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範文:幼兒園教師美術審美教育的思考抽象審美教育可以培養幼兒認識美、熱愛美、創造美的能力。幼兒園教師要在藝術教育中充分發揮美育的特點,把幼兒的獨立創造與審美能力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幼兒藝術綜合能力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藝術教育美育
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培養審美能力的必要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藝術目標指出,能初步感受並熱愛生活、環境、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經歷;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達活動。幼兒園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接觸生活和環境中的美好事物,豐富審美情趣,激發幼兒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在藝術活動中,要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和需要,使每個孩子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於有藝術天賦的孩子,要更加註重發掘他們的藝術潛能,鼓勵孩子用自己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尊重他們的想法,肯定、鼓勵、接受他們的審美感受,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藝術是實施藝術教育的主要途徑,藝術作為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充分發揮其獨特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在2014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十二屆全國政協二次會議中,來自藝術界的代表有40多位,包括專業畫家、美術教育家和民間工藝美術家,與會代表對現代美術教育非常重視。政協委員、花鳥畫家何水法提到,他經常看到老師帶著孩子去美術館、博物館了解其他國家和世界的藝術史。目前我國的教育結構中,從幼兒園到中小學,教育的主線多為知識教育。孩子從小學開始學業負擔就很重,進入初中後更嚴重。很多學校和家長帶學生從早上六點起床到晚上十點睡覺,根據?精打細算?爭分奪秒?標準制定過程中,幾乎完全剝奪了孩子的興趣培養和綜合能力發展。政協委員、滄州國學院創始人何湘久也表示,長期以來,應試教育忽視了受教育者主體的教育?人?我們的關註只集中在知識上,忽略了孩子心靈的塑造,造成了審美能力的缺失和壹系列的社會問題。作為幼師,要避免只重視知識教育和技能表達而忽視幼兒在活動中的情緒和態度。兒童創作作品的過程是他們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徑,所以要鼓勵兒童表現個性和創造性,克服過分強調技巧和技能的做法。兒童藝術的活動能力是在大膽表達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激發兒童感受和表現美,豐富審美經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此外,要根據兒童個性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其表達方法和技巧給予適當的指導,以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幼兒園教師的審美能力
幼兒園教師美育的培養首先要提高其藝術鑒賞能力。審美和藝術是相互的。沒有審美就沒有藝術,沒有審美情趣和審美洞察力,就不可能創作出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畫作。美術欣賞的作用是培養具有較高審美能力和水平的幼兒教師。首先要選擇合適的作品,盡量選擇對老師教學有幫助的,和自己平時技能訓練相關的作品。通過欣賞,教師可以了解作品的不同風格和表現手法,並從中學習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向。教師通過作品欣賞,思考和分析藝術作品與現實的距離,從欣賞過程中體會藝術的魅力,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理論素養。同時,學到的技巧也可以運用到日常教學中,比如將美術理論與孩子的年齡特點、知識結構、認知水平相結合,選擇更合適的美術欣賞內容,引導孩子學會欣賞,通過色彩、線條、造型向孩子傳遞美好的信息。其次是自身專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幼兒教師要提高造型能力,把握色彩關系和色彩變化的規律,表現出來的形象會更加逼真。教師可以在訓練中大膽采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並將其融入環境的創設中,為孩子創造壹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畫面色彩要貼近自然,讓孩子有豐富的想象力,更容易讓孩子產生* * *歌曲,激發孩子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向往,增強孩子的創造性想象力。幼兒教師要根據教育活動的需要,自己制作教具,提供幼兒感興趣、適合的活動材料。兒童遊戲教學有利於兒童認識事物,促進智力發展。