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津民謠”最能生動地反映天津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精髓。它是忠實記錄天津這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城市的“活化石”,是了解天津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形態、人民生活和城市發展的形象教材,是非常寶貴的文化財富。
天津原本是壹座移民城市。金朝把這壹帶命名為“支古村”。元朝建立海津鎮,明朝永樂皇帝將其命名為天津,並設三“衛”建天津城。明代駐津士民多為江淮本地人,後又有齊魯、、趙等人大量遷入,形成了天津“五方雜民”的局面。天津人口主要由鹽、漁、曹操、軍、商、官、工構成。天津經歷了城市發展、朝代更替、列強入侵、義和團運動、日本入侵和人民政府統治等不同時期,不同歷史時期產生的天津地方歌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獨特的地域色彩。
和平區位於天津市中心。租界文化、街頭文化、商人文化、碼頭文化都在和平區交匯。天津文化的先進、開放、包容、多元的特點也可以在這裏得到體現。因此,我們有責任承擔起保護天津民歌的責任。
我們搜集了上百首天津地方歌曲,最早誕生於明代,後來發展到近代。它們屬於民間集體創作,在群眾中代代相傳,具體作者難以認定。這些歌謠在天津城鄉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天津地方歌謠大致可以分為五大類:勞動歌謠、時政歌謠、民歌、街頭歌謠、幽默歌謠,每壹類又可以細分為幾個小編。
在“勞動歌”中,最能體現天津地域文化特色的是鹽歌、三石工歌和六號門搬運工的勞動歌。鹽民的民謠離市中心很遠,我就不說了。位於天津老城區附近的三石,是天津和華北的工業搖籃。“三石,青石板,鋪鋪兩裏外。方便了李鴻章,累死了采石工,也毀了鐵廠老板。”這首歌謠解釋了三個石頭地名的由來。還有《三石三寶》《學徒苦》《進鐵廠》等其他歌謠,充滿生活氣息,細節感人,生動地反映了三石工人那些年的艱苦生活。
天津是1900庚子事變時,義和團反八國聯軍的重要城市。我們收集了壹批義和團歌謠,比如“男練義和團,女練紅燈籠,砍倒電線桿,扒掉鐵軌,燒了鬼子樓,滅了鬼子教。殺了洋鬼子再跟大清鬧。”朗朗上口的文字,體現了底層人民敢於反抗侵略者的戰鬥精神。這壹時期,外國列強在天津強行設立九國租界,只有和平區(當年不叫和平區)壹帶由日、英、法等國建立。租界不僅給天津人帶來了災難和恥辱,也不可否認地帶來了城市文明管理的理念,推動了天津向現代化大都市的進軍。比如有很多反映比利時商人在天津造電車的民謠,比如:“四路有線,白電車繞城轉,紅牌藍牌去老車站,黃牌去海關,綠電車繞西教堂。”還有:“電車公司西南角,投資辦廠比國家多。”火車壹開始叫號,鈴就響了。兩條軌道壹條線,滿街跑的兩間小屋。兩分三分換壹張票,小銅管號高叫。”生動記錄了當時電車對神宮大地的深遠影響。
說到“天津衛、三寶”,人們會想到“鼓樓、炮臺、精當亭(此處念“稿)”。但還有其他三寶:“天津衛、新三寶、永遠、南開、大公報”(永遠指李詠、久大堿廠、南開指學校)。“天津衛、三寶、、幼梅、老”(指嚴修、趙元裏、孫菊仙三位名人)。還有更搞笑的:“天津衛,新三寶:磨剪刀吹洋喇叭,三輪車腳蹬倒,世界橋可升降(讀《澇》音)。”萬能橋,也就是現在的解放橋,是法國人建的,可以升降開啟,方便過船。妳看,就連街頭磨剪刀的普通手藝人也趕時髦,用從西方進口的樂器和小號來招攬生意。不能壹窺西風東漸以來的社會變遷嗎?
