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和為貴”的思想淵源和內涵
1.“和為貴”的思想淵源
中國是壹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產生了歷史悠久的燦爛文化。它為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提供了許多有益的資源,蘊含著豐富的管理思想。中國自古以來就提倡“和”。孔子說“禮以和為貴”,孟子也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認為“萬物各有其和才能生存”。如今在我國,“和則生錢”、“和則萬物”、“和則萬物”等“和”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2.“和為貴”的內涵
儒家管理文化非常重視“和諧”。那麽,什麽是“和諧”?王世博說:“讓他成為別人的總和。”賈誼說:“道是剛柔之和。”春秋時期,晏嬰認為“和”就是“濟貧,以讓其過”(《召公二十年·左傳》)。這裏的“經濟”就是“增加”的意思;“泄”就是減少的意思。缺點應該增加,多余的應該減少。孔子進壹步闡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魯茲)“和而不同”已經成為人們處理壹切事情時應該遵循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後來的儒家提出了“中和”的概念:“凡在中國者,亦為天下之本;和者也,天下也。中立壹點,天道地位尷尬,萬物孕育。”(《中庸》)
二、中國古代管理思想
中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超過5000年。中國有過至今仍有價值的管理實踐,長期的管理實踐產生了豐富的管理思想。
1.關於中國古代著名管理思想
中國古代思想家眾多,管理思想豐富,其中以老子、孔子、商鞅、孟子、孫子、管子的管理思想最具代表性。
(1)老子的思想
老子是先秦時期道教的創始人。在他的思想體系中,不僅有深刻的哲學思想,而且包含了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社會和國家管理思想。“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等許多思想對國內外管理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孔子的思想
作為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以仁為核心、以禮為準則、以和諧為目標的德治思想是其管理思想的精髓,已成為中國傳統思想的主流。
(3)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直系傳人,是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尊為“亞洲聖人”,堪稱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孟子的管理思想是孟子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人性觀、“仁政”的管理原則、“修身齊家、平天下”的思想,為中國管理思想的完善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4)孫子的思想
孫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他的軍事思想和管理思想主要體現在其代表作《孫子兵法》中。許多外國大學教師、學生和企業家把《孫子兵法》作為管理著作來研究。“不戰而屈人之兵”、“上行下效”、“爭天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民為重”。
(5)管的觀念
管子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他曾輔佐齊桓公40年,功績卓著,使強兵富可敵國,幫助齊桓公實現了稱雄諸侯的理想。他的“以人為本”思想、“與時俱進”的發展創新精神、德才並重以及德才選拔標準等諸多管理思想,都體現了永恒的智慧。
2.“和為貴”是各種學派的思想。
從孟子的“人和”思想中,指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醜》)。他還認為,只有實行仁政,人們才能獲得和平。道家的老子也很重視“和”。他說:“道生壹,命生二,命生三,命生萬物。”萬物負而持陽,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他還認為“和”是“道”的功能。道之所以能生萬物,是因為道包含了陰陽兩個對立又互補的方面,它們相互搖擺,相互作用,形成了宇宙萬物的和諧。”“和諧”是宇宙的本質,是世間萬物存在的基礎。此外,墨家、法家和兵家也論述了“和”的思想。這說明。和諧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為貴”的思想在我國傳統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和、平、善、和、中和”的傳統觀念成為人們的價值觀,無形中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第三,“和為貴”管理思想對當今社會和企業的現實意義
“和”的思想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諧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核心,和諧文化是中國人思想的精髓。建立“和諧”組織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追求相同的價值、開放民主的組織氛圍、科學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內外兼修的誠信理念是和諧組織的現代特征。構建和諧組織,需要從組織結構、組織管理制度、組織文化三個方面入手。[作者摘要]
1.“和為貴”管理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
(1)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
“和諧社會”的概念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來了,但這幾年才深入人心。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必須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水平。這對促進社會和諧意義重大。
(2)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思想保證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構建和諧社會作為壹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提出,這表明中國領導人已經深刻認識到這壹點。特別是他們把農民的切身利益放在第壹位。中國農村有近8億人口。如何解決農民的生計問題非常重要,解決農民的生計問題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了胡錦濤的報告內容。該報的壹篇社論指出,過去幾年,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在治國理政方面突出了“以人為本”、“以民為本”、“以和為貴”的思想,這讓人們對十七大後的中國有了更大的期待。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如此龐大的農民人口,對十七大充滿了期待,把農民的現實利益放在了壹個非常重要的高度,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增加了不少砝碼。
2.“和為貴”管理理念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1)“和為貴”的管理思想對企業的重要性。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應把重和諧的理念運用到企業的人際關系管理中。現代企業的人際關系相當復雜,包括企業之間的關系,雇主與員工之間的關系,L級與下屬之間的關系,同事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因為人們不同的價值觀、興趣和生活經歷而變得更加復雜。在這樣壹個復雜的背景下,如何調整各種關系變得非常必要和重要。和諧是調整這些關系的好方法。如果這些關系中的任何壹方能夠“重視和諧”,那麽整個管理系統就實現了管理的理想目標——“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因為有了人與人的和諧,人與人之間可以相互溝通和理解,人的需求可以得到滿足,矛盾可以化解,任何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2)舉例說明“和為貴”的管理理念對企業的現實意義。
被譽為松下“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曾經重視“和諧”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他說:“事業的成功在於與人和諧”;“壹群人壹起做事,最重要的是齊心協力,萬眾壹心”;公司能否團結壹致,朝著目標努力,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儒家仁學對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增進員工之間、員工與企業之間的感情,建設企業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亞洲的壹些國家,如日本、漳州“四小龍”,繼承了儒家思想,把“和為貴”、“和為貴”作為重要的經營原則,形成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強烈地消除了人們對福報的關心、愛護和尊重,重視人在整個經營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中國的儒家思想對日本商界影響廣泛。許多企業家將儒家思想作為他們的商業信條和原則,如以人為本,任人唯賢,與他人和諧相處。日本企業非常重視人在企業中的作用,善於吸引人才,註重員工的培養,盡力留住人才,讓員工對企業有很大的歸屬感,培養團隊精神。具體操作:日本很多企業實行終身雇傭制、年度績優制、合股等方式,加強員工的忠誠度和歸屬感。因為企業的員工對企業有著同樣的忠誠,因此,為了企業的利益,為了大家同樣的目標,企業的員工關系融洽,上下齊心。日本企業家、“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說:“壹群人壹起做事,最重要的是齊心協力。壹個50人的聯合團體比65,438+000的聚眾烏合之眾要強大得多,成就也大得多。”日本企業在世界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中國的傳統儒家思想。日本企業的成功有目共睹,在世界經濟中的領先地位和突出貢獻不容否認。在戰後短短的30多年裏,日本人民把日本從廢墟上建設成為世界強國之壹的重要事實,進壹步證明了儒家民本思想在經濟上的現實指導作用。
第四,總結全文觀點。
基於以上論點,說明重和的管理思想對於當時的社會,對於今天的社會和企業,尤其是在我國正在跨越式崛起的時代,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更加重視以和為貴的管理思想,國家和企業都應該有壹顆“和”的心來面對所有的機遇和挑戰。只有這樣,作為個人和企業,我們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