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江堰,水利科學史上的奇跡
都江堰位於岷江從峽谷到沖擊平原的交匯處。在四川都江堰市(原灌溉縣)西側,引岷江灌溉成都平原廣大地區,航道用於通航和漂流。都江堰是中國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工程之壹。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吞並蜀、巴後,建立蜀、巴兩郡。大約在秦趙浩棋(公元前277年)前後30年,李冰是繼張若之後的蜀國守護者。他是古代傑出的水利工程師,在王瓚等人的協助下,主持修建了這項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與當時的鄭國渠、靈渠並稱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關於李冰主持都江堰建設的記載很多。《史記·河渠書》曰:“蜀守冰鑿離樁,擋開(避)沫水之害,過二道河,過成都。這條運河可以用來劃船,多余的用來灌溉,讓人民享受它的好處。至於發生了什麽,往往是用來灌溉田地的水渠,以萬億計,但還不夠。”《華陽國誌·蜀誌》說...冰是饋河之河,跨邕江、鑒江,其他支流跨縣航行。岷山多柏大竹,隨流而落,坐木,省工用饒。三郡(蜀郡、廣漢郡、犍為郡)灌溉,開稻田,故蜀沃野千裏,數陸海。幹旱導致滲水,下雨導致水閘門。所以他寫道:“水旱從人,不知饑。沒有饑荒的時候,世界就叫富足。“都江堰古稱‘隗囂’、‘顏葵’、‘杜安達燕’。都江堰是在宋代才以成都河(簡稱杜江)命名的,指的是成都的府河和錦江。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首先是在渠首修建引水工程。《史記·河渠書》記載:“蜀守冰鑿留樁”,就是這個意思。早在春秋時期,蜀人就在都江堰城南挖了壹條人工河,將岷江的水引入沱江,以緩解成都平原的洪水。李冰放棄了這個進水口,而是在雷宇山下挖了樁,把水引到內江的灌溉渠,這樣可以更好地控制流量,方便引水、防洪和排沙。按照當時的生產力水平,鑿除樁的工程無疑是壹大創舉。
其次,在樁取水口外修建引水堤,將河流分為內河和外河兩條。《華陽國誌疏誌》說李冰的“溺河”就是這個意思。水壩是壹個堰。《大平宇宙》卷七十三說,“蜀人稱堰為壩”。李冰利用岷江左岸(東岸)廬山改變流向,降低流速來控制河流。右側(即樁西側)築壩作為內外河流的引水壩。為了觀察水位,李冰還“在玉女房下的白沙裏做三石人”,其標誌是“水不夠,滿肩”。這是最早的水尺(尺子)記錄。
對於灌溉和航海,李冰也“過邕江,察河”(《華陽國誌·蜀誌》),《水經註·河誌》說:“開成都兩江,灌溉田地”,在堰上過河“灌溉江西”,即灌溉閩江以西地區。渠道遍布成都平原各縣市,現在還在向東、南、北穿山越嶺發展。從此,成都平原的水災大大減少,航運灌溉方便,大大改變了整個地區的經濟面貌。
都江堰堰頭現在的布局結構是兩千多年來改造和完善的結果,但基本技術原理古今並無根本區別。它的經久不衰與其簡單理性有關。它由寶瓶口、人字堤、飛沙堰、內外黃金鋼堤、魚嘴、百丈堰組成。最重要的建築是魚嘴、飛沙堰和瓶口。魚口發出金色的鋼堤,將岷江壹分為二。外河為岷江幹流,內河為引水渠,引水流量由瓶口控制。瓶口的左岸是雷宇山,而右邊是裏布。飛沙堰是內江外江的壹項分洪減沙工程。堰體的高度可以使洪水和大量砂石在汛期從堰頂流入外河。水量過大時,沖垮堰體,洪水沙直接排入外河。三棟配合,壹般可以保證水時足夠灌溉;水大的時候也不會沖進內江造成災害。大致在河水很少的時候,內外河的分流比是內六外四;水大的時候,裏面四個,外面六個。百丈堰用於導流和護岸,人字堤用於護岸和溢流,可以彌補沙飛堰的溢流。
都江堰這壹宏偉的水利工程,布局周密得當,管理科學,充分說明了兩千多年前中國水利工程技術的發展水平。至今,許多中外水利工程專家參觀後都驚嘆於其神奇,被認為是水利科學史上的奇跡。其工程技術原理已成為我國水利工程中的寶貴歷史遺產。
