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新農村建設,我的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次對家鄉的新農村建設做了壹個調查,了解了新農村建設前後村莊和人們生活狀況的變化。同時也發現了壹些不足和問題,希望能對當前建設中的有關方面起到壹點參考和借鑒作用。現在我將思考這壹情況和我對此的壹些想法,並報告如下:
新農村建設成就
調研發現,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鎮黨委、政府始終圍繞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推廣先進生產技術,紮實推進招商引資,有力促進了全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努力全面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目標。經過我鎮政府、黨委和農民的共同努力,我鎮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具體要點如下:
物質生活
十幾年前,妳走在農村,首先看到的是壹排排土木結構破敗的參差不齊的房屋,以及狹窄、淩亂、凹凸不平的鄉間小路。每當下大雨的時候,屋子裏到處漏雨,呈現出外面大雨,裏面小雨的景象;更別說那些坑坑窪窪、陰雨綿綿、泥濘不堪的鄉間小路了,人根本出不去。但進入21世紀後,尤其是近幾年,鎮寧村的房子有了明顯的變化,從過去破舊的土房變成了現在寬敞明亮的大紅磚瓦房。有的農民甚至蓋起了兩層小洋樓,裝修壹下,配壹些現代化的家電,和城裏的不相上下。交通就更不用說了,政府投入巨資建設農村公路,下大力氣實現村村通公路。到目前為止,這個目標已經基本實現。現在人們出行很方便,農村的公交車從門口經過,隨時可以乘坐。人們常說,“要想致富,先修路”,這話沒錯。農村公路的建設極大地促進了當地農業、畜牧業等行業的發展。我鎮政府、黨委積極探索,結合當地特色,紮實開展招商引資,在銀杏、藍星、藍豐建設特色農業園區,發展現代農業。農業園區的建設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增長,而且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為農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壹條途徑。
此外,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追求時尚、快捷、方便。大多數家庭都買了大電視、DVD、冰箱、電磁爐、豆漿機等家用電器。人們現在不僅要求吃飽,而且要求食物好、質量好、營養好、味道好。新農村建設處處凸顯“新”字。
(2)精神文化
以前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人們買不起電視,閑暇時也沒什麽可自娛自樂的,也看不到電視劇等壹些文藝節目,遠遠不能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但是現在,每個家庭都有電視,有些甚至有電腦。人們可以在業余時間通過這些了解世界的發展,中國的發展,社會的變化,這大大拉近了農民與世界的距離,豐富了農民的娛樂生活,也使他們能夠從中學習知識。此外,鄉政府還會組織壹些娛樂活動,如花燈節、秧歌隊、高蹺隊等。。。積極引起當地農民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極大地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
(3)思想文化教育
農村教育也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科學技術是先進的生產力。有了先進的生產力,農民更容易致富。在國家重要會議上,國家領導人多次提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大力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為建設培養大批頂尖專家和數千萬高素質勞動者,這是中國從人口大國向人才強國的轉變。目前,我國農村人口比例約占總人口的70%,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迫在眉睫。
對此,國家出臺了壹系列政策,從2008年上學期開始,農村義務教育全部免費,除學費和教材費外,補助夥食費,只收書本費和教學費。在公共支出方面,財政部將公共教育投入從2%提高到4%,改善了部分教育設施,提高了辦學條件和效益,更好地利用了教育資源。
至於教師,國家對教育經費的投入大大改善了教師的教學和生活條件,課堂工資得到了顯著提高。同時為教師建了壹些經濟適用房,解決了教師的住房問題。這些措施明顯提高了教師的工作熱情,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做壹名人民的好教師。
二,新農村建設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從這次調查來看,新農村建設總體情況是好的。我們在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存在壹些不容忽視、壹時難以解決的問題。
建設新農村的關鍵是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解決農民增收、農業增長和農村穩定問題。“三農”問題不解決,短期內不利於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從長遠來看,它將阻礙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並將使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步伐停滯甚至倒退。此外,也不利於社會穩定。解決“三農”,也是為了更好地實現2020年前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的目標。如何正確處理三者的關系?協調好三者的內外矛盾是關鍵,也是重中之重。本次調查的“三農”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壹)農民問題
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民是主體,是利益主體和實踐主體。他們的評價直接影響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效,也影響到政府工作的質量。如何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利益是關鍵問題。經過這段時間的實際調查,存在的嚴重問題是:
1.農民素質差距很大。自古以來,小農觀念深入人心,利益觀念頑固不化。許多農民為了個人利益而傷害他人,不顧他人的健康和安全。隨意丟棄垃圾、廢料,不註意個人儀態,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隨地吐痰等現象屢見不鮮,就業觀念陳舊落後,只關註當下沒有長遠眼光。
2.農民收入面窄,增長點不多。農業收入的增加不僅面臨著農業內部資源有限的壓力,還面臨著農業外部就業競爭加劇的巨大壓力。產業結構調整緩慢,新型農業發展滯後。傳統農業只能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致富”問題。大多數農民把增加收入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雖然收入比較高,但受群眾觀念、農民素質、就業機會的限制,盲目性、流動性強,很難穩定就業,也不是長久之計
3.農民法律意識薄弱。受自身文化素質的限制,農民對法律制度知之甚少。壹些農民要麽不懂法,要麽法制觀念淡薄,對法律沒有清晰的認識: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如何正確維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都不是很清楚,導致很多農民外出打工拿不到工資,或者因公受傷的情況時有發生;也有壹些不法分子,形式上利用農民法律意識淡薄來欺騙他們,用壹些花言巧語來說服農民“壹夜暴富”,讓很多農民不自覺地觸碰了法律。
