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華僑,馬克思列寧主義——舌尖上的中國巨變
年過七旬的挪威華僑馬麗從事餐飲行業近50年,是壹位廚藝精湛的“杭幫菜”烹飪大師。
馬列主義壹輩子和糧食打交道,講到中國人舌尖上的巨變,感觸頗深。
以下是他的自述。
在困難時期更加積極和聰明。
最近重溫了多部關於中國* * *產黨發展壯大的經典紅色電影。其中壹些鏡頭和故事讓我感觸頗深:紅軍長征途中,黨中央在飯桌上討論事情時,幾位領導面前只有壹兩紅薯或玉米,食物十分匱乏;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封鎖,以八路軍359旅為代表的抗日軍民開展了大規模的生產運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把荒涼的南泥灣變成了“遍地莊稼,牛羊遍地”的大好江南。
從吃不飽穿不暖到不愁吃不愁穿,中國人民告別了饑餓,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最要感謝的是中國* * *制作方。
我出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也經歷過缺衣少食的艱辛。小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放學後,媽媽都會讓我從家附近的市場裏撿些白菜葉回家做飯。那時候我們兄弟姐妹五個和父母壹起住在杭州的“大墻門”。壹個院子裏擠著十幾戶人家,都是老百姓,吃的東西很少。
初中的時候,趕上了困難時期。買糧買肉買油全靠糧票肉票油票。我還記得帶回來的糧票不全是大米,還有雜糧粉和玉米粉。院子裏的許多鄰居不知道該怎麽辦。去新華書店找了壹本教做零食的書,學會了用少量面粉和雜糧粉混合做各種零食。鄰居覺得好吃,來找我學。
從那時起,我心裏就有了壹個想法——去專業學校學烹飪。後來如願以償當了廚師,成為國家高級烹飪技師,在杭州餐飲界漸漸小有名氣。
改革開放初期,黨和政府在發展生產的同時,非常重視“吃飯”問題。上世紀80年代初,杭州市總工會生活部的幹部來找我,希望組織壹個廚師培訓中心,從杭州的工礦企事業單位、周邊部隊、學校分批培訓廚師,提高這些單位食堂的菜肴質量。
我和其他幾個廚師都很重視這項工作,想了很多點子。比如,剛開始在壹些食堂,20毛錢只能買到壹小塊紅燒肉。我建議改成壹肉壹菜,在肉餡裏加入豆腐、蓮藕丁等配料做成獅子頭,再加壹個炒青菜,這樣吃起來更豐富,營養也更豐富。
從1982到1989,我們培訓了4000多名廚師,還在當地電視臺舉辦烹飪大獎賽,鼓勵各單位廚師分享烹飪技巧,用有限的食材做出盡可能多的花樣,讓員工不僅吃飽,還能吃好。
中餐廳增添“中國味”
65438到0990,受朋友邀請出國發展,成為挪威壹家國際餐飲公司的廚師。剛到沒多久,我就接到了壹個重要任務——去挪威首相府,為時任首相及其親友做壹桌中餐。宋臊子湯,炸春卷,宮保雞丁...傳統地道的“中國味”,讓總理贊不絕口。
四年後,我在挪威奧斯陸開了第壹家中餐館。當時海外雖然有很多中餐館,但菜式普遍比較簡單。像我住的挪威,大多數中餐館主要做五種菜:春卷、炒飯、炒面、宮保雞丁和咕咕肉。壹些海外華人告訴我,他們曾經是遠洋貨輪上的海員。在挪威生活後,他們租房子,掛紅燈籠,開中餐館謀生。至於這五個菜賣了多少年,他們也記不清了。
但是我出國之後,情況就大不壹樣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海外華人傳播中國飲食文化的意識逐漸增強,壹大批像我壹樣的職業廚師走出國門,將地道的中餐做法帶到海外。21世紀,中外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的中國各地代表團走出國門,來中餐館就餐的中外朋友也越來越多,進壹步推動了中餐在海外的發展。外國朋友經常在吃完後對我感嘆:“原來中餐館有這麽多好吃又有藝術感的菜,以後要常來啊!”
這幾年,我們這些“走出去”的華僑廚師又“回來”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國家越來越重視中華飲食文化等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近年來,浙江省舉辦了多次海外華人烹飪技能培訓班,邀請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廚師“鍛造”提高華人烹飪技能和企業管理能力,更好地推動海外中餐業代代相傳。
這兩年回杭州探親,趕上了幾個培訓班。當時很多參加培訓班的華僑興奮地告訴我,來講課的都是“杭幫菜”,課程包括營養健康、烹飪做法等講座,非常豐富,讓他們受益匪淺。
現在不僅海外中餐館發展越來越好,普通海外華人餐桌上的“中國味”也越來越濃。我曾經問過壹些老華僑,“妳們早年在海外是怎麽過年的?”他們說大部分只是簡單炒兩個菜,沒有儀式感。不像現在,每個家庭都會在春節期間安排壹大桌美味的食物,有時他們會邀請外國鄰居來品嘗中國食物,慶祝中國年。
小面館變身“網上名人店”
剛去海外發展的那些年,忙於生計,回國的次數比較少。每次回杭州,都是和父母兄弟姐妹在家裏吃晚飯。
漸漸地,我回來的次數多了,但在家吃飯的時間少了,因為大家總是約好去飯店吃飯。隨著國家的發展,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他們吃得更仔細。
有壹年回國,家裏人跟我說,壹家過去貌不驚人的面館出現在了國內很受歡迎的美食紀錄片節目上,竟然是“網上名人店”,每天門口都排著長隊!我聽了好奇,特意嘗了壹下,熟悉的面湯加了很多食材,增加了很多新鮮感,比印象中的好!老板跟我說,要把這碗面做好,做出特色,把飲食文化傳播好。
出國前,我基本能數清杭州有名的餐廳。現在,我不敢自誇了。在杭州,全國各地的美食種類繁多,每年都有新的餐廳遍地開花。普通人不僅選擇多了,也更註重健康飲食。我的壹些老同學當了爺爺奶奶,經常問我怎麽給孫子做更有營養的早餐,而不是像我們以前那樣簡單的吃壹根油條,喝壹碗豆漿。
變化不僅僅發生在家裏。中國強大了,人民富裕了,我們的華僑華人在海外更加自信,更加有底氣。我不僅會用“中國味”俘獲“外國胃”,還會在飯桌上給外國朋友講中國的故事。
2016年G20杭州峰會前夕,我策劃制作了壹本小冊子。每頁四句詩,壹段壹圖,講述著杭州的人文地理和飲食文化:《東坡肉》記載了蘇東坡在杭州修築蘇堤時對人民的熱愛;“桂花栗子”來源於中秋之夜賞湖光山色的美麗傳說。《宋騷魚湯》講的是宋高祖遊西湖時的壹次偶遇...我寫了150多個故事,在小冊子裏特意翻譯成英文。外國讀者可以壹目了然地閱讀它們,更多地了解中國。
談文化與發展。杭州千島湖的魚頭湯很有名。事實上,早些年,那裏的生活非常貧困。後來附近的人開動腦筋,在千島湖養魚,養的魚特別大,於是創新了“千島湖魚頭濃湯”這道菜。現如今,普通人的生活充滿了味道!我給外國朋友講過很多這樣的故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發展日新月異。舌尖上的巨變就是壹個生動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