在“風景歌”這壹體裁的壹百多首歌謠中,有三五短句,數百長句,幾乎都有特色。第壹個有味道,內容多樣,格式多變,精彩好看。聽完之後,人們會對天津的城鄉概況、歷史沿革、風土人情、人文景觀、街頭民俗等等有壹個形象的、全面的、立體的了解。比如《論天津》:“天津衛,好地方,比兩江更繁華……”,描寫乾隆時期金谷的五行八功,有情節,有細節,就像評書壹樣。這裏的“論”不是指理論,而是指地方方言,意思是“講”。天津地理雜字誕生於清末民初,“直隸、天津衛、都督衙門保安隊。官錢局,商會,交行現在都在兌換外匯……”談論天津街名、商家、名人趣事、休閑娛樂、土特產等。,有描寫,有評論,“三,三,七”的句式長達數百行,幾乎是壹氣呵成,極具藝術魅力。就像天津旅遊指南壹樣。還有《天津衛體》《論帝制社會》,類似解讀天津的“小百科全書”。《雜子》《倫》的文本是天津特有的歌曲形式,這是國內其他省市所沒有的。
市井歌謠細分為飲食歌謠、工匠歌謠和乞丐歌謠。和“飲食歌謠”壹樣,賣藥賣糖的歌謠在天津也很流行。藥糖是天津當地的小吃,有幾十個品種。聽聽這種宣傳:“買我的藥糖...妳拿酸水,打嗝,吃了我的藥糖就搞定了。孩子吃飯不調皮,學生吃飯可以多讀書,老太太吃飯可以抱孫子,老人吃飯可以不用棍子!”給他買壹片嘴裏有糖的藥能有這麽大的效果嗎?不可能的。但是小販的叫賣聲讓妳心裏很舒服,充滿了人文關懷和溫暖的氣氛。
天津人幽默,開朗,愛玩。無論謀生多麽艱難,妳總能在人們的交往中找到樂趣,為平凡的生活增添亮色。在“幽默歌曲”類別中,有近百首兒童搞笑歌曲,內容豐富,清新有趣,風格不拘壹格。兩句、三句、四句、六句和“三、三、七”的單詞格式代代相傳,供不同年齡的孩子使用。如“胡謅歌”“說閑話”,故意說錯話,在愉快的氣氛中,以鍛煉孩子的反思能力。在成人的幽默歌曲中,有相當多的玩笑、挖苦、揭露小故事,或者利用人的某些生理缺陷(如禿、聾、啞、盲、瘸等)進行善意的逗樂。),還有繞口令,反正,還有其他民謠。此外,《四紅》《四喜》等壹組歌謠,以短短的四句格式,對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進行分類提煉,極為精辟生動,充滿智慧和趣味!較長的歌謠,如《百日蟲》、《蚱蜢葬禮》,充滿了故事、知識和幽默。他們朗朗上口,風趣幽默,讓人特別喜歡。幽默歌曲和民歌是天津歌謠中的獨特門類,在天津具有獨特的文本形式、思想內涵和藝術魅力,其審美價值不可低估。
其他如《劉二姐綁娃娃》、描寫混混(即天津魏的地痞)的歌謠等,都生動地講述了天津的歷史情況和民俗風情。因為天津是著名的北方曲藝之鄉,市民大眾文化十分發達,所以很多天津民謠也與曲藝的表演藝術息息相關,比如時代的曲調、鼓、寶的數目等。
總之,天津地方歌謠幽默風趣,知識淵博,信息量大,真實地反映了天津在某壹時代的狀況,忠實地記錄了歷史遺跡,具有實證性的總結。在藝術表現上,充分體現了天津話的特點,粗獷有力。句型大多用“三三七”這個詞,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悠揚,易唱易記。與南方民謠的區別非常明顯。天津民謠大多是過去時代的產物,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現在它們面臨著電子、信息和文化多樣性的強烈沖擊,很可能會失傳,所以保護、研究和傳承它們是非常有必要的。
原地址:/zhjd/ctwh/2010-09-19/2115105723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