(2)鉆井——自貢井鹽
巴蜀地區鹵水資源豐富,自秦漢以來壹直是我國最重要的井鹽產地。除了部分少數地區產巖鹽,四川大部分地區只產井鹽。所以四川的鹽業其實就是井鹽業。四川井鹽歷史悠久,特別是以其獨特的鉆井技術、鹵水提取和提煉技術,以及在社會生活中的突出地位,構成了中國科技史和四川經濟史的壯麗篇章。
井鹽的自然開采是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產物。起初,人們使用天然鹽泉,並受益於大自然的饋贈,但他們不具備識別和挖掘鹽井的能力。當我們的祖先進入定居農業時期,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就開始挖井,所以歷史上就有了“伯夷打井”等傳說。到了商代,甲骨蔔辭中大量的“井”和“錄”字表明,此時的井已經裝有柵欄,用卷揚機打水。鑿井技術的進步為鹽井的出現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從秦到蜀漢,巴蜀鹽業最大的變化是鹽井的出現和普及。據《華陽國誌·蜀誌》記載,巴蜀地區的鹽井是在李冰任蜀守期間開鑿的。說李冰“知諸水脈,通廣都鹽井池,故蜀有好體。”鹽井的挖掘是中國鹽業史上的壹大創舉。從秦朝到蜀漢,巴蜀鹽井是中國第壹批鹽井,在中國井鹽史上具有開拓意義。但秦時鹽井並不普及,數量也不多,主要集中在廣都(今雙流)縣。此後鹽井數量不斷增加,產鹽地區從秦時的三郡到魏晉時的十八郡,隋唐時達到數十州縣。舉世聞名的鹽都自貢也開始嶄露頭角。
就四川鹽井的外觀而言,秦漢和北宋以前巴蜀鹽井的共同特點是:大口淺井。開井之前,壹般都要經過勘探和調查(當時經常請巫師看“風水”),但受限於當時的條件,非常盲目和冒險。那時候,開壹口鹽井往往需要五到七個人幾年或更長時間的艱苦勞動。當時的鑿井工具主要是鏟子和鋤頭,所以用來挖,所以叫“挖井”。由於生產工具不精確和固井技術原始,井身結構不完全壹致,包括束腰、直筒和坑洞。從秦到蜀漢,鹽井井口有壹個由大到小的逐漸發展過程。在秦李冰統治時期,它被稱為“鹽井池”。進入西漢以後,井口大大減少,鹽井也不再叫“池”。當我到達韓曙時,我成功地在廣都縣挖了壹口“小井”。
如果挖的鹽井打到了鹵水,下壹步就是從鹽井中抽取鹵水。提取鹵水的方法因地而異。有的淺井用竹竿綁水桶,入井提取鹵水。大部分地區以牛皮為袋,數十人持大繩取經。中午到中午,泉脈逐漸衰竭,就是把人拉進繩子裏,讓他們下到井裏用手劃;丟入袋中,再引繩上”(《宋中興皇帝朝聖錄》卷五十五)。服務很辛苦”勞動強度極高。到了唐代,壹些鹽井開始使用機械采鹵,由人在井邊套推車采鹵,用“大牛皮袋”汲水(《元和縣誌》卷三十三,靈州仁壽縣)。
北宋李青、黃遊時期,川井采鹽技術發生重大革新,川西南地區出現了桶形優良的新型鹽井。深度和固井技術都取得了重大進展。這種新型的竹筒井用“圓刀片”沖擊代替鐵鍬挖鹽井,用巨竹去掉接頭的竹筒小井代替大井。用帶牛皮活塞的竹筒取鹵器代替牛皮。“出入水時,氣隨呼吸而啟停,壹管作幾鬥水”(蘇軾《東坡支林》卷四),水入竈,煮成鹽。這種先進的鑿井方法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壹般深者半歲,淺者壹個多月,為井成”(《天工開物》卷五《井鹽》)。所以小私戶都可以挖,所以卓通井從誕生開始就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它的創制和推廣對四川井鹽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鉆探史上具有劃時代的貢獻。據文獻記載,北宋仁宗時鹽井728余口,產量1630萬斤。到南宋高宗時,全國已有4900多口鹽井,產鹽6000多萬斤。由於井鹽產量不斷增加,盡管宋代四川人口不斷增加,但仍改變了唐代四川井鹽不能自給自足的局面。到了宋代,已經自給自足,不再依賴外地的食鹽供應。
