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導
評論文章創新、批判、激越、旗幟鮮明,觀點鮮明,嬉笑怒罵,語言辛辣,道出了普通人的心裏話,因此深受讀者喜愛。作為壹名中學生,學習寫評論不僅可以開闊視野,訓練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還可以積累素材,為以後寫議論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學生如何學習寫評論?
首先,我們必須克服恐懼。對於熱點事件,只要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評論。看,這麽簡單!
在動筆之前,學會篩選新聞。第壹,要“新鮮”。只有選了最近的事件來評論,讀者才願意看。第二,要有“亮點”。即選擇的新聞要與眾不同,或重要事件,或稀奇古怪的事情,要有吸引力。第三,選擇自己熟悉的,有話要說的。新聞包括時事、法律、經濟、民生、教育等諸多領域。壹般要選擇自己熟悉的新聞類型,這樣才能有話可說,直奔主題。
寫評論最重要的環節是提煉觀點。壹般有三種思維方式,壹種是表揚,即對新聞中的人、事、工作方法進行肯定,然後說明肯定的理由。二是批判,即對新聞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進行否定,然後從法律和道德方面找出反對的依據。三是建議,即對新聞事件中的某個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
追根溯源,中國最早的“時評”大致相當於現在報紙上的“短評”或“後編”,是言論中的輕騎兵。它抓住了當天報紙上的壹條新聞,有特定的話題,關於壹件事的討論,開門見山,長200字,短則幾十字。《時評》大量密集出現,由迪於6月1904在滬創辦。這份近代頗有影響的全國性日報,在與新聞的合作上獨樹壹幟,設有“時評”專欄,短小靈活,馳騁自如。
根據復旦大學教授李良榮的考證,從歷史淵源上看,時評是要在《史記》中每壹個傳記背後引出壹個評論,即“太史龔玥”,以及《聊齋誌異》中壹些故事背後的壹個評論,即“異史十月”,並使之獨立出來。它清晰地展示了報紙文體對中國傳統文學的揚棄過程。在《泰晤士報》之前,梁啟超先後在日本橫濱創辦並主編《清議報》和《新民叢報》,創建時事短評專欄。從第26期開始,《清議日報》開設了“國政新聞評論”專欄,壹直保持到《新民叢報》,專門針對時局或壹些熱點問題發表短評、時評。
時評除了反映民意和基本民意外,往往還包含許多解決問題的更好的思路,可以為政府聽取民意、改進工作服務。如今,評論已經成為媒體中的壹種重要風格,它可以容納不同觀點的對抗,承載人民的聲音,讓各種聲音都有表達的渠道。它的繁榮無疑是政治開放、社會和諧、媒體進步的體現。讓我們關註社會民生,寫壹篇有價值的評論!
預覽和指導
1,主題探索
(1)什麽是評論?
提示:評論是對社會和時政進行評論的壹種特殊的議論文(面對真實的情況,呼喚真實的判斷)。壹般來說,時事評論包括國際評論和國內評論。不考慮國際,國內的評論主要是關於時風的。所謂時尚,既可以指壹個時代的風氣,也可以指壹個時期、壹個瞬間的風氣。風氣是指國風、黨風、政風、官風、民風、行風、學風等等。
新華社總編輯何平給《新華時報評論》做了壹個定位,供參考:“顧名思義,定位在‘時代’上。”時間”是指時事、時局、時勢、時政、時勢、時弊,時評是指圍繞“時間”二字寫文章。根據這個立場,我們理解“時事評論”就是“時事評論”、“時事評論”、“時事評論”、“時事評論”。簡而言之,也可以稱為“時事評論”。
(2)評註的主要特點是什麽?
提示:時間的主要特征是“評論”,即對事物進行評論,並對其進行推理。時間評論通常關註時事,評論某個具體的事情。
(3)什麽是“從頭開始”?
