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農歷正月初壹,也叫農歷年,俗稱“過年”。這是中國人最盛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起源於殷商始末的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根據中國農歷,正月初壹被稱為元日、陳元、鄭源、元朔、元旦等。,俗稱正月初壹。民國時改為公歷。陽歷的1日被稱為元旦,陰歷的1日被稱為春節。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來了,萬象更新,草木更新,新壹輪的播種和收獲季節即將開始。人們剛剛度過了花草樹木在冰天雪地中奄奄壹息的漫長冬季,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那壹天。當新的壹年到來的時候,自然要用喜悅和歌聲來迎接這個節日。千百年來,人們把每年的習俗慶典搞得異常豐富多彩,這也成為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1.調查內容:春節活動和其他節日及節前節後活動。2.調查時間:2012 13-10。3.調查方法:首先通過網絡或者老人的口中對春節習俗進行統計,然後根據不同的地方關註當地的這些春節習俗和活動。在活動中與老人交流,了解這些活動,並在活動中註意觀察,了解這些活動在當今時代的特點以及與以往的區別,然後寫壹份小區域春節習俗的調查報告,最後進行總結。4.調查結果: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親身體驗了河南部分地區的春節習俗和特色活動,在活動中對傳統春節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自豪。(1)節前節後其他節日及活動:①臘月二十三(祭竈):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重要的民間節日,人們稱之為“祭竈節”。為了讓竈王爺在天上對玉帝說好話,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竈王爺的牌位,有的還在牌位兩側寫上“天說好話,下界”。意思是竈神的送別晚宴。。此時,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停下手中的各種工作,忙著年前祭祀神靈的祭祀活動。臘月二十三,中原城鄉燃放第壹輪鞭炮。城市居民忙著購買麻糖、火和其他食物,用於向爐子獻祭。在廣大農村,祭竈的準備活動和盛大儀式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逐漸開始。祭竈儀式大多在晚上舉行。祭祀竈臺時,祭祀竈臺的人跪在竈臺雕像前,擁抱公雞。有的人還讓小孩抱雞,跪在大人身後。據說雞是棗爺升天所騎的馬,所以雞不叫雞,而叫馬。如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點完香案,屋內香煙彌漫著神秘的色彩。主人斟酒磕頭,喃喃自語著什麽。看完之後,燃燈大呼“領”!然後天捧酒倒雞頭。如果壹只雞的頭撲騰了壹下,說明棗爺壹直忘恩負義。如果雞頭不動,就需要再澆壹遍。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吃食物,如火爐糖果和火。在壹些地方,他們還吃糖餅、油餅和豆腐湯。在河南,典型的祭竈食品應該是首推竈糖。廚房糖果是壹種麥芽糖,粘在口腔和牙齒上。給竈臺獻糖的原因是為了粘竈臺主的嘴。傳說棗爺是玉帝派來監督善惡的神。他有與人溝通的責任,有連接天地之間感情的責任,有傳遞仙境與人間信息的責任。它上了天堂,人們就給它竈糖,希望它吃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也有人說,祭竈用的糖果,不是粘在竈主的嘴上,而是粘在竈主貪善愛搬弄是非的奶奶的嘴上。除了吃竈糖,火也是祭祀當天非常有特色的時令食品。臘月二十三,城裏餅幹攤的生意很紅火。人們圍在壹起,爭相購買祭祀用的爐子並焚燒。在農村,大部分是自己做的,用面粉和炕做成的。全家都很熱鬧,很有小年的味道,所以有些地區也叫小年人們把祭竈節當成僅次於中秋節的團圓節。凡是在外地工作、做生意、上學的,都盡量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如果能吃到家裏煮的祭祀爐,就會受到竈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平安。②:臘月二十四(部分地區臘月二十五)掃塵。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按民間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春節掃塵有“除陳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掃除壹切晦氣和厄運。這個習俗寄托了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電器,拆洗被褥窗簾,掃六碼,撣蜘蛛網,疏通明渠涵洞。到處洋溢著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接春節的歡樂氣氛。③農歷大年初壹前十天左右,人們開始忙著采購,有雞、鴨、魚、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水果、對聯等等。他們也應該準備壹些禮物在中國新年期間拜訪親戚和朋友,孩子們應該買新衣服和帽子在中國新年期間穿。④正月初壹,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互祝新年快樂。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是由同壹個族長帶隊挨家挨戶拜年。有的同事請幾個人拜年;還有人聚在壹起互相祝賀,這叫“團拜”。因為在家裏拜年費時費力,後來壹些精英和學者就用貼紙互相祝賀,從而發展出後來的“賀年卡”。⑤:正月初二回娘家。這在全國各地都差不多。這壹天,女兒、女婿、孫女都會到奶奶家拜年。⑤: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期間,親戚朋友會在對方家裏拜年,互送新年祝福,互贈禮物,在家裏聚壹聚,吃喝談天。⑦: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新年的第壹個月圓之夜。大多數親戚在晚上聚在壹起吃湯圓,這意味著團聚。各地都有元宵節和焰火晚會,古代還有在燈籠上猜燈謎的習俗,現在大多被焰火晚會取代。今天:正月十六,大部分人都選擇在新年和家人團聚後的今天出行,正式開始新壹年的工作。