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活動總結1為進壹步發揮傳統節日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中的載體作用,營造溫馨、喜慶、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讓全旗廣大人民群眾通過活動更多地了解與中秋、國慶相關的節日文化知識,開闊視野, 與國慶團圓共慶,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在中秋節,烏審旗積極組織開展了“談中秋迎國慶,暖場復習”活動。
壹是加強組織領導
為真正使旗內廣大人民群眾度過壹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旗文明辦印發了《開展我節中秋主題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各單位、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開展我節中秋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 蘇木鎮各有關部門要把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
第二,活動豐富多彩。
按照創建文明國旗的要求,圍繞“三貼近”原則,從實際出發,開展了形式多樣、成效顯著的活動。
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圖克鎮舉辦的中秋讀書會和社區管理者競選演講,為城鄉規劃打開了新的思路和視野。無定河鎮利用趕集日、廟會等機會,邀請秦腔劇團、歌舞團上臺演出,向觀眾發放《建設文明和諧綠色審判》《做社會主義農村牧區新型農牧民》《四權四制》鄉村治理模式等宣傳單2500余份,帶領群眾唱響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中小學組織開展了“美麗校園,喜迎中秋”“談中秋”知識競賽、“吟誦國學經典”、手工月餅模型大賽、“中華頌·中秋情”等活動,讓學生們體驗了中秋文化的獨特魅力,豐富了內心的認知和感悟。烏審旗總工會還利用中秋節之機,精心組織“金秋獎學金”活動,資助困難職工子女74名,發放助學金1.56萬元。
三是開展短信送祝福。旗委宣傳部、文明辦、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單位向農民工及家屬發來祝福短信,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問候和關心。* * *發送10000多條祝福短信。各蘇木鎮還利用農信通平臺發送祝福信息,讓我們旗的廣大農牧民和農民工感受到了節日的溫暖。
四是開展“我們是壹家人”中秋活動。9月1日,大學生扶貧接力項目中央民族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5名誌願者抵達烏審旗,開始為期壹年的支教生活。他們來自祖國各地。在中秋節來臨之際,為了讓他們度過壹個快樂難忘的中秋節,讓他們身在異地卻不寂寞,時刻感受到來自團委的關懷,旗文明辦領導和團委全體幹部職工在中秋節前夕與教育團五位成員共慶佳節,他們自編自演節目慶祝這個團圓的節日。
五是開展“友、議、和”活動。結合“中秋迎國慶,溫暖中華”主題活動的開展,旗文明辦組織80余名服務對象、老幹部、老黨員、老復員軍人開展座談活動,* * *促工作,* * *談和諧,* * *描繪我旗精神文明工作的美好藍圖,為深化服務、相互促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六是積極組織開展“月圓人圓夢”中秋網絡簽名留言活動。在網上促膝談心,希望和夢想,壹起* * *想象“鄂爾多斯之夢”和“烏審之夢”。這次活動不僅為我旗的文明創建增添了壹個鮮活的載體,也極大地活躍了節日氣氛,贏得了我旗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極大好評。
第三,廣大群眾積極參與
國家將傳統節日列為法定節假日後,群眾對開展以傳統節日為主題的文化活動有著強烈的願望。組織中秋主題文化活動順應群眾新期待,滿足群眾節日文化需求,群眾參與熱情高。在活動中,烏審旗圍繞“三貼近”原則,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感受到親情和人情的價值。活動寓教於樂,註重群眾的主題作用和主動性,發動群眾,讓群眾參與,讓群眾真正成為節日活動的主角。
四是新聞宣傳引導力度大。
在開展相關活動的同時,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在宣傳傳統節日方面的引導作用,切實加強對傳統節日的輿論宣傳,積極營造尊重、熱愛、參與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報道中秋主題文化活動,全面綜合宣傳報道全旗廣泛開展的中秋主題文化活動,擴大傳統節日的社會影響力,讓“我們的節日”更加深入人心。
中秋節活動總結2猜燈謎,做燈籠,講故事,吃月餅...在中秋節來臨之際,市豐臺幼兒園推出了“迎中秋,知民俗”中秋主題活動,為孩子們奉上了壹頓獨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9月14日上午,小朋友和家長準備了制作月餅的各種材料,老師給小朋友講解了制作月餅的步驟和方法。孩子們洗完小手,三五成群地圍著桌子坐著,商量著各自的分工:和面、搟皮、包餃子、包月餅...雖然他們很忙,但他們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但他們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整個過程中,每個孩子在每個環節都非常積極,享受著節日帶來的快樂。