提示:因為寫評論的時候,要對事實進行評論,所以評論需要對其評價的“事物”進行解釋。這個“事”就是評論的理由,所以叫“從頭”。
2.點擊技術
(1)寫時間評論的方法
第壹,要學會說事。就是要求旗幟鮮明地表達自己對某件事或某個現象的看法,或褒或貶,或戲或贊,說實話。寫評論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分析思考評論的成功之處,形成自己的觀點。評判事物的思想有很多種,比如評判事物的對錯,評判事物的原因,反思這件事的教訓。對“事物”的評價不局限於壹點或壹個角度,可以是多點或多角度,但要記住,評價的東西必須與被評價的“事物”密切相關,不能脫離“事物”。
第二,對自己的判斷寫分析和理由。在評論時局時,不僅要寫出自己的觀點,還要寫出這些觀點的依據和理由。只有做出有理有據的評論,才能評判文明,才能說服人,才能得到明辨是非,合情合理的效果。好的評論是能把自己的觀點說清楚,同時把觀點的依據和理由寫透徹的評論。壹個批評家可以評論,可以爭辯,可以抗議,可以諷刺和抱怨,可以嘲笑和詛咒,甚至可以寫壹首楚辭。它的評論不應該僅僅是新聞的延伸,它的主要態度可以更加大度。
(1)敘事論證不散漫。
例子新穎,最後壹句分析返利中心。確定壹個中心句,明確確定中心句的依據。
(2)論證。要把論點說清楚,壹般有兩種方法:A、直奔主題,壹開始就說清楚。乙卒張先治,畫龍點睛。只有把論點說清楚,才能有的放矢。
(3)論據。如果不關註身邊的最新新聞、熱點科技動態,論點就不會新穎,也就無法將個性與個性、時代性(時代精神)與歷史性(史料與新因素)、點(細節案例)與面(速寫案例)、敘事性討論結合起來,論點就不會為論點服務。
(4)在論證方面,要把敘述和討論結合起來,即舉例分析。壹般有以下幾種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法、假設分析法、條件分析法、意義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辯證分析法。把敘述和討論結合起來的論點是壹個強有力的論點。
⑤語言。中學生的討論語言處於“失語”狀態,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語言。真正的語言應該讓人感受到壹個“活生生的”生命的存在。中學生作為壹個特殊的年齡段,我們應該有壹股青春的沖勁,贊美真善美,批判假惡醜。
⑥書寫要規範。寫作的標準是指文章的第壹部分應該是引文,也就是提出問題的部分。最好在引用部分突出觀點,不要等到最後。在這壹部分,要把握好幾點。首先,用正面的例子來支持觀點。第二,用反面例子從另壹個角度證明自己的觀點。第三,除了正反兩方面的例子,還要聯系現在的生活實際。第四是深。我們在用正例反例聯系生活實際的時候,要註意現在的評論都是說理和寫作,要講清楚為什麽,這是壹個深層的要求,不斷把正例反例和現實生活中的中心論點聯系起來。
(2)基本思路:
第壹步:引用材料,呈現現象。
第二步:從現象中提煉論點。
第三步:分析和論證觀點。提醒:要聯系實際,緊扣論點,運用多種論證方法。
第四步:總結全文,提出倡議。
(3)實例分析
現象:這幾年月餅的口味有點變化。(關鍵詞“品味”和“改變”)
參考:中心論點就是題目——月餅消費要文明
重點分析“味道變了”:
文末:回應文章開頭,根據前面的現象和論點,提出兩個必須:(1)勤儉節約;(2)號召努力。
(4)幾個要求
評論寫作首先要明白的是:要激情,要理性。寫評論沒有激情是不夠的。激情,就是時評的寫作要像天然氣、石油的井噴,不能溫柔、謙恭、猶豫,不能像牙膏、膠水壹樣從軟管裏擠出來。妳不能寫那樣糟糕的評論。壹般來說,我們寫文章,尤其是評論文章的時候,總是會遇到學習、生活、工作中的人、事、事、矛盾、問題、現象等等。
除了激情,還需要有理性,理性的分析,理性的判斷,理論的解釋,這是非常必要的。時間評價說到底還是壹種講道理的文體,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就是擺事實講道理。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否則,只是表達感情而沒有意義,必然會導致濫交,甚至成為罵人的文章,像罵大街壹樣。在這裏,分析和推理是評論的靈魂。如果說“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壹種司法準則,那麽時評的寫作也可以說需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情理為準繩”。
