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獨善其身,富則濟世。中國儒家提出了“天人合壹”的思想,人事要順應天意,天理要轉化為人理,才能做到國家富強,人民平安。表現在十個方面,即“仁、義、禮、智、信、忠、孝、克制、勇、和”。“仁”:仁、愛、善。自從孔子倡導“仁”的學說以來,“仁”就成了中華民族的“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愛”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仁於天下”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講人對人的愛,從對父母兄弟姐妹的愛,到對他人的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美德,也是最普遍的美德標準。談“仁”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觀念。中國人至今仍視有德者為“仁者”,無德者為“無情”。“仁”的思想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已經滲透到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造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義”:義、正義、公平、正義、公平。中國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正宜。對資本的尊重是偉大的。”中國傳統文化以仁義兼備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義盡”、“舍身取義”等思想。“義”是禮義、應該、應該的意思,是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德。利他主義,不以傷害和背叛他人,尤其是朋友,來換取自己的生存和利益。“義”,以及友誼和善良,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照顧、相互支持。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了“義”的元素。有“義”,使友誼長久友好純潔。有了義,朋友就不會背叛朋友,丈夫就不會拋棄妻兒。“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達。“禮”:禮、禮、禮讓、禮儀、禮儀、禮制。“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精神和社會交往方式。禮和仁既是表裏,仁和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聽是仁的外在表現。講禮貌、講禮貌、註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標誌。“凡人之所以為人,就是禮儀。”(《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之本。中國的倫理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禮”,廣義上講,講的是文明。作為壹種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稱為“禮制”;作為對待人和事物的壹種形式,稱為“禮”“禮節”;作為個人素養,叫“禮貌”;用來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就叫“禮讓”。禮、禮、禮讓、禮儀和禮儀制度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智”:知識、智慧、智慧、機智。“智慧”通向“知識”。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了“智慧”豐富的道德內涵。智慧知道服從道。學會知止,不知不覺,睿智而不奸詐。“仁、義、禮、信”是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則,而要把這壹切連接起來,需要“智慧”來貫穿其中,否則,即使“仁、義、禮、信”在體內加持,也是無法通達的。在新時代,需要將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與人文智慧、科學智慧相融合,開拓新的智慧。“信”:誠實和信任。《說文》說:“人言而有信”。“信”是立業之道,發展事業之道,管理世界之道。誠信與和平。誠實是公認的社會交往準則。孔子把“信”列為教育學生的“四科”(文、行、忠、信)和“五常”(禮、容、信、敏、利)之壹,強調“言而有信”、“信即有良心”。“以誠待人”、“以信取人”、“壹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壹直為人們所推崇和發揚。“忠”:忠、忠、恕。“忠”是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的優秀品德。說到“忠”,人們往往會想到“愚忠”,這其實是壹種誤解。在孔子看來,不僅是對君主忠誠的問題,還有對普通人和所有人忠誠的問題。在孔子的時代,“君”並不稀奇,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君”。其實孔子非常反對愚忠,只有對了才能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忠”是指君主和人民:“思利民,忠也。”所謂忠,就是從內心求善,從外表盡本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精忠報國、舍生取義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歷代有誌之士的共同心願。忠於事業,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是中華民族最高最神聖的價值追求。“孝”:孝、孝、孝。中華民族崇尚祖業觀念。主要是對父母、長輩“孝順”,強調有序。孔子開創私學,在教學中把“孝”放在第壹位,認為“孝”是道德的基礎。“孝為德之本”,“孝居諸德之首”。人們往往將“孝”與“報效祖國”聯系在壹起,認為“忠孝不可兼得”,甚至貶低“孝”。這是壹個誤解。其實“孝順父母”和“報效祖國”都是光榮的。兩者可以也應該統壹起來。忠孝可以兼得。有壹些個體受條件限制,不能統壹,但也不能壹概而論。我們要盡量做到兩者壹致,才能盡到“報效祖國”的忠誠和“孝敬父母”的孝心。這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傳統美德。“節”:節氣、節日、倫理、節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孔子在《論語》中說:“不義而富而貴,於我如浮雲。”孟子在《滕文公·夏》中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的至理名言。它經過千百年的錘煉和發展,強調誠信,尊重倫理,尊重名譽和榮譽,對利潤手軟。熔鑄成了壹種高尚的品質,克己、自強、偉大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成為中華民族自尊自強、壹個人追求人格的精神支柱。“勇敢”:勇敢、堅強、堅決。中國傳統文化賦予了“勇敢”豐富的內涵:“忠義之時不懼勇敢”、“獻身義之時勇敢”、“知死之時勇敢”、“負命之時勇敢”、“舍命之時勇敢”、“敗敵之誌之時勇敢”。“敢”就是敢想、敢做、敢冒險、敢創新、敢開拓、敢擔當、敢講真話、堅持原則、實事求是。總之,“勇氣”就是勇敢、果斷、無畏、剛毅。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這種自強不息、勇敢頑強的精神,是中國人吃苦耐勞、歷久常新、越挫越勇的不竭動力。和,和,中,和,和。求同存異。中國傳統文化視“和”為最高價值和最高道德境界。“以禮用之,和為貴。”(《論語*學》)提出政府要“寬以猛,猛以寬”,寬以猛,以“和”治國。醫生針對當時周政權的危機,提出了“與現實生活不和諧”的理論。墨子提出:“相親相愛,相得益彰”,“出入不可合。”(《墨子·施簡》卷三)“和諧”被認為是人類追求的最高目標。傳統文化也把“中國”和“和諧”放在壹起:“中國也是世界之本;和諧者,成就世間之道。。中立壹點,天道地位尷尬,萬物孕育。”“中和”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強調“和”、“容”、“時”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夫妻和諧、家庭和諧、鄰裏和諧、社會和諧、民族和諧、人與自然和諧、財富和諧、世界和平、經濟和諧是中國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和目標。“十德”可分為兩組:原來的“五常”——“仁義禮智信”為壹組;新“五德”——“忠、孝、貞、勇、和”是壹個群體。10這幾個詞在內涵和外延上相對不同,不可避免的會有重疊,主要是取其原意和思路。“十德”既內斂又修身;有外向的,在和別人的關系,社會關系,改造世界方面。每壹組中的詞語都是有序的,相互對應,仁、忠、孝、禮、智、勇、信,使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內涵更加完整、充分、全面。孟子認為“四德”不是並列的,以“仁”為先,是“四德”的基礎,“信”貫穿其中;以“忠”為首的新“五德”是根本,“和”貫穿始終。“仁”是中國傳統美德的核心理念。“和”也貫穿於“十德”的整體,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和目標。“十德”是全面的、綜合的、現實的。“十德”是全方位的。它們包括道德、價值、人格、文化、制度、法治、經濟、政治、實踐、家庭和國家。“十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內涵、本質和精髓,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和社會倫理規範。“十德”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博大精深,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思想的深刻內涵,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十德”是壹個很高、很全面、很美好、很理想的目標,是壹種崇高的境界。每個人,甚至每壹代人,都不可能完全做到,也不可能完全實現,但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向往它,為之奮鬥,不懈努力,不斷接近,直到永遠!“十德”是中國傳統美德的最高美德。中華民族堅持、弘揚、追求、踐行“十德”,那麽我們的社會壹定很和諧,我們的國家壹定很發達,我們的民族壹定很強大,我們的人民壹定很幸福!
上一篇:關於數學知識的50個單詞。下一篇:李小龍取得了什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