制作燈籠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主題活動之壹。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變廢為寶”,通過繪畫、折疊、粘貼等方式制作精美的創意宮燈,培養孩子們註重環保、熱愛傳統習俗文化的情懷。
“八月十五,月圓,爺爺給我做月餅……”壹首經久不衰的兒歌,勾起了很多家長的童年回憶。教室裏,家長和孩子聚在壹起,講故事,唱關於中秋節的兒歌。老師給孩子們講關於中秋節的故事。嫦娥奔月、吳剛月桂等傳說和八月十五的由來,讓孩子們在欣賞故事的同時豐富了科學知識,在美麗的故事中感受到傳統節日的影響。
中秋活動總結3在中秋節來臨之際,上饒廣豐區幼兒園以此為契機,開展了以“歡度中秋”為主題的中秋主題班會活動,對孩子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他們體驗和感受傳統節日的快樂和甜蜜。
活動以各班組織主題班會的形式進行。孩子們講著兒歌,唱著關於中秋節的歌曲,老師們壹個接壹個地給孩子們講關於中秋節的故事,讓孩子們在欣賞故事的同時豐富了科學知識,在美麗的故事中接受了傳統節日的熏陶。
在熱烈的氣氛中,終於到了孩子們分享月餅的時候了。幼兒園給每個孩子都發了月餅,大家聚在壹起品嘗香甜可口的食物,享受節日的快樂。
廣豐區幼兒園壹直註重利用傳統節日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教育。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和奇妙的傳說,知道這個節日是壹個團圓的節日,也寄托了對親人的思念。通過中秋節的主題活動,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氛圍,還學會了分享和合作,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樂趣。廣豐區幼兒園的中秋節就像壹個大家庭壹樣溫暖而流動...孩子們不僅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背景,還增加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
開展中秋活動,總結四月到中秋分外亮眼,濃濃的粵味增添喜慶。9月12日晚,越秀區東方紅幼兒園攜手越秀文化館,邀請傳統技藝大師、表演家、非遺傳承人等廣府標誌性技藝和人物走進幼兒園,讓小朋友和家長壹起趕壹場“做、吃、玩、看、聽、享”的六味盛會,是壹場“廣府文化融中秋”的親子嘉年華。
活動現場有草編、唐華、面人、宮燈制作等非遺傳承人技藝。復雜卻精湛的技藝,精美的作品,引來在場小朋友的贊嘆。生動的粵語評書、地道精彩的雜技、小醜表演等特色表演讓孩子和家長大飽眼福。在專門的親子體驗區,師傅親自傳授蛋糕模具制作技巧,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其樂融融...廣府的非物質文化成為孩子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新遊戲,他們可以在趣味體驗中了解和喜愛傳統文化的奇妙和傳統節日的美好。
當晚,由老師們精心編導的情景喜劇《中秋月圓》,加深了孩子們對傳統節日傳說和習俗的了解,各種傳統美食也讓他們大飽眼福。活動結束前,全家人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在嶺南音樂中暢遊,賞燈賞月,猶如穿越到千年古都。“草編、唐華、面條、燈籠等傳統技藝和活動讓他們想起了童年的味道,這是廣府人的童年快樂,也是文化的傳承。”家長吳女士感嘆道。
據悉,東方紅幼兒園“中秋穿越夜”親子活動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為契機,以“因愛而團圓”為主題。壹方面讓大家感受到了家庭的團圓和親情的溫暖,把傳統節日文化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根植在孩子們的心中。同時,他們近距離接觸和欣賞廣府文化、民間藝人和各種藝術形式,也讓平時很難看到的文化生根發芽,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中秋活動總結:壹年壹度的中秋節要到了。為了讓孩子們度過壹個快樂的假期,感受節日的甜蜜,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凱幼兒園於20xx年9月12日上午開展了“制作月餅迎中秋”手工制作活動,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勞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壹開始,老師首先帶領孩子們了解和熟悉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藝。接下來,“巧手月餅工坊”開張了,孩子們開始如火如荼地制作月餅,和面、包餡、滾圓壓扁,然後壓制...經過孩子們嫻熟的加工,像樣的月餅新鮮出爐。孩子們看到自己做的月餅非常高興。最後,孩子們壹起品嘗了月餅,分享了他們的勞動成果。
我們借此機會,教育孩子們把第壹次吃的月餅分享給家人,讓孩子們體會到與人分享帶來的快樂。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中秋節的快樂和甜蜜,還體驗到了自己制作的樂趣,培養了他們樂於分享的良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