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更愛李白。我愛他的灑脫,我愛他的“紡壹千銀子,都回來!”,這曾是年輕人最羨慕的境界。後來我自己經歷了壹些事,所以我更偏愛杜甫,我愛他的詩。即使我在壹個簡陋的房間裏,我仍然擔心國家和人民。“有千千萬萬寬敞的樓房,天下窮人皆大歡喜,風雨如平靜山。”杜甫的詩值得大家細細品讀,這是壹個讀書人在自己的時代所能表現出來的最好的品格。
言歸正傳,這個問題問的是為什麽登高被評為唐詩七律之首。那麽我們有必要先了解壹下什麽是七律。這種體裁的詩歌講究什麽?
七言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壹種體裁。它發端於南北朝,萌芽於齊梁新體詩,定型於初唐至盛唐之間。杜甫全面開辟了格律詩的境界,時事政治、人生經歷、風土人情、文物古跡都融於嚴格的格律之中,將這種詩風的價值提升到與古詩詞、絕句並列的高度。
七律詩的格律風格非常嚴謹,在用詞、用韻、層次、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長短固定,每首八句,每首七言,* * *五十六言;押韻要求嚴格,壹般是偶數句押韻,即第二、四、六、八句的最後壹個字要押韻;講究排比是指,壹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壹步,排比交替排列。所以根據排比的規律性,七言律詩中有四種標準句式:排比、平行、平仄、平仄。對仗是要求的,對仗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以對錯。
這首《登高》將七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用詞精煉,對仗工整,符合我國詩歌的“建築美”。對比以上四點,我們逐壹分析。
先不說定長,先看押韻。來,再讀壹遍,看偶數句,“回來,來,站,杯”,“懷來太白”,都按“我”。多讀書,妳品味妳的產品,真的很好讀。上學的時候,我就喜歡讀這種節奏分明,押韻的詩,因為基本上讀幾遍就能記住。
再看平仄,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壹兩個調,三四個調,我們會嘗壹嘗。
在來自廣闊天空的尖銳大風中,猿類嗚咽著,平,平,平,平。
鳥兒飛過清澈的湖水和白色的沙灘,飛向歸途。——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樹葉像瀑布的水花壹樣落下來,壹平壹平,壹平壹平
當我看著長河滾滾向前。-扯平,扯平,扯平。
我從三千英裏外趕來。悲傷現在與秋天,只是平原。
帶著我百年的悲哀,我獨自爬上這個高度。——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厄運在我的太陽穴上結了壹層刺骨的霜——平了又平了,平了又平了
心痛和疲倦是我酒裏的壹層厚厚的灰塵。平,平,平,平
完美!
最後再來看對仗,這也是登高被譽為唐詩七律之首的關鍵原因。
風又急又高,猿猴叫得很傷心,鳥兒在白沙的白沙裏打轉。
壹望無際的樹簌簌落下樹葉,長江不可預料地在奔騰翻滾。
悲涼秋景裏的李,常年遊子,在疾病纏身的今天獨自生活在高臺上。
病痛和痛苦的疾病,霜凍的太陽穴,心痛和疲憊是我酒中的壹層厚厚的灰塵。
第壹副對聯:猿嚎VS鳥飛回來
顓頊:無盡的落木VS無盡的長江;響動之下,VS滾滾而來。
項鏈:萬裏悲秋VS百年多病;常客VS獨舞舞臺
尾聯:苦、苦、恨與貧窮和新的停止
Ps:(“落魄,新停”的意思是年老多病,最近停了。杜甫已到晚年,因肺病只能戒酒,但重陽節要飲酒。所以“苦、苦、恨”和“新止於貧”是壹個意思。
杜甫確實把七律推到了壹個新的藝術高度。
說完了《登山行》的體裁,我們來讀讀這首詩的情感。“登高”之所以被譽為唐詩七律之首,也是極其感人的。
《登高》是杜甫56歲時在極其尷尬的情況下寫的。當時安史之亂已經過去四年了,但是地方軍閥趁機互相爭奪地盤。此時的杜甫年老多病,無家可歸。其實,稍微了解杜甫壹生的人都應該知道,杜甫的壹生是極其坎坷的。前半生出身優越,年輕氣盛。後來受到長安的迎接,抑郁失意,經歷戰亂流散,晚年漂泊。
所以杜甫寫了《登高》,寫的是他壹生漂泊,飽受混沌之苦,不甘,悲傷,無奈。迷惑人的是時代,是命運的不可預測,是最有野心的人,明明關心國家和人民,想做點實事,卻壹輩子都做不到。
再讀這首詩,風急,猿悲啼,天、風、沙、朱,猿鳴鳥飛;然後是無邊無際,沙沙作響的樹葉,壹望無際,滾滾的河流。
“我從三千英裏外趕來。悲今與秋,與我百年之悲,獨攀此高”和“常客”意為人生無常,“百年”意為暮年,“悲秋”直接寫的是悲痛。“苦疾復霜鬢,心痛倦是我酒裏壹層濃塵”,年老多病,連壹杯酒也喝不下。
我愛杜甫,愛讀他的詩,為他坎坷的壹生感到惋惜,但我更佩服他無論什麽境界,對整個人生和國家大事的關心。我認為那是壹個學者最好的品格。更何況杜甫有“詩聖”之稱。當時沒有給他的東西,最終會被歷史還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