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文革”,由於文化水平和歷史知識的普遍下降,很多人對京劇和所有傳統戲曲都不熟悉,使得國粹受到冷遇;甚至成為被排斥的對象。雖然中央領導多次要求“振興京劇”、“從孩子做起”;李瑞環同誌任天津市市長時,親自安排青年京劇團的業務活動,組織“百日訓練營”,邀請資深藝術家講授名劇。他在中央擔任政協主席後,提倡“以聲帶像”,讓優秀的名劇留下影像,供後人學習和傳播。但是,壹些基層領導執行不力。近年來,不僅“百花齊放”的政策沒有落實,反而有人把演員演戲、觀眾看戲當成“樂趣”,讓國粹與麻將、撲克混為壹談。壹位媒體負責人居然說:“傳統藝術是垃圾,盡量不要宣傳”;有些企業領導不知道應該恢復哪些優秀的傳統劇目,只熱衷於按照那些給資金的“策劃人”的意圖排演演員不愛玩、觀眾不愛看的劇目,不惜投入資金讓媒體叫囂。於是,很多類似上海《蓮花燈》的新劇,比如肆意破壞原著的京劇,以及貼近小品、隨意開玩笑的新劇充斥舞臺。壹些演出場所的負責人誤以為外國人聽不懂京劇唱腔,只允許他們表演武術和舞蹈,甚至把戲曲剪掉了。
以前曾經有壹句話叫“唐三千,宋八百”。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後,京劇劇目初步研究中所列劇目也有1300多個。但近年來,舞臺上能看到的劇只有十幾部。然後是“壹望無際的紅鬃烈馬”和沒完沒了的龍鳳呈祥;四郎每晚去“拜見母親”,三娘和“扈家莊”鬥了很久;白蛇不斷偷仙草,苗常跑到秋江;貴妃醞釀“醉”好幾天,女神總是忙著“散花”;不滿足的三岔口和不滿足的孫悟空的押韻(出自《鬧天宮》,孫悟空總是吃仙桃和仙丹)。這些也是京劇現狀的寫照。
以前壹個演出團體註意在壹個地方演出兩三個月不回頭。目前演出團體最多能演十幾部戲,很快就要回歸了。近年來,“梅派”的劇目只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我的女神散花》、《鳳還巢》四部。“尚派”的劇只有三折,比如趙軍的大堤、失子嚇瘋、金山打鼓。“程派”劇無非是《索林膠囊》《荒山之淚》,再加個《雪中六俠》的折扣;“荀派”戲比“媒婆”更常見。壹位老校劇的傳承人說:“前輩演了很多戲,我只學會演現在的三四部。我唱膩了,觀眾聽膩了。我想多學學,但是演戲和講故事不壹樣,沒有配角是不行的。我學了,別人沒學,學的東西我安排不了,所以不會演戲。沒有練習,時間長了,就忘了。我還得唱那些歌!”
至於這幾年的流行,讓話劇導演導演話劇,把戲法引向詞和唱,失去了話劇的特色,甚至接近“小品”,在舞臺上出醜。這樣的戲並不少見。過去有人說“外行不能領導內行”,被定義為“右傾”言論。其實這話沒錯,但不全面。外行只要熱愛,肯鉆研,也能成為內行。毛主席、周總理、彭真同誌、李瑞環同誌都不是戲曲界的人,但他們熱愛戲曲,比出身專業的人更熟悉戲曲。像他們這樣的人,作為領導和導演,肯定是合格的。過去,北京人藝兩位著名的話劇導演焦菊隱和夏純,都曾成功執導過歌劇;在導演《蔡文姬》和《虎父》時,焦菊隱先生也使用了中國傳統戲劇的動作,並加入了京劇的“大鑼”。就因為他們懂歌劇。如果壹個基層戲曲領導說:“我不懂戲曲,也不喜歡戲曲。我是來改造妳的”這樣的人才能振興歌劇!
從這個角度來說,京劇和壹切戲曲要想真正振興起來,必須要有熱愛戲曲的各界領袖,必須要改變戲臺上演員少、劇目少的現狀,必須要把編造的劇目搬上舞臺欺騙觀眾。
有人說京劇,包括整個戲曲藝術都處於“衰落”狀態。個人認為“衰落”二字不足以說明京劇藝術的現狀,何為“衰落”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衡量:壹是從業人員少,演出場地少;二是藝術水平低;第三,沒有群眾基礎,無人問津。以上三點我覺得不能提。與其說是“衰落”,不如說是處於發展的“低潮”更準確。
現在的“低潮”有很多原因,包括京劇,所有的中國傳統藝術,比如戲曲,書法,民樂,中醫。為什麽不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壹就是國外強大的文化沖擊(主要是發達國家的商業流行文化)。我覺得是暫時現象。就古典藝術而言,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然而,京劇如何振興?怎樣才能走出目前的“低潮”?但具體工作中總有兩種認識、兩種政策、兩種結果,影響著我們的振興規劃。現在有壹個最強烈的聲音,那就是改革。改革是藝術進步的動力!不改革,京劇會失去年輕人;不改革,京劇節奏太慢,無法適應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不改革,京劇就太老了,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世界。總之,不改革,京劇不可能振興。“改革”具有極大的普及性和大勢所趨的勢頭。對,改革,怎麽會有錯誤?但是怎麽改呢?燈光布景,化學手柄壹起,舞臺設置“多視角”,寫意變成寫實,虛擬變成真實,以“大膽打破程序規則”為時尚,以戲劇改造京劇的原則。雖然有不可否認的成功,但該劇導演壹時間成為京劇的“老爺爺”和“救星”,我認為也是不正常的。
自從有人提出“振興京劇”的主張後,黨中央領導也非常重視,親自策劃了“聲像工程”、“夕陽工程”、“彩霞工程”、“少兒京劇希望工程”、“研究生工程”等等。作品做得深入具體,可謂功德無量。特別是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辦的新年京劇晚會,對每壹個京劇工作者,尤其是外省市的京劇工作者,都特別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