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書讀百遍,其意可見。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到了初中,學生對古文意義的認知有了整體性的特點。對於古文新知識,學生能很快融入自己的認知體系,掌握新知識的主要特征。基於此,學生在閱讀文言文新教材時,即使有學習障礙,比如生詞、短語,也不會因為跳讀而影響感知。古漢語是現代漢語的基礎,但與現代漢語相比,古漢語在音韻上更優美。對於初中生來說,音韻意識已經很強了。在文言文的閱讀過程中,音韻的起伏會激發他們對文言文的濃厚興趣。新課標明確指出,在古代漢語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感受作品的聲調節奏來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古人雲,“壹書讀百遍,方知其意”,這對今天的中學生古代漢語教學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舉個例子,我教古代漢語是這樣的:首先讓學生對照著筆記讀課文中生詞的讀音和意義,從而克服學生的閱讀障礙,使他們能夠流暢完整地閱讀整篇文章;接下來我會做壹個示範閱讀,讓學生對照老師的示範閱讀,找到自己的差距,然後帶著情緒和停頓去模仿老師的閱讀,重新調整自己的閱讀。在這裏,我會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刻感受句子的節奏、輕重、快慢。最後,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通過反復閱讀,使學生的閱讀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融為壹體,使文章顯示出它的魅力和它的內在美,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古代漢語的魅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文言文用圖片來啟發
文言文多為古詩詞,主要描寫獨特的情境。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獨立理解古代漢語,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古代中國畫的教學活動。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湖亭看雪》,描寫了壹幅冬日賞雪的悠閑景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畫出這壹場景。在繪畫的過程中,學生會深入理解和研究這個詞,以便組織畫面,尋找材料,進行合理的構圖。思考和繪畫的過程也成為學生自主探索古文,體驗詩人情懷的過程。同時,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在繪畫過程中自由創作,如加入與詞的意境相壹致的元素,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作靈感,進而升華古詩詞的教學效果。綜上所述,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學習古代漢語的興趣,首先要在課堂上尊重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重要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通過提高古代漢語教學過程中的自主性和趣味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活動來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祖國悠久燦爛的語言文化,通過學習古代漢語來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設計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帶上任何壹本文言文,只要我們鉆研課本,就能發現壹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有話可說。比如學習文言文《三峽》時,老師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設計了這樣壹個問題:“讀完《三峽》這篇文章,我被它的美景深深吸引。如果妳要去三峽旅遊,妳會選擇哪個季節?說說妳的理由?”問題巧妙地加入了人文色彩,取代了傳統課堂上枯燥的提問:“誰能告訴我這篇文章的大意?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麽?”學生打開思維盒子,覺得自己有話要說,課堂就開了。同樣的目標是完成教學的整體感知,但課堂問題卻成了大家都願意參與的人文場景。這個設計無疑是打開學生心靈和智慧的壹把鑰匙。設計不同的問題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整堂課下來,學生成功突破課文難點,深刻理解文章意思,理解作者寫作技巧。
第四,聯系古今,不要怕。
學生不喜歡文言文的主要原因是害怕文言文單詞。如果能讓學生學會用已知知識掃清單詞障礙,大部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我們最熟悉的現代漢語是從古漢語發展而來的,所以現代漢語可以作為我們了解古漢語精髓的橋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通過成語積累意思。比如“是”字在唯利是圖(助詞,提對象,無意義)、混淆是非(正確)、是非(認為……是正確)、見義勇為(判斷動詞,是)等成語中有不同的含義。積累這些不同的意義,有助於在以後的文言文學習中轉移理解。這種訓練會縮短學生與文言文的距離,讓學生認識到文言文知識並非遙不可及,只要有心,它無處不在。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還會把文言文的學習當成畏途嗎?
第四,課堂讓學生有積極的參與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壹種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是喚起青少年對知識獨特興趣的重要條件。“過去,我們的課往往是老師授課,他們繁冗的講解和文言文閱讀材料的詳細筆記,讓學生忽視了思考,聽從了別人的建議。久而久之,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困難,就會無所適從,失去信心。他們上課提問的時候會屏住呼吸,壹點興趣都沒有。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取讓學生說話提問的形式。讓學生發言,可以提前布置任務,讓授課者充分備課。其他同學除了充分預習和配合,還要準備提問問題。這樣學生之間的交流就可以更加直接和熱烈,智慧的火花也可以更加碰撞,也更容易達到我們的預期目標。讓學生提問。預習課後,小組可以互相問答,老師可以補充。也可以每節課留10分鐘提問時間。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探索精神,又能達到學生自學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最高境界,還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我們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只有在教學實踐中真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