到了清代,四川鹽業的鉆探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鉆頭有很多種,鉆頭的前後兩面都有凹形的泥槽,鉆頭上有鋼片,稱為“龍眼”,也就是在銼刀頭上鉆安全孔的技術也被發明出來了。由於鉆孔技術的改進,鉆孔深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道光十五年(1835),鉆成1001.42米深的渤海井,成為當時世界上第壹口千米以上的井,標誌著清代四川的鉆井技術。
四川井鹽工業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標誌著19年底第壹輛鹵素蒸汽機車的誕生,並在撫順鹽廠(自貢自治區)投產。蒸汽鹵機車的出現標誌著四川井鹽工業進入了現代工業的行列。
清初,全川井的鹽產地根據生產和運輸慣例,自然形成了五個產區:芙蓉鹽廠最為著名(當時在富順縣和榮縣)。據有關統計,芙蓉鹽廠鼎盛時期有鹽井3000至5000口,炒鍋2萬多口,年產鹽20至30萬噸,占四川總產量的壹半以上。除四川40多個縣外,其發行範圍還流行於貴州、雲南、湖北100多個縣。民國28年(1939),芙蓉鹽廠所在地獨立出壹個行政區,就是現在的自貢市,讓“鹽都”成為自貢市的美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自貢井鹽工業得到進壹步發展,其制鹽工業基礎雄厚。形成了從地質勘探、鉆井采鹵、運鹵制鹽、綜合利用、機械制造、運輸銷售到信息采集、質量監測、科研開發設計、教育培訓等完整的配套體系。成為四川制鹽中心和全國最大的井鹽生產、科研、信息基地,全市制鹽基本實現真正的空化。該市食鹽產量占全省壹半以上,原鹽年產量約占全國井鹽的40%。
(3)天然氣和石油
天然氣是壹種清潔的氣體燃料,也是壹種良好的化工原料。四川盆地素有“油氣之鄉”的美譽。早在2200多年前,巴蜀勞動人民就在四川盆地發現了天然氣,並在1800多年前就鉆了天然氣井。西蜀也是世界上第壹個用天然氣制鹽的地區。據《華陽國誌疏誌》記載,早在秦孝文帝時(前250年),李冰就被派往四川跑鹽、挖井、制鹽養生。在鉆鹽井的過程中,首先發現了天然氣。《華陽國誌·蜀誌》記載“取井火(即天然氣)煮之,壹壺水(鹵水)得五鬥鹽”。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氣的記錄,比西方國家早1000多年。當時發現天然氣分布很廣,成都,華陽,雙流,峨眉,洪雅。許多歷史資料後來證實,位於邛崍市文涇河上遊的林瓊火井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鉆探的天然氣井。西漢楊雄寫的《蜀王傳》叫“林瓊有壹口火井,深六十余尺”。西晉文學家張華在他的《博物誌》中說宰相諸葛亮曾親自到過火坑。公元557年,宇文玨建立北周,在林瓊火井煮鹽處專門設置火井鎮;隋末,盛鎮為火井郡。明朝嘉靖末年,入蜀:“川西有火井,土人用竹筒引火煎鹽。壹口井能供十幾盆,但管子沒燒著,鹽水都燒開了。”這說明明代對天然氣(低壓井)的利用有了顯著的進步。到了清朝,天然氣進壹步開發,芙蓉鹽場的榮縣更加重視火井的開發,為後來芙蓉鹽都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四川盆地仍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氣開采基地。到1975,四川已建成幾十個天然氣田,勘探已查明可能含有油氣的地下構造200多個。1976大部分井深3000 ~ 5000米,部分井深超過6000米的超深井。主要油氣田有瀘州、自貢、江油。70年代末,天然氣產量超過50億立方米。
四川沒有豐富的石油礦產。在四川的礦業史上,無論是儲量還是分布,都遠遠落後於金、銀、銅、鐵、鉛、煤等礦產。直到1907才在子洲(今資陽)開了壹個小規模的羅泉井石油礦。但值得壹提的是,歷史上中國第壹口石油井誕生在四川峨眉山腳下(今樂山)。油井挖到了900米深,開創了中國鉆井和采油的新時代。這壹成就在當時位居世界第壹,比北美和歐洲早300多年。
