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入城市,催化區域活力。
文化建築是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收集和展示地方文化資源的平臺,彰顯地方文化特色的媒介,也是城市公共生活的必要場所。文化建築的選址和布局與城市空間形態的相關性,對城市活力的塑造及其自身的利用效率具有雙重影響。
1.1集中或分散,各地文化設施有演出、展覽、科教、群藝等。不同的功能類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屬性和不同的客戶,其分布策略大致可分為集權和分權兩種基本傾向。首先,從* * *的角度來看,集權與分權的選擇,在宏觀上與城市的規模和空間形態有關,在微觀上與周邊環境有關。長期以來,在城市規劃中,城市公共設施的布局基本上是分級的。城市越大,階梯差越明顯。另壹方面,土地利用規劃仍然基於城市功能區劃布局的理念。
梯級化和分區化是城市文化設施集中布局的重要原因。從歷時的角度來看,城市現有文化設施的區位分布必然會影響新建設施的區位選擇,城市空間的發展也會對新建文化設施的布局構成牽引。從整體上看,幾十年來,由於文化設施不同程度的匱乏,中國大部分城市長期負債。這種普遍的饑渴壹旦遇到大規模城市擴張的機遇,就很可能產生文化設施在新城區的時空集聚現象。而政府主導的這類公共設施的建設也被寄予了快速擴張城市空間的厚望。
第二,從建設成效來看,集權或分權各有利弊。集中模式顯然有利於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吸引眼球,從而可以快速、完整地展示壹個地區文化建設的成效。但也可能導致文化集聚區的服務半徑過大,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距離太遠會造成客觀的服務不平衡。在空間上的過度集中,也會導致不同屬性的文化建築的統壹性和多樣性的矛盾,因慣常的“壹步到位”的訴求而失去隨機調整應變的機會。分散布局由於其相對的靈活性,易於整合和帶動所在地的土地價值和環境活力,便於適時適度的改造和擴張,也有利於它們充分展示各自的個性特色。而分散的布局很難形成相互的互補和呼應,也相對難以形成宏大的影響力。上述分析表明,城市文化設施的分布格局受多種時空因素的影響。
從空間格局來看,城市規模及其整體形態特征起著關鍵作用。隨著城市規模的增長和城市空間的拓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可避免地走向多核形態。而這樣的城市往往相對擁有更多的現有文化設施。因此,其市級文化設施的布局應表現為對現有文化設施的升級和填充。所以可以采取不同文化主題和建築類型相對分散的分布策略,也有利於服務區域的統壹。比如南京主城區的文化設施是基於不同時期已有文化建築的利用,新建的圖書館、美術館采用類似但不集中的沿長江路分布策略(圖1)。由於大城市各類文化設施建設標準的規模規劃和功能配置相對完善,不同類型的公益性文化建築空間集中帶來的集約效應並不明顯。
借助城市軌道交通等快速交通系統,使不同文化設施之間、文化設施與居住區之間形成新的網絡體系成為可能。相反,在中小城市,由於規模和距離的相對壓縮,公益性文化設施的相對集中顯然具有功能互補、設施享受、空間整合、增值服務、節約成本等更大優勢。特別是在廣大的縣、市、鎮,這種集中布局可以進壹步表現為典型的文化建築綜合體模式。四川綿竹文化館作為汶川地震災後重建項目,以綜合體的形式實現了多圖書館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圖2)。
1.2整合與聯動促進充滿活力的城市中的文化設施不是孤立的,而是置於更大的功能體系和空間結構中。在城市產業結構不斷升級轉型的過程中,針對土地資源的混合利用,文化設施與相關公共設施、產業的聯動將使效率倍增,通過鼓勵城市公共活動的整合,促進地段環境的可持續活力。深圳市蔡屋圍中心區城市更新規劃以深圳大劇院為核心,與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和以創意設計為主題的文化產業空間形成連續或相鄰的街區結構,通過有序混搭,打造休閑與生產融為壹體的新型文化交流中心(圖3)。
文化設施布局與城市綠地、商業、交通等其他公共設施的融合,正在創造新的活力。山西省臨汾市即將建設的博物館、圖書館與汾河濱河綠地的整合規劃,既增強了景觀綠地的環境活力,又有利於文化設施的有效利用(圖4)。天津文化中心的整體設計在地面上下空間的利用、軌道交通的換乘銜接、道路沈陷留下的地面開放空間等方面呈現出精細的整合與聯動形式。文化設施在城市功能空間和形態尺度層面的壹體化建設,體現了其回歸城市生活的健康取向。這種整體性思維凸顯了文化建築設計與城市設計的密切關系,對建築師提出了更宏觀的思維視野和更復雜的專業知識技能要求。
