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古代文學中女性人物的人格魅力
“女人的丈夫就像壹朵附在枝頭的花。如果壹個樹枝沒有花,它會在春天重新出現;花若離枝,不可合。”這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性地位的真實寫照。傳統的道德觀念把女性對幸福的追求壓制到了最低限度。從壹個大家閨秀變成壹個好女人,更何況是壹個被困在社會底層的妓女,根本沒有追求愛情和尊嚴的權利。在這樣的環境下,壹個女人無論是墮落還是掙紮,她的悲劇命運似乎已經註定。她要想追求無悔的真情,追求獨立的人格和尊嚴,恐怕只能以失敗告終。盡管如此,文學英雄不同的追求和奮鬥所表現出來的人格魅力,還是會在讀者心中引起不同的反響,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下面我以中國古代文學中幾篇有影響的文章中的女性人物為例,通過她們的言行,從心理和人格兩個方面比較她們在同壹命運下不同的掙紮所展現出來的不同人格魅力。
1.施娘的“美”
高中第四冊杜十娘的《怒寶箱》是明代白話小說集《三言》中的名篇,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短篇小說之壹。這部小說以其精湛的筆法塑造了壹個執著追求自己美好理想的女性形象——杜十娘。作者挖掘了滲透在她身上的美學意蘊。第二,希望通過她與命運的抗爭,挖掘出中國古代文學中壹些女性人物的人格魅力。
壹、“雅”形容美
杜十娘,作為焦芳有名的女孩,有她自己的美。作者用中國古代小說的傳統筆法刻畫人物肖像——集中描寫,單段描寫,寫出了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美人杜十娘——粉嫩嫵媚的蛋臉,秀美的眉毛,櫻桃紅的嘴唇,優雅艷麗的身段,渾身嫵媚。這種外在美,顯然是勞動人民美好願望在杜十娘身上的外在體現。
第二,崇高的精神美
“杜十娘因見夫人貪財無義,故有積德向善之誌。”這個中國古代的女人,受到了侮辱和傷害,產生這種想法的動機是高尚的。她想擺脫苦難,過上“人”的生活,於是選擇了看起來“忠厚有誌氣”的衙內李甲。他們長期交往,“壹對兩好,意氣相投。”李甲“空”的時候,杜十娘不但不聽夫人“送李甲出院”的話,還“越矮心越熱”。這說明師娘對純潔真摯的愛情有壹顆高尚的心。
第三,智勇雙全的智慧與美麗
杜十娘是中國古代古典文學作品中壹個傑出的女性形象,繼承了古代文學作品塑造的羅敷、劉蘭芝等女性的智慧之美。十娘希望李佳為她贖罪。她顯然知道夫人的意圖,並利用這個機會贏得了夫人只值三百兩銀子的承諾。我怕鴇母食言,用言語激怒她,讓她發誓如果悔改就是豬狗不如。這為她脫離青樓準備了條件。十娘出院,給夫人接生,夫人卻意外發現兒子有了銀子,臉色變得蒼白,似乎有了悔意。杜十娘揚言“郎軍帶銀子走,兒子馬上自殺”。帶著對美好愛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師娘巧妙地抓住時機,與夫人鬥智鬥勇,最終得到救贖。
第四,純愛之美
杜十娘對兩性的愛不是短暫的愛,甚至也不是婚姻。如果只求結婚,那麽這個願望對於杜十娘來說是非常容易實現的。如果那天她告訴李佳她有個百寶箱,那就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贖回,回到家,嫁出去。既然如此,杜十娘到底在追求什麽?是世間男女真實、純粹、完美、美好的情感——愛情。具體來說:
1.杜十娘追求的情感是無形的。杜十娘地位卑微,被當時的世俗社會視為只要有錢就可以隨意欺負的對象。賣身的職業讓她感到深深的羞辱和傷害。所以,她渴望美好,卻不告訴李佳自己有寶箱,也不想在愛情的天平上再增加壹個金錢的砝碼。她呼籲壹種不受物欲和利益影響的人際關系。毫無疑問,只有在這種關系中,人們才能真正尊重自己,關心他人,才能產生包含人性所有美好元素的真實情感,包括愛情。
2.兩顆心合二為壹,靈魂合壹的愛。杜十娘追求的是壹種真正的生死無悔的感覺。杜十娘沒有說什麽是“生死無悔”的真實感受,但從她不利用寶箱獲得幸福、不接受被買賣的命運等舉動中,可以看出她渴望愛人不要把自己當成可以隨意買賣的煙花,而要把自己當成互相關心的伴侶。她渴望自己和愛人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吸引,她在尋找壹種真實,純粹,完美,美好的人間情感。