(4)造紙和印刷業
自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以來,四川的造紙術也有所發展。晉南北朝時期,四川造紙業集中在成都。進入唐朝以後,四川的造紙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宜州(今成都)造紙業最發達,是中國著名的造紙中心。五代時,南唐的李後主專門派人“為蜀國尋紙工”(陳師道《後山話》卷壹)抄蜀國紙。著名的唐紙是在蜀人的指導下創制的壹種有價值的紙。
四川是著名的麻類作物種植區,尤其是川麻,品質好,產量高,所以這裏造紙的原料主要是大麻。直到宋代,它仍然是“蜀國大部分是用麻做的”(的《四書》卷四《紙譜》)。此外,樹皮在四川也用作造紙的原料,最常見的是用構樹的樹皮做皮紙,稱為粒面紙,又稱紙。到了唐代,建州、雅州、萬州生產的紙也是用樹皮做的。
紙分為原紙和熟紙。原紙是指直接由紙漿復制而成的曬幹的未加工紙,熟紙是指經過各種工藝處理的加工紙。據《唐史補》徐州細紙記載,蜀紙有“麻子面、屑、滑石、金花、長麻、魚子、十色註”。這些著名的蜀紙經過壓光(原紙用細石研磨)、塗布(原紙表面先塗上白粉,再進行壓光)、施膠(塗布後塗上明礬,防止紙張被浸濕)、染色(紙張主要用黃蘗染色,防止蟲蛀)。為了增加紙張的美觀,也是用其他染料加工紙張,撒金(用金銀粉裝飾紙張)和印刷(在紙張上印深色的花),也就是熟紙。
川紙的規格千差萬別,通常分為兩種,大紙多用於繪畫和粘貼。那時候的紙大部分都是大紙。元和年間,住在成都的女詩人薛濤“作小詩好,不願留長,故狹”(《錢乙新南書》卷七),從而創造了壹種新的小箋,“短狹,只容八行”(《太平宇宙》卷七十二成都圖公),同時用胭脂寫箋。這種紅箋不僅便於寫詩,而且十分雅致,因此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成為名篇佳作,風靡全國。此後,四川的其他彩鈔也根據薛濤創造的風格,改為小鈔,俗稱薛濤鈔。
宋代的社會經濟、科學、文化都比唐代有了很大的進步,古代的造紙技術也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造紙的產地和品種越來越多,紙張的用途也越來越廣泛。特別是,竹紙的發明和大規模生產標誌著造紙史上的壹個新時代。北宋四川不產竹紙,南宋也不發達。但到了宋代,四川的麻紙、平裝紙和各種加工紙,在唐五代的基礎上,依然突飛猛進,成為全國重要的造紙基地。長期的生產實踐也使人們發明了水力搗打紙,認識到水中雜質對造紙的不利影響。所以那時候造紙廠往往建在清水河兩岸和山中清泉附近。既保證了造紙用水,又采用了液壓夯實。成都以南的百花潭和浣花溪是著名的造紙基地,水異常,造紙最好。這個地區有數百人從事造紙。
到了宋代,四川的加工紙繼續產生了唐代著名的《薛濤記》,出現了與《薛濤記》同名的《謝公記》。謝宮筆記是謝靜初(1019—1081)在成都浣花溪所作的十色書畫筆記,比“薛濤筆記”還要豐富多彩。加工紙中水紋紙的品種比唐代多。所謂水紋紙,是指在光線下觀看時,能呈現出除窗簾線條以外的閃亮線條和圖案,以增加紙張潛在美感的紙張。其制作方法:首先在紙窗簾上用線織出壹種紋理或圖案,突出於窗簾表面。造紙的時候,這裏的紙漿比較薄,所以紋理會發光,出現在紙上;二是用強力將刻有紋理或圖案的木制或其他材質模具壓在紙上,使紋理隱藏在紙上。目前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防偽紙、文具等水印紙就是根據這壹原理制成的。宋代四川水紋紙品種繁多,有布紋、絲綢紋、人物花木紋、蟲鳥紋、丁藝紋等,五花八門,變化多端,妙趣橫生,獨具特色。