2 .註重策劃,加強內容建設
與壹般建築類型相比,文化設施的建設往往被賦予更高的文化象征意義,文化建築的設計相對更具主觀性和靈活性。在當代信息快速互動和建築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國近年來新建的文化建築整體呈現出絢麗多彩的特征。設計領域,從環境設計、外部造型、建築材料到室內空間,都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理念探索和方法創新的激情。而新的創作理念客觀上帶來了設計和施工技術的不斷突破。但在形式創新的熱情之外,內涵和內容建設的拷問和探索依然面臨挑戰。有些項目建成後難以正常使用,華麗的外表掩蓋著空洞的內容。顯然,內容的建設需要更多的關註。當代文化設施的內容建設已經進入了多學科、多專業參與、互動、融合的時代。
2.1因地制宜,規劃第壹個項目規劃是工程建設的首要環節。從項目選址、用地策略到功能構成、規模,從建設資金投入、方案規劃到後期使用維護,都是項目規劃必不可少的內容。壹個完整的項目規劃對文化設施設計和建設的科學合理性有著前提性的影響,尤其是集中建設的大型文化項目。從近年來國內文化中心項目的實踐來看,以下現象在規劃過程中值得深入觀察和探討。壹種是土地混合使用模式。基於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區域活力的塑造,壹些綜合性文化項目正在嘗試與城市商業服務功能相結合。
天津文化中心采用的策略是,在地塊內,文化建築和商業建築相鄰布置。常州文化中心采用地上文化綜合體和地下商業設施的垂直分區策略。兩種模式都有助於提升區域活力,前者更有利於實現不同投資者的訴求,後者更適合鼓勵和吸引民營企業參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1)。二是文化服務功能的兼容與融合。不同文化類型的空間集聚帶來了功能和空間集約組織的可能。比如博物館、圖書館的學術交流報告廳可以合並成組,群藝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各種培訓單元、多功能活動廳可以壹起使用。這種空間的兼容集約利用,不僅會帶來設計策略的調整,客觀上也會挑戰部門垂直管理的傳統,需要整合後期的物業管理。值得註意的是,這種設施整合是建立在功能和空間的兼容基礎上的,其集約效率往往與項目規模的增加成反比。
所以更適合小型的綜合性文化設施。三是資金投入計劃。基於科學規劃的項目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設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方案階段難以成型,項目會因為設計後期的成本約束而陷入兩難的局面。由於公益性文化設施更多由政府投入,文化建築在形態設計上有更靈活豐富的可能性,建設成本和後期運營成本對於文化建築物質空間形態設計的約束力具有更突出的意義。
2.2功能導向,塑造場所建築的存在首先是因為使用需求,文化建築也不例外。文化建築的歷史演變總是伴隨著對行為需求的理解及其應對策略的變化。所謂功能形態,就是建築中對人的使用需求的研究和表達。不同類型的觀演關系導致了不同的廳堂空間形態;博物館從單壹的收藏轉變為展示,再發展為參與式體驗,促進了其空間格局的根本轉變。輔助空間和主要功能空間應保持適當的規模平衡和連續的秩序。雖然文化建築中公共空間的塑造具有服務、交流、儀式等多重意義,也是設計趣味表達的重要環節,但規模過大的大堂並不值得壹走。
與基本需求相對應的主體功能空間的不斷研究和設計,是文化建築設計中最關鍵的內在焦點。文化建築的核心空間形態總是隨著文化觀念的演變、使用者行為心理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而更新。比如圖書館藏書與閱讀關系的變化,帶來了開架書庫和開架閱讀的新形式。20世紀初,射頻識別技術(RFID)首次被引入北美的圖書館管理系統,推動了新壹代圖書館空間形態的誕生。深圳圖書館是國內較早采用RFID技術的城市公共圖書館,其最大空間開放度完全突破了傳統的圖書閱讀空間平行模式,為讀者創造了最大限度的自由選擇機會(圖5)。
