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東輝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
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俄烏沖突期間,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警示我們,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到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大事,必須未雨綢繆,高度重視。
金融制裁:壹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從金融到科技,從交通到貿易,從媒體到文化教育體育,在西方政府制裁“大棒”和民營企業政治正確的交織下,當前對俄羅斯的制裁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正在形成壹股試圖震懾俄羅斯社會經濟的“颶風”,尤其是金融制裁。
根據已經出臺的制裁措施,金融領域的制裁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壹,流量水平。例如,歐盟在2022年3月2日表示,將把7家俄羅斯銀行排除在SWIFT之外,隨後萬事達卡和Visa也宣布停止在俄羅斯的業務。第二,存量層面。比如歐美日MSCI政府宣布凍結俄羅斯央行在這些國家持有的外匯儲備。最近,全球最大的兩家指數公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和富時都宣布將俄羅斯股票從所有指數中移除。
嚴厲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傷害可能比俄烏沖突本身更大。盧布匯率暴跌,銀行業面臨結構性流動性赤字,俄羅斯海外上市公司市值化為烏有,只剩下壹點點“骨頭渣”。更糟糕的是,俄羅斯央行4000多億美元的國際儲備超過6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存放在外國發行的證券或外國銀行的現金和存款中。凍結措施將大大削弱其抵制制裁的能力。
貨幣錯配:新興市場的“原罪”
長期以來,新興市場國家壹直將外匯儲備等同於存錢罐裏的錢,將其視為抵禦金融風險、確保金融安全的有力屏障。然而,近年來美國對伊朗、阿富汗以及這次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凸顯了這壹想法的錯誤。此前被認為無風險的外儲資產,如今面臨著被凍結、沒收的現實風險,賬戶中的外儲資產“看得見,用不著”。這是美國金融霸權主義的體現。
不可否認,當今全球金融體系仍以美元為中心,美元仍是無可爭議的全球主導貨幣。IMF數據顯示,截至2021第三季度,美元占全球公開官方外匯儲備的59%。雖然這壹比例低於2000年外匯儲備的71%,但仍遠遠超過包括歐元(20.5%)、日元(5.8%)、英鎊(4.78%)和人民幣(2.6%)在內的所有其他貨幣。同時,美元在國際貿易、結算和金融市場中也占據主導地位。全球88%的外匯交易使用美元,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進口的商品有40%以美元計價。62%的國際債券發行、48%的所有跨境銀行債權和465,438+0%的SWIFT跨境支付交易以美元計價。此外,美元是約65%固定或控制匯率國家的主要錨貨幣,這些國家的GDP約占世界經濟產值的60%。
美元憑借其全球中心貨幣的地位,獲得了所謂的“過高特權”,成為全球資本和資源控制體系。從廣度上講,從來沒有壹個國家能夠控制全球範圍內的貨幣金融運行,以及資本流動的規模和方向;從深度上說,從來沒有壹個國家能夠發展出如此廣闊而深厚的金融市場,擁有不受約束的金融霸權。放眼望去,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形成了以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為“關鍵貨幣”的國際貨幣體系,實際上“邊緣化”了除美歐英日之外的所有國家的貨幣。以SWIFT系統為例。目前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的全球支付份額占比接近90%。所以SWIFT雖然號稱中立組織,但是很難擺脫美國和歐盟的政治影響。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本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不是硬通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無論選擇哪種匯率制度,這些國家的外幣資產和負債仍將大於零,面臨不同程度的貨幣錯配風險。不可避免的貨幣錯配,成為美元霸權和美國揮舞金融制裁“大棒”的必然結果。國際著名金融經濟學家艾肯格林將“非貨幣中心國家”的收支、資產和負債以不同貨幣計價的現象稱為“原罪”。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2021年發展中國家的外匯儲備達到創紀錄的14.9萬億美元,其中78%為美元、歐元等外匯資產,13%為黃金,其余為IMF頭寸和特別提款權。巨額外儲是經濟實力的支柱,但也是歐美等貨幣中心國家的負債。美國可以利用美元體系下的賬戶和支付系統,限制、凍結和沒收賬戶內資金和資產的交易和支付,甚至將其從SWIFT系統中移除。
金融安全:中國崛起面臨的挑戰
目前,中國金融安全可能面臨的威脅主要包括:資本賬戶開放引發的危機,如熱錢流入引發的資產泡沫、資本外逃引發的貨幣危機和金融危機、海外上市公司被勒令退出美國市場等;外匯儲備積累導致的美元陷阱,如美聯儲貨幣超發和高通脹導致的美元購買力下降、美國凍結中國美元資產等;支付結算系統帶來的安全問題,如個人、企業甚至央行可能被禁止使用SWIFT和美元結算系統,或者要求相關方關閉賬戶、凍結資金。
2022年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2138億美元,其中美債約為1.06萬億美元。西方凍結俄羅斯央行外匯儲備,預示著對歐美發行的貨幣和債券的信仰將不再牢固,黃金和資源將逐漸具有較低的信用水平。因此,需要堅定不移地對持有的外匯(儲備)資產進行多元化配置,壹方面根據外匯資產的本國貨幣需求結構匹配不同的貨幣;另壹方面,進壹步增持黃金儲備和大宗商品。歷史上,戰爭往往成為國際貨幣的重要節點。美國頻繁的貨幣武器化將促使各國央行尋求美元以外的儲備多元化,世界各國的貨幣和儲備方式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作為全球金融和貿易結算的核心部分,SWIFT強大的網絡效應和基於主要儲備貨幣的競爭優勢在短時間內難以顛覆,其地位在短時間內不可替代。但SWIFT的每壹次武器化使用都是對其中立性的重大打擊,也會促使相關國家尋找SWIFT的替代者。中國需要進壹步加強人民幣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CIPS系統開發,擴大朋友圈,探索利用區塊鏈、數字貨幣等新技術構建新型跨境信息和結算體系,加快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測試和應用,形成支付結算體系多元化國際競爭,消除美國制裁隱患。
中國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是近年來中美金融博弈的焦點。2022年3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將5家中國股票公司列為面臨退市風險,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中美之間的金融博弈已經進入實際操作層面。在這種情況下,壹方面,我們應該繼續發揮中國作為國內企業海外上市地的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另壹方面,可以利用上海浦東新區在資本賬戶開放等領域的改革契機,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下,建立更具創新性和突破性的國際金融交易平臺,為發展過程中的紅籌企業和VIE架構企業提供相應的融資、交易、投資和風險控制服務。這既是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主動開放的戰略支點,也是資本市場持續開放形勢下的及時之舉,具有全局性意義。
作為壹個快速崛起的大國,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水平和人民幣的國際化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崛起的可持續性。在國際金融貨幣體系不斷變化的背景下,進壹步擴大我國金融對外開放,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多安全資產和優質資產,實現“妳中有我,我中有妳”,實現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是確保金融安全的根本之策。(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精選編輯。評選產生的作品版權歸中新經緯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抄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選文中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