(2)除夕①:貼年畫(貼春聯、請門神)又稱門聯、春聯、對聯、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練、精致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表達美好祝願,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到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選壹副紅色的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這種習俗始於宋代,流行於明代。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鉅的專著《春聯詩》論述了對聯的起源和各種作品的特點。春聯種類繁多,按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反串、春條、鬥方。“門芯”貼在門板上端中央;“門框對”貼在左右門框上;“異裝”貼在門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在相應的地方;“鬥金”又叫“門扇”,是壹種方形菱形,常貼在家具和影壁上。在壹些地區,貼窗花很流行,而且“福”字是倒著貼的。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節日的氣氛,還集裝飾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剪紙是中國非常流行的民間藝術,幾千年來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多貼在窗戶上,所以又叫“窗花”。窗花以其獨特的概括和誇張,將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願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異彩紛呈。在貼春聯的同時,有些人還要在門上、墻上和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由來已久的民俗。“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充分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把“福”字倒貼,表示“福到了”、“福到了”。還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種圖案,如長壽、壽桃、鯉魚躍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等。春節期間在城鄉懸掛年畫也很常見。厚厚的黑色和彩色的年畫為千家萬戶增添了許多繁榮和歡樂的節日氣氛。年畫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們淳樸的習俗和信仰,寄托了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②:放鞭炮:中國有“放鞭炮”的說法。也就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開門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而且,人們認為鞭炮可以驅走邪靈,驅除疾病,保佑家中平安,使家平安。③吃年夜飯、守年夜飯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壹,守年夜飯的習俗由來已久。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晉的《方誌》:除夕之夜,各方互贈禮物,稱為“回贈年”;酒食相邀,謂之“不老”;老老少少聚在壹起喝酒,祝壹首完整的歌,叫“分齡”;大家徹夜不眠,等待天亮,這就是所謂的“守歲”。除夕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年夜飯,點上蠟燭或油燈,圍坐在火爐旁聊天,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徹夜守夜,象征著趕走壹切惡疾和流行病,期待新的壹年裏有好運氣。這種習俗逐漸流行起來。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寫了壹首詩《守歲》:“寒辭冬雪,暖帶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都習慣守著年夜飯,迎接新年。在古代,守歲有兩層含義:老人守歲即“辭舊”,表示珍惜時間;年輕人保持年齡是為了延長父母的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間壹般在午夜。通過調查發現,不同民族、姓氏、不同地區過春節的習俗不同,我省漢、回、滿等壹些民族過春節的習俗也不同。不同的姓氏,不同的地方,過春節的時間和程序都不壹樣。例如,有些人在中午慶祝春節,有些人在晚上慶祝春節。因為飲食習慣等因素,春節期間的飲食方式和各種節慶活動在我省南北方城市都有所不同。例如,在我省南部的壹些地區,年糕等米制品在春節期間很受歡迎,而在北方,我們更多地吃餃子等面食。除了壹些小的差異,中國不同地區的習俗大部分是壹致的。由於幾千年來的民族大融合和共同的民族信仰,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中國春節文化,並在此背景下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春節文化,這也為當代社會的春節旅遊拓展了市場。這些春節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在辭舊迎新過程中最寶貴的財富,成為當前經濟危機大潮中我國經濟的新亮點。五、調查的意義: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對中國傳統節日有了進壹步系統深入的了解,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加了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了保護傳統文化特別是即將消失的傳統文化的意識。雖然我們以前每年都會過春節,但是除了玩,我們很少去了解這些春節文化。這次調查讓我們在對春節的快樂和幸福的親身體驗中,發現春節的深刻內涵,也了解壹些正在消失的春節文化和壹些伴隨春節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弘揚春節文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真正成為我們的寶貴財富。
上一篇:新藥研發過程下一篇:有什麽好看的武俠(玄幻)小說?如果妳認識他們,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