3.對不受“禮”約束的“愛”的執著追求。李甲是個愚蠢懦弱的紈絝子弟,他渴望的只是師娘的美貌;對於師娘的良言,他壹直持否定態度。在李嘉心理的天平上,壹端是封建禮教和家庭觀念,另壹端是師娘的愛情。在這種“禮”與“情”的選擇中,李嘉的天平最終倒向了“禮”的壹邊。這不僅僅是因為奸詐奸詐的孫富的外表和餐廳裏“精明”的“心裏話”,重要的是李甲對杜十娘的態度最終是“從情到禮”。遵循禮教,拋棄杜十娘,是他必然的歸宿。杜十娘如此苦心經營,勇敢追求,只能被殘酷的倫理擊碎。從此,杜十娘面對黑暗的社會和卑鄙的人,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地位,寧願做壹個破玉,不做壹個滿瓦,帶著百寶箱沈入江中。師娘勇敢追求的是壹種與“李”堅決鬥爭而不被“李”拘禁的感覺。
五、震撼人心的悲劇美
杜十娘的《暴怒的寶箱》之所以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在於它講述了壹個震撼人心的女性悲劇故事。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悲劇就是把生活中有價值的東西毀掉給人看。杜十娘的悲劇價值在於中國女性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沖擊了傳統的價值觀和意識,突破了舊的等級和尊卑秩序。就像中國古代很多悲劇愛情故事壹樣,主角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必然會付出沈重的代價,其悲劇審美意蘊就在於此。杜十娘抱箱沈江那壹幕的悲劇藝術效果,就像劉嬌悲劇中劉蘭芝的《掛東南枝》,像充滿浪漫色彩的《朱良化蝶》,又像因咯血而死的林黛玉。相比之下,杜十娘的悲壯更重。因為不僅有李蔔正等封建勢力無形的血盆大口吞噬著她,還有富家公子李甲的不忠,以及孫福在這種勢力擺布下的奸詐用心,合夥把這個為純愛付出的女人逼上了絕路。悲壯的場面令人心酸,也更加美好——留給世人壹種真實純粹的情感之美。
總之,杜十娘是勞動人民長期以來所追求的愛的美的化身,在她的身上,體現了勞動人民的願望。
2.“馮辣椒”的“辣”
《林黛玉進賈府》是《紅樓夢》中的壹部著名小說,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壹,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小說之壹。這部小說以其精湛的筆法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作者在第壹、二位對王熙鳳這個可以說是反派人物進行分析,希望通過她與命運的抗爭,挖掘出中國古代文學中壹些女性人物的人格魅力。王熙鳳是賈家的鐵腕人物,決策打仗,威逼利誘。曹雪芹對王熙鳳的塑造不遺余力。只是在這第壹次亮相,他就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辣”。《紅樓夢》的讀者恨鳳姐,罵鳳姐,卻懷念鳳姐。原因可能在於鳳姐爽口的“辣味”,不同於江湖女俠和悶騷潑婦的豪氣。她正合適。她的“火辣”不過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女性人物反抗命運的另壹種方式。
聲音很“辣”:“我來晚了,沒遇到遠方的客人!”黛玉道:“這些人都屏住呼吸,那麽恭敬,那麽嚴格。‘這些慶祝生日的人都是些什麽人?’”這個人就是賈所說的“潑皮破落戶”和“馮辣椒”王熙鳳。她出現的時候真的沒看到她,所以先聽到了她的聲音,而且聲音很強。賈府裏只有王熙鳳敢這麽放肆,其“辣”可見壹斑。
體貌“辣”:“壹雙丹鳳眼,兩彎柳葉吊眉,身材苗條,體格風騷,粉臉帶春力,笑前紅唇。”短短36個字,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壹個“笑傾城,再笑鄉村”的絕世美女。仔細品味,這個女人和其他美女有很大的不同:“三角眼”、“吊眉”、“粉臉”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展示,沒有先笑的“紅唇”都隱藏著其美麗外表下的狡詐。
著裝“麻辣”:“頭上戴壹條金絲八寶存珠,手持朝陽五鳳珠;脖子上帶著紅金盤;裙上系壹條豆綠宮絳,玫瑰雙平衡;頭戴金蝴蝶,身穿大紅緞子的窄襖,身披五顏六色雕花的石青銀鼠夾克;玉下,縐裙灑。”“馮辣椒”濃妝艷體,把自己“包裝”得如此風騷。就連出身於後門的黛玉也驚嘆於如此精心設計的壹套異於其他女孩的服裝。可以看出,她這種溫暖的“色調”反映了鳳姐的自得心態。讓人對鳳姐壹見鐘情。