②時效性。限制是針對整個新聞傳播的。從新聞評論的傳播來看,時評的時效性要求應該更高、更嚴格,與其說是經常苛求。新華社的很多“新華時評”也是隨時隨新聞事件或新聞報道播出,有的甚至比新聞報道更早播出,搶占輿論引導制高點。總之,要求及時、隨時、立即提出意見。
3針對性。這就是它的意義。它從哪裏來的?這是為了什麽?不管有沒有針對性。新華社對《新華時報評論》的要求是“因事制宜”、“把握新聞事件,緊扣時代脈搏”、“針對性強”。人民日報對“人民評論”的追求是“關註事實”,“讓評論和新聞齊頭並進”,都是說評論要看到壹切,不能漫無目的,無病呻吟,放空炮,亂炮。
教室內外
引導話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並根據需要寫壹篇評論。
全球對金融動蕩的反應
美國華爾街爆發的金融危機像海嘯壹樣,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個角落。無論是發達國家的英國和日本,還是經濟不發達的非洲,都感受到了金融海嘯的沖擊。在全球化的今天,沒有壹個國家能夠成為美國金融危機的絕緣體。
繼美國之後,英國成為金融危機的第壹個直接受害者。2008年第壹季度,英國人均支出大於收入,人均每月要從儲蓄中拿出41英鎊來彌補不足。面對漲價的壓力,消費者已經入不敷出。在非洲,普通投資者不得不減少在資本市場的投資,將資金兌現用於日常需求,如大米、面粉、雞蛋和其他價格飆升的物品。與美國經濟關系密切的印度也處於危險之中。在印度的壹些地區,警方甚至已經開始監控湖泊、運河等地,以防止失敗者自殺。日本東京股市225只股票的平均價格指數10月8日下午跌至9502.48點,65438,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減半。中心正在向歐洲大陸轉移的華爾街“金融颶風”持續升級,冰島成為當前危機的重災區。冰島銀行的債務已經攀升至該國經濟的約12倍。市場擔心信貸危機會嚴重沖擊該國銀行,導致冰島“國家破產”。
為了應對這場全球金融風暴,世界各國央行紛紛降息,全球救市。七國集團財政部長會議於6438+00年6月6日在華盛頓舉行。七國集團的財政部長簽署了壹項計劃,並承諾使用“所有可用的手段”來對抗當前的金融危機。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特別會議於6月11日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強調,二十國集團將團結壹致,深化合作,采取壹切可行措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歐盟國家壹直在為應對金融危機做出不懈努力。歐元區15國家領導人6月28+02日在法國巴黎舉行峰會,就歐元區國家救助措施達成統壹的提案框架。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將於10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將討論亞歐國家如何加強合作,共克時艱。
要求:(1)題目自擬;(2)有意的自我選擇;(3)不少於800字。
思維指導
-在雲層中尋找太陽
要寫好這篇文章,首先要明確寫作範圍。應該說這不是問題,很好理解。
其次要選擇好的角度,也就是選擇壹個自己了解比較深,素材儲備比較豐富的小角度。只有小角度才能挖深。從大的方面看,人類社會更有義務發展科技水平,發展經濟,維護世界和平,保護人類生存空間,這需要國家之間的合作;每個國家都承擔著繁榮本國經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繼承古老文化傳統和不斷豐富發展文化水準、保持安定團結政治局面的責任,這也需要各級政府和機構的配合。就大家而言,壹般來說,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精誠合作,壹個人很難甚至不可能做到。尤其是當今社會,人與人關系密切,單打獨鬥是不現實的。
第三,要進行發散性思維,開放思維,盡可能多地提取觀點或中心。
巧妙的標題
——壹句話自然永恒。
話題1:合作才能共贏。
話題二:* * * *撐壹片天。
話題三:我眼中的合作
優秀作品展示
——拋磚引玉句
我眼中的合作
這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沒有壹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置之不理。渡過危機,要靠大家齊心協力,團結合作。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妳只是對自己的私利視而不見,那麽受害的將不僅僅是妳自己。因此,合作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唯壹出路,可以實現共贏。