宋代四川蜀紙沒有徽紙、池紙那麽輕薄,不便於運輸。這是舒紙業的壹大短板,限制了它的銷量。而舒紙厚而韌,白而耐折,不易磨損,是早期容易開裂的竹紙所不能替代的。所以,無論是唐代還是宋代,印刷,尤其是書畫所用的紙張,多為麻紙和紙。其中紙幣因為流通,磨損嚴重,各種復雜的圖案和密記都要雙面印刷,對紙張要求較高,幾乎被舒紙壟斷。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的四川交子,是用蜀紙印制的。從現在起,、等紙幣將全部采用蜀紙印制。因此,雖然四川的竹紙生產落後於江浙,但由於麻紙、紙和加工紙的發展,四川仍是中國重要的造紙中心之壹。
四川造紙業的發展為印刷提供了條件,極大地促進了四川雕版印刷業的繁榮。
印刷業是唐代由於雕版印刷的發明而開始形成的壹個新的手工業部門。雕版印刷是由印章和拓片逐漸演變而來的壹種臨摹方法。這種印刷方法出現在唐初。中唐以後,雕版印刷逐漸在民間流行,長安和成都的印刷業最為繁榮。唐朝末年,成都進壹步發展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印刷中心。宋代詩人朱彜說:“唐朝以前沒有文字的雕刻和印刷。唐末益州(成都)有硯臺(《絕絕遼雜記》卷六)。”《宋史》也說:“唐末益州開始有墨板,術多,書法,小學(語言音韻)。“雖然雕版印刷並非始於唐末的益州,但四川確實在中國雕版印刷的創作階段占據了重要地位,大量民間雕版印刷農書、年鑒、醫書、字帖以及各種佛道書籍。
五代中原戰亂期間,衣冠楚楚的家族(官員、士紳、士人等。)避免了四川的混亂,大量書籍流入四川。當時文人薈萃,詩歌極為繁榮;佛教道教盛行,寺廟眾多,高僧道士輩出,信眾眾多。這些都促進了民間印刷業的發展。公元909年,蜀武成前兩年,任自付俸祿,聘良工,刻刊杜光庭《道德經概》三十卷,使人傳誦(《舊書考證》卷壹)。後蜀宰相吳大量出版書籍。這使四川印刷業進入了粗放雕版印刷的新階段,為宋代四川印刷業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與唐代相比,宋代雕版印刷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成為中國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四川在唐代發展了經濟,生產了宜州麻紙,是印刷書籍的好材料。從晚唐到五代,四川壹直是全國印刷中心之壹,這為宋代四川印刷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宋代四川的經濟比唐代發達,讀書人需要閱讀和出版很多書籍。再加上政府的倡導,官方和民間的刻書都很發達。宋代詩人葉夢得在《石林煙雨》卷八中寫道:“今杭州為印書之最佳處,今蜀為福建之最低處。史靜比印版好,幾乎不比杭版差,但紙張質量不行。”四川、杭州、福建成為中國三大雕版印刷中心。四川印刷出版業的規模和數量遠超唐五代,對當時和後世的科學文化傳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雕版印刷廣泛分布於成都、眉山、什邡、雙流、林瓊、金堂、瀘州、銅梁、銅川、遂寧、綿竹、嘉州、宜昌(廣元)、中州(忠縣)、子洲(資陽)、奎。成都和眉山的雕版印刷業最發達。
宋代四川官書雕版印刷,以《開寶》、《太於萍蘭》、《元規》三部代表作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開寶刻本》是宋代第壹部大規模的官方出版作品。共5048卷,剛性件13萬件,每版23行17字,歷時13年,從開寶四年(971)到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這是佛教史上第壹次雕刻大藏經,也是我國歷史上第壹次出版佛經總集。開寶雕刻培養了大批雕版印刷工作者,積累了豐富的雕版印刷經驗,對四川乃至全國印刷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