她的這套衣服很“辣”。
語言“辣”:“世界上還有這麽美的人,我今天才認識!況且這全身風格也不像是祖上的外孫和女兒,實際上是第壹個親戚的孫女。不能怪老祖宗天天不忘。”“正是!我壹看到妹妹就全身都在他身上,又愛又傷心,連祖宗都忘了。打架,打架!”“我妹妹多大了?”“林小姐的行李可以搬進來嗎?”贊美黛玉的話,是為祖母說的;壹連串關於黛玉的問題,壹連串的指示,同時回答王夫人的問題——她的話讓聽者感到“辣”,但又不忍拒絕,只得深呼吸了幾口。這些熱詞凸顯了王茜絢麗的風景和精致的個性。
心思很“辣”:“天下竟有如此美人”,表面上是誇林黛玉,其實主要是討好“祖宗”。“而且,這種完美的風格不像祖先的孫兒,實際上是第壹個親戚的孫女。”另壹方面也表揚了在場的賈姐妹。王熙鳳真是用心良苦。他心思之“辣”是賈府其他人無法比擬的。
三。蘭芝的死亡掙紮
列寧說,馬克思主義不僅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果,相反,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文化發展中壹切有價值的東西”。《孔雀東南飛》作為古代民間文學的偉大詩篇之壹,以其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既揭露了封建門閥統治的罪惡,又記錄了壹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情實感。它是藝術花園中的壹朵奇葩,也是歷史的壹面鏡子。與他們不同,蘭芝選擇了另壹種方式來抵抗。
雖然詩中用古典作品特別是民間文學中常用的誇張筆法描述了蘭芝的悟性、妝容、打扮,但在門閥社會中,“生於野地少年”意味著她的家世並不在“九種義”的眼裏。她是壹個在小康家庭長大的獨立女性。她美麗、聰明、能幹。雖然作者極力去寫她的善良和溫順,但是善良和溫順中有壹種叛逆的剛性——壹種被壓迫者自覺意識在人們想象中的原始形態。這種僵硬不壹定是從焦木“此女無風度,所作所為皆自導自演”的說法中理解的,而是更廣泛地流傳於蘭芝的所有行動細節中。她明白了焦木的用意,沒等對方開口就自邀:“我不能被趕,但我可以留在這裏,什麽也不做,這樣我就能及時回家。”鐘卿對著她哭,無能為力,她說:“妳別混了。”
他勸她暫時回娘家,然後她說:“妳怎麽還不回來!”她看清了問題,明白了自己所處的環境,表現出了壹個普通人的人格尊嚴。然而,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片面地處理這個問題。蘭芝知道鐘清的性格,但她愛鐘清,也知道鐘清愛她。孩子們的喜愛還是迫使她對冷酷的現實抱有壹點幻想。鐘卿向她道別,她催促道:“如果妳看到了,希望妳快點來。”這是她唯壹的希望,在特定的條件下必然會產生。縣令派人做媒人,她婉言謝絕:“妳自己可以不寫信了,再慢也行。”最後她哥說:“不娶義男,就想何雲。”僵硬立刻占據了蘭芝的靈魂,處於弱者和被壓迫者地位的尊嚴感在她心中得到升華。她決定用生命表達最後的抗議,於是回答“仰視”,很快就答應了。
離開焦家的時候,態度很淡定,到了復婚日期,態度也很淡定。甚至最後“脫下絲鞋,把自己擡到池子裏”也沒有壹點猶豫和仿徨的意思。她從不向環境低頭。很難考察有多少人在歌唱的過程中豐富了劉蘭芝的性格,但這確實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壹個弱小的被壓迫者的光輝人格的最美表現。環境的殘酷和改造,提升了人物的精神。作者以簡單的描述,將細節與人的行動壹壹聯系起來,使作品具有了壹種發自內心的感染力——在真實的基礎上的詩意的感染力。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女性人物還是很多的,比如為父從軍的木蘭,視功名如糞土的崔鶯鶯,驚天動地的竇娥...限於篇幅,我無法在此壹壹分析其他角色。但通過以上對她們在相同命運下不同掙紮的分析比較,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女性對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性地位的反抗。傳統的道德觀念把女性對幸福的追求壓制到了最低限度,她們沒有放棄追求愛情和尊嚴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