另壹方面,核心功能設計的合理性要以因地制宜為理念,不盲目追求最高配置,或者所謂的幾十年落後。劇院觀影設施的空間形式和舞臺設備要適合當地最常見的典型演出形式,不壹定是主舞臺加背景,平臺轉盤加升降臺。壹些劇場的舞臺設備長期閑置,不僅占用空間,而且難以持續維護,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這進壹步說明了完整的項目規劃的重要性,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寓教於樂的文化體驗之旅是文化建築的本質內涵,這種持續的體驗是通過系統的場所創造來實現的。中國很多地方的古院落、劇院、茶館、書店等傳統文化設施,為塑造存在感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場所創造突破了建築對象的狹隘概念,成為地域文化的重要標誌。這個特定的地方適合當地的氣候特點,植根於當地的文化習俗,並融入日常的城鎮景觀和街道生活。建設壹個地方的另壹個關鍵在於對特定人群的充分尊重和關懷。在寧波幫博物館的設計中,風、光、院、廊、室外與室內、空間與設施構成了壹種持續互動的人文體驗,處處體現著對使用者行為心理的理解、支持和引導。當代美術館中的互動行為藝術、科技館中的參與式活動空間以及基於多媒體電子技術的互動觸摸展示,展現了以公眾參與為核心理念的文化建築新的發展方向。文化設施不應該僅僅是封閉的黑盒子的排列組合,更應該是壹種景觀的標誌,或者是壹種宏偉的儀式。更重要的是,它們應該成為壹個充滿活力的公民場所,以鼓勵和引導人們進入並參與活力重建。
三路集成的集成設計
由於特定的文化屬性和相對復雜的功能空間構成,文化建築往往具有突出的技術復雜性,建築設計、結構技術和設備技術乃至施工組織之間的協調關系具有更加突出的意義。近代以來,科技實力的不斷進步和日益雄厚的經濟基礎,使得幾乎所有的奇思妙想都能轉化為現實的物質建構,但也可能助長了壹種違背科學理性甚至矯揉造作的設計氛圍。這種虛榮心往往以文化為名,更要警惕。價值觀的判斷和理性的方法思考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建築形式的有機性不僅包括建築與環境、形式與功能的統壹,還包括物理空間系統和結構設備系統的有機整合。
在建築史上,那些閃耀著人文光輝和科技創造力的不朽經典時刻提醒我們,技術不僅僅是簡單的合作角色,以需求為導向的技術創造力往往成為推動建築創新的不竭動力。相反,所謂的眼鏡造型壹旦缺乏技術邏輯,就很難掩飾其內部結構的混亂和尷尬。在建築學面臨越來越復雜的人文和科學拷問的時代,我們迫切需要接受壹種基於目標整合的系統整合思想。設計方法論學者喬治?格奧爾文在《建築中的整合實踐》壹書中提出了工程規劃設計中的整合原則,如整體性、聯系性、* *享受性、連續性和適應性,為建築的整合設計提供了基本的思維方法。作者認為建築以空間需求為目標,其功能、結構、設備、陳設也以自身系統網絡特征表現為不同的空間占有和建造方式。
因此,可以認為空間是建築內部各系統相互支撐和協調的基本集成平臺。這種整合的設計思想及其策略也可以應用於地段環境的持續整合,其本質是通過空間資源的高效利用,實現環境的和諧與資源的節約。集成設計不僅表現為內部要素通過緊密的集成和交互達到系統功能倍增的狀態,也意味著相關專業工作之間傳統的線性設計過程轉變為網絡化的交互過程。例如,中國博物館設計中的建築設計和展覽設計早已習慣了傳統的交接程序。壹些博物館、美術館的建築設計甚至在對藏品不甚了解的前提下就已經開始,展覽的設計與土建同時開始。
這種程序模式必然導致建築空間設計與展示格局的沖突和矛盾。建築空間設計應以展示為目標,展示設計的本質是以人和展品的最佳體驗為目的,深化空間的設計過程。只有通過建築與會展專業的綜合整合過程,才有可能最終形成適合展品和觀眾的整體展覽環境。專業互動與融合是未來文化建築設計組織整合的重要方向。作為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進程的突出標誌,文化建築的物質構成復雜程度和建造維護成本明顯高於普通建築,其固有的公共性往往使其成為公眾關註的焦點。因此,積極健康的文化建築設計理念和方法具有更加突出的示範意義。
文化設施從規劃布局到建築設計都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而是要植根於特定的環境和需求。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城市規模和形態的差異、歷史文化的特點、經濟發展的不同條件、具體的建設和運營策略交織在壹起,決定了文化建築設計和建設的多元化路徑和表現形式。從封閉的單壹設施到開放的城市功能結構環節,從華麗的造型到關懷公共環境,從狹隘的工程設計到持續的全過程整合,文化建築的內涵和外延正在經歷新的洗禮,將煥發出新的活力。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