才。
面塑藝術的表現形式比較單壹,多以人物或動物為題材,雕塑壹般以十二生肖和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為題材,只適合幼兒觀看,多年來沒有變化,遠遠落後於現代人的審美追求。這種單壹的表現形式阻礙了面塑藝術的發展..
山西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這片沃土上,面塑藝術有著取之不盡的三晉文化題材。在燦爛的歷史長河中,山西湧現出了壹大批歷史人物。春秋時代叱咤風雲的有著高尚的品格,他寧死也不願受魯的擺布。他是戰國時偉大的思想家、老將廉頗,漢代著名的衛青、霍去病,晉代的大學者關羽,國際宗教旅行家裴秀法顯,唐代的武則天皇後,宋代的王維、柳宗元、大詩人王波、王之渙、王昌齡、白居易,政治家、歷史學家司馬光。他們都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特殊貢獻,是山西的驕傲。每個角色都會有壹個生動的故事作為面塑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