教師制作教具的過程,也是創造美、發現美、欣賞美、傳播美的過程。教師可以運用自己感知自然美、積累美、創造美的能力,從活動中體會創作過程中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這個過程充分體現了教師的環保意識和創新意識,強化了教師的動手能力。引導孩子利用身邊的東西,比如壹次性杯子、蛋殼、羊毛等制作玩具、工藝品,美化生活,引導孩子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這也是壹個幼兒園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幼兒園教師的美育可以引導幼兒認識美的事物和藝術作品,培養幼兒認識美、熱愛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在幼兒教師藝術教育中充分發揮美育的特點,使幼兒的自主創造和審美能力有機結合、相互滲透,從而促進幼兒藝術綜合能力的和諧發展。
參考
【1】高華。論美育對兒童自身發展的影響[J].吉林教育科學(普通教學與研究),2001(4)
[2]莊弘。幼兒園教學中的審美意識[J].幼兒教育,1987(10)
[3]傅。美育與創造性人格的培養[J].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1(4)
[4]郭建軍。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思考與實踐[D]。西南師範大學,2000。
範文二:幼兒園安全教育研究摘要:通過月度考核評價教師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質量,也納入學期考核。發生安全事故,實行壹票否決制,取消評優?標題?用什麽?評價?資格。
關鍵詞:幼兒園;安全教育
壹、多環節滲透:細致入微的安全教育
為了讓安全教育更加細化到日常活動的各個環節,我們根據兒童思維形象的特點,在兒童活動場所設置安全標誌,提醒兒童註意安全。比如每個樓梯上都用可愛的小腳印,讓孩子區分上下樓梯的方向;電源插座旁邊有兒童自制的安全標誌,小心用電;衛生間的地板上有防滑標誌,墻上有如何洗手的順序圖,以規範常規,提醒孩子註意安全。多方位安全教育環境的創設,突出了安全環境的美化,強化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多渠道體驗:安全教育融入壹日生活
1.遊戲體驗法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所以遊戲是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幼兒園遊戲活動的時間比例很大,讓孩子在玩耍中明白什麽是安全以及遵守安全的重要性,逐漸形成自己的安全意識,強化安全行為,提高應對危險的能力。
2.主題活動法
幼兒園主題活動是指在壹定時期內,圍繞壹個中心內容(主題)而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學前教育的本質是生活,它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兒童快樂健康的生活為目標。同時,也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只有符合兒童身心發展水平的活動,才有利於兒童的接受和理解。
3.安全研討會
我們註重將安全教育融入日常課程,充分抓住每壹個教育機會,將自我保護知識有機滲透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引導孩子討論玩滑梯的情境?如何安全快樂的玩耍?讓孩子在觀察、體驗、討論、總結的基礎上制定自己的遊戲規則,消除安全隱患。吃零食和午飯不要急著送太燙的食物去上課,不要催孩子?快點吃?遊戲裏誰吃的快?等等;提醒他們午睡前檢查自己,進入宿舍無玩具雜物,午睡時加強檢查?將安全教育滲透到生活的每壹個細節中,不僅可以避免壹些意外傷害,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為孩子安全行為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多形式宣傳: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綜上所述,做好幼兒園安全教育尤為重要。為了確保幼兒的健康成長和生命安全,所有幼兒園工作人員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家庭和社會應該共同做到以下幾點:
1.安全責任制,落實到每個人。
為強化幼兒園安全主體責任,明確壹把手(園長胡海燕)為組長;安全負責人尤殷飛;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突出領導小組全面管理安全的理念,黨政並重,形成全員參與的安全責任制和工作格局。幼兒園設施設備,每月進行安全檢查,重要節假日前進行安全隱患檢查,可以及時檢查幼兒園周邊的異常環境和異常人群。
2.安全培訓,不能少。
安全培訓輻射到所有教職員工,包括教師、護士、食堂、門衛等。,誰也不能少。為此,我園每月對教職工進行1~2的安全培訓,如學習安全文件、實踐活動(滅火器的使用、火災、地震時如何逃生、兒童意外如何處理),增強教職工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
3.安全評估、實施?壹票否決?制造
通過月度考核評價教師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質量,並納入學期考核。發生安全事故,實行壹票否決制,取消評優?標題?用什麽?評價?資格。
參考
1,帶?做什麽?讓孩子感受以運算為中心的數學?說話?生命教育?幼兒園數學教學思想的啟示: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