此外,四川還有官方書籍,如《周易》、《華陽國誌》、《水鏡註》、《三國誌》。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刊印《宋書》壹百卷,《舒威》壹百壹十四卷,《梁書》五十三卷,《南齊書》五十九卷,《北齊書》五十卷,《周樹》五十卷,《陳數》三十六卷。這七版史書,從宋代到明代,經過多次修復重印,至今廣為流傳。中國很多大型圖書館都有這類書的三個版本。
除了官方刻書,四川的私人刻書也很發達。私刻書分為書坊、書坊、私刻書,簡稱私刻、私刻。私人刻書的目的大多是保存和傳播文化,揚名天下。方刻書主要是為了賺錢。特別是吳刻書數量眾多,其後代在宋代靠賣書致富,進壹步促進了四川方刻書的發展,開啟了私人刻書的風氣。宋代著名書法家有成都新市、林瓊韓春、李淑壹、浦江魏僚翁、梅州蘇林、三臺劉佳等。廣都(雙流)費氏學館、裴宅、西蜀崔敏書店、眉山成舍人、眉山萬卷館、眉山書印齋,都是有名的作坊刻書的地方。宋代四川私刻業主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還發起了兩項保護世界印刷出版單位權益的條例。第壹,標明出書單位,防止他人假冒。現在有十卷新編輯的宋蜀所刻《十便方》。書末有“萬以十三行漢字刊刻,請查收使用”(著著《宋刻本書牌錄》卷六)字樣。創作了出版書籍,註明出版單位的規定。二是創建“版權所有,禁止轉載”的禁令。現存的《吳淞歌》仿王拙的《東都略》,自有記載以來已經出版。壹直是“老板,不許抄”的長方牌(葉德輝《林紓花青》卷二,“抄有禁始於宋”)。
四川雕版印刷的書,稱為川書、川書。與其他版畫相比,宋代蜀版具有顯著的特點。第壹,宋、蜀有大量刻本,廣為流傳。宋代蜀刻天下第壹(《華陽縣誌·民國藝文誌二》),《我蜀文集》備極詳(《太平玉蘭》,壹蜀刻本,樸樹獻後記)。四川是保存和印刷圖書數量最多的地區之壹。到了宋代及後世,中國很多書籍都是根據宋、蜀刻本翻印出版的,得以繼續流傳和保存。第二,宋、蜀刻本,根據古籍刻制,校勘精良,內容可靠。宋代四川的刻書人往往是精通古籍、擅長校對的著名藏書家和專家。刻書印書時,他們盡量按照原版善本仔細校對。因此,今天人們仍然十分重視宋、蜀刻本,把它們當作校勘古代文獻的好版本。第三,宋、蜀版還有板好、字好、墨好、紙好的優點。宋代四川木雕用的是梨木,紋理細密,質量上乘,可長期保存,便於雕刻。廣都費刻本《子鑒》二百九十四卷,又稱龍爪本,以及宋恕刻本流傳至今的《春秋集》,歷來以字大如錢、色亮如墨、香如漆而為人們所稱道。宋代學者葉夢得認為“蜀以本為基”(《葉德輝書·林清華》卷六《宋代刻書·紙墨》)。阿明學者胡應麟也說,“蜀本宋最德”(《少師·方善筆叢》卷四)。
到了宋代,四川還印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餃子。套印紙幣不僅是印刷史上的重要裏程碑,也是貨幣史上的壹次革命。
宋代興盛於四川的雕版印刷業,在南宋末年元兵入川和長達半個世紀的四川戰爭中遭到毀滅性打擊,四川印刷業壹落千丈。明末清初,四川大亂,書籍文物幾乎絕跡。到了清代,隨著四川經濟的發展,文化教育開始恢復,有著悠久傳統的四川刻書業迅速復興並得到進壹步發展。甘嘉時期,四川書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隨著湖廣、陜西、江西、廣東等省的大批民眾進入四川墾荒、工作、經商和省內外文化交流,四川的書刻業也傳到了四川,促進了其進壹步繁榮。隨著四川刻書業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四個各具特色的幫派:成都幫、嶽池縣幫、重慶幫、綿竹幫。按刻書性質分,有官刻、學刻、廟刻、私刻、商刻。清代四川在刻字印書的過程中,在實踐中形成了十大工藝流程,包括備料、寫板、畫板、校對、清板、貼樣、刻字、打樣、校對、印刷。活字印刷在清代的四川被廣泛使用,除了大量書籍被刻在壹塊。清代也有不少名家以其高超的板書、刻字技藝,雕刻出許多價值連城的書籍,為四川雕刻印刷業的繁榮和四川文化典籍的保存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