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松溪縣地理

松溪縣地理

松溪縣位於仙霞山南端和東貢山余脈的交匯處。中低山環繞縣城,河谷平原分布在縣城中部的溪流兩側。在山地和河谷平原之間,低山丘陵和山間盆地、河谷錯綜復雜地分布著,構成了松溪縣周邊中央坳陷的整體地貌特征。

縣城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點在北部董熙鎮龍頭山,海拔1349米,最低點在西南部梅口村附近,海拔170米。松溪河幹流根據地形從東北斜穿西南,幹流兩岸地形不同。西北側的地形是從西北向東南傾斜的松溪谷,而東南側的地形則相反,是從東南向西北傾斜的松溪谷。松溪縣地處北緯27度,東面距離海洋160公裏,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冬漫長,春秋短暫;四季分明,季風明顯;雨熱同期,光、溫、水的區域差異明顯;氣象災害頻發。

年平均氣溫18攝氏度,日照持續時間1900多小時,無霜期270天左右,夏季最高氣溫36攝氏度,也就壹周左右,冬季最低氣溫零下3℃,壹般不超過10天。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600mm,雨熱同期光、溫、水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非常適合動植物棲息繁衍。松溪縣的森林資源包括常綠闊葉林、針葉林、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毛竹林和灌叢草甸。

生長在海拔200 ~ 1000m的常綠闊葉林,在山谷中可延伸至1200m。大部分是次生林,原生植被很少。它分布在湛盧西北部海拔700米以上的陳坑、李坑和白馬山。

針葉林遍布全縣,多為次生林、半天然林和人工林。

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 1200m的中低山區。落葉混交樹種越往上越占優勢,主要分布在李坑、陳坑、青山、袁爽、黃沙、魏源、萬玲和後洋。主要常綠樹種有青山櫟、甜櫧、木荷,落葉樹種有紫樹、福建櫻、元寶楓、大棗、黃柳、泡桐、楓香、擬赤楊等。

竹林,主要是毛竹林,生長在海拔1000米以下,主要分布在田偉、董熙、鄭墩、茶坪、舊縣鄉的濕潤低丘。鄭墩、老縣城有毛竹、狹葉竹、毛竹等小竹林。低山中散布著箬竹、肥竹、毛竹、淡竹、實苦竹。落葉闊葉灌木分布在鄭墩、董熙、田偉和花橋鄉海拔200 ~ 1000米的地區。樹種由以白櫟為主的正落葉櫟組成,伴生樹種為杜鵑花、白檁條、白胡椒、算盤子、漆樹。在海拔900~1300m,李茂灌木和短柄矛灌木最為常見,伴生樹種有栓皮櫟、胡阿祥、胡枝子、山楂等。常綠闊葉灌木,分布在海拔700 ~ 1000米,以烏岡櫟和金銀花為主,海拔700米以下以閩楠、烏飯樹和藤本為主。灌木草,分布在海拔900 ~ 1300m樹木難以生長的地區,幹燥、低溫、多風的地方,主要是胡枝子灌木;海拔500米以下的陽坡上,分布著紅托竹蓀草;五節芒草生長在山谷、溝壑、山脊的潮濕肥沃的土壤中。河漫灘草甸生長在河漫灘和山谷中,以草本蘆葦為主,其間有菊科、禾本科或莎草科植物。經濟林,主要是茶葉、油茶、油桐、果樹,都是人工栽培,分布在丘陵地帶。松溪農業壹直以水稻種植為主。

但建國前,由於長期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和戰爭的影響,農田水利設施簡陋,旱澇災害頻繁,由於人多地少,粗放式耕作,糧食產量很低。1949年糧食總產量只有17200噸,平均畝產93公斤。建國後,經過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引導農民組織和發展生產。從1954開始,逐步改善生產條件,積極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農業技術。松溪縣從單季稻區變為雙季稻區,經歷了從高稈到矮稈、從單季稻區變為雙季稻區三個階段。其間有1958大躍進的錯誤和“文革”時“左”的政策影響,走了壹條曲折的道路。十壹屆三中全會精神,改革農村經濟體制,1982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加速了農業的發展。1983年糧食總產量達到7.43萬噸,創歷史新高。從65438年到0984年,農業內部結構得到調整,促進了多種經營和鄉鎮企業的發展。65438年至0986年,松溪縣成為全省十七個糧食生產基地縣之壹。1988年全縣農業總產值5270萬元,4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是1978年的3倍和4.58倍。糧食總產量6.65萬噸,平均畝產423公斤,分別是1.949的3.9倍和4.5倍。

