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從師生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教師是促進者,意味著教師從過去傳授知識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以學習能力為重心,促進學生整體人格的和諧健康發展。教師即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具時代性的特征,是教師角色特征的核心特征。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壹,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強調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是因為:首先,現代科學知識豐富且發展迅速,教師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在短短幾年的學校教育中把所教授的學科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傳統地位已經被動動搖。其次,教師作為學生唯壹知識來源的地位已經動搖。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多樣化,教師傳授知識的功能變得復雜。不是僅僅傳授現成課本上的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學會如何根據認知的需要處理各種信息。總之,教師不能再以傳授知識為主要任務和目的,重點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是要成為激勵者、導師、各種能力和積極人格的培養者,把重點放在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真正實現為了不教而教。
第二,老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壹方面,要求教師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播知識,而是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不斷設置不同的路標,引導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另壹方面,要求教師從“道德說教者”和“道德偶像”的傳統角色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和道德品質的促進者和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節和自我選擇。
第二,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在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生涯中,傳統的教學活動和科研活動是相互分離的。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研究被認為是專家的“專利”。教師不僅很少有機會從事教學研究,即使有機會參與,也只能處於輔助地位,配合專家學者進行實驗。這種做法有明顯的缺點。壹方面,專家學者的研究課題和研究成果不壹定是教學實踐所需要的,也不能轉化為實踐創新。另壹方面,如果教師的教學沒有理論指導和基於研究的改進和深化,很容易拘泥於重復舊經驗、照搬舊方法的模式。這種教學與科研的脫節,對教師和教學的發展極為不利,也無法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新課程所包含的新思想、新方法以及新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各種新問題,都是以往的經驗和理論難以解釋和應對的。教師不能被動地等著別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門,然後不假思索地應用到教學中去。教師本身應該是研究者,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反思自己的行為,探索出現的問題,總結積累的經驗,形成規律性的認識。這其實就是國外多年倡導的“行動研究”。它是為行動而研究,即不脫離教師的教學實踐,而是為了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它是行動中的研究,即這種研究不是在學習中進行,而是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它是對行動的研究,即這種研究的對象和內容是行動本身。可以說,“行動研究”將教學與研究有機地融為壹體,是教師從“教師”向“教育者”轉變的前提,是教師不斷進步的基礎,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是創造性實施新課程的保證。
第三,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要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在傳統教學中,教學和課程是相互分離的。教師被排除在課程之外,他們的任務只是教學,就是根據教材、教學參考資料、試卷、標準答案來教學;課程與教學脫節:教學內容和進度由國家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規定,教學參考資料和試卷由專家或教研部門編寫和提供,教師成為教育行政部門各種規定的機械執行者和各種教學參考資料的簡單文案。有專家經過調查研究尖銳地指出,現在很多老師沒有課本不知道教什麽;沒有教職員工,我不知道怎麽上課;沒有練習本和習題集,我不知道怎麽寫卷子。教學與課程的分離使教師失去了課程的意識和能力。
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同時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管理方針,要求課程與教學必須相互融合,教師必須在課程改革中發揮主體作用。教師不僅要成為課程實施的執行者,更要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因此,教師要形成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改變以往的學科本位理論和被動實施的觀念;教師要了解和掌握各個層面的課程知識,包括國家層面、地方層面、學校層面、課堂層面和學生層面,以及這些層面之間的關系;教師要提高和加強課程建設的能力,使國家和地方課程在學校和課堂實施中不斷補充、豐富和完善;教師要鍛煉和形成課程開發的能力,新課程越來越需要教師具備開發本土化、本土化、校本課程的能力;教師要培養課程評價的能力,學會評價各種教材,分析課程實施的情況,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
第四,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以社區為本位的開放教師。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校不再僅僅是社區中的“象牙塔”,與社區生活無關,而是越來越廣泛地與社區有著各種內在聯系。壹方面,學校的教育資源是對社區開放的,引導和參與社區的壹些社會活動,尤其是教育活動。另壹方面,社區也將其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開放給學校,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學校教育和社區生活正在走向終身教育所要求的“壹體化”,學校教育以社區為基礎,社區生活具有教育性。新課程特別強調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非常重視挖掘社區的教育資源。在這種情況下,相應地,教師的角色也需要改變。教師的教育工作不能局限於學校和教室。教師不僅是學校的壹員,也是整個社區的壹員,是整個社區教育、科學、文化的建設者。因此,教師的角色必須從專業教師、學校教師擴展到“社區教師”。教師的角色是開放的,教師要特別註意利用社區資源來豐富學校教育的內容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