希拉裏在美國亞洲協會的演講中高度評價中國的發展,表明其對美國的重要影響:“美國和中國可以從彼此的成功中受益,並為彼此的成功做出貢獻。”“盡管我們有分歧,美國將繼續承諾與中國發展積極的關系,我們相信這種關系對美國未來的和平、進步和繁榮是不可或缺的。”是的,壹切都在普遍聯系,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會牽壹發而動全身。當金融危機來襲,只有全世界攜起手來,同舟共濟,團結合作,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合作不再只是壹種商業運作方式,而逐漸成為壹種精神,成為推動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力量。
合作無處不在。即使在自然界,人們也不難找到合作。在螞蟻家族中,有著復雜但嚴格的分工。工蟻負責探路和尋找食物,兵蟻肩負巢穴的安全,蟻後生下後代,有的餵養後代。每個成員不多也不少,沒有任何聯系都不行。正是憑借每個成員的合作精神,螞蟻家族才得以生存。
世界著名飛機協和式飛機的生產是通過合作和分工來完成的。它的每壹個零件,從機翼到起落架上的壹顆螺絲,都是由不同國家的專業部門制造的。最後組裝不同的零件,壹架協和式飛機算壹天。合作真正融入了世界的每壹個角落。
合作源於信任。現在很多國際組織和團體其實都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上的,而這種合作是建立在國家之間的互信基礎上的。合作需要不同的個體共同完成,需要默契。如果個人缺乏足夠的信任,就不會有默契,合作也不會成功。比如,在世界貿易組織關於定期報告簽約國財務狀況的規則中,如果簽約國為了保住實力,虛報、少報相關數據,那麽這種不信任必然導致合作失敗。所以不難看出,沒有真誠和信任的合作是沒有價值的。
合作就是力量。如果妳只用壹根筷子吃飯,它幾乎夾不住壹塊肉,但用壹雙筷子,結果會相反。可見,只有合作才能發揮個人所沒有的力量,擁有比個人更大的力量。就像當年吳蜀聯軍打敗曹駿的戰役壹樣,大部分都是以少勝多。這其中很重要的壹個原因就是只有合作才有無窮的力量。
合作的確是壹種精神,源於信任,無處不在。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這個時代呼喚很多精神,合作精神永遠是推動時代前進的不竭動力。
點評:此評論分為兩部分(合作無處不在——合作源於信任——合作就是力量)然後是總評(最後壹段),結構清晰,中心明確。值得壹提的是,作者可以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中體會到合作精神對當代社會的特殊意義(第二、五段)。當然,本文也需要進壹步完善。比如“合作無處不在”這壹段的例子,應該是以人類社會為背景的。但總的來說,這篇文章還是不錯的。
材料卡片
——胸前有峰有雲。
1,團結——它能在人們需要的時候幫助人們克服各種混亂。高爾基
2,壹朵花裝扮不出壹個美麗的春天,大家先進來就可以移山填海。——雷鋒
3,軍民團結如壹人,且看天下誰能為敵。毛澤東
4.如果蚊子壹起沖鋒,大象就會被征服。賽迪
5.大家都是社會人,沒有人能孤軍奮戰壹輩子。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自立,還要學會在與他人的合作中發展。這樣才能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站得更穩,走得更遠。
6.在中國的經濟生活中,有壹種“雙贏理論”。龜兔賽跑多次,各有勝負。後來龜兔合作了。兔子背著烏龜跑向河邊。然後烏龜背著兔子過了河。這就是“雙贏”,競爭對手也可以是合作夥伴。俗話說“壹個籬笆三個樁,壹個好漢三個幫。”要想有所成就,就要靠大家齊心協力。縱觀古今中外,事業上的成功者不都是合作的典範嗎?
7.有壹天,上帝帶壹個傳教士到地獄,看到人們圍坐在壹個裝滿粥的大鍋旁。每個人都有壹個長柄勺子,沒有人能把食物送到他的嘴裏,但他餓了。上帝和傳教士再次來到天堂。這裏的人們也圍著壹口大鍋,拿著長柄勺子。看起來他們很開心。上帝看到傳教士很困惑,解釋道:“這裏的人們已經學會了互相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