2008年,農業總產值9565.438億元,增長6.54%,是近五年來增長最快的壹年。糧食種植面積1.09萬公頃;煙葉面積65,438+0,280公頃,收購中檔煙葉5.7萬噸。煙農銷售煙葉收入3220萬元,創造原煙稅708萬元,被評為“全市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先進單位”。茶葉總面積4433公頃,其中無公害茶園666.7公頃。茶葉生產企業“QS”認證紮實推進,實現茶葉總產值8550萬元,同比增長15.3%;新增竹子8152000株,新開竹山機耕道136公裏。竹筍罐頭年產量10310噸,加工竹材750萬根,竹產業總產值3億元,同比增長15.4%。蔬菜播種4700公頃,實現產值6543.8+0.3億元,增長7.654.38+0%;建立中藥材基地1293公頃。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完成土地開發整理65,438+086.7公頃,改造中低產田233.3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00公頃,修復水毀水利工程20處,修建山地水庫37座,修建沼氣池65,438+0000個。

到2009年,農業總產值將達到165438+9400萬元,增長6%。落實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糧食種植面積1.26萬公頃,糧食總產量6.46萬噸,增長4%。茶、竹、煙、菜四大特色產業喜獲豐收,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1.6%,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到2009年,煙、茶、竹、菜“四大產業”開始實現規模經濟。其中,烤煙生產被列為中美技術合作優質煙葉生產基地和廈門卷煙廠廠辦基地;毛竹林和小徑竹面積22萬畝;茶園面積6.3萬畝,年產茶葉2400噸,蔬菜年復種面積5.7萬畝,蔬菜年產量80087噸。松溪也是福建重要的中藥材基地縣。厚樸、杜仲、辛夷、茯苓等名貴中藥材現有種植面積1.86萬畝以上,其中厚樸1.06萬畝。以資源為基礎的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等產業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獲得“省級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稱號的企業1家,獲得“市級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稱號的企業3家。

2012年,松溪縣農林牧漁總產值達1721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農業產值9.75億元,林業產值4.96億元,畜牧業產值65438+15萬元,漁業產值810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54億元。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周時期,松溪縣就能制作印花陶器。到了宋代,城關西郊九龍窯出土的青瓷和貢瓷,技術水平已經相當高,開始用手工造紙。明清時期,茶坪鄉鐵嶺、黃屯壹帶造紙、煉鐵業發達,邊紙以韌性強、吸水性好而聞名。民國時期,松溪造船廠制造的小木船在江西壹帶以輕巧耐用著稱。但解放前,由於連年戰亂,工商業滿目瘡痍,工業發展長期停留在手工階段。1949解放時,縣城除了城關有兩個小碾米廠,沒有其他現代工業。全縣工業總產值只有90萬元(按不變價格1980,下同),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2.43%。建國初期,國家對私營工業和手工業采取扶持政策。1953開始組織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從65438年到0956年基本完成了對私營工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65438到0957,全縣工業產值增加到22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7.2%。65438年至0958年,由於大躍進的錯誤,地方工業大爆炸,興辦了許多名義上的工礦企業,盲目追求產值,不求經濟效益,造成產品質量低劣,大量積壓,人力、資金、物資大量浪費。1961實行國民經濟“調整、整頓、整頓、提高”的方針,關閉、停止、兼並、轉讓經濟效益差的廠礦。經過三年的整頓和提高,全縣工業產值在1965達到505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5%。“文革”期間,雖然工業生產受到“左”的沖擊和幹擾,但當地工業仍有較大發展,縣內相繼建立了機制紙、水泥、磷肥、煉鐵等廠礦,水電資源得到大力開發。1978全縣工業產值1961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2.3%。1979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壹批具有競爭優勢和創匯能力的企業,如茶葉精制、大理石板材、膠合板、仿古家具等。,被開發出來,他們的產品從粗加工變成了精加工。茉莉花茶、仿古家具、木雕工藝品、螢石、鎢礦石等壹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優產品相繼進入國際市場。20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增添了工業活力。從1985開始,全縣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1988年,全縣工業產值7332.6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58.2%,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竹木加工、手工業等輕工業為主的工業格局。全縣輕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81.6%,重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18.4%,重工業業主以電力、建材、磷肥、礦山為主。

2009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54.38+0.544億元,同比增長654.38+0.0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55家,新增8家,實現產值11.44億元,增長25.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33.4,比上年提高8.8個點。

2012年,全縣全社會工業總產值33.83億元,同比增長24.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23.68億元,同比增長26.5%;規模以下工業完成4.89億元,同比增長1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78億元,增長26.5%。

全縣有資質等級以上施工企業6家,總產值6543.8+0.8.5億元,完成產值6543.8+0.4.2億元。全縣完成建築業增加值2.56億元。

  • 上一篇:壹個與射箭相關的發型風俗,為何會對英國人產生吸引力?
  • 下一篇:正能量的話題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