(2)農業問題
農業是農民生存的基礎。中國農業歷史悠久,用占世界7%左右的土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農業的重要性非同尋常。提高農業產量,保持糧食價格穩定增長,保證農產品質量和品質,進壹步開放農村市場,保持和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是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立足中國國情發展現代農業勢在必行,加強農業的科技含量和土地的有效利用刻不容緩。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和增長方式,發展生態農業,也是壹個長期的過程。農業標準化以及農產品生產、深加工、銷售和消費的統壹和標準化,是建立現代農業綜合發展體系的重要內容。調查中發現的嚴重問題有:
1.谷物產量低。目前,農村技術人員嚴重短缺。由於缺乏技術人員的專業指導,農民不熟悉當地的土壤地質、耕作、水肥特性,耕作只靠經驗,沒有壹套科學有效的種植方法。結果農民花錢,幹活,最後卻得不到好收成,不能充分發揮徒弟的生產能力。這是極大的浪費。
2.產品不優秀,沒有品牌。在農產品種植過程中,很多農民片面追求數量,不註重產品質量。他們在蔬菜和水果上噴灑催熟劑和膨脹劑等農藥。雖然這些農藥可以縮短蔬菜和水果的生長周期,但殘留在上面的農藥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壹定的危害。也缺乏對品牌建設和發展的重視,只是盲目跟隨,機械模仿和低水平生產比較突出。
3.太傳統,缺乏特色和優勢。以我的家鄉為例,大部分土地壹年四季都是小麥和玉米,果樹、花卉和蔬菜的面積只是壹小部分。我認為主要原因是缺乏當地的支持和農業人才,積極性不夠高,優勢挖掘不出來。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發揮農業內在潛力的重要途徑。
(3)農村問題
我國農村地域廣闊,廣大農村的穩定直接影響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好農村和諧穩定工作,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大計。發展農村經濟,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我國當前發展的緊迫任務。沒有堅實的經濟支撐,新農村建設的知識就是壹紙空文,搞好國民經濟才是根本。農村習慣的思想和長期的生活方式已經根深蒂固,新農村建設難度大。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1.城市、集會、會議等人口聚集場所不規範。不文明、不健康的行為要堅決打擊,文明氛圍亟待建立。倡導公平交易,建立公信,加強質檢。
2.農村缺乏娛樂設施和文化建設。目前,絕大多數農村沒有像樣的娛樂場所和體育健身設施,農民業余時間沒有其他形式的娛樂,身體得不到鍛煉;此外,應建立壹些活動室、閱覽室和網絡室,既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又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最新信息,有效地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3.農村安全問題存在隱患。由於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村裏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這就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盜竊、拐騙時有發生,農民的生命財產得不到保護。
4.農村地區的公共衛生發展困難重重。壹方面,鄉鎮衛生院經營困難。由於政策和經濟條件的原因,鄉鎮衛生院條件差,醫務人員待遇差,結構不合理,導致人才吸引和留住困難。另壹方面,看病難的問題依然嚴重。雖然新農合給看病沒那麽難的問題帶來了好消息,但是每個農民只要交10元就可以享受醫保,看病報銷40%,住院報銷60%。但是,這些合作醫療醫院大多是壹些縣鄉兩級的醫院。由於政策和經濟問題,他們的醫療水平和條件進行比較。
三。對策和建議
農業是基礎,農民是關鍵,農村是重點。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穩定,天下就穩定;農民富了,世界就富了。加強建設,首先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加快農業產業化,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1.調整農業結構。壹是調整種植結構,采取多樣化種植,根據當地土壤、氣候等條件發展特色,提高農業效益。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資源,使其充分發揮作用。二是調整畜牧業結構,保持畜牧業價格穩定。發揮規模化養殖的效果。要根據實際,不斷調整和完善農業結構,挖掘農業結構的最優比例,使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加大科技投入。積極引進先進科學技術,科學規範和引導各項農業技術措施。充分發揮科技優勢,使農民快速高效地獲得有效的經濟利潤。經常派技術人員下鄉檢查指導,幫助農民解決遇到的農業問題會促進妳在科技方面的經驗積累,同時促進科技創新,及時發現新問題,積極研究解決,提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加大創新力度,壯大和培育市場主體。壹是扶持規模養殖戶,培育農業生產主體。壹些市場意識強、科技素質高的種養大戶,由政府扶持部門引導,農民投資,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引進優良品種,采取精細管理方式,逐步發展起來,使之不僅成為科學種養致富的典型,而且成為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二是通過政府的扶持和引導,並會同村裏的大戶、致富能手等。,把農民科學合理地組織起來,使他們成為主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村經濟的自主發展能力。
4.要進壹步加強新型農民培訓,全面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實施失地農民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造就有文化、有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和文化陣地建設,從文明村建設入手,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大力開展以遵紀守法、建設和諧中國家園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發展。要加強法制科普,建設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努力構建農村公共文化體系,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
5.轉變政府服務管理,不斷提高農民保障水平。它符合農村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與“權為民所用、情系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新“三民主義”倡導相適應,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開展城鄉社會公共服務建設,提高政府服務和管理水平,努力向建設服務型社會的目標邁進。同時,大力推進農村民生工程建設,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運用就業援助、醫療援助、教育援助等援助方式,為